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醒民:我为什么从来不申请课题?

出为无为
漠而清乎
  谁都知道,现在学术界的“生态环境”很不利于学术:僵化的量化考核制独霸一方,课题一票否决制和项目化生存风靡域中。你若没有弄来课题或项目,你不仅无钱报销各种研究费用,而且每逢考核肯定不合格:轻则不给你晋级(不管你成果多大、水平多高,就是不准你实至名归),重则丢饭碗走人。相形之下,只要你能设法弄来课题,把钱打入本单位的账号,不仅可以住高档酒店、海吃海喝,而且还能以各种名目(奖励、提成、变相报销等)中饱私囊,更能顺利戴上教授、博导之类的桂冠,甚或加官进禄,尽管你没有像样的学术成果,也没有够格的学术水准。  第一,我的研究兴趣和关注的问题与课题发布者的意图往往对不上号。我是从事纯粹学术性或“无用”的理论性研究的,对应用性问题缺乏兴趣,而现在的招标课题多数是要有“用处”的。即使剩下的理论课题,也与我的旨趣不大合拍,况且其中还有部分假问题。我研究的问题,既不属于庙堂话语的范畴,也不符合时髦热点的旋律,往往处于大溜之外,而且研究结果不时与传统观点和教条观念唱反调。这样不入时的研究题目,人家怎么会批准呢?所以,我只有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处,“独钓寒江雪”了。  第二,课题设定时限太短,我无法在规定的期限内结题。现在招标或申请的课题,有一年半载的,至多也不过三五年。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我根本无法完成一个有分量的研究。从我的学术经历看,除了某些枝节性的问题用时较少外,稍微像样的题目,两个三五年也不够。我研究批判学派超过25年,而科学文化、科学论研究贯穿在我的学术生涯中,至今还在继续。为了申请课题,把自己的研究肢解得七零八落,或者只知道围着别人的指挥棒转来转去,小打小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自己驻守的“根据地”,怎么能搞好学术研究呢?  第三,不符合我的研究规律。我研究问题,有时单刀直入,有时齐头并进,有时深入堂奥,有时中途转向,忽紧忽慢,有张有弛,完全是按学术研究的规律进行,按我的思维逻辑和突发灵感行事。有要求的课题,就只能局限于人家设定的范围,按人家的章程和日程办事,不能越雷池一步,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跨越界限或改换门庭。这样,自己就没有固有的专注领域、迷恋的兴趣焦点和长远的目标计划,更不可能跟随灵感的即时闪现迅速转移阵地,只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第四,我既无能又无法填写申请表。现在的课题申请表,要求填写诸多内容,但是格式大同小异。一般都要说明预期成果和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必须写得头头是道、纲举目张。总而言之,务必讲得既天花乱坠,又天衣无缝,以便打动审批人,收取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之效。遗憾的是,我无能亦无法做到这一点。我研究一个学术问题,起初只有大致的范围、混沌的轮廓、模糊的观念,根本不晓得将来会取得何种成果,也不清楚何年何月会进展到何种地步。我只知道先收集资料,接着研读文献,经过多年基本备齐材料之后,再从头到尾通读并熟悉它们,反复思考,此时心里多少有点眉目,方才敢于操觚染翰。要求在着手研究之前就那样搭建空中楼阁,我没有这个能耐,更没有凭空吹嘘的本领。  遗憾的是,中国目前的研究经费,全部掌握在有关机构手中,清一色的申请批准模式,让你毫无选择的余地。在这种境况下,我只好退避三舍,对申请课题“敬而远之”了。  (李醒民,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级别如何

世有变化
豆豆侠
职称上基本等于大学里的副教授。

吴玉贵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鬼干部
乃下求之
专著:《资治通鉴疑年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西域通史》(合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西域文化史》(合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年。《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2007年第2次印刷)。《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唐代文化》(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中国服饰通史》(合著),宁波出版社,2002年。《唐书辑校》(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中华书局,2008年12月;《突厥第二汗国汉文史料编年辑考》(北大民族史文库),中华书局,2009年12月。译著:[美国]汉布里主编《中亚史纲要》,商务印书馆,1994年。[美国]谢弗著《唐代的外来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2005年陕西师范大学插图版)[德国]傅海波 [美国]崔瑞德主编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合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论文:“唐代第一任安西都护究竟是谁”,《文史》第24辑(1985年)。“唐代西域羁縻府州的建置年代及其与唐朝的关系”,《新疆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安西都护府史略”,《中亚学刊》第2辑(1987年)。“阿史那弥射考”,《民族研究》1988年第3期。“唐代西域‘火烧城’辨误”,《文史》第31辑(1988年)。“西突厥新考”,《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阿史那贺鲁降唐诸说考异”,《新疆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关于李轨河西政权的若干问题”,《敦煌学辑刊》1990年第1期。“试论两件高昌供食文书”,《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1期。“高昌供食文书中的突厥”,《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第1期。“《资治通鉴》记事时间失误略析”,《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2期。“谢弗与《撒马尔罕的金桃》”,《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1期。“贞观年间西突厥历史述考”,《中亚学刊》第4辑(1995年)。“《唐代墓志汇编》重收墓志举证”,《原学》第5辑,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河西凉州安氏家族研究”,《唐研究》第3辑(1997年)。“内蒙古赤峰宝山辽壁画墓‘颂经图’略考”,《文物》1999年第2期。“白居易‘毡帐诗’所见唐代胡风”,《唐研究》第5辑(1999年)。“唐初与东突厥关系史考证”,《中亚学刊》第5辑(2000年)。“唐朝初年安置东突厥降众考”, 大阪经济法科大学、北京大学考古系编《7·8世纪の东アジア》,大阪经济法科大学出版部,2000年。“隋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中亚学刊》第6辑(2001年)。“内蒙古赤峰宝山辽墓壁画‘寄锦图’考”,《文物》2001年第3期。“《旧唐书》拾误”,《周秦汉唐研究》第一辑,2002年。“《通典》‘?焚传’识误”,《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2期。“《旧唐书》斠补举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二集,2003年。“《旧唐书》勘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三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唐会要》‘四夷传’证误”,《文史》第68集(中华书局,2004年)。“《通典》‘边防典’证误”,《文史》第70集(中华书局,2005年)。“《旧唐书》勘误续”,《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四集(商务印书馆,2007年)。“《旧唐书》‘四夷传’证误”,《文史》第81集(中华书局,2007年)。“《新唐书》‘四夷传’证误”,《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一集(科学出版社,2007年)。“《旧唐书》勘误之三”,《暨南大学学报》第五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资治通鉴》纪事失误举隅——以突厥史料为例,《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译文[匈牙利]乌瑞“公元九世纪前半叶吐蕃之‘千户’考释”,《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2辑(1987年)西藏人民出版社。[美国]李方桂“唐蕃会盟碑考释”,《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7辑(1992年)。

为什么周国平可以成为社科院研究员

狗仔队
不对称
周国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哲学研究者、作家,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197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1981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至今,开始时受聘为助理研究员198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在职读博士研究生课程,毕业后获哲学博士学位1988年受聘为副研究员1994年受聘为研究员周老师的经历相当丰富,研究哲学的,所以称为社科院研究员也就顺理成章了

怎么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刺痛我
芭芭拉
你可以投简历到社科院下属的各个研究所,一般要求博士学位,副高职称以上。一般不招收兼职,是要全职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薪酬待遇怎么样

三年不出
思虑恂达
中国社会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CASS)是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国务院直属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其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1977年5月7日,经党中央批准,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基础上正式组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党中央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提出的三大定位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1-2] 截至2016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6大学部,近40个研究院所,10个职能部门,8个直属机构,2个直属公司,180余个非实体研究中心,主管全国性学术社团105个,并代管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全院有二三级学科近300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20个。全院在职总人数4200余人,科研业务人员32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人员1676名,学部委员61人、荣誉学部委员133人。研究生院有在校生3100余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普通研究员月薪是多少?待遇怎么样?

刘勰
两个我
待遇很好的,就看你能不能拿得到了

中国社科院教授景天奎简历

螽斯
常卒乎乱
景天魁,男,1943年4月出生于山东蓬莱,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社会认识论,现从事社会认识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和社会学哲学研究。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7年获博士学位。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室主任,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参考资料:http://ke..com/link?url=WP8UJwxaGJJ-LEXgF05BzgyjlUviNc_1OrrHiRFS2CLvjNiicoqf--c56wqtCX7o1Ne2zfOc-wsgWECL1zb2fK希望我的解答对您能有所帮助,若您仍有不懂的地方,尽管问~~~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红珊瑚
大无畏
本人目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读金融研究生,路过答一下~师资力量社科院现有科研专业人员30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人员1600余人。学部委员61人、荣誉学部委员133人;研究员646人,副研究员707人;学科带头人381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国家级人选31人;享受政府特别津贴人员1600余人。师资力量对于这么小的学校来说还是很强的,但是越厉害的老师,教课的时间越少,其他大学也一样,因为他们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本科生老师不太清楚,研究生的代课老师虽然很少是学部委员,水平也很高的,教你绰绰有余。面积、位置在这里就读最大的感受就是“小”。首先学校面积比较小啦,从南走到北不用十分钟。因为学校小,宿舍、图书馆和食堂离的非常近,无论干什么都很方便。另外学校的安保措施做的非常到位,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自由进出的,连快递员,外卖小哥也不可以。所以,在学校感觉非常的安全。但是小也带来了许多不方便,没有校医院,只有一个医务室,功能非常少,看病要转诊,非常不方便的。很多公司的宣讲会也不会选择社科院,因为学生太少了,不方便求职学生找工作的。另一个感受就是“偏”。大学在房山区大学城,进城要一个半小时,对找实习和找工作来说很不方便。附近的商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周围没有啥娱乐项目,像样的餐厅都没有几个。经常因为出门麻烦,而放弃一些娱乐活动,挺适合安心学习的同学。(图片是学校花开时候,很美)食堂食堂的饭菜还是不错的,我们都知道打菜的大妈喜欢手抖,把好吃的肉都抖掉再装给你,很惨啊!但是社科院不会哟,食堂的师傅很舍得给菜给肉的,菜的分量非常多,女生一个菜就可以吃饱。关键还很便宜啊!荤菜一般5-7块钱,超值的!有一些人气较高的菜,很快就被抢光了,比如宫保鸡丁、粉丝鱼柳、炸鸡柳等等。不足的地方就是早餐品种太少,包子有点硬,不太好吃,好评较多的是油饼,去晚了没。宿舍本科生三人间,硕博两人间,上桌下床,有独立卫生间,正常使用水电不花钱,热水要钱还挺贵的,40块钱一吨。有空调哦~总的来说住宿条件还是不错的。不足的地方时宿舍限制功率350w,隔音效果太差(宿舍都这样啦)。以上,社科院大学还是值得就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