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大学哪些专业毕业之后不愁找工作?

艺术品
不近富贵
现就读与北京大学一个就业相当困难的院系,但是还是硬着头皮,以及强忍着对其他专业的羡慕回答一下这道题。(不推荐自己的专业啊,自己的专业是科研导向的,不是就业导向的,就不说了)1、医学院职业发展路径还是挺清晰的,本科→研究生→医院,基本上只要自己对医生这个职业没有太大的排斥,学习努力,专业能力过得去,绝对是不愁找工作的,只是年轻的时候可能会比较累一些,但医生社会地位真的是挺高的。2、金融or经济前几年就业形势特别好,这几年好像趋于平缓了,但是整体来说还是很好就业,并且就业发展挺好的,工资水平还是不错的,其实跟程序员一样,算是比较累,但工资是真的比其他行业好的多的。但高考录取分数线是真的高,很难考。3、数学or 物理or 计算机这算是自己的私心,如果说是理科生的话,选择数学学院、物理学院或者计算机确实是不错的选择,计算机不说了,毕竟互联网行业热门。数学、物理主要是因为数理基础真的重要,而且北大数学、物理专业真的很强,所以只要能读下来,研究生阶段想要换个专业(读金融之类的),真的太容易了,属于厚积薄发的专业。其实北大毕业的同学大多都不会担心就业问题,所以其实尽管我在一个专业对口工作很难找的院系,但其实身边同学也都并不是汲汲于就业,在北大读书很多人都还是很有科研理想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最重要!

如何加入慕课

反以相天
老鼠街
“慕课”的席卷,让各国的大学管理者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危机。Coursera与edX、udacity并称为“慕课”“三驾马车”,单看Coursera,短短一年多,全球共有81所成员高校或机构加入这一联盟,共享386门课程,注册学生超过400万。 “对于各国知名高校而言,‘慕课’平台是高等教育的新大陆,谁都不希望失去向全世界传播知识,提升国际地位的机会。在未确定‘慕课’对高等教育是否具备颠覆性影响的前提下,参与其中是最好的选择。”7月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在线教育发展国际论坛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如是说。 何为“慕课”?在“慕课”的世界里,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不少“上瘾”的学生因此津津乐道,“你被课程内容吸引住,根本不可能开小差,一秒钟都不能。”而学生如果有疑问,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5分钟左右就会有师生提供解答。 “‘慕课’打破了大学的‘围墙’,未来大学将变得没有国界。”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说,在线课程模式无疑将引发“学习的革命”,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方式带来深刻变化。在他看来,“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将是,翻转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真正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而这时,如果老师还以传统的讲授、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学生将用“眼睛和耳朵”投票。 反思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赶热闹 问题在于,“慕课”浪潮席卷之下,世界范围的名校、名师、名课“同台竞技”,中国大学如何立身? 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认为,当前高等教育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资源共享,第二学习模式。利用“慕课”的平台,可以把全球的优质课程拿过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而大学如何运用这一模式,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则需要的思考和实践。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成为几所国内名校不约而同的探索方向。黄震告诉记者,“慕课”不同于网络公开课,互动性更强,“慕课”的出现,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改革的可能——教师可以将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课堂内则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真正实现“翻转课堂”。 “这一模式将促进教师对教学的反思,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有助于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学习也将变得更加有效。”黄震介绍,从2001年开始,上海交大一直致力于在线课程建设。2006年率先建设国内首个课程中心,今年4月开通在线教育平台“南洋学堂”,打造移动课堂。 陆昉认为,现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以“慕课”为契机,中国大学要冷静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简单的赶热闹。“仅仅是在线教育,并不能解决高等教育的深层次问题,现在的小班化教育,大规模推动也遇到瓶颈。想办法把两者充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才能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留给中国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时间,已经不多。” 在线课堂,能否取代传统高等教育 “慕课”的到来,让先贤“有教无类”“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宏愿越来越近。不少人也为大学的命运担忧:未来,在线课堂,会否取代传统的大学课堂?找到了一条通向免费大学课堂的便捷路径,实体大学靠什么吸引学生? 黄震认为,“慕课”现阶段还不可能取代传统的高等教育,毕竟校园生活的经历、校园文化的熏陶都是在线课程难以替代的,以“慕课”冲击为契机,加快大学教学、管理的根本变革,实现两者的融合才是更好的姿态。与此同时,在这场汹涌的世界浪潮中,中国高水平大学强强联合,积极参与并且融入这场变革,方能化危为机。 就在几天前,上海交通大学宣布,将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及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共建中文“慕课”平台。12所高校将建立若干高水平在线课程平台,实现在线优质课程共享,率先“试水”中国教学模式改革,率先探索跨校联合辅修专业培养模式,探索和实施“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向社会开放。 一些专家也指出,从1980年代开始,美国大学就一直在热烈探讨,计算机和互联网会不会造成大学基本形态的危机。在美国,“慕课”之热,背后有互联网资本力量的驱动,也是美国大学引领全球高等教育的一种表现。 “这将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其影响绝不限于大学,对推动继续教育发展,打造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也将具有积极意义。”张杰说,“中国大学应以在线教育发展为契机,重新思考自身的使命与责任。”(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链 接 所谓“慕课”(M0OCs),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0”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

中国大学慕课怎么下载课程啊?

其天机浅
现量
中国大学慕课下载课程方法如下。一、中国大学慕课下载课程方法:打开客户端,选择想要看的课程,如图。击下载按钮即可下载成功,如图。点击左上角按钮,选择【离线缓存】就可以看到缓存的视频,如图。二、所谓“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三、MOOC 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慕课课程并不提供学分,也不算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位里。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免费的。

谁有北京大学公开课《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的视频下载资源,我想要但是找不到下的。

常卒乎阴
物质
pps影音好像有,半年前我在线看过,您搜索下吧。仅供参考我去看了,好像pps不能下载啊!我要的能下载的啊。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精品课程

媒人帮
双枪侠
普通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结构化学 基础实验 中级化学课程 中级化学实验

首都师范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

柏拉图
穿刺者
首都师范大学在2003 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2017 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 年以来,小学教育、美术学(小学教育)、音乐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近年来,学校秉承“厚植基础,激发潜能,完善人格,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遵循首都师范大学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发展的办学思路,结合“双一流”建设,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才兼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优秀人才。截至目前,学校共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 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 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 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10 个,北京市级品牌专业9 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 个,北京市级教学团队8 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 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 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 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4 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2 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2 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 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 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 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9 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4 门;“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 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6 部、国家级精品教材5 部、北京高等教育经典教材1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57 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4 布;学校共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 名、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4 名、北京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4 名、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7 名;2008 年首都师范大学成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校;在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 项、二等奖13 项(含合作项目),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97 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19 项(含合作项目)、中职教育教学成果奖1 项。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电子竞赛、英语演讲等国家级及北京市级比赛中均获得了多项奖励。高层次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 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8项,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9 项。学校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开放、融合的课程体系:全面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联系、“大类培养”与“专业训练”相结合、主修与辅修相结合的高素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充分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科学设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学校依据“素质、综合、交叉、开放”的理念,以提高人文与科学素养、提升价值分析与判断能力、训练科学思维方式、强化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扩展国际视野为主导,系统构建并不断完善通识教育教学体系。实施卓越拔尖人才培养:首都师范大学中学教育与小学教育各专业分别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4 年学校组建首都师范大学“燕都学院”,实施专业拔尖人才培养制度,入学后按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开展学生培养工作;2018 年学校公共英语开设“拔尖人才高水平英语实验班”、2019 年学校相继开设公共计算机和大学数学的实验班。入学后,学校组织测试开展实验班选拔工作。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2016 年,学校设立地信国际学院,借鉴国外先进办学模式,大量引进外籍教师,开设一批英语课程,提升本科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学校实施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定期遴选一、二、三年级师范生,分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以及台湾地区的知名大学,学习教育类课程、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学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首都师范大学有哪些重点专业?

宫子
阿罗哈
首都师范大学在2003 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2017 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 年以来,小学教育、美术学(小学教育)、音乐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近年来,学校秉承“厚植基础,激发潜能,完善人格,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遵循首都师范大学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发展的办学思路,结合“双一流”建设,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才兼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优秀人才。截至目前,学校共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 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 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 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10 个,北京市级品牌专业9 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 个,北京市级教学团队8 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 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 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 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4 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2 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2 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 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 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 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9 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4 门;“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 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6 部、国家级精品教材5 部、北京高等教育经典教材1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57 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4 布;学校共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 名、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4 名、北京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4 名、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7 名;2008 年首都师范大学成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校;在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 项、二等奖13 项(含合作项目),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97 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19 项(含合作项目)、中职教育教学成果奖1 项。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电子竞赛、英语演讲等国家级及北京市级比赛中均获得了多项奖励。高层次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 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8项,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9 项。学校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开放、融合的课程体系:全面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联系、“大类培养”与“专业训练”相结合、主修与辅修相结合的高素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充分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科学设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学校依据“素质、综合、交叉、开放”的理念,以提高人文与科学素养、提升价值分析与判断能力、训练科学思维方式、强化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扩展国际视野为主导,系统构建并不断完善通识教育教学体系。实施卓越拔尖人才培养:首都师范大学中学教育与小学教育各专业分别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4 年学校组建首都师范大学“燕都学院”,实施专业拔尖人才培养制度,入学后按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开展学生培养工作;2018 年学校公共英语开设“拔尖人才高水平英语实验班”、2019 年学校相继开设公共计算机和大学数学的实验班。入学后,学校组织测试开展实验班选拔工作。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2016 年,学校设立地信国际学院,借鉴国外先进办学模式,大量引进外籍教师,开设一批英语课程,提升本科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学校实施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定期遴选一、二、三年级师范生,分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以及台湾地区的知名大学,学习教育类课程、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学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长江大学在二本如何?

目之与形
奇语
长江大学长江大学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 学校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市。荆州有着2600多年的历史,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集中地之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故里,历朝封王置府的重镇。这里东衔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西临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南傍浩淼无垠的洞庭湖畔,北垂雄奇险秀的武当山脉。校园环境优美,风景秀丽,为湖北省园林式高等学校。 原江汉石油学院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前身为1950年创办的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1978年定名为江汉石油学院,从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划转湖北省管理;原湖北农学院的前身是华中农学院荆州分院,始建于1977年,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湖北农学院;原荆州师范学院的前身是湖北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始建于1936年,1978年成立荆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荆州师范学院;原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始建于1951年,1977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荆州分院,1984年更名为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 长江大学校园占地面积3338亩,校舍建筑面积107.9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7亿元,馆藏图书249.0万册,长期订有3000多种中外文期刊,并拥有20余个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批高校图书馆建立了馆际互借关系。学校拥有大型现代化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音乐厅、田径场、游泳池以及三级甲等教学医院。 学校现有教职工3000多人,其中专职教师1800余人,教授225人,副教授564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851人,其中博士195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7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9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4人,全国优秀教师和湖北名师5人,聘请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等一批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校拥有3个博士点,46个硕士点,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现有80个本科专业,覆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全日制研究生,普通本、专科生和外国留学生40000余人;拥有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88个实验室和实验中心,其中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基地,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2002~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矿产普查与勘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排名中位列前10名;学校在石油科学与技术、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研究、荆楚文化研究等领域具有鲜明特色。 学校除设有长江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外,还设有孙越崎科学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中海油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胜利油田成才奖学金、新疆石油奖学金、大港油田公司奖学金、COSL奖学金、河南油田奖学金、吐哈油田奖学金、辽河石油奖学金、川渝石油奖学金、东方物探奖学金、江苏油田人才奖学金、塔里木油田奖学金、安东石油奖学金、斯伦贝谢石油奖学金、尚贤奖学金、祥志奖学金、正大奖学金、通威奖学金、亨泰大学生创新基金等各类奖学金30余种,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奋发成才。 “十五”以来,全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和“863”、“973”高新技术、国际合作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00余项,有316项科研成果获国家或省、部级奖励;共发表学术论文9000余篇,其中300余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学校还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教改及教研项目200多项,有一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7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学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创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共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各类专门人才,他们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发挥重要作用,一大批毕业生成为科技管理专家、技术业务骨干和商界精英。近年来,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超过10%,毕业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本专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85%以上。 学校与国内40家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是教育部产学研合作教育试点学校。 学校与美国斯坦福大学、佩斯大学、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爱荷华卫斯理安学院、英国西英格兰大学、德蒙特福大学、索尔福特大学、威尔士斯旺西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韩国关东大学、国立江陵大学、德国伍珀塔尔国立大学、马尔堡国立大学、日本山口大学城国际学院、莫斯科石油大学、乌克兰第聂伯国立大学、伊朗石油技术大学、伊朗水电科技研究所高等教育中心、阿塞拜疆国立石油大学等20余所院校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与美、英、加、德、日、韩、俄等3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国际组织开展学术交流。近十年来,学校派送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数百名,聘请百余名中外著名学者为客座教授,向美国、英国、日本、德国、韩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选派留学生,同时招收来华留学生。 地 址: 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电 话: 07168060550 07168060813(传真) 咨询电话: 07168060550邮 编: 434023 网 址: http://www.yangtzeu.e.cn/长江大学文学院简介文学院位于风景秀丽的长江大学南校区,下辖中文系、新闻系、历史系,建有“荆楚文化研究中心”省级重点文科基地、国际语言文化交流培训中心和省级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站;现有“专门史”硕士学位点和 3 个在建硕士点。文学院建有二个资料室(荆楚文化研究资料室、综合资料室),藏有专业书籍 3 万余册、专业报刊 120 余种,建有电视实验室、广播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和演播室、现代语音实验室、荆楚文化展览室。 文学院现有教职工 67 人,其中教授 8 人、副教授 28 人,占文学院教师的 63%; 博士、硕士 34 人,占文学院教师的 60% ,有校级学术带头人 5 人,校级学术骨干 3 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 4 人。文学院现有四年制本科教育(包括“专升本”)、普通师范专科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教师进修教育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种层次的办学形式,现有全日制普招本(专)科学生 1347 人,现有留学生 18 人,成人教育学员 1000 余人。 近年来,文学院的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公开出版学术专著 45 部, 主编并公开出版教材 20 部,发表各类论文 1600 余篇,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批教师先后获得省、市、学校各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3 人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二、三等奖, 2 人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专家津贴;现代文学课程、现代汉语课程被评为全省高校优质课程。 《现代文学》成为 湖北省 精品课程; 全院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立项与奖励 20 多项。 荆南多杞梓,惟楚有良材。长江大学文学院全体师生在校党委领导下,将会不断开拓,夺取新的成绩。 长江大学外语学院简介http://fl.yangtzeu.e.cn/xyjj.htm参考资料:www.yangtzeu.e.cn一般,选什么专业要看自己的爱好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几本

鸽之翼
爱背叛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是三本。校徽学校校徽为蓝底,字为白色与红枫色相间,或纯白色与红枫色。上为英文名称,下为文华学院标识字体,中间为文华学院汉语拼音的首位大写字母“WH”。寓意为:文思华彰、文心华采、文华灼灼、美丽如花,预示着文华学院将不断培养出文化底蕴深厚,有个性特色的高素质人才。校训:博学笃志 本立道生“博学笃志,本立道生”,二者既辩证统一,又层层增进,且与文华学院“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宗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教育理念契合一致。在广博中专一,发现并挖掘自己的潜能。在专一中立志,树立并坚守自己的远大志向,把个人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然后脚踏实地,立好“本”,找到自己自由发展的空间,最终沿着“道”的指向,实现社会贡献与个人发展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