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大学法学硕士

拉巴斯
大仁不仁
我是法学专业研究生,但不是北大的,所以只能回答你一部分问题。法学考研考四科,政治和英语是国家统一出题,由各省招办改卷。还有两门专业课,是由学校自己出题,自己改卷。全国统考就是每年的九十月份报名,次年一月底考试的,考取后是读的全日制研究生,非在职的。你考北大的话,政治英语一样由教育部出题,但是两门专业课由北大自己出。你可以找08年北大研究生招生简章来看,里面有详细的介绍说这两门专业课考什么内容,形式如何,参考书目等。08年的招生简章应该差不多出来了,如果没有出来的话,再等几天应该就马上出来了。

北京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好好过
田子无让
北大的法学考研近几年做的比较好的要数凯程,据说2014年讲课的老师是北大的教授。可以去问一下。

北大法学硕士,有没有什么内部资料啊?感觉本校的比外校的要占优势。

地狱门
残片
法学硕士的专业课真题就是最好的参考资料了,我查了查,还是比较好找的。真题可以硕士最直接的参考资料,至于其他的什么课后题,期末卷子什么的,个人认为参考价值不大,具体你参考你自己本科的期末考试…一直自己复习,按照你说的,应该是比较稳定,没有大的波澜什么的,这一点还是不错的。至少你现在没有开始浮躁,很不错。报班的话,我当时也是在考研的最后一百天,报了凯程的集训营。集训营里面资料很全的,老师辅导的也很好,有宿舍。所以你是外地的话,都不用考虑租房子的问题了。

北大法学考研有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学)和 法律硕士 (非法学),请问,法学硕士是不是只招收推免生

宋钘
蓝烟火
  1、法律硕士(法学)是针对本科是法学专业的考生而设的,法律硕士(非法学)则是针对本科专业不是法学的考生而设的。  2、两者的考试科目一样,都是宪法、法理、法制史、刑法、民法这五门,但是试卷并不相同,考试时也不存在竞争关系。   3、法律硕士(非法学)是从1996年开始设立的,而法律硕士(法学)是从2009年才开始招生的,有的学校并不招收法律硕士(法学),只招收法律硕士(非法学),例如北大、清华。  4、从数量上来说,法律硕士(法学)的招生数量也远少于法律硕士(非法学)。   5、法律硕士(法学)是两年学制,法律硕士(非法学)则是三年学制。   6、法律硕士(非法学)强调的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既具有法律知识,又有其他专业的本科学历。法律硕士(法学)则强调的是一种应用型人才,即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都学法律,在研究生阶段更强调应用性。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设立初衷的区别,在实际的研究生学习中,学生多数还是上课为主,很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的积累还是要等到工作之后才可真正的获得!  某种意义上说,还是法律硕士(非法学)更占优势,法律硕士(法学)目前则处于一种略显尴尬的情况,不过随着专业硕士的扩招,以后专业硕士会是高校研究生的主力军。

北大法学研究生的学费大概是多少

隐隐约约
光荣日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4年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七、学费 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的学费总额为66000元;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的学费总额拟定为44000元。学生可以分期交纳学费,即在新生入北京大学法学院2014年法律硕士学报到及每学年开学注册时分别交纳22000元,届时未交纳或未足额交纳学费者,将不予办理入学、注册和毕业等手续。 八、奖学金和助学金 按照我校相关规定,专业硕士不享受学术型硕士学业奖学金。自2010年起,法学院在学校资金配比和社会资助等多方筹集资金专门设立法律硕士研究生奖学、助学体系,辅以国家助学贷款,从而保障优秀生源在北京大学不断优化的法律硕士项目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1.奖学体系,由法律硕士新生奖学金和法律硕士励志奖学金两部分构成; 2. 助学体系,由国家助学贷款、法律硕士院长助学金和法律硕士勤工助学专项助理三部分构成。 上述法律硕士奖学助学项目的详细情况,请到法学院网站学生工作奖学助学栏目查询。 九、住宿 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可申请入住万柳学生公寓,并按其相关要求和规定缴纳住宿费。 十、违纪处罚 如发现考生有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将通知其所在单位,并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十一、联系方式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教务办公室(凯原楼107室 邮编100871)电话:(010)62755028 北京大学法学院网址:http://www.law.pku.e.cn/ 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红二楼2102室 邮编:100871)

北大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的教学区别

空瓶子
斯干
对于北大这所学校,法学硕士更是重点培养的学校。因为法学硕士偏重于学术研究,交流的机会会。而法律硕士是偏重于实务性,的需要去工作岗位磨练。

想请教跨考北大法学硕士的问题

辩者
居处无常
1、跨考北大法学硕士首先要确定报考哪个专业,因为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北大法学硕士具体分为(030101)法学理论、(030102)法律史、(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刑法学等具体专业,初试科目包括政治、外语、专业课、(850)法学综合卷。自己去查看北大官网公布的硕士专业目录就知道了。2、除了报考学硕外,也可以考虑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是专硕,侧重实践和应用。法律硕士(非法学)的初试专业课是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包括刑法、民法)和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包括法理学、中国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3、建议选用自己所能找到的比较新的版本即可。学习的重点是掌握基本原理、理论与方法,学会运用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分数线是单科达标的基础上看总分,所以不必纠结于版本,关键是努力提高总分,看看自己在各个科目当中所能提升分数的空间是在哪些部分或者科目。谢谢~那刚开始各门课是不是最好找一些老师的视频音频带着学呢?有什么老师可以推荐的嘛?看了好多资料说北大就是小司考,可不可以前六个月先按着司考的复习资料去学习,后期在自学或者报辅导班?可以。学习方法需要自己去总结。谢谢~

法学硕士重点院校有哪些??

曼德勒
一板一眼
学界通常将诉讼法分成三块: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由于这三“诉”本身差别很大,其中我国行政诉讼法跟行政法归为一体,故应放在行政法里讨论。而民事诉讼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放在一起笼统评价,有失科学和精准。故下面分而评之。首先推出民事诉讼法学大陆高校学科排名,稍后推出刑事诉讼法学排名。第一名:西南政法大学:代表人物:常怡 田平安西南政法大学整个诉讼法学科拥有悠久的传统和光辉的过去。毫不夸张的说,新中国诉讼法学能发展到今天,西南政法居功至伟。常怡自就不必说,王锡三教授是上个世纪80年代大陆唯一通晓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的教授(张卫平语)。在王、常之后紧跟而上的田平安教授,很快成为西政民诉的中流砥柱之一。遍览当今大陆各高校,曾经和现今活跃在诉讼法学科研教学一线的教授,有多少出身西南。仅就民诉而言,北大刘家兴(已退休)、清华张卫平、海南大学谭兵、湘潭大学陈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法学博士黄松有、中山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刘荣军和蔡彦敏、还有正在那攻读博士学位的河北高院院长,全国十大中青年法学家景汉朝,厦门大学诉讼法领头人齐树洁。由于偏安西南,他们在官方成立的诉讼法学会里不能拥有客观准确的位置,也是因为他们偏僻的地理位置,一个个名师出走西南(及至后来,竟然发展成为一批批的出走!)。这固然在客观上带动了其他高校诉讼法学的发展,却给西南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无论在学术实力还是从士气上,以至于西南学子喊出了“西南不死,生生不息”这般充满悲壮的口号。现今的西南,虽然少了那么多名师,但那块土壤还在默默的为未来的中国诉讼法学不断培养着新的力量。为首的园丁便是常怡、田平安。经他们带的博士生就蔚为大观,有兴趣者可翻阅由常怡领衔主编的《比较民事诉讼法学》,其中的著者,几乎所有的博士生皆为先生高足,现在都十分了得。现如今,李祖军、李龙和彭世忠等年轻一代也渐成为西南民事诉讼法学的中坚力量。而且以我之见,他们确是在为中国的“民诉法学”奠基和施肥,而不是充当什么“环中南海学派”(陈瑞华语),葆有学术最为可贵的独立自主的品格。由西南培养的硕士生、博士生以优秀的专业水准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广受、广东、北京、上海等各地各级法院、检察院的欢迎(对比西南,我们学校连上海的法院检察院都慢慢失掉了。真应该感到汗颜!)。瞻望未来,西南只要不再出现新的人才流失,则西南民诉这块金字招牌还会在阳光下发出夺目的光彩,依然为民诉法学的圣地。第二名:人民大学法学院: 带头人:江伟 汤维建 邵明提到民事诉讼法,很多人就想到人民大学,想到江伟。的确,江伟堪称民诉法学一代宗师。论学术影响力,可以说至少不逊于西南,不逊于常怡。虽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人民大学只有江伟这一杆大旗,但是人大法学院的民诉却不可轻觑,这首先当然归因于江伟本人治学严谨、思路开阔以及其数十年孜孜不倦的努力,也不要忘记人大地处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学术氛围,从而,使人大的民诉倍受学界注目。除了江伟外,可以提到的还有汤维建,这位中国大陆第一位民事诉讼博士后,如今也晋升为博导,有望在江伟之后,再造人大民诉辉煌。邵明,江伟得意门生,此君对民事诉讼基本理论很有研究,经常发文染指诉权、诉讼标的、既判力等一类民事诉讼高深问题。人大法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博士,比较知名有肖建国、邵明、吴泽勇等。现在,人大也成为培养中国未来民诉法学者的又一所“黄埔军校”。 第三名:清华大学法学院:带头人:王亚新 张卫平清华法学院的迅猛发展早为学界所瞩目。就民诉法学,他们从西南挖来了张卫平,引来了王亚新。张卫平已为大家所熟悉,自从西南转会至清华,学术影响倍增,近年来更以每年2-5本学术著作(包括合著主编)的速度向前推进,很是勤奋。此人曾于去年我校50周年校庆期间在大礼堂作过一场精彩的报告。妙语迭出,笑声掌声不断。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建议我校“改名为圣约翰法学大学,请个外国佬做校长,保准比清华还牛”。此言一出,全场反响强烈。言归正传,王亚新此人甚为了得,远渡重洋留学日本N年,取得真经而归。偶觉得他的学术水准不下于张。只是回国没多久,还没有“发力”而已。遥想多年前,笔者的一位业师仅凭他给〈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一书所作的代译序,就断定此人将来必为中国民诉法学的NO.1。其现今有〈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对抗与判定〉两本著作出版,学界影响日甚。偶曾在“诉讼法学”版转贴了他的一篇论文,其深厚的学术功力由此可见一斑。清华民诉硕博士开招没有几年,但个个身手不凡,其中首推徐昕,其专攻英国民事诉讼法学,在读博士期间著述甚丰(待后面再做交代)可惜由于清华不留自产博士的“铁律”,徐昕未能留校,而转至海南大学法学院。我们曾试图将清华民诉排至第二,但考虑到清华民诉法学传统较短,加之老师的功力还未得以完全的施展,论据不够充分,恐难服众,故而屈居第三。但笔者深信,清华民诉超越人大,只是时间问题。第四名:中国政法大学:杨荣新 陈桂明 肖建华中国政法大学虽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政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在国内诉讼法学界权倾一时,但此校强于刑诉而短于民诉。为首的也就杨荣新和陈桂明两位教授,前者系与江伟、常怡等齐名的老一辈民诉元老级人物,后者则是民事诉讼青年一代的精英,199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代表作:〈程序的保障与诉讼〉、〈程序的理念与规则〉等。青年学者肖建华,是另外一位值得关注的人物,近年来著作颇丰,尤其对当事人制度有一定研究。其他诸如常英,现专攻司法考试(律考)培训,无意于学术。故不在讨论之列。因此,从整体上看,中政民诉实力逊于前三者,其后发之势亦显不足。第五名:中山大学法学院 代表人物:刘荣军 蔡彦敏地处南国学术沙漠之地的中山大学法学院能得此盛誉,全依仗有刘蔡二君,二君年轻有为堪称中国大陆民事诉讼楷模。刘荣军,系日本一桥大学民事诉讼法学博士,此君系早年日本海龟。归国后,著作颇丰,与王亚新南北呼应,给传统民事诉讼法学界带来相当大的冲击,代表作:《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与王亚新合译),《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专著);代表论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的再构筑〉等。蔡彦敏,女,教授,西南政法民事诉讼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亦有多篇论文见诸〈法学研究〉等刊物。第六名: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代表人物:李浩 刘敏李浩,早年系安徽省委党校法律教研室教授。能在彼处作出大学问,让偶感佩不已。李浩教授学术贡献在于他几乎是大陆最早理清证明责任这个民事证据法脊梁问题的学者。南师大将李浩请至本校,使得该校民诉一下子成为华东地区民事诉讼法学的最高地。今年南师大也拿到了诉讼法学博点,跟李浩有莫大关联。刘敏,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师从江伟,小有建树。第七名:湘潭大学法学院 代表人物:顾培东 陈刚湘潭大学强于法学,法学之中又强于诉讼法学。今年更是举全校乃至全省之力,拿下诉讼法学博士点。但不必讳言,其教授多为外来户,从西南花重金挖来的。民诉便是陈刚。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湘潭大学还重金请来早期(90年代初期)显赫民事诉讼界的中青年学者,顾培东,此人曾入主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对民事诉讼基本理论有一定的造诣,尤其对诉权理论颇有研究。在此外还有湘潭本校的民诉老将何文燕,新生代当红小生廖永安(在读江伟博士)。湘潭法学显赫一时,但能维持多久,有待观察。笔者以为,众多教授皆待不长远,原因很简单,湘潭地处偏僻,比重庆好不了那去。博士点拿下了,任务也就完成了。第八名:复旦大学法学院:代表人物:章武生章武生早年发迹于没什么名气的河南大学,但却为中原地带罕见的通晓民事诉讼机理的学者。此君系中国民事诉讼中青年界的领头羊,主持编写中国民事诉讼九五规划研究项目,影响颇大,最近刚刚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民事诉讼法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研究〉已经出版,颇有学术价值。章武生现投身复旦大学,他的到来使上海民诉在大陆的地位有了一席之地。第九名:北京大学法学院 代表人物:潘剑峰 傅郁林博士后北大法学院堪称中国第一,但其民诉毫无疑问是其短项,尤其跟刑诉相比。自刘家兴退休后,北大民诉的领头人便是潘剑锋。客观的说,潘前几年并不投入,要不然不至于在很长时间里还是副教授。直到近些年他才用起功来,也如愿晋升教授,博导。除潘外,笔者还注意到现在北大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傅郁林,甚是厉害。此人博士毕业于人大,后进入北大做博士后,近两年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高端杂志上发表强文若干篇,风头正劲。若不意外,留教北大应该没有问题。倘若傅郁林留校,北大民诉很快便会有出头之日。第十名:海南大学法学院: 带头人: 谭兵 徐昕 海南大学法学能发展至今天,全应该感谢西南政法的“帮忙”,他们的校长谭世贵,法学院院长谭兵皆出自西南,就连徐昕选择去海大,也是奔着业师而去。谭兵作为海大民诉的领头人,有明日黄花之势,但徐昕的到来,为他们大大增辉。徐昕在清华读博士期间,推出〈英国民事诉讼规则〉〈英国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司法改革〉等英国民诉三步曲,另有〈公共知识分子〉(译著)、〈证据法的经济分析〉(译著)、〈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译著),〈外国证据法选译〉(合著),〈外国证据法研究〉(合著),〈民事证据法专论〉(合著)等等。可惜由于清华不留自产博士的“铁律”,徐忻未能留校,而转至海南大学法学院,现任副教授。评教授指日可待。客观的讲,中国大陆民事诉讼学研究较之刑事诉讼学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这透过各高校从事民诉法学研究学者及硕博士点的数量便可见一斑。除上列学校外,其他学校比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蔡虹,李汉昌),武汉大学法学院(赵钢),厦门大学法学院(齐树洁),西北政法学院(吴明童),广东商学院(张晋红)亦有一定实力(上述排名不分先后)。做博士后,近两年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高端杂志上发表强文若干篇,风头正劲。若不意外,留教北大应该没有问题。倘若傅郁林留校,北大民诉很快便会有出头之日。第十名:海南大学法学院: 带头人: 谭兵 徐昕 海南大学法学能发展至今天,全应该感谢西南政法的“帮忙”,他们的校长谭世贵,法学院院长谭兵皆出自西南,就连徐昕选择去海大,也是奔着业师而去。谭兵作为海大民诉的领头人,有明日黄花之势,但徐昕的到来,为他们大大增辉。徐昕在清华读博士期间,推出〈英国民事诉讼规则〉〈英国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司法改革〉等英国民诉三步曲,另有〈公共知识分子〉(译著)、〈证据法的经济分析〉(译著)、〈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译著),〈外国证据法选译〉(合著),〈外国证据法研究〉(合著),〈民事证据法专论〉(合著)等等。可惜由于清华不留自产博士的“铁律”,徐忻未能留校,而转至海南大学法学院,现任副教授。评教授指日可待。客观的讲,中国大陆民事诉讼学研究较之刑事诉讼学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这透过各高校从事民诉法学研究学者及硕博士点的数量便可见一斑。除上列学校外,其他学校比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蔡虹,李汉昌),武汉大学法学院(赵钢),厦门大学法学院(齐树洁),西北政法学院(吴明童),广东商学院(张晋红)亦有一定实力(上述排名不分先后)。211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等

北大法学考研要用那些资料?

水中仙
慧思
录音、笔记购买地点。。。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jhtml?item_id=af389aa9e5df9e8bc85e96a84893985d&x_id=0db1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jhtml?item_id=562184acb7668e11a65f2e1991d638ab&x_id=0db1北大法硕参考书目七、北大法学院考研用书参考书目:(以下书目为参考书目,可能会有所变动,请及时关注网站信息) 法理学: 周旺生《法理学》,北大远程教育系列,北大出版社 张文显《法理学》,红皮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大出版社。 宪法: 王磊《宪法的司法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周叶中《宪法学》,红皮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大出版社。 民法: 魏振瀛的《民法》,红皮书,北大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刑法: 杨春洗、杨敦先、郭自力主编《中国刑法论》,北大出版社。 民诉: 潘剑锋《民事诉讼原理》,红皮书,北大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刑诉: 汪建成《刑事诉讼法学概论》,红皮书,北大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济法: 张守文《经济法学》,北大出版社。 《税法原理》,北大出版社。 甘培忠《企业与公司法》,北大出版社。 杨紫烜《经济法》,北大出版社(选看)。 行政法: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大出版社。 国际法: 王铁崖《国际法》,黄皮,法律出版社。 白桂梅《国际法》,蓝皮,北大远程教育办公室 国际经济法 邵景春《国际经济法》,北大远程教育办公室。 以下两本参看相关章节: 王卉《国际私法》,人民法院出版社。 张啸剑《国际私法》,北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