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织
北大、清华毕业生应聘被拒,十分正常。我国社会必定会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大学生要重视自己的能力培养。谁说北大硕士、清华博士去某公司应聘,就一定会被录用?就连哈佛、MIT毕业生去应聘,不被录用,现在也十分正常。首先,人们一直反对用人单位以学历识人,但内心深处,却一直有学历情结,总认为名校毕业的学生就比其他学校毕业的学生能力强,就会受到用人单位青睐。如果觉得北大、清华毕业生不被录用,十分奇怪,那是不是承认用人单位就按毕业学校身份录用人才呢?或者反过来,有的用人单位以连北大、清华博士都不用来体现自己的用人水准,这不照样有名校情结,“蹭名校”炒作吗?名校毕业是一个学生的求职身份,但这并不能代表就有比其求职者有更高的能力。这提醒所有进入名校的学生,要在求学期间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能认为只要有名校身份,就在人才市场畅通无阻。同样,对于非名校毕业生,也不要因自己的学校“出身”就自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学历社会”最终会转变为能力社会,名校身份、海归身份现在都已经贬值,每个学生在规划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发展生涯时,不能只想着改变自己的学历身份,而要想着怎样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其次,一名大学毕业生不被一个单位录取,并不说明他不优秀,而是适合不适合。这也是择业要双向选择的原因。用人单位要选适合的大学生,大学生也要选适合的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聘用人才,要看人才本身是否胜任,哪怕毕业生很优秀,但这并不一定适合本单位,用人单位要考虑招聘人才和岗位的匹配度,包括稳定性。比如有用人单位担心名校毕业生择业期望太高,工作不稳定,因此,宁愿选择一些来自非名校的大学毕业生。而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也会投多家简历,被一家单位拒录,还有其他单位的机会,而其他单位的机会说不定更适合自己。因此,要理性地看待不被某家单位录用。这是人才市场中十分正常的双选选择现象。将北大和清华代替成其它,可能你立即就没那么疑惑了,因为学校不强。或者将博士、硕士替换成本科,可能你也就没那么疑惑了,因为海龟太多。其实,这里提到的都是个案,而非普遍现象。如果是普遍现象,要么是企业太low,不敢接受清华北大的毕业生,要么是企业很理智,我就是要找合适的人,而不是最优秀的人。阿里巴巴和百度这样的企业拒绝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算是后者,他们需要找到合适的人。如果是不合适,一般会有两种可能:1)能力达不到岗位要求;2)能力可以,但职业态度并不合适。首先说说,并非清华北大的硕士生就一定能力强。毕竟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是有区别的,比如,清华北大的本科少部分会读本校的研究生,因此清华北大的硕士生很多都是来自其他学校,甚至一般本科院校的都有。所以读一个清华北大的硕士生相对于高考考上清华北大要容易一些。可以这么说,一直在天津大学读本科和硕士的,不一定比本科在山西农大读硕士在清华读的学生。这个道理也可以放到博士这个层面去理解分析。这里不是说本科不好,后面就不好,只是存在这样的现象。所以企业在招聘时,假如遇到985学校的一批毕业生,在这个层级类,能力标准是关键,学校名牌就会被弱化。所以企业会选天大,可能不选清华北大。再说说,职业态度。比如说,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能力很强啊,尤其是专业技能,但人家不一定就对百度和阿里巴巴就看中呀,或许随手投了个简历,就有了面试的机会呢。或许,人家手头有几个选择,而阿里巴巴和百度并非最好的选择呀。一个毕业生,对应聘企业的青睐度是面试官可以判断的,一旦在面试中面试官没有看出毕业生对企业的关注度以及意向度,那么企业拒绝的选择实属正常。当然,他们可能很想加入,但期望值很高,希望高的薪酬,等等,如果双方无法协商,结果可想而知。总之,无论是清华北大,还是其他高校,无论是博士、硕士,还是本科被企业拒绝,学校背景是毕业生的一个求职资本,甚至是一个挡箭牌,但并非万能。谁手里都没有万能钥匙,因为这个世界上也会有锁死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