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大学在职博士需要什么条件?

妮娜
伯兮
条件如下: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品行端正。2、报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②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录取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③本校在学高年级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博连读研究生);④获得学士学位满6年(到录取年的9月1日)的人员,可按照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者,须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已发表两篇以上学术论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五名));⑤获得毕业院校推荐免试资格及名额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直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学士学位)。3、身心健康状况符合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体检要求。4、报考专业学位博士者,除满足报考基本条件外,还须符合院系对申请者提出的相关领域工作年限等条件的要求。扩展资料:学习方式和学习年限1、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校本部学术型博士研究生,除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下“高级教育行政管理方向”的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外,其余专业、方向的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校本部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除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学校课程与教学领域教育博士的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外,其余专业、方向的学习方式均为非全日制。2、除招生院系(或项目)有特殊说明的以外,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获得学士学位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硕士、博士两个学习阶段基本年限不低于5年。参考资料来源: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北京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在职博士为什么停止招生

刽子手
地无不载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从今年起原则上不再招收在职博士生。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朱善利教授说,停招在职博士生,最主要的是为了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通过几年实践,我们深有体会,在职博士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这个过程,很难完成学业。博士生要修几十个学分的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很严格的,特别是经济学、管理学课程,不听课你根本无法通过资格考试。 在职博士生一种情况是政府官员。有的学校为了获得政府的资源,希望和政府搞好关系,如果政府官员想来读学位,就有可能给通融了。再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学校缺钱,就可能希望企业家来读学位,以此获得一些赞助。还有一种情况是社会上一些名人,招他们来读学位,可以以此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这些权钱交易的现象,损害了学术尊严。 北大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教授说,这些年来中文系始终没有招收过校外的在职博士生,就是为了抵制这种不良的风气。现在在职生基本上不到学校上课,也没时间来上课,据说竟有派秘书来听课的。最后只需做篇论文,博士帽就戴上了。 他说,“一刀切”可能会委屈了一些确实有才华而又离不开工作岗位的人,致使他们失去攻读博士的机会。但这只是个别人的损失,从社会总体利益来看是公正的。以后要是风气好了,又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再来实行更灵活的做法就不会产生太多副作用。

北大在职定向博士生毕业去向

东西跳梁
损矣
又是在职又是定向,毕业后回原单位继续上班。有年限限制么追答读这种博士一般是和单位签订协议,具体情况要和你所在单位沟通。定向类是没有报到证。

北大有没有适合在职人士读的哲学博士

赵国
非所言也
主要看自己有没兴趣;而且要学的话,适合于读博或者博士后。北大的哲学系还是挺有名的,但如果没兴趣的话,会感觉很枯燥的,反而耽误学习。

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有什么非全日制博士专业

所知
鼬佐
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相关信息,可上学校研究生院官网,或所报专业之二级学院官网通知公告专栏查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金猴献瑞,吉星临门。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进修深造非全日制在职博士和全日制博士有区别,第一在职博士拿双证即毕业时版取得学历证和学位证。选择权学术深造的时候这种情况下,会发现非全日制的在职博士与全日制博士在读博的收益上没有区别,但在读博的成本上目前来说非全日制的在职博士付出的还是要多些的。

北京大学的博士生就业?

赶尸人
必变
博士毕业的去向:高校任教(俗称青椒),科研院所,政府,国企,外企,出国博后,国内博后,大致分为这么7种,下文将以国内高校为例详细谈谈博士如何自我定位与培养1. 工作两年后的第一道坎,职称,刺刀见红的拼杀,概述关键词:定岗定编,评聘分开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部分学校已经实行定岗定编,并且将陆续推广到所有学校,在这原则下,高校铁饭碗已破,以天津某著名高校的一个有名学院为例,教授已经超编,这就意味着,第一,部分教授聘不上教授岗,第二,除非有些教授over了或者调离,否则副教授是基本升不上教授的。第三,一场高校教师之间的腥风血雨般的厮杀即将拉开战幕。。。。。。你做好准备了吗?国内高校又可分为一流院校985和部分211高校,以及地方院校,下文统称三流院校,二流的就是夹在这两者之间的部分有一定知名度的院校对于青椒来说,除硕博连读的外,一般毕业年龄在28左右,这是个很尴尬的年龄,该结婚了,结婚就要买房,买房就需要钱,钱从哪来?买房的钱一般有如下三种途径:父母提供,学校提供部分,自己提供一流学校待遇:0-6万左右房屋补贴,0-2万左右安家费,1年左右周转房,不安排配偶工作,工资2000以下,讲师待遇,两年后可以申请副高(副教授或副研究员),科研启动费2万左右,一年工作缓冲期,不参加岗位考核,一年后考评,直接决定岗位津贴数目。博贴基本没有,除非当地政府出。生活滋润度,最差,甚至有可能入不敷出,年收入3-4万。三流高校待遇:房屋补贴5-20万左右,越差的学校待遇越高,有的博士来了直接给副教授待遇,工资1700-2500左右(税前),基本不解决配偶工作,安家费2-5万,1年周转房,1-2年缓冲期,随后参加岗位考评,一般会有博士津贴,有的地方有政府的博士津贴,例如福建。2年后可申请副教授,有的学校评定职称时承认工作以前包括博士和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有的学校不承认,若找工作时,一定要问清楚。生活滋润度,勉强温饱,年收入4-6万三本与四流高校:房屋补贴20万左右,安排配偶工作,年收入税后6-8万,有的提供住房,服务n年后给产权,一般有博士津贴。科研启动费2-10都有可能。有的可以直接聘入校博士为副高。生活滋润度,最好。发展前途:一流高校最苦,成名前可能一无所有,三本与四流院校最滋润,但是职业发展最受限。申请课题难度一流高校与研究所最容易,三流以下学校非常困难,后文将对项目申请有详细叙述,但是对于大多数青椒来说,没有项目=没有职称2.两年后的考验, 副教授=项目?博士工作两年后可以申请副高,下面看看不同院校的要求一流高校与研究所:主持并完成1-2项国家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973,863),SCI有影响力的文章若干。由于这个限制,国内毕业青椒想在工作后2年顺利拿下副高简直是做梦三流高校:主持并完成1项厅级项目(例如教育厅项目)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前三)参与完成省部级(地方省级基金委、科委或者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等)项目一项或者完成横向项目达到一定经费数额,例如我所在学校要求横向一次到位经费10万以上。SCI/EI检索论文至少一篇,其他重要文章一篇。注意,要求是完成结题的项目,论文有的要求是必须署名为工作单位的,有的没要求,也就是你在读博士期间发的也可以。由于项目的限制,都要求完成的项目,因此,想在工作两年后拿下副高,最快的方法是弄到一个大额横向,然后与企业商量迅速结题。纵向项目,拿到完成,最少需要3年。三本与四流高校:参与完成厅级以上项目,几篇文章即可对于女博士来说,可以考虑三流与四流院校,工作压力小,有利于家庭稳定,收入很不错对于有志于有所成就的博士,那么下面的问题,就需要仔细考虑了影响青椒前途最重要的,是两个东西,项目和文章,文章各个行业不同,很难说清。项目,这个是每个大学青年教师头上最大的一座大山,没有项目,一事无成。下文将就项目仔细评说对于青椒来说,若无导师帮忙或者相当的人脉积累,横向项目(企业项目)是基本无望的,现在企业已经很狡诈了,一般要求你有成果,拿过来,可转化为生产,才会给钱。不象以前了,不会支持前期探索的。纵向项目:973,963,国家自然(社科)基金,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地方省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厅基金,中医药管理局基金等973,863那是谁拿项目谁写项目申请指南,一般青椒就不用考虑了。地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与教育厅项目,限项申报。也就是规定了每个学校能申报多少项。以我所处学校为例,每年允许申报30项左右,最后批准3-6项不等。由于限项,所以很多人的本子连学校都出不去。所以青椒的努力方向就剩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博士点新教师基金,这两个自由申请,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样,所在的院系没有博士点,那么只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途了。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往职称的华山一条路?谁是你的伯乐?号称国内最公平的基金,能不能申请到全看个人本事。08年以后,国基将青年科学基金从面上项目中分离出来,列为人才基金,总体命中率25%左右,各个学科不尽相同,其中生物医学类是死亡之组,地球和数学好些。国基在本人眼里,最容易拿到的基金,其难度低于省部级基金和教育厅基金,教育部新教师基金没申请过,不知难易。申请要求:博士学位35岁以下,在职博士需要导师推荐信国家基金考察什么:创新点,排名第一,其次为研究基础,课题组组成等。评审方式:3个以上匿名专家评审人(简称函评),评审人的意见为三种,优先资助,资助,不予资助。根据三个评审人的意见决定你的本子是否提交学科组开会评议(简称会评,需要至少一个优先资助),会评通过,则获得国家基金,上会率,据说今年青基是130%,也就是会评时还需要灭到30%的人。国家基金与博士期间的工作创新点,国家基金的灵魂,如果你在博士期间完全依赖老师,老师交代什么做什么,很抱歉,你无法提出能够让评审人欣赏的idea,那么你的博士是失败的。申请青基的思想来源一般为三种:博士论文的延续,工作单位的新方向,以上两者结合为什么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很简单,国基要求,创新+工作基础,虽然国家基金委一直强调说,对于青年基金申请者,可以放松对工作基础的要求。但是,这条相当于无用,因为很多人有工作基础,你没有工作基础申请,简直是找死。什么是工作基础,就是你的文章和项目与现在申请课题的紧密度,你现在单位的条件是否能够满足你完成改项目,还有你的课题组成员搭配是否合理。因此,最容易让青椒入手的是,博士论文的延续或者将工作单位新的方向与以前博士课题结合起来,这样所有的文章都能用上。文章越牛,希望越大。4. 博士的订单式培养---以科研创新与文章为主体,死亡赛跑的起点我的警告:浪费博士3年,等于浪费你的未来目前现状:中国博士产量世界第一,以我所在学校为例,06年,我们学院两人申请副教授,07年,13人,08年,24人,全院接近100教师,近三年引进博士约60人课题现状:省自然基金全校每年限报30项左右,教育厅项目限报25项左右,全校每年新引进博士约100人如何才能申请到国家基金?创新,在博士期间对本领域一定要做到世界级的领悟,对于每个缺点,发展方向要做到了然于胸,看100篇英文文章?拜托,这才入门而已。并且,看,不代表你了解,要了解每一篇文章为什么这么做,有什么缺点,有什么优点。如果你能将100篇文章的背景全部了解,算是合格的博士了,记住,合格,不是优秀。国家基金的最高原则优中选优,即所谓锦上添花,国家基金不是扶贫项目,也从来不会雪中送炭在我眼中什么样的博士是优秀的,能够一毕业就能申请到国基的?SCI3篇以上,影响因子越大越好,博士老板越牛越好,最好是能当会评评委的那种,创新点越新越好,解决某个领域的基础性问题。因此,还是我上篇帖子的哪句话,大量的阅读文献,流利的英文阅读与写作,勤奋的工作,那么你将来的路,要平坦很多。天天一到实验室就上网聊天打屁,整天都不知道干了什么的博士,进了高校也会被淘汰。当然,也有例外,例如你找到一个棵大树靠,那算我没说。国基会评的几条原则:1. 有人在会上坚决支持的项目一定能获得资助,即使全体学科组成员投票没过半数,而这个支持者则必须签字表示支持,即所谓非共识项目。2. 有人坚决反对的项目也基本通不过。因此,博士时导师非常重要,如果你的函评专家认识你导师(认识你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你导师在会评时力挺,这些都是不可忽略的资源。所以说,导师越牛越好,文章IF越大越好。如何处理与导师的关系,请看我的第一个帖子。在这场死亡赛跑中,如果失去了导师的支持,那么你就只剩下你一个人---------------------------------------------------------------------------------------------------------总结博士期间的论文水平参加项目水平=工作基础博士期间的独立能力+领悟能力+对本领域的了解=创新能力工作基础+创新能力+一些运气=国家基金国家基金=课题组的经费+你的职业发展--------------------------------------------------------------------------------------------博士就业两极分化 提起博士生就业,这两年给人明显的印象是境况大不如前,他们普遍被戴上了“薪酬缩水”“找不到工作”的帽子。 5年前,经常有企业招聘博士时会配车配房,但现在,这种特殊待遇减少了许多,甚至海归博士的优势也不再体现。那是因为之前博士相对较少,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学历有一种崇拜。而如今博士越来越多,没有那么多的企事业单位来吸纳博士,各地高校也基本处于教师饱和状态。 如今在人才市场上,博士找工作基本上就一个字——“难”。这个“难”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针对博士的岗位少,并且你也别以为自己是博士,竞争力强,其实你的对手全部是博士,PK更激烈;二是对岗位、薪水、福利的预期与现实给付的差距太大。比如本科生心理预期2000元,企业给1500元,也就差了500元,但博士的心理预期普遍是七八千,企业一开口只有三四千,一下子就懵了,这工作还怎么找?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09)》显示,当前我国博士毕业生实际月收入均值是4814元。其中不同类型单位提供给博士生的工资很不一样,在公司企业工作的博士平均月收入最高,为7184元;其次是在科研机构工作的博士,为4709元;再次是在政府或其他事业单位工作的博士,为4272元;最低的是高校,工资为3932元。 当“唯学历”时代逐渐远去时,研究生这群原来的“皇帝女儿”突然成了“行走在尴尬地带的群体”。所以如果你这两年准备考博,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读博的目的是什么?2、想读的专业是什么?3、该专业就业情况如何?4、毕业后的工作期望如何? 小邵在采访了不少博士后发现,他们当初之所以考博,一是对学校抱有幻想。觉得清华北大中科院是科学圣殿,自己能攀上科研巅峰,自然前途无量;二是对导师抱有太高期望。有些人并不了解自己所报考的导师,只以为导师有名,就业就不会发愁。这样的想法都有片面性,容易走入就业误区。 目前,博士就业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水平高的博士,一流学校毕业,有对口的研究方向与课题,有海外留学经历,收入依然会很高;但水平低的博士,二三流学校毕业,身上只有一份纸上谈兵的论文和一张学位证,那么你的收入可能会不尽如人意,生活也会很拮据。因此想要通过读博士改变命运的人,得慎重。 高校不再是就业避风港 从博士就业的单位类型看,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主要去向,占总数的68%;真正进入政府机关的博士并不多,比例不到3%;进入企业的博士主要进入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合资企业,其比例分别为7%和10%。 先说说国内高校的招聘情况。近几年很多高校编制已处于饱和,大多数高校进人都很少,一般比较大的系一年也就四五个人。且越知名的高校门槛越高,一般要求海归博士,对“土鳖”兴趣不大。同时,即使有招聘名额,你也很难把握。高校很多专业学科都习惯留用自己的学生。你北大毕业,北大门槛太高进不去,进个北师大北航总可以吧?这个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可能门都没有。 高校招聘时对候选人的考察因素有很多:专业、毕业学校、论文、个人关系、研究方向等等。因为高校招的人少,且是由人来决定的,因此主观性很强,偶然性也就非常大。此外,国内名校基本上不太愿招刚毕业的博士,相对乐意招那种在国外已拿到教职、一回来就能吸引研究经费的人才,这样有利于高校在某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同时,高校往往对女博士不那么青睐,因此女性选择读博要更谨慎。 除此之外,考博要不仅要考虑现在的情况,更要考虑未来更紧缩的就业名额。对于既没名额又想招人干活的高校来说,普遍提出的招聘方案是:一是通过博士后的方法录用。一些高校规定你要进入高校,必须做博士后,如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现在乃至将来,做博士后才能进高校是大势所趋;二是实行人事代理。将你的档案放在人才市场,通过第三方代理企业和高校产生雇佣关系。 小心“充门面”式招博陷阱 下面说说企业对博士的招聘态度。 在企业界,不同专业的博士就业难易度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喜欢招博士的公司并不多,很多公司觉得博士做的课题华而不实,与实际距离很远,而工资要求却高,常常眼高手低。 另外,公司里研究类职位受经济形势影响最大,企业一般都会在财务状况不好时削减研究经费,这也就意味着当经济形势不好时,研究类职位将不招人或招很少的人。很多专业尤其是基础学科在企业界几乎找不到工作。即使是在高科技企业,比如中兴、华为、腾讯等公司,招聘均是以本科生为主。原因很简单,高科技应用开发不是基础理论研究,需要的是具备一定知识基础的人员不断去学习接触新事物,大量工作有一定知识含量但又不涉及过深的基础理论。而从目前培养体系中出来的博士生,大多属于关起门来研究理论的人。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会招博士?无非有两类:一类是出于“充门面”的目的。在一些中小规模的心理咨询、健康养身、医药或教育机构,很多会打出招聘博士的广告。被招博士常常在公司的对外活动或宣传中担当“主角”,他们对外的名片上赫然印着“博士”两字,似乎是在炫耀公司在该领域的专业度。进入这类公司,博士价值被大大弱化,工资也不会很高,且没有升职与发展可能。博士求职时一定要小心避免踏入这类企业的“陷阱”。 另一类是大型研究型企业,是真正的招聘,在这些企业中博士可以充分发挥研究才能。在国内有少数技术领先的“牛”公司,需要依靠前沿的技术研究,支持自己的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这些公司往往愿意支付很高的报酬,但对博士的要求也很高,不是海归或名校博士,不会有面试机会。这类企业以外企居多,但在整体外企数量中也仅占有很小一部分,以医药、化学、高科技、通讯、搜索网站、快速消费品等行业居多。因此在读博前你一定要搞清楚,你选的专业,哪些企业会重视博士招聘,以及每年招聘的数量大概有多少。 博士就业还有最后一条出路——创业。对于大多数没有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创业的成功率很低,但博士成功率较高。因为博士可以考虑将自己的科研课题变成产品,遇到企业资源丰富的导师,还可以借助导师的力量,帮助自己成功创业。

北京大学在职博士为什么停止招生

康拉德
不杂则清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从今年起原3332636335则上不再招收在职博士生。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朱善利教授说,停招在职博士生,最主要的是为了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通过几年实践,我们深有体会,在职博士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这个过程,很难完成学业。博士生要修几十个学分的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很严格的,特别是经济学、管理学课程,不听课你根本无法通过资格考试。 在职博士生一种情况是政府官员。有的学校为了获得政府的资源,希望和政府搞好关系,如果政府官员想来读学位,就有可能给通融了。再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学校缺钱,就可能希望企业家来读学位,以此获得一些赞助。还有一种情况是社会上一些名人,招他们来读学位,可以以此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这些权钱交易的现象,损害了学术尊严。 北大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教授说,这些年来中文系始终没有招收过校外的在职博士生,就是为了抵制这种不良的风气。现在在职生基本上不到学校上课,也没时间来上课,据说竟有派秘书来听课的。最后只需做篇论文,博士帽就戴上了。 他说,“一刀切”可能会委屈了一些确实有才华而又离不开工作岗位的人,致使他们失去攻读博士的机会。但这只是个别人的损失,从社会总体利益来看是公正的。以后要是风气好了,又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再来实行更灵活的做法就不会产生太多副作用。

北大和博士生有什么区别?

彼岸岛
北大是学校名称,博士生是获得或者正在读博士的人好吧,博士是学位学历代名词,一般大学毕业的是学士学位,考研成功以后获得的是硕士研究生学位,再就是博士生

北大法学院2018年博士生拟录取名单

青云曲
爵禄不恃
博士有两种:一种是直copy博生,另一种是普博生。一、直博生通常为本科直接保送上来的(称为本科直博生),但是文科的很少,至少近5年清华法学院还没有这样的学生。直博生从本科结束后到拿到博士学位最少要学习5年,通常也就是5年。由于直博生5年就能分别读完硕士、博士,所以相当于说,博士阶段只需念三年。不过,直博生五年期间都是享受博士生待遇的。还有一种是在硕士阶段第一年之后转成博士的。通常是法学硕士在第一学年结束后,通过遴选的方式确定少数成绩优秀、学术能力突出的学生直接进入博士生阶段的学习。直接转入博士生阶段学习后最少需要学习四年,也就是1+4模式,后4年享受博士生待遇。二、普博生在博士群体中,人数最多的就是普博生,普博生即通过博士生入学考试进入博士阶段的学生。在全国所有招收法学博士的学校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仅有的两所已经把基本学制提高到4年的学校。所以除了本科直博生外,普博生和硕士转博生的正常学制都是四年。但也有少数学生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可以三年提前毕业的,但这些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主要是对学术能力的要求。法学院的普博生可以三年毕业的比例不到两成,北大法学院更少,通常只是个位数。北大法学院今年博士生拟录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