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像北大、人大、清华的经济学的研究生的学费或者费用一学年大概要多少?

红南京
孰可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按国家标准统一收费,8000元/每年。招生简章上都有说明。

北京大学学费多少

魔童村
情劫
以2020年本科生入学为例,北京大学本部理科试验班类、文科试验班类、电子信息类、生物科学专业为5300元人民币/学年,其他专业5000元人民币/学年。以2021年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入学为例,不同专业的学费是不相同的。如金融专业硕士,学费标准为10万元/2年;工商管理硕士(非全日制)学费标准为39.8万元/2年。扩展资料:一、北京大学优秀新生奖学金标准:1、新生一等奖学金:总金额50000元每生。2、新生二等奖学金:总金额25000元每生。3、新生三等奖学金:总金额10000元每生。二、北京大学新生奖学金条件:1、家庭经济困难,无法负担学生本科四年学习、生活等费用。2、在国家级、世界级各类别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或在某方面有突出特长,取得良好社会声誉。3、高中阶段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全面。参考资料来源: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北京大学招生章程参考资料来源: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北京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参考资料来源:北京大学招生网-北京大学优秀新生奖学金简介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金融硕士是学术硕士还是专业硕士?为什么两年就毕业呢?

天寒既至
光华管理学院下的硕士就是专硕,但是打着学硕的名头而已,学费12.8W两年,专业硕士读那么久多耽误时间,就是为就业嘛!CCER是纯搞学术的,是国务院的智囊团,及其难进去!学硕经院相比这两个还是差一些的,但是也算是一流水平了。。都是学硕。可以见http://grs.pku.e.cn/zsxx/sszs/shuozsjzjml/9878.htm

香港大学 和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生比较

包小姐
以思
如要在香港就业,当然要读港大。如果将来在内地发展,强烈推荐选择北京的大学。北京的导师都有很广的人脉,这一点港大无论如何是比不了的。

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会计学费一般是多少

石保
恋人们
中国人民大学的会计专业在职研究生的学费是3.2万,人大的会计在职研究生所在院系为商学院,商学院是我国唯一拥有会计学、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三大国家重点学科的院校,已经通过EQUIS认证,并且正式跻入世界一流商学院行列的院校之一。人大会计专业在职研究生是先学习,后考试,报名条件是大专及以上学历。

北大金融在职研究生

孰嘘吸是
蒹葭
同学你好,本科毕业有学位证是可以报读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的,毕业后通过考试可以获得硕士学位。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享誉全国,实力强大,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名列全国第一。学费的话也不是很贵,两万八左右。如果想要报名可以到人民大学信息楼三楼三二一咨询了解或者到在职研究生吧了解如果我以后的目标是基金经理,那么我应该报那个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呢?经济类最好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院,全国排名第一的,要是想读经济的最好报人大!如果以后目标是基金经理,人大的金融投资实务方向是最适合你的。具体你可以去北大的研究生院查询。

经管专业的硕士是香港大学比较好还是北京大学比较好?以后倾向于出国工作

东郭顺子
腐女
香港大学的录取考试只需要托福,其他申请程序及材料和欧美大学是一样的,比较透明。而北京大学的就是按照国内考研的程序。两者在录取上不具有可比性。港大的就是正规的经济学课程训练,英语授课,同时因为香港金融中心的缘故,会比较容易接触当地的工作机会,当然就是学费比内地大学高些。北大的经济学和金融学当然很好,在国内的认可度更高些,也更有助于找国内的工作。这个要看将来就业的地区倾向,想去香港工作当然去港大,如果留在国内的话自然是在北大。如果想出国呢?

金融学研究生哪个学校比较好考,学校不要太差,最好是985的。

福禄寿
学者
这个难以程度是和学校实力相挂钩的,金融这几年都比较火,不太好考。各大学校的专业课试卷不同,改卷松紧不同,如果只从分数来看会产生误导,比如:对外经贸的金融学复试线320分,还赶不上B区国家线!中央财经金融学复试线330多分和国家线差不多!北京大学专业课严重压分,导致复试线只有370+,而复旦大学复试线常年保持在400+。所以分数不能反映难度!而且有些大学数学考数一,有的考数三,所以公共课分数也不能成为评价标准。而且北京的改卷比其他地区起码难10分以上(压分)根据多年的研究生招生经验,得出以下排名!第一梯队:四大名校(券商IBD、基金、咨询首选这四大名校)1,北大光华:400左右,报录比3%以内,专业课极难,公共课改卷压分,就业极好,学费很高,但难度极大!复试比较公平!而且偏好理工科背景!2,上交高金:一般400+以上,报录比为4.5%,但差额比例为2:1,师资极强,国际化程度全国第一招生人数少,而且复试刷人令人发指!不是顶尖大学的本科,基本复试被刷!而且偏好理工科背景!3,北大CCER:一般370+,报录比为4%出国质量最好,复试刷人厉害,难度极大!不太公平,对本科学校要求很高!而且偏好理工科背景!4,北大汇丰:一般370+,报录比5%!双学位极具吸引力,就业前途非常好!学费最贵!5,清华经管:金融只招收金融硕士(专业硕士),名额为97人,而且在深圳校区,学费和光华看齐!但第一年的报考人数不是很多!难度一般!而且偏好理工科背景!估计今年清华经管要调剂生源!以前清华经管招收1名左右的统考生,分数线在360+,报录比5%,考数一。6,复旦经院:一般招20人,报1000人,报录比比光华还低,就业极好。复旦的就业不比北大清华差,在上海的声望超过清华!但复试很公平,很多二本学生都不会被刷!7,复旦管院:2011年新的金融工程和财务工程项目和国外顶尖大学合作培养,第一年的生源一般!极具吸引力,今后的生源看涨!8,上交安泰:400+左右,报录比4%,很不公开透明,复试当然极其的黑!但国际化程度极高,就业极好(每年都有去高盛的),分数线很高,而且复试刷人非常厉害!而且偏好理工科背景!9,北大经院:370+左右,报录比4%,就业一般,学术落伍,但复试极其公平。第二梯队:1,五道口:一般360+左右,报录比4%,但主要实力集中在货币市场(银行),在资本市场(券商)上表现不佳!就业还可以,但与四大名校还是有差距!偏好科班!2,人民大学:360+左右,难度很高,就业有局限性!偏好科班!3,上海财大:390左右,报录比为4%,难度看涨,而且偏好理工科背景!4,南京大学:390左右,报录比5%,金融联考分数线仅次于复旦和上财!第三梯队:1,中央财经:分数很低,一般340左右!但北京公共课压分,而且央财专业课给分极低,导致分数线不是太高,偏好科班!2,对外经贸:分数不高,两个学院招200+人,分数340左右,但北京压分!报录比9%!难度其实很大!当然就业很好,对英语要求特高,专业课都要求考专业英语!3,南开大学:360左右,天津也压分,但南开的难度也就和央财差不多!4,中山大学:390左右,岭南学院的分数极高,管理学院分数也较高!5,厦门大学:360左右的金融联考,师资很强,但位置偏远!6,武汉大学:370以上,但试卷简单!第四梯队:1,华中科大:350+,报录比8%,有高人坐镇,分数很高!2,浙江大学:一般在360分,浙江分数放水,浙大金融没有博士点,导师都是原杭州大学的老师,项目都是省级项目,就业基本是浙江省内的分行,偏好科班!有5%的录取人数将会分配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三本)联合培养!3,西南财大:招生人数多,但靠着校友积淀,就业不错!4,西安交大:很难!5,暨南大学:华南老二第五梯队:~~~~~~~~~~~~~~~~~~~~~~~~~~~~~~~~~~~~~~~~~·~~~~~~~~~~~~~~~~~~~~~~~~~~~~~~~~~~~~~~~~~~~~

您好,我想请问下往届生考研和应届生考研、在职研究生之间有什么差别?学费多少?谢谢!!

服食
谭峭
在考试和报名上无差别,只是报名时应届生可以参加预报名,而往届生不能参加,但是总体不影响,两者最主要的差别还是在心态与考研复习程度上,具体如下:1.往届生的成功率远高应届生  往届生的成功率远高应届生,这基本是所有考试的规律。原因是应届生中不少考生都有怀侥幸心理,认为考研准备时间长短与考试分数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启动复习较晚。尤其是社会在职考生,工作忙,日常干扰多,备考时间被迫受到挤压,而上课时间及地点的限制,使他们借助网络课堂来进行考前突击。中公考研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中心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同样数据显示,在“2014年考研准备时间”中,有60.5%的人准备时间不足一年,17%的人准备时间为1年-2年,裸考的人占到15%,只有7.5%的人准备时间在两年以上。而往届生准备时间在1年—2年的比例达到了34%远高与应届生的17%。2.应届生比往届生认为考题难  每年的考研结束后,考生们讨论的热议话题永远是“今年考题难吗?”。2014年考研结束后,中公教育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今年的整体难度较去年略有提升,落到具体科目,政治多项选择题难度加大,英语阅读难度提升,数学整体偏难。此次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判断,在总体难度上,45.18%的考生认为有点难,34.94%的考生觉得还可以,认为太难的考生占到17.46%,仅有2.42%的考生觉得容易。  再次比较应往届考生在难度上的判断,仍然说明往届生比应届生更重视考试。调查数据显示,应届生比往届生认为考题更难,这也取决于考生的复习周期长短。3.应届生与往届生心态的对比  应届考研考生中有近三成的考生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近两成的考生是为了获得一个硕士学历。而往届生中是觉得自己本身能力的不足,希望再获得再学习的机会。在学习目的性上往届考生的目的性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