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安康市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怎么样?

五行
杀鱼
安康市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是2008-09-24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注册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注册地址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金州南路55号后院办公楼2楼。安康市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10902677946658T,企业法人纪道娟,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安康市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的经营范围是:提供技术咨询、市场调查、项目认证、管理咨询、商务信息咨询、财务咨询与管理,展示展览咨询与管理,企业营销咨询,策划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网络建设服务,评估咨询与服务,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市场交易活动提供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陕西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033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安康市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信息和资讯。

华电安康电厂什么时候开始建设

莫为则虚
感觉学
西北电网公司受华电集团安康火电厂项目部委托,在石泉县主持召开了《陕西华电安康电厂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陕西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水利厅、文物局、军区司令部、电力公司、华电集团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西安铁路局,安康市委、市政府,市发改委、建设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地震局、文物局、水利局、交通局、林业局以及石泉县委、县政府和石泉县相关部门近百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和专家实地踏勘了电厂厂址、铁路接轨站、水源地等现场,听取了西北电力设计院关于《陕西华电安康电厂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介绍,并分组对设计报告中关于电厂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原料供应、建设条件、接入系统、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等内容进行了认真、细致、深入的讨论,一致认为所提交的总发电量为400万KW的华电集团安康火电厂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符合初审要求并形成审查会议纪要。 一期装机4×100万K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争取2009年底开工建设,2013年底建成投产.

陕西国钲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刘明珠
今夫此人
陕西国钲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是2018-10-19在陕西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陕西省安康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一城市广场二号楼304号。陕西国钲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10900MA70PG931U,企业法人王海涛,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陕西国钲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承接各类工程招标代理、政府采购招标代理、药品采购招标代理;机电设备采购招标代理及各类服务的招标代理;建设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的编制、审核;承接各类工程概算、预算、工程量清单、招标标底、竣工结(决)算的编制及审计;承接工程造价咨询、施工全过程项目管理业务;接受司法机关与仲裁机构委托对工程经济纠纷进行鉴定及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有关的其它业务;工程监理等。(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陕西国钲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和资讯。

临终关怀医院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

多食
半生緣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赵成金1.1.1项目名称xx县临终关怀医院1.1.2项目建设单位xx县卫生局1.1.3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Xx1.1.4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5建设单位简介窗体顶端xx,位于陕西南部的鄂、渝、陕三省交界处。北距安康市71公里,西邻紫阳、东毗平利、南接重庆城口。全县总面积1956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188个行政村,总人口176296人。xx县卫生局位于县城新街32号,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89所,县级医疗机构5所:其中综合医院1所、中医医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妇幼保健院1所、卫生监督所1所。乡镇卫生院17所:其中中心卫生院9所,乡卫生院8所。村卫生室140所、诊所27所。2013年全县拥有在职人员525人,专业技术人员449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32人、初级职称140人;本科14人、专科177人、中专245人、高中及以下69人;执业医师122人、执业助理医师56人、注册护士104人、药剂师50人、检验师16人。全县有医疗用房20985平方米,编制床位420张、实有床位454张,每千人拥有病床2.67张,全县平均病床使用率79.19%。县卫生局内设机构:行政办公室、业务股、地方病办公室、计财科。县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县红十字会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属副科级行政事业单位。全县卫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精神,积极开展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卫生改革,搞好区域卫生规划,实行综合目标管理,积极争取项

西安城际铁路被叫停,为何从去年开始进度就一直艰难?

是为耆艾
虽有至知
陕西省政府在回复网友的时候表示,西法城际铁路已经暂停建设。波涛汹涌网民更加关注的是:是否所有的城际铁路都停开了?对此有把握:是的!省级发改委官网回应称,“我省将综合考虑全省铁路建设、资金筹措等情况,从防风险的角度,暂停城际铁路项目建设。当前,省交通运输厅正在会同省铁路集团等部门梳理城际铁路的建设情况,并将研究后续工作。西法城际铁路暂停施工确认国家发改委于2014年批准了陕西省的“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2014-2020年)”,其中规划线路13条,规划里程1484公里,2020年前实施5个项目。现已完成西安北至机场城际铁路工程。剩下的四个项目已在2017年集中开工。西安至韩城、西安至法门寺、法门寺至机场、阎良至机场城际铁路项目设计时速目标值为200公里,其中,西安至韩城、阎良至机场每小时提速250公里。西安到法门寺,机场到法门寺,又称:西安到法门寺到机场城际铁路。当然,仅仅开始了控制工程,并不等于完全开始。明明已经开工动员多时,却迟迟没有实质性的开始,原因是什么?陕西重点交通项目建设进展历来受到网友关注,除了过高铁、机场项目外,连接关中东西部、连接机场和高铁枢纽的城际铁路,也一直受到关注,明明已经动员多时,却迟迟没有实质性开工,原因何在?对此,陕西省发改委首次作出明确积极回应,城际铁路项目建设暂停。这次涉及的城际铁路包括西法、法门市-机场、西韩、阎机等都属于暂停状态,关中城际铁路暂停建设,并不代表项目取消,目前省交通运输厅已会同省铁路集团公司启动了城际铁路建设深化研究相关事宜,相关工作正在推进。银西高铁通车后,恐有“空档”新年伊始,银西高铁各段迎来了重大工程节点,随后公布的计划表显示:全线计划八月至九月进行联调联试,十月进行安全评估,十一月试运行,确保十二月具备通车条件。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包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至银川高速铁路工程经过5年建设,今年基本确定可以通车。高铁的建设和地铁不一样,也许我们每年都会看到一两条地铁线投入运营。本年度银西高铁通车前,我国最近的高铁通车项目也是先后开通的宝兰高铁、西成高铁。但继银西高铁之后,进展最快的西延高铁项目今年年初开始全线控制性工程延安隧道施工,对方案进行调整,拟新建栎阳、富平南站,取消原高陵、富平阎良站。关于具体线路的走向,是否确定改站,还需经国家发改委的批准才能明确。同样受到此影响,西延高铁至今尚未全线开工。

五年级调查报告

大西洋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钱小宝第一部分开题报告(本部分30分)实践活动课题名称:谢边南桥学校寒假课余生活的调查报告 组长:  何丽丹   时间: 2014年1月17日至20日  指导教师:  刘琼花  小组成员:(4-6人为宜) 何丽丹、仕晨雨、  选题背景及可行性: 二十一世纪新一代的青少年是新一代的中坚力量,是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成为了小学生能否担起重任的关键因素。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学校重视,家长更重视。因为它不光涉及到学生成绩好坏,而且还关系到他们的全面成长。如果小学生的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舞台,那么课余生活就是这个舞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安排不合理。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中,有许多青少年由于没有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而是沉迷于看电视、打电脑游戏等等。如何安排、利用好课余时间,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小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践活动的方法:| 实地走访为主,问卷调查为辅|实践活动的目的:| 能让校园的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和他们的一些想法,以便今后能正确、合理地引导同学们开展课余生活,并为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小组的成员觉得有必要进行这次调查。我们此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要寻求有益小学生成长的课余生活,使小学生过得既充实又丰富。|小组成员分工及职责:|实践活动的初步计划:(时长、活动

300字左右大学三年学习或生活计划

轮盘记
无影无踪
首先,你要明确上大学是干吗的,大学毕业你想有个什么样的生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了动力,大学怎么过都是充实的。其次,拿出70%以上的时间用于学习。现在大学氛围普遍比较浮躁,没事就聚会、K歌、看电视、玩游戏......,能真正踏实的学习,学到你想要的知识真的很难得,一些马上要毕业的学生都后悔没能拿出必要的时间看书、学习。同时,要争取奖学金,不管多少,是一项荣誉。再次,要宽以待人,多交朋友,少得罪人,多参加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也好,社会兼职也好,总之,不能把自己束缚在校园的象牙塔呢,多接触社会积累经验,对于以后走入社会也是好的。最后,不要羞于表现自己。自己的特长、能力不要不敢表现出来,要敢于竞争、勇于接受竞争,在社团、班干、党员及各类先进评选中努力争取。这些头衔对于走入社会的人来说有益无害!

给市民节约水资源的环保建议书作文

贵齐
充满天地
谁都知道,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大量破坏环境,已经把我们美丽的地球毁坏的不像样了。可用水资源慢慢减少,动植物濒临灭绝……垃圾便是这些污染事件的根源。 随手人垃圾已经成了我们的习惯,居于乐山,看着世界著名的乐山大佛,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峨眉山,自然是我的骄傲。但看着青衣江那发臭的的河面上漂浮着的白色垃圾;新广场那肮脏的树枝上挂着塑料袋,那黑黑的草地上堆着果皮和纸屑……你心里会高兴么?联想到我在天安门广场上看到的斑斑点点的痰迹,公园里时常看到一些践踏草坪、折踩树木的现象……看到我们美丽的地球被如此糟蹋,我们能无动于衷么? 记得有一次,我在公交车站候车时,发现四周扔满了垃圾,有废弃的车票,烟头,甚至还有吃剩的果皮。难倒垃圾桶堆满了么?仔细一看,里面空空如也。正纳闷时,一位阿姨路过,顺手将一个纸团往垃圾桶扔去,纸团掉到了地上,阿姨只是回过头看了一下,便扬长而去。原来,垃圾桶旁的垃圾就是这样形成的。可能有很多人都有保护环境、垃圾入桶的意识,但缺少的都是实际行动,尽管有些时候都是举手之劳。 被污染的浑浊不堪的大自然,在静默无语中仿佛压抑了太多的忧愁与怨恨。无论是钟声缭绕、马蹄得得的古城,还是华灯璀璨、令人目眩的城市,在大街小巷上,最常见的还是垃圾,令人厌恶。 为此我倡议,从小事做起,保护好赖以生存的地球。1、节约每一滴水,使用无磷洗衣粉,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2、生活垃圾分类放置。3、积极参与植树活动。4、提醒周边的人不要随手扔垃圾。5、有意向的同学还可以到街上立一些标语。 如此下去,清清的小河、绿绿的森林,蓝蓝的天空终将重回人类的怀抱。 愿我们在充满创造性的劳动世界里,大地凝碧,原野滴翠,青山长在,绿水长流!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中国项目

掇而不岐
敲门
WWF在中国的工作开始于保护大熊猫。1980年,WWF作为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开始在四川进行大熊猫的研究工作。1985-1989年,WWF和国家林业局成功合作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大熊猫调查,随后制定了全国大熊猫保护计划,并经国务院批准实施。1999年,WWF与国家林业局又共同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调查,所获得的科学详实的数据为中国日后大熊猫保护奠定了基础。此外,WWF还与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大熊猫栖息地恢复及西部开发对熊猫栖息地影响等研究项目,这些研究为WWF的实地保护项目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1997年,WWF在四川省的平武县启动了“综合保护与发展项目”(ICDP)。项目在帮助当地机构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的同时,还试行了当地社区发展替代生计的开发,以减少社区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的压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王朗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监测和反偷猎巡护、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和保护区管理、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以及周边社区的发展等方面,已成为保护区管理的典范,,并为大熊猫的野外保护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在2002年,WWF将平武ICDP项目扩大到整个岷山景观的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使大熊猫保护工作由单一点上的保护,发展到跨越行政地域界限、以整个岷山的区域性大熊猫栖息地及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为目标的新阶段。同年,WWF还启动了在大熊猫分布的最北限秦岭山系的保护。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和可持续经济发展项目覆盖了整个秦岭地区,项目旨在探索和建立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的有效手段和机制,以及可持续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模式。 湿地与淡水保护WWF在全球50多个流域开展湿地与淡水保护及流域综合管理示范工作。在1998年洪水之后,湿地和淡水生态系统保护也成为WWF在中国的主要工作领域之一,通过与国家林业局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先后在湿地恢复、湿地替代生计、湿地保护区网络建设、重建江湖季节性生态与水文联系、提名国际重要湿地、湿地宣传教育、流域综合管理政策倡导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1999年,在WWF荷兰分会的支持下,“携手保护生命之河”长江项目首先在湖南启动,在西洞庭湖、青山垸(湖)、西畔山洲等开展湿地恢复、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工作,通过发展湿地替代生计、促进社区共管、协助建立保护区并不断提高其能力、宣传教育等途径,推动洞庭湖地区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同时,支持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总结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的经验与教训,以此推动洞庭湖流域、赤水河流域的流域综合管理工作。在此项目的影响下,2002年汇丰银行(HSBC)通过其“投资大自然”项目支持WWF在湖北启动了以“重建江湖联系,恢复长江中游生命网络”为目标的“恢复长江生命之网”——WWF-HSBC长江项目,开展了湖北省湿地保护网络建设、推动“灌江纳苗”工作以重建江湖联系、实施基于社区的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作为白鱀豚和江豚栖息地的天鹅洲故道群湿地保护等项目,这些工作将为恢复江湖联系、探讨长江中游湖泊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建设长江中下游的湿地保护网络与白鱀豚江豚等珍稀物种保护网络等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WWF建议并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共同资助成立了“国合会流域综合管理课题组”。该课题组于2004年10月向国务院提交了《推进流域综合管理,恢复中国生命之河》的政策建议报告,为促进中国流域水资源、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治”出谋划策。报告中建立“长江论坛”的建议已被27家单位采纳,首届长江论坛于2005年4月在武汉成功举办,通过了《保护与发展——长江宣言》,一致赞同通过对长江流域实施综合管理,来确保实现防洪安全、饮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等三大目标。WWF一直与国家林业局等合作,推动《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制订与优先项目实施等,提名国际重要湿地、支持湿地类保护区的基础调查、保护区管理人员培训、湿地类型保护区的管理等。在WWF的协助下,2002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和2005年2月2日,中国两次新增23个国际重要湿地,其中2002年新增的14个国际重要湿地被WWF总部评为来自中国的第一份“献给地球的礼物”;与国家林业局、上海市农林局合作开展“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管理项目”,探索“国际重要湿地”的建设与管理;与国家林业局等合作,组织了2004年、2005年长江中下游六省市的同步水鸟调查,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保护区网络建设和国际重要湿地的提名工作准备了详实的基础数据。WWF还与国家林业局《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共同合作,自2001年以来连续组织“湿地使者行动”,分别以“把知识带回家乡”、“走进国际重要湿地”、“追寻通江湖泊”、“生命之河:从高山到大海”、“还长江生命之网——长江行动”等为主题,在全国各地系统地开展了湿地科普与宣教活动和调查工作。累计参与竞标社团有226个,有131个大学生环保社团、1500多名师生成为湿地使者直接参与到该活动中来,足迹踏遍中国黑龙江、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的20个省、市、自治区和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缅甸5国境内的湄公河流域,直接将湿地保护、恢复与可持续利用知识传递给数百万湿地地区的基层干部与群众。 森林的发生和发展时代,距今已有6亿年的历史,经历了裸蕨类草丛、小型森林和蕨类森林,最终发展到今天被子植物占主要地位的新生代森林。中国疆域广阔,自然条件复杂,森林资源丰富,但是,森林自由生存的生态环境始终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侵害。在距今8000-7000年前原始农业出现时,森林的砍伐即已开始。随着农田的开垦、生活需求的增加以及不断发生的战乱和社会动荡,在中国国土范围内,森林覆盖率从距今四五千年的60%下降到明末清初的12。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森林资源得到一定的恢复,1973年到1998年开展的五次森林资源清查报告反映出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从12。7%增加到16。55%,森林蓄积量从86。56亿立方米增加到112。67亿立方米。但是,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蓄积量仍在世界排名120位以后,并且与森林密切相关的生态问题表现十分突出,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江河断流、地质灾害频发、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生态恶化的现状,增加森林资源及其质量,中国政府从1998年开始相继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在内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中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其对中国生态建设的长期影响将不断体现。WWF北京办事处林业项目结合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在长江上游岷山地区以及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开展了大熊猫和东北虎栖息地森林保护和恢复项目,向国内介绍并引进了最新的景观保护理念和方法,通过建立保护区、提高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及探索社区和企业参与的共管机制,使呈现破碎化的栖息地得到连接和恢复。同时,为了提高中国森林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把森林认证和产销监管链认证引入中国,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国内标准,帮助森林经营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和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了减少中国进口木材需求增长对南美、东南亚等天然林丰富地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WWF北京办事处成立了中国森林贸易网络(CFTN), 鼓励在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的从事木材贸易和生产的厂商,通过加盟全球森林贸易网络组织,促进合法采伐和贸易,推动可持续森林经营和可信赖的森林认证。与此相关的大豆和棕榈油圆桌会议(RSPO)也是林业项目的工作重点,旨在鼓励有影响力的厂商通过参加圆桌会议承诺促进有利于森林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经营。 “人类是可持续性发展关注的中心,他们有权利与自然和谐相处,过一个健康而有价值的人生。”——《里约热内卢宣言》(1992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颁发的活动证书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被正式提出后,即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这一战略的实施意味着人类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和对变革的呼唤,意味着人类需要重新认识和调整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这种调整即意味着人的思想与行为的深刻变革。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为全世界人民把一个听起来抽象的概念——可持续发展——转为现实” ,这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教育的任务。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它提供了人们将社会理想转为现实的能力。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了解到威胁人类未来的世界问题:如贫困、环境恶化、健康、冲突和人权的侵害等之间的复杂而互相关连的关系;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人们将掌握为了可持续的未来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并具备进行积极的社会变革所需的价值观、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建设一个认知人类尊严的人道的、平等的、和关怀的和谐社会。”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中国的开展,以实现WWF的最终使命,1996年,WWF在北京正式设立办事处之时,就创建了教育与能力建设项目(原环境教育项目)。经过近十年的建设与发展,该项目始终贯彻“能力建设、资源开发、政策影响和网络构建”的工作策略,并通过与中国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等政府部门,高校学术科研机构,社区,宗教团体以及地方相关NGO合作,开展了一系列项目,成功地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式方法引入中国的正规教育和社区可持续发展教育领域。教育与能力建设项目在中国开展的项目有“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香格里拉可持续社区”、“青少年爱水行动”、“香格里拉河流与湖泊”、“巴珠可持续社区”、“滇西北社区能力建设”、“藏东社区保护与和发展”、“地球的孩子” 等。同时,该项目也为WWF 在中国的其他项目提供教育和能力建设方面的支持,并承担资源开发、经验总结和成果分享的职责。 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我们现在对减缓气候变化采取的行动越少,未来需要适应气候变化的难度就越大。” --Stern Review在过去的100年里,地球温度已经上升了0。74摄氏度;北极气温升高是全球平均值的两倍,北极海冰每10年以3%的速度消失;地中海、非洲南部和部分南亚地区的干旱趋势加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干旱的时间和强度增加,强降水和热浪发生的频率增加,热带飓风的强度加大;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地球65万年以来的最高值,比工业化前约高35%。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再次证明了全球气候变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90%是因为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所致。众多独立的研究表明,人类只有将气温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才能避免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人类和全球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我们仍然有足够的时间来实现这一目标,但前提是一些必要的决定必须在近几年内达成。紧迫性:需要在未来五年内,真正落实推动低碳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政策和措施;任何延迟都会加大减缓气候变化的难度和成本; 野生物贸易项目TRAFFIC (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创建于1976年,是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与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合作支持成立的野生物贸易研究项目,其目标是确保野生物贸易不会对自然环境构成威胁。TRAFFIC 总部在英国,全球共设立了21个办公室,形成一个全球性工作网络,是全球最具规模的野生物贸易监测组织。TRAFFIC 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协助CITES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秘书处开展工作。在这方面,TRAFFIC已积累了近30年的经验。1996年,东亚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TRAFFIC East Asia)开始在中国开展工作,并于2001年在WWF办公室设立中国项目,即东亚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中国项目(TRAFFIC East Asia - China Programme)。东亚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在中国的项目力求以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为切入点,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医学界、高等院校以及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使药用动植物的使用逐渐找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又有效地遏制非法的野生药用资源贸易。东亚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中国项目强调TRAFFIC在野生物贸易过程中的预警作用,通过定期的市场调查,对可能因贸易导致濒危的野生物种,提前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以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贸易不造成物种的濒危。每年,东亚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中国项目将定期出版通讯,介绍濒危动植物资源的现状,探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交流国内外野生动植物贸易及其控制的信息。通过在中国开展的各项工作,东亚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中国项目希望能够为制止非法野生物贸易、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与国内外各个不同的组织一同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更多的贡献。 全球协作,走向哥本哈根,实现中国的低碳未来WWF气候变化给人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在未来50年内,全世界必须改变生产和使用能源的方式。如此巨大的变化需要我们的领导人制定良好的政策,并迅速行动。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是最重要的、也是唯一一份为工业化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设定具有约束性目标的国际法律文件。所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成员国将于2009年12月齐聚丹麦哥本哈根,就2012年之后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进行协商。这次的全球新协议是我们使全球气候变化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的重要机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正在与许多合作伙伴——民间社团、政府、社区和私营部门共同努力,以实现公正、有效、科学的全球气候协议。WWF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协议的期待WWF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协议为使全球实现清洁能源经济,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性影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WWF希望看到我们的领导者们就形成一个公正、有效以及科学的气候变化协议达成共识,此协议应包括:# 到2050年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80%# 2020年之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 到2020年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0%# 支持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脆弱的国家采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 为向低碳经济过渡提供便利# 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清洁技术,以及足够的资金和能力建设# 支持WWF的零砍伐森林目标 黄海——生物多样性之海。在2006年12月发表的黄海生态区潜在保护区域图的指导下,中国和韩国当地社区即将担当起黄海生态区的保护义务。2007年9月7日,为期7年的黄海生态区保护支援项目在北京启动。保护黄海里的生命广阔的黄海海域被中国和朝鲜半岛环绕着,其大陆架的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从古至今,人们一直享受着黄海丰富的渔业资源。WWF将包括黄海、渤海和东海北部在内的460000平方公里海域划定为“黄海生态区”,该生态区被确定为WWF全球最优先保护的200多个生态区之一。黄海生态区保护支援项目的目标是使海洋生态系统更加健康完整,并使海岸居民的生活更加富足。松下电器为本项目提供了全部资金保障。2008年9月7日,WWF与韩国海洋研究院(KORDI)正式公开接受小额基金的申请,这些小额基金将用于支持地方社团和组织的宣传保护活动。以优先保护区为基础的行动计划2002年7月,WWF、韩国海洋研究院(KORDI)及韩国环境研究所(KEI)三方启动了黄海生态区规划项目,通过科学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需的关键栖息地,来确定优先保护区域。作为该研究项目的成果,黄海生态区潜在保护区域图于2006年12月被公布。该图已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采纳。黄海生态区保护支援项目将以黄海生态区潜在保护区域图以黄海生态区为基础,支持中国和韩国的当地社区开展具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愿景宣言: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将与合作伙伴携手实现如下愿景:到2020年,让黄海中所有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栖息地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让最有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的物种种群得到恢复和发展,并改善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使之发恢全部服务功能,造福沿海社区。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独立的环保组织,WWF在淡水保护、森林保护、气候变化、野生动植物贸易等方面已经具有相应的领导力和影响力。WWF也开始拓展其传统的业务领域,其中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与上述保护项目密切相关的跨项目的政策领域工作。科学发展与国际政策项目(简称为政策项目)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科学发展”即可持续发展,也承担WWF全球网络之间与中国相关的政策工作的沟通、协调和实施。启动与开展政策领域的工作,一方面来自于WWF相关保护项目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实现WWF在2007年北京年会上发布的有关生物承载力和生态足迹这两大目标的保证措施之一。我们期望通过加强对政策的影响和关注,注重各领域间的相互联系,使得政策项目为WWF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和信息服务,进而提升WWF的影响力,为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按照WWF中国项目办公室“五年保护发展计划(2005~2010年)”,为应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政策项目将着力于以下三个主要方向:即贫困与环境(包括补偿机制和生态补偿)、消费或可持续生活方式(生态足迹)和贸易、投资与金融(是对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方式方面的有力补充,目的在于“绿化”供应链环节。此外,政策项目也承担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的联系和合作事宜。开展的政策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贸易与投资、银行信贷原则和生态足迹等方面。推动可持续的对外贸易与投资世界自然基金会2007年4月,WWF发布了《重新思考中国境外投资》报告。由于中国对外投资飞速发展,整个世界都需要重新考虑现有的全球经济发展模式。报告建议在自然资源供应方、产品和服务生产制造方以及消费方之间建立对话机制,促进全球循环经济。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已处于全球前列,但是也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向可持续贸易方式转变、减少中美与中欧之间摩擦、提升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等。WWF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在内的政府和研究机构合作,旨在寻找可持续性贸易机会,促进外贸结构升级,探索可持续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同时,我们密切关注中国公司在海外对自然资源(比如木材)投资时面临的机会与挑战。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合作并协调全球网络资源,对经济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分析,推动海外投资的可持续性发展。银行信贷原则WWF期望与相关的金融研究机构合作,分析中国银行业的改革进程及其发展趋势,通过引入国际上公认的环保信贷原则,提升国内银行的环境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策略在银行业和其他金融服务业的推广。WWF正在与国内重要的银行合作,分析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的发展趋势,探讨引入可持续的信贷原则的可行性,为国内银行业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做出积极的贡献。中国生态足迹研究“生态足迹”是计量人类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指标,包括人类拥有的自然资源、耗用的自然资源、以及资源分布情况。WWF(中国)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合作开展了“中国生态足迹”的研究。《中国生态足迹报告》将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认知度、促进中外专家之间的联合研究、并为中国高层领导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国合会和WWF共同委托总部位于美国的环球足迹网络(Global Footprint Network)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来负责研究和分析工作。该项目的中期研究报告将于2007年11月份完成,最终报告将于2008年上半年发布。 对环境的广泛关注已经改变了商界人士看待世界的方式。与他们的客户、股东、员工及其家庭一起,他们日益认识到保护自然是符合每个人的利益的。他们相信,为了我们自已的安康,也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行动来保护我们地球上的自然财富是每一个地球人的责任。自然保护的社会呼声日益响亮,这一外在动力正推动着商界加强与WWF及类似机构的合作。因为这种合作既能为企业带来收益,也能为自然界带来益处。WWF企业合作伙伴正是为设在中国的企业提供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我们希望与那些承诺承担社会责任,并希望成为改善环境而努力的企业成为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