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2019考研经济学初试考试科目有哪些?

考研 考试 考研经济学

当前已到考前最后冲刺阶段,冲刺期是身心俱疲的时期,本该用力一搏的时候,很多同学变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急,没有目标,甚至复习计划也乱了。小编分享“2019考研经济学初试考试科目有哪些?

  • 2019考研各专硕初试都考什么科目?

    考研 19考研 专硕初试

    专硕报考人数增长迅速,专硕报考热度上升趋势明显。那么,专硕初试都考什么呢?小编分享“2019考研各专硕初试都考什么科目?”文章,希望能给你提供帮助~序号类别码类别名称第一单

  • 2020考研:全年各阶段考研大事及复习规划

    2020考研的广大考生也可以开始准备了。很多2020考生对于考研不是很了解,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复习。本文分享“2020考研:全年各阶段考研大事及复习规划”相关内容,一起来看。

  • 2019考研初试时间临近

    考研 考研初试时间考研初试

    初试考试科目都有哪些呢?2019考研初试考什么?,小编在此整理了2019考研初试时间临近,一起来看。 教育部官方消息,2019年考研时间节点已确定如下:考研准考证打印时间:2018年12

  • 2019考研传播学名词解释: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考研 考研传播学19考研

    第十二章: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1、“0/1”效果:“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又称知觉模式,指的是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2、“0/1/2”效果:“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又称显著性模式,指的是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3、“0/1/2/、、、/N”效果:“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又称优先顺序模式,指的是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次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4、导向需求:指的是在人们了解外部世界过程中,由于外部世界的复杂性和信息的海量化等原因和困难,而产生的对引导机制的需求。5、“社会孤立”动机: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6、意见气候:是一个传播学上的概念,是指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的意见分布情况,包括现有意见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意见。7、多元无知:认知心理学用语,指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个群体中,只要反对意见不以明确、强烈的形式表现出来,一般成员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8、大众传播的讯息系统:是通过语言、文字、画面、影像等象征符号来传达的,是根据一定的观点和意识形态进行加工整理后的具有完整意义结构的系统。9、制度分析:分析大众传播的信息生产、传达和消费过程中各种制度性压力和制约因素,揭示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定倾向性形成的原因。10、“主流化”效果:是传播媒介的一种“培养效果”,指的是不同社会团体的重度观众的意见趋同。11、元传播:由人类学家贝特森于1955年发表的论文《一篇关于玩耍和幻想的理论》中提出的概念,是指人们为了传播而进行的传播行为,包括对所传播符号的定义及其诠释规则的约定。12、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于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戈夫曼)13、个人框架:指我们每个人在关于存在、发生和意义这些问题上进行持续不断的选择、强调和表现时所使用的准则14、组织框架:指一个组织信息处理的认知结构或定性准则,体现了组织对信息性质的基本判断以及动机、立场、倾向和态度15、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是媒介框架概念在新闻的选择、加工、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过程的研究上的应用。16、框架效果:指的是框架作为我们处理信息的认知结构,对我们对信息的处理结果,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态度及行为反应所产生的影响。17、受众框架:即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这种结构和规则来自于受众过去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既有的价值观和态度、行为取向,并导引着受众个人处理新的信息。18、媒介素养:大卫.布金汉姆将媒介素养定义为社会成员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领袖会议”将媒介素养定义为:公众接近、分析、评价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目的的能力。我国学者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19、“上限效果”假说:是艾蒂玛和克莱因与1977年提出的,这个假说认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更多

  • 2019考研传播学名词解释:传播效果研究

    考研 考研传播学19考研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1、传播效果:既是传播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狭义上,是传播者的某种行为实现其意图或目标的程度。广义上是指,传播行为所引起的一切客观结果,包括对他人和周围社会实际产生的一切影响和后果

  • 2019考研传播学名词解释: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考研 考研传播学19考研

    第十章: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1、大众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是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个特定概念。2、拷贝和支配”观点:由日本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和传播学家清水几太郎提出,认为现

  • 2019考研传播学名词解释: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考研 考研传播学19考研

    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1、传播制度: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传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反映,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2

  • 2019考研传播学名词解释:媒介技术和媒介组织

    考研 考研传播学19考研

    第八章:媒介技术和媒介组织1、技术:美国学者梅塞尼将技术定义为以达到实践目标为目的的知识体系,包括操作手段和工具;我国学者高亮华认为技术是指人类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使其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包括物质装置

  • 2019考研传播学名词解释:大众传播

    考研 考研传播学19考研

    第七章:大众传播1、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体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实现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