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建筑班|建筑企业扶持力度将会加大
-
清华建筑班|建筑企业要少交所得税
新政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
-
清华ppp班|PPP项目的实施是否必须设立项目公司?
关于PPP项目是否必须要设立项目公司,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对于项目公司是否必须成立都未给出绝对的条文规定,但从现行相关政策分析,设立PPP项目公司并不是必须的。第一,《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
-
如何提高企业培训的有效性?
业培训是好事一桩,但操作不当,不但达不到激励员工、发展员工的效果,而且将流于形式,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那么,如何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培训的理念1、改变高层的
-
拓展培训之关于企业培训误区所在
1、“培训没有多大用,只是白白浪费钱”与这种观点相类似的表述还有“市场不是培训出来的”、“别人都在搞培训,我们不搞不行,就当作是发给
-
企业培训该如何衔接人与数据的连接
没看错,是数据。马云说,我们已经从IT时代进入了DT时代。很多人觉得言之尚早,我觉得很鼓舞人心。过去的企业决策,存在太多的个人经验因素。近些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被很多企业视为新一代企
-
方,是这些由培训部门发起主导的(至少多数如此)连接,缺乏广泛性,而且缺乏及时性。我们期待的连接,实际上是一种随时随地、和工作流完全融合的人际连接。一方面要找到对的人(也许可以叫“内
-
世博威健博会在京盛大开幕,开启大健康盛世元年
10月11日-13日,第27届中国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盛大开幕。本届展会是国家商务部批准,由中国保健营养理事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
-
一、从组织发展来看:企业培训从锦上添花变成不可或缺无论我们多么强调企业培训的重要性,在传统的直线职能制的控制型企业里面,培训都是附加服务,绝不是企业的核心事务。但是目前企业界开始认识到科层
-
清华ppp班|PPP取得成效与存在问题
(一)推进PPP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随着PPP项目逐步落地,PPP模式在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各地区推进PPP工作的信心和主动性不断增强。一是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发挥稳增长作用。截至2016年底,10省(区)纳入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的项目共计6677个,总投资规模约8.2万亿元,覆盖能源、交通、市政、水利、农林、环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等全部公共服务领域。其中,已有711个项目落地,总投资规模1.3万亿元,当年完成投资超过4000亿元,与年初110个项目落地、总投资规模1508亿元相比,落地速度明显加快,稳增长作用逐渐显现。二是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实现惠民生目标。PPP模式能够“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发挥社会资本的技术、管理优势,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比如,河北张家口市桥西区集中供热项目引入民营资本后,优化管理方式,推行节能降耗,当年实现扭亏为盈,并且室内平均温度提高了2.1摄氏度,居民每年还可免费享受延长半个月供暖期的福利,投诉率减少了80%;河北唐山市大剧院项目,借助北京保利剧院的市场化管理手段和演出资源优势,推出了多种类、高质量的国内外优秀剧目,受到了市民的广泛欢迎。三是激发市场发展活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在公共服务领域推进PPP改革,可以打破市场准入限制,拓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的发展空间,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潜力,使企业从“微笑曲线”低端向高端发展。比如,在河南洛阳市古城改造项目中,原先从事建筑行业的民营企业作为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合作,从单一施工企业转型为集建设、运营、管理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服务供应商,实现了企业发展的华丽转身,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企业负责人感慨PPP模式赋予了企业“第二次生命”。四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在PPP模式下,政府由公共服务提供者转变为监督者,会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直接参与,腾出更多精力去加强监督、优化服务。政府管理方式也从粗放式的“被动买单”,变为精细化的“主动服务”,会带动管理手段的升级和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二)推进PPP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项目实施不规范。一些地区观念转变不到位,缺乏市场观念和平等合作意识,仍然按照招商引资或政府投资的思路推进项目,把PPP单纯作为融资工具,增加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隐患,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政府溢价回购、承诺固定收益甚至BT模式与社会资本开展项目合作;降低运营绩效考核要求,允许社会资本在项目建设期内迅速回笼大部分资金,实现变相退出;通过名股实债、政府劣后兜底等方式设立各类基金;刻意规避PPP管理要求,借道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变相上项目;“重数量、轻质量”,急于上马项目,在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等方面把关不严、流于形式,甚至不计成本、过度承诺。二是法律政策不健全。目前,我国缺乏PPP专门立法,现行制度层级偏低、效力较弱,各方权益难以通过法律途径得到有效保障,社会资本对PPP项目长期合作心存顾虑。同时,价格、土地、融资等方面配套政策有待完善,尚不能满足PPP项目发展需要。比如,污水、垃圾处理费开征率、征收标准和征缴率偏低,难以覆盖项目运营成本;PPP项目融资方式相对单一,现有金融服务与项目融资需求不匹配。此外,教育、医疗等社会领域公益属性较强,市场整体发育不足,推广PPP模式亟需加强政策指导。三是能力建设不到位。PPP工作内容新、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对政府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尽管许多地方都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但多数“有名无编”,存在专职人员不足、专业人才匮乏、项目经验有限、干部队伍稳定性不高等问题。特别是,一旦出现政府换届、人员更迭等情况,就容易出现人才断档等问题,影响PPP工作推进。同时,政府智库建设和技术支撑有待加强,从第三方机构获得的智力支持相对不足。咨询服务市场发育也不够成熟,咨询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服务质量不高、违反职业道德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