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考研专业课复习220个知识点(3)
29、十五世纪末,英国人文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对话体幻想小说《乌托邦》(1516),是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小说的开端,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30、十六世纪中叶以后,英国人文主义文
-
15、但丁出身于佛罗伦萨一个小贵族家庭。《新生》写贝雅特里齐,共三十一首,又用优美的散文把它们串连起来。《新生》中的诗歌属“温柔的新体”诗派。16、但丁的学术著作《飨食》和
-
1、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2、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北部,包括巴尔干半岛的地端(即希腊半岛)、爱
-
第七章译介学1、译介学的研究对象?(1)从比较文学的媒介学的角度出发,从比较文学的视野,来对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的研究。(2)它:不关注语言层面上出发语和目的语之间进行转换的实际问题,也不关注翻译
-
第六章形象学1、形象学的研究对象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它在文本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可以是具体的人物、风物、景物描述,也可以是观念、言词。2、形象学研究的主要理论?一、“他者”理论他者:异国异族形象。他者与自我相对,自我即作者、作者所属的国度或民族1、“他者”(theother)和“自我”(Self)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他者是针对自我提出来的,自我要确证自己,必须借助于外界参照物。“他者”就是自我反观自身的参照物,过“他者”,自我印证了自己的形象。他者形象形成时,自我形象也随之相伴而生,自我注视他者形象,他者形象也映现自我形象。2、自我与他者双方的地位是不对等的。主体性自我明显渗透着一种的优越感。他者只能“是被探查的对象,而绝不是一个进行交流的主体。”由于缺少对话,文本就成为了自我单方面的言说,而他者永远不能作为他者来为自己说话。例如:遥远的异国、神秘的异族人民往往作为与自我相对立的他者而存在。西方人将“自我”以外的非西方世界视为“他者”,潜含着西方中心的意识形态。中国古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有居高临下,甚至歧视异族的心理。清朝时期强调夷夏之防,仍然是把外国人看成未开化之“夷”人,摆脱不了华夏中心的心态。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在文化上的差异,既是他们相互交流的必要前提,也是他们之间互为‘他者’的前提。3、肯定他者,意味着对自我形象的消解否定否定他者,则又意味着对自我形象的肯定以及自我空间的延伸。他者形象犹如一面镜子,给自我形象提供了显现自身的条件。形象学正是借助异国异族这个他者,反观自我、映照自我形象的。自我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都会投射于他者,这种投射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他者,这个他者是自我所属群体文化综合的产物,而且带有极强的主观性。二、社会总体想象物他者形象虽经作者之手创造,但它绝不是单纯的个人的行为,而是表达所属的社会和群体的想象。异国形象凝聚着全社会的集体情感和心态。是对一个民族国家的集体描述的总和。表达了本社会群体的价值观、文化观。文学中的异国异族形象是整个社会想象力参与创造的结晶,作家在其中只充当了一个媒介。这些形象虽然不乏现实的因素,但主要表达了集体的想象,所以成为集体想象物。“社会总体想象物”由于主体的视角、立场的不同,生成的“他者”(异国异族形象)类型也就不同,它有认同和颠覆两种倾向,分为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两类。1、意识形态––按照本社会模式、用本社会话语塑造的异国形象––否定性形象某一作家笔下的异国异族形象是意识形态化的,意思就是作家在依据本国统治地位的文化范型表现异国,对异国异族文明持否定、贬斥的态度。▲《西游记》,鬼子,《异教徒中国佬》2、乌托邦––注视者主体用质疑、批判现实的态度描述、塑造的异国形象––肯定性形象某一作家笔下的异国异族形象是乌托邦的––将他者理想化,表现对异国文明的肯定、向往,表达对本土现实的批判和质疑。这种异国形象偏于相异性,它与自身的文化传统相背离。◆毛姆《刀锋》,◆18世纪启蒙思想家笔下的中国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图示:意识形态&rarr&rarr社会总体想象物与异国异族形象相一致&rarr&rarr肯定认同本国文化范型,否定贬斥异国文明。&rarr&rarr维护扩张自我文化&rarr&rarr与“自我”认同乌托邦&rarr&rarr社会总体想象物与异国异族形象相背离&rarr&rarr质疑批判本国文化范型,肯定向往异国文明。&rarr&rarr颠覆自我文化&rarr&rarr与“自我”相异社会总体想象物建立在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两极间的张力上。异国形象没有绝对的意识形态的或乌托邦式的,因为具有一定历史的异国异族不可能在某一特定时代被彻底颠覆,而变动的社会文化环境也不可能始终认同某一模式。三、套话套话streotype又称为特殊词汇,最初指印刷所用的铅板,引申为人们看待事物的刻板印象、先入之见。“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它是由民族集体所创造的,在一个时期内反复使用的,用来描述异国异族形象的、约定俗成的个性词汇。套话是“他者”形象在文本中的最小单位。是“形象”的一种特殊而大量的存在。▲洋鬼子,老毛子,倭寇、小日本,鬼子,等18世纪法国作家笔下的套话“开明皇帝”套话在对异国异族进行描述时,省略了推理过程,是在民族心理定势的推动下,一种不由分说的表述,标志着对“他者”的凝固看法。套话有明显的生理特征,以自然特征取代文化特征。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凝聚了丰富的历史内容,是了解异国异族形象的重要的信息源。套话也具有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两种倾向套话有极强的历史渗透性和承继性,其使用和存活具有一定的时间段和历史期。
-
第四章文类学1、什么是比较文学的文类学?它的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文类是指文学的分类或类型,文类学是对于文学类型的研究。探讨如何按照文学的特点对文学进行分类,以及各文类的特征、演变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
第三章比较文学学派1、法国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1)主要观点:1)提倡影响研究的方法2)讲求事实,崇尚实证,重视考据3)不重视作品的美学欣赏和文学批评4)学科上囿于文学专业领域,地域则局限
-
第二章比较文学的历史1、著名的比较文学事件(1)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1877年,匈牙利梅茨尔在布达佩斯出版了《比较文学学报》,后改为《比较文学杂志》,重视翻译介绍弱小民族的文学。为期10年。(2)第
-
当前已是11月中旬,2020考研报名及现场确认工作已全部结束,同时意味着距离2020考研初试时间越来越近,现阶段各位备战2020考研考生都在进行最后的考前冲刺准备,考研报名及现场确认(网上现场)完
-
第一章比较文学入门1、什么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线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