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分析: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专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属正是基于以上几点。国务院审……展开
试题分析: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专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属正是基于以上几点。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客观的,生物的多样性不决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故②项错误。本题选B项。点评:为了正确验证自己所选的选项是否正确:一可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选项;二是正选法,直接选择正确选项,二者结合,相互印证以提高正确率。 | 收起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
保护对象在空间上来的分布远自不是均匀的。有些地区重要的保护对象比较集中,对这些地区应该加以更多的保护。这些地区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critical regions)。陈昌笃(1998)根据中国生…… 展开
保护对象在空间上来的分布远自不是均匀的。有些地区重要的保护对象比较集中,对这些地区应该加以更多的保护。这些地区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critical regions)。陈昌笃(1998)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划分了17个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其中陆地类关键区域包括以下11个地区:1. 横断山南段2. 岷山-横断山北段3. 新、青、藏交界处高原山地4. 滇南西双版纳地区5. 湘、黔、川、鄂边境山区6. 海南岛中南部山地7. 桂西南石灰岩山地8. 浙、闽、赣交界山地9. 秦岭山地10.伊犁-西段天山山地11.长白山地 收起
廊道的宽度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什么生态学意义?
廊道的生态功能取决于其内部生境结构、长度和宽度及目标种的生物学特3238646338性等因素。廊道有着双重性质,一方面将景观不同部分隔开,对被隔开的景观是一个障碍物; 另一方面又将景观中不同部分连…… 展开
廊道的生态功能取决于其内部生境结构、长度和宽度及目标种的生物学特3238646338性等因素。廊道有着双重性质,一方面将景观不同部分隔开,对被隔开的景观是一个障碍物; 另一方面又将景观中不同部分连接起来,是一个通道,最显著的作用是运输,它还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廊道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廊道能为某些物种提供特殊生境或暂息地最常见的廊道如树篱,通常是连接一条邻界牧场或耕地的线状廊道,树篱可以招引鸟类撒下树木种子,使树篱的生物群落得到发展,树篱对动物区系尤其重要,在农业景观中$动物区系大部分可以在树篱中看到, 由于树篱内小生境的异质性$许多树篱中的物种多样性比开阔地高得多。2.廊道能增加物种重新迁入机会廊道能增加生境斑块的连接度,提高斑块间物种的迁移率,促进斑块间基因交换和物种流动,方便不同斑块中同一物种中个体间的交配,有利于物种的空间运动$增加物种重新迁入机会;同时使本来是孤立的斑块内物种的生存和延续,给缺乏空间扩散能力的物种提供一个连续的栖息地网络,从而使小种群免于近亲繁殖遗传退化。Merriam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些小的哺乳动物确实利用廊道连接生境斑块来进行散布,Fahrig and Merrian研究表明,与被连接起来的小块林地相比,隔离的小块林地中白脚鼠种群的生长率要低得多,而且更易于灭绝。Kupfer研究了廊道对植物物种的效应,发现具有廊道连接的斑块有利于树木物种跨景观范围的运动,尤其是那些借助于重力散布的树木物种。3.通过促进斑块间物种的扩散廊道能够促进种群的增长和斑块中某一种群灭绝后外来种群的侵入$从而对维持物种数量发挥积极作用,而且还可以增强碎裂种群的生存; 另外,由于廊道便于物种的迁移,某一斑块或景观中气候的改变对物种威胁就大大降低。4. 廊道作用的双重性廊道又是一种危险的景观结构,能分割生境斑块,阻断基因或物种流,造成生境破碎化,或引导外来种及天敌的侵入,威胁乡土物种生存。 廊道功能上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要求谨慎考虑如何使廊道有利于乡土物种的保护。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使廊道具有原始景观自然的本底及乡土特性,廊道应是自然的或是对原有自然廊道的恢复,任何人为设计的廊道都必须与自然的景观格局(如水系格局)相适应。同时,廊道还要具有一定的宽度,廊道如果达不到一定的宽度,不但起不到保护对象的作用,反而为外来物种的入侵创造条件。带状廊道较宽,包含一个有丰富内部生物种组成的中心内部环境,对周围环境的干扰有一定的抵抗性,其内部种和边缘种的多样性格局随廊道宽度不同而变化,这对城市绿地系统绿廊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意义。参考资料:赵青&胡玉敏,景观生态学原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收起
论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3332643961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1)直接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 展开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3332643961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1)直接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他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还有美学价值,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如果大千世界里没有色彩纷呈的植物和神态各异的动物,人们的旅游和休憩也就索然寡味了。正是雄伟秀丽的名山大川与五颜六色的花鸟鱼虫相配合,才构成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美景。另外,生物多样性还能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2)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无论哪一种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野生生物一旦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3)潜在使用价值:就药用来说,发展中国家人口的80%依赖植物或动物提供的传统药物,以保证基本的健康,西方医药中使用的药物有40%含有最初在野生植物中发现的物质。例如,据近期的调查,中医使用的植物药材达1万种以上。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对于目前尚不清楚其潜在使用价值的野生生物,同样应当珍惜和保护。 收起
急需关于仿生技术或细菌真菌的利用或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生物论文
这是我自己写的生物多样性论文,交选修课作业的。我理解3233656633你的心情,可这样搞不好,最好自己写。提要:外来物种入侵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对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巨大威胁,现已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问…… 展开
这是我自己写的生物多样性论文,交选修课作业的。我理解3233656633你的心情,可这样搞不好,最好自己写。提要:外来物种入侵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对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巨大威胁,现已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问题,其危害已随人类的认识水平和估算能力的提高而日益彰显。本文介绍了物种入侵的概念,列举了其危害,讨论了控制物种入侵的一种方法:引入天敌是否是治理物种入侵的最佳方法。 我国亟需对现有的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全面清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完善现有的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和控制体系,尽快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法》和《入侵物种管理法》,为我国防止外来生物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提供法理依据和制度保障。一、物种入侵的概念及过程。按照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的定义,所谓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即在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或在没有直接或间接引入或人类照顾之下而不能存在)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外来入侵物种则是指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并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损害或影响的物种。从新石器时代起农民就不断地移植植物物种、动物物种。17世纪以来,旅行的人们加强了这种混杂,有时结果是好的,但更经常是带来灾难性后果。 随着交通方式的进步、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外来物种入侵的概率大大增加。一个地域的某物种比过去更经常地被有意或无意地携带或转移到另一个地域,并在缺乏天敌等制约因素的新环境下繁殖、扩散, 进而对当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身健康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如众所周知的水葫芦、松材线虫等。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国际间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的日益频繁,外来物种扩散的规模和速度均超过以往,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日益加剧。外来物种入侵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有意引进,包括用于养殖、种植、花卉等目的的引种,用于生物防治、绿化、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目的的引进;二是无意引进,包括随航空、陆路、水路运输工具和压舱水的引入,随进出口货物和包装材料的引入,旅客无意引入等。那么,外来物种究竟是怎样成功“入侵”我国的呢?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组织协调下,中国自2001年12月开始在全国展开了历史上首次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最近终于摸清了外来入侵物种的底数,本次调查共查明外来入侵物种283种。调查结果显示,在283种外来入侵物种中,39.6%是属于有意引进造成的,49.3%是属无意引进造成的,自然入侵(指物种随风媒、虫媒和鸟媒等媒介自然传播)的仅占3.1%。而在外来入侵的植物中,有一半左右是作为有用植物引进的。 可见,人们对外来入侵物种认识滞后是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的最大因素,很多单位和个人对外来物种可能导致的生态和环境后果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外来物种的引进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急功近利的倾向。有些地方和部门,盲目认为外来植物比本地植物好,因此在工作中不注意发掘本地的优良品种,而热衷于从国外引种,极大地增加了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可以说,“人祸”(人为原因)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帮凶”,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首先是一个人为的问题。而外来物种通过各种途径到达某一生态系统,并不是一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就能形成入侵,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从“移民”到“侵略者”的转变。外来入侵种的入侵是一个复杂的生态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可分为四个阶段: 1.侵入:指是生物离开原生存的生态系统到达一个新境; 2.定居:是指生物到达入侵地后,经当地生态条件的驯化,能够生长、发育并进行了繁殖,至少完成了一个世代; 3.适应:是指入侵生物已繁殖了几代,由于入侵时间短,个体基数少,因而种群增长不快,但每一代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有所增强; 4.扩散:是指入侵生物已基本适应生活于新的生态系统,种群已经发展到一定数量,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和性比,并具有快速增长和扩散的能力,当地又缺乏控制该物种种群数量的生态调节机制,该物种就大肆转播蔓延,形成生态“暴发”,并导致生态和经济危害。 但并不是每个物种的入侵都必须完成这四个阶段,如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的入侵某一地区并成为优势种群,大约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入侵阶段,通常呈单株散生或是成小丛;第二是定居阶段,通常呈小斑块或呈大斑块分布,许多干扰生境还没有被占据;第三是稳定阶段,通常呈大群分布,几乎占据了当地所有适于豚草类生长的干扰生境。 二、物种入侵的危害外来物种的危害极大,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点:1. 直接减少当地物种数量。2. 间接减少依赖于当地物种生存的物种数量。3. 改变当地生态系统和景观。4. 对火灾和虫害的抵抗能力降低。5. 土壤保持和营养改善能力下降。6. 水分保持和水质提高能力下降。7. 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下降。 据了解,世界许多国家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很惊人,美国每年损失1500亿美元,印度每年损失1300亿美元,南非损失800亿美元。 IUCN 2003年2月5日发表的研究报告估计,目前,外来入侵物种给各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IUCN还指出:当前,外来生物入侵是导致原生物种衰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重要原因。中国首次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的结果表明,外来入侵物种已对中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一些物种在某些地方已经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据中国农业部最新的统计显示,目前已经至少有380种植物、40种动物、23种微生物正“全面”入侵我国,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中国国民经济有关行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98.59亿元。专家们根据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计算的结果表明,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及遗传资源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每年为1000.17亿元,两项相加,外来入侵物种对中国造成的总经济损失为每年1198.76亿元,为国内生产总值的1.36%。 入侵物种给我国带来的更大灾难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能够成功入侵的外来物种,往往具有先天的竞争优势,一旦在新的滋生地摆脱了人类的控制和天敌的制约,就会出现爆发性的疯长,排挤本土物种,形成单一优势种群,最终导致滋生地物种多样性、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丧失。生物入侵经典案例:1859年,当澳大利亚的一个农夫为了打猎而从外国弄来十几只兔子后,一场可怕的生态灾难爆发了。兔子是出了名的快速繁殖者,一只雌兔一年可以产25只兔仔。而且这些野兔发现自己来到了天堂:澳大利亚没有鹰、狐狸这些天敌,与兔子处于同一种小生态 的小袋鼠对它们也没有竞争能力,因此兔子数量剧增。这些野生的兔子吃牧草,啃小麦,剥食树皮草根,所到之处麦苗牧草荡然无存。它们还到处打洞,破坏水源,使良田变荒漠,一些小岛甚至发生了水土流失。当地的农业和畜牧业遭受巨大损失,并使当地有袋类由于食物缺乏而受危。人们筑围墙、打猎、捕捉、放毒等等,办法用尽,而兔灾仍然无法消除。1950年,人们尝试一种控制野兔的新方法。一种能杀死的兔子的病,即粘液瘤病(兔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枣译注),被引入澳大利亚。科学家先将该病传染给蚊子,然后经蚊子再传染给兔子。但是针对兔子的细菌战被证明只是使不断恶化的状况得到暂时缓解,一小部分兔子对这种病毒具有天然的免疫能力,它们在侥幸逃生后又快速繁殖起来。整个20世纪中期,澳大利亚的灭兔行动从未停止过。克氏原螯虾(procambius clarkii),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小龙虾,我们在垂涎其美味的同时恐怕从没想过他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入侵种。我国20世纪30~40年代从日本引进,日本于更早时期从美国引种,主要用作食物和宠物。如今在中国分布范围日渐扩大,在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的诸省市都能见到。螯虾能给堤坝造成危害是由其喜欢穴居的生活习性决定的,它的前端长有一对钳子般的螯足,打洞的速度很快,范围也较大。由于它们经常生活在江、河、水库、池塘和水田等的岸边,因此对于堤坝的危害可能比白蚁的危害更大。它们的洞通常深度1-5米,直径6-12厘米,有垂直洞,也有水平洞,有时洞洞相连,在大堤背水面数十米以内经常发现。这些虾洞往往与管涌形成有关,对堤防危害极大:在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中,防汛人员在长江荆江大堤章化段巡堤查险发现清水漏洞,开挖处理时在堤身挖出大量螯虾;鄂州长江干堤燕矶段也发现10多起螯虾危害大堤的情况,武汉市汉阳区汉江大堤上黄金口段的一处约100平方米的池塘边就曾发现了37个虾洞,经及时用砂石料填埋,才消除了隐患。它们能在临时性水体中生存,且食性广泛,建立种群的速度极快,易于扩散。对当地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极具威胁,破坏当地食物链;因其取食根系而直接对作物(尤其是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和天然植被有灾害性破坏;螯虾食性很杂,对鱼苗发花和1龄鱼种培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并危害人工繁育的幼蚌。由于克氏原螯虾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强,食性广泛,种群增殖速度快,目前对克氏原螯虾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近年来,入侵中国的外来生物呈现传入数量增多、传入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每年因此而造成的经济和生态损失高达数千亿元,潜在危害更是难以估量。 四、治理措施中国是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入侵种多、危害严重。目前广泛采取引进新物种的“天敌替代法”有可能是“引狼驱虎”,我国应立足本土生物多样性优势,寻找对付入侵的“本土卫士”。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高贤明博士认为造成生物入侵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各地盲目引进各种外来物种,同时在生物入侵的治理中,为追求“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各地未经过任何科学的论证和必要的试验,就普遍采取从国外引进天敌和替代物种的“以夷治夷”方式,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导致新的生物入侵危险性极高。 近来科学家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已发现众多能排挤、抵御外来生物入侵的本土物种,这使中国的生物入侵治理有了新的“转机”。参与中科院“重要外来物种的入侵生态学效应及管理技术研究”项目的专家最近重点对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在与被称为植物界“食人鱼”的紫茎泽兰生存竞争中最终可以占优势的本土植物有100多种。目前他们正在对这些植物进一步筛选,并在良种选育、采种园建设、栽培技术、管护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另外,我国应尽快制定《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法》和《入侵物种管理法》,而且由于外来入侵物种的影响面极大,我国应成立包括农业、林业、环保、海洋、贸易、检疫、卫生、国防、司法、教育、科研等国家主管部门在内的统一管理协调委员会,从国家利益的高度全面管理外来入侵物种。立法时的核心问题是加强和完善对外来物种引入的评估和审批制度,并应充分考虑到入侵种传入的各个环节,针对每一传入途径制定相应的法制管理对策。具体应当包括如下方面:第一、建立完善的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评估体系。作为国家与地方管理部门早期预警和决策的依据,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方面主要有:健康风险、对经济生产的威胁、对当地野生生物和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以及引起环境破坏或导致生态系统生态效益损失的风险等。 应当在立法中明确规定,凡从国外引入,或者从国内跨生态系统引入时,都需要办理申请和经过评估。在充分的科学研究和信息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制定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名录及评估方法,将其作为法律附件,为司法实践提供科学参考。法律本身可以长期稳定不变,但这些附件应该是动态的,需要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更新。第二、建立外来入侵物种早期预警、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首先,我国建立外来入侵物种早期预警体系应包括建立国家和省级水平的早期预警工作体系。早期预警单位应该进行野外调查,验证所收到的报告与物种鉴定的结果,以及做出是否需要加强监测的建议。而且在监测的管理方面,应大力加强有关信息系统的建设,并建立起相应的入侵物种数据库和物种鉴定专家数据库。立法应当明确规定建立定期(年度)普查制度。地方与中央则应分别建立相应的定期报告与公告制度,以便及时汇总信息以发布国家生态安全预警名录,制止外来物种的入侵和蔓延。另外,我国亟需建立专门的入侵物种快速反应体系。国家环保总局在构建该体系中应发挥积极作用,充分结合各部门已有的和拟建的快速反应机制,使之形成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体系,实现协调统一和信息共享。第三,建立完备的预防措施、野外释放试验、清除、控制体系。预防措施首先要通过立法建立双许可证制度,即从国外引进物种时,均要求有出口国和引进国两个许可证明,从而控制潜在风险物种的进口、出口和转移。另外应当改革现有防范机制,并加强海关执法,强化海关对于物种的非法转移及物种转移的许可文件的检查。 由于外来入侵种常常有停滞期,所以在允许大面积扩大释放之前必须进行一个试验,即在被控制的和可恢复的条件下进行野外释放试验。如果外来物种产生不良影响,即应迅速制定清除计划。此类计划极易引起更严重的生态破坏,所以必须十分周密,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并确保清除方法有效、无污染,而且不能危害人类和本地动植物。清除计划必须确保有足够的立法和机构组织保障,还包括清除后必要的生态系统恢复措施。 但是实际生活中,彻底清除有害生物和物种常常很难,这时只能使用控制计划,将入侵物种控制在可以管理、引起灾害尽量小的状态。控制计划当然也应当通过立法给予保障。第四、关于责任和费用承担问题 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完备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8]。法律应明确规定引入者所必须承担的相应的清除和经济赔偿责任,其中包括进行危险性评估、实验、监测和治理的义务。同时国家行政主管部门通过立法对引种不当的责任机构或人员,予以经济处罚。责任人应向受害者支付补偿费,或受害者可以依法申请国家赔偿。由于外来物种入侵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极为严重,而预防、清除或控制此种危害,维护现有的生物安全所需要的费用,更是责任人难以承受的天文数字,所以应建立风险分担机制,规定进口单位需要购买责任保险,以将经济风险转移给商业保险公司或社会保险机构。当然,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必须将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种作为生态保护的措施之一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相应的基金。最后,立法中应明确规定鼓励使用当地物种,外来物种仅在安全和必要的前提下,才能考虑是否引入。 参考文献:《人民网-环保频道》,《新华网》 ,解 焱. 外来物种入侵、危害及我国的对策研究 高勇 阎彩娥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调查 环保总局:外来入侵物种每年造成经济损失逾千亿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 收起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的主要职责
宣传动员社会公众热爱大自然,增强自然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生物多样专性保护;广泛属联络国内外友好团体和人士,通过多种渠道为实 现本会宗旨提供支持和资助;组织国内外学术合作与交流,开展科学研究…… 展开
宣传动员社会公众热爱大自然,增强自然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生物多样专性保护;广泛属联络国内外友好团体和人士,通过多种渠道为实 现本会宗旨提供支持和资助;组织国内外学术合作与交流,开展科学研究,推广科技成果,提供咨询建议,进行人才培训;设立专业基金和奖励基金,对于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 的团体和个人给予资助和奖励。 收起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终最核心最关键的过程?
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核心最关键的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包括其他两个层次的,也是最关键的。…… 展开
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核心最关键的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包括其他两个层次的,也是最关键的。 收起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承担科研
西南纵向岭谷丝3361303561核菌种群资源及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国家基金2007-2009杨根华烟草丛顶病毒ORF3和ORF4编码蛋白的功能研究国家基金2007-2009李凡云南立体花椒园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害虫的生态机…… 展开
西南纵向岭谷丝3361303561核菌种群资源及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国家基金2007-2009杨根华烟草丛顶病毒ORF3和ORF4编码蛋白的功能研究国家基金2007-2009李凡云南立体花椒园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害虫的生态机理研究国家基金2007-2009李强坡柳代谢产物中杀虫活性成分研究国家基金2007-2009秦小萍保护和利用作物遗传多样性控制病虫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GEF项目2006-2010王云月生防菌剂控制云南重要经济作物根腐病技术集成及应用国家攻关2005-2006李成云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和保护种质资源的原理与方法973计划2005-2010朱有勇中国小唇泥蜂科分类系统发育的研究国家基金2005-2007李强水稻间栽品种抗稻瘟病相关基因多样性研究国家基金2005-2007谢勇真菌志国家基金2004-2009张中义抗生素溶杆菌13-1对魔芋细菌性软腐病的生防作物机制研究国家基金2008-2010姬广海水稻内稃发育相关基因PAL1的功能研究国家基金2008-2010罗琼昆虫纲膜翅目方头泥蜂科方头泥蜂亚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子课题2007-2011李强2007年地区基金负责人赴港培训国家基金2007李凡西化蓟马的种群遗传及其对本地蓟马的竞争取代机制研究国家基金2009-2011桂富荣马铃薯晚疫病菌A2交配型的流行对隐性基因控制的苯酰菌胺抗药性的影响及其抗性机制国家基金2009-2011朱书生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稻瘟病菌信号分子关键受体及其在互作中的作用国家基金2009-2011李成云西南纵向岭谷虫生虫霉菌资源及主要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国家基金2009-2011陈斌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种植控制花椒害虫的研究国家基金联合基金2010-2013李强紫茎泽兰代谢产物中抑菌活性成分的研究国家基金2010-2012叶敏重金属胁迫对泽兰实蝇防治紫茎泽兰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国家基金2010-2012吴国星西化蓟马的种群遗传及其对本地蓟马的竞争取代机制研究国家基金2009-2011桂富荣马铃薯晚疫病菌A2交配型的流行对隐性基因控制的苯酰菌胺抗药性的影响及其抗性机制国家基金2009-2011朱书生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稻瘟病菌信号分子关键受体及其在互作中的作用国家基金2009-2011李成云西南纵向岭谷虫生虫霉菌资源及主要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国家基金2009-2011陈斌科技部973生物多样性控制病害复旦大学2005—2010王云月科技部973生物多样性控制病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5—2010李成云马铃薯晚疫病生态调控技术集成及应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10-2011何霞红西南地区植原体病害及其相关株系的多位点系统发育研究国家基金2011-2013蔡红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种植控制花椒害虫的研究国家基金联合基金2010-2013李强紫茎泽兰代谢产物中抑菌活性成分的研究国家基金2010-2012叶敏重金属胁迫对泽兰实蝇防治紫茎泽兰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国家基金2010-2012吴国星病虫害专家系统的研究与构建省攻关2006-2009陈海如紫茎泽兰代谢产物中的杀菌活性成分研究省基金2007-2009叶敏云南兰花丝核菌共生菌根的研究省基金2007-2009杨根华坡柳代谢产物抗生作用研究教育厅2006-2009杨美林白僵菌对蝇类的致病性及其机理研究教育厅2006-2008吴国星稻瘟病菌分泌蛋白及其功能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6-2008李成云马铃薯块茎蛾对寄主植物的化学感应机理教育部2004-2007肖春云南农业生物多样性创新研究省攻关2005-2007朱有勇危险性病害萎焉病的监测、预防、防治技术省攻关2005-2008胡先奇喻盛甫食用菌覃蚊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省基金青年2005-2008张宏瑞天然高效抗植物病毒的活性物质筛选和特性研究省基金面上2005-2008孔宝华食用菌覃蚊种类和天敌种类研究教育厅2005-2007张宏瑞蜂胶防治芒果炭疽病的应用研究教育厅2005-2008兰建强稻瘟病REMI转化突变体有性杂交遗传分析教育厅2005-2007韦建福水稻次生代谢产物与抗稻瘟病关系研究教育厅2005-2007汤东生粮食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规程集成及示范省计委攻关2004-2006朱有勇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参数与技术规程研究省攻关2004-2007朱有勇鲜切花主要病害的流行规律省基金重点2004-2007李凡云南马铃薯粉痂病分布及防治研究省基金面上2004-2007杨艳丽云南天南星科植物常见病毒病原形态和细胞病变研究教育厅2004-2006赵明富昆虫病原体对花椒主要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教育厅2004-2007孙跃先花椒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及示范省攻关2003-2006李强石榴、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与示范省攻关2003-2006陈海如灯盏花病原生物多样性和根腐病发生规律研究省基金面上2003-2006胡先奇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中致病蛋白的功能和效应教育部重大2007-2009朱有勇西南蔬菜主产区根结线虫病成灾规律与防治研究农业部子项目2007-2010胡先奇白叶枯病菌和条斑病菌小种与寄主品种抗性鉴定农业部子项目2007-2010姬广海黄琼葡萄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示范科技创新强省计划2007-2010李成云云南糯稻资源多样性及其相关因子的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王云月云南高原虫生虫霉菌多样性及其高毒力菌株的筛选省基金面上2008-2011陈斌农药雾滴在植物叶面上蒸发时间和覆盖面积的研究省基金面上2008-2011吴国星干热河谷扭黄茅种子生态适应性机制研究省基金面上2008-2011王海宁镉胁迫对棕尾别麻蝇生殖损伤及交配效应的研究教育厅2008-2010高熹代谢物具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放线菌筛选教育厅2008-2010王再强云南特色经济作物蓟马种类及行为学研究省基金2007-2010张宏瑞水稻内稃发育相关基因PALI的功能研究省基金2007-2010罗 琼云南花金龟科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研究省基金2007-2010陈国华魔芋软腐病发病规律及其防治研究省基金2007-2010毕灵玲东南亚薯类培训中心农业厅2007-2008吴华英云南大白口蘑遗传多样性与种群结构研究教育部重点2009-2011桂富荣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多样性栽培大豆品种评价及关键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省发改委产业研发专项2009-2012李成云云南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省创新团队科技厅社发计划2009-2012李强生物多样性控制小麦条锈病及越夏菌源的机制省基金重点2009-2012李成云白背飞虱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分化研究省基金面上2009-2012桂富荣云南稻种资源多样性及籼稻分化的研究省基金面上2009-2012陆春明水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病虫害防控研究室省现代农业岗位专家2009-2013王云月玉米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病虫害防控研究室省现代农业岗位专家2009-2013李强马铃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病虫害防控研究室省现代农业岗位专家2009-2013杨艳丽紫茎泽兰替代控制技术研究教育厅2009-2011桂富荣云南高原虫生虫霉菌多样性及其高毒力菌株的筛选省基金面上2008-2011陈斌农药雾滴在植物叶面上蒸发时间和覆盖面积的研究省基金面上2008-2011吴国星干热河谷扭黄茅种子生态适应性机制研究省基金面上2008-2011王海宁云南特色经济作物蓟马种类及行为学研究省基金2007-2010张宏瑞水稻内稃发育相关基因PALI的功能研究省基金2007-2010罗琼云南花金龟科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研究省基金2007-2010陈国华云南干热河谷优势草种种子耐旱性研究教育厅2007-2009王海宁桉树叶对农业有害生物的化感作用研究教育厅2007-2009查友贵紫茎泽兰中生长素活性物质的研究教育厅2007-2009王静紫茎泽兰促生根活性成分的研究省基金面上2010-2012查友贵当归-万寿菊多样性种植控制当归根腐病研究省基金面上2010-2012谢勇 收起
请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哪些学校设博士点?谢谢
最近经常有同学咨询老师生:艺术生留学美国景观设计专业,哪一所大学比较好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美国景观设计研究生排名top5名校,希望大家能根据自身特点、情况选择理想的学校学习深造。美国在…… 展开
最近经常有同学咨询老师生:艺术生留学美国景观设计专业,哪一所大学比较好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美国景观设计研究生排名top5名校,希望大家能根据自身特点、情况选择理想的学校学习深造。美国在景观设计方面历史悠久,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也有几十所,如:莱姆森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分校、南加州大学等等。这里为大家重点推荐排名top5的院校。top1.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哈佛的LA专业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美国的LA史。1908-1909学年开始,哈佛已有了系统的LA研究生教育体系,并在应用科学研究生院中设硕士学位,即MLA(MasterinLandscapeArchitecture)。哈佛大学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大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哈佛的老师、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在全球的各学科都是领军人物,有些甚至得到美国和全世界的认可。top2.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作为常春藤大学,景观建筑专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傲人的名望,纵观美国建筑授课史,宾大是景观建筑学位认证的鼻祖和开始,也是全球最负盛名的景观建筑学院之一,和哈佛GSD齐名。宾大景观建筑系成立于1924年,宾大的生态景观设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公认。如今,宾大景观建筑系通过景观生态、设计思想、建造技术、新媒体应用、当代城市化等方面的创新和影响力,top3.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SU)地处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首府巴吞鲁日市,建于1806年,是该州的旗舰大学,也是路易斯安那人最自豪和钟爱的大学,是全美最美的20所大学之一。2015年该大学在全美综合类大学位列第129名,是美国南方地区的名校,学校设有高达235个以上的学科和专业。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艺术和设计学院是艺术专业、艺术历史和设计专业中最著名的学院。艺术和设计学院的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在美国学校专业中排名第一。top4. Cornell University(康奈尔大学)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上州手指湖地区伊萨卡市的世界著名研究型综合私立大学。1967年建筑,艺术和规划学院正式成立并沿用至今。成立伊始,建筑,艺术和规划学院一直蓬勃发展,从最初的21个学生到现在发展成为拥有500个本科生和200个研究生,从最初的一个教师发展到现在拥有超过60个教师的学院。在康奈尔大学的建筑,艺术与规划学院中,教授建筑,美术,城市和区域规划并在实践中运用潜在的创造性和强大的力量来改善这个世界。通过艺术和科学的设计应用培养学生解决21世纪复杂问题的能力。提供严格的理论训练,工作室经历,鼓励想象力。康奈尔大学景观专业成立时间较长,有悠久的历史。学校的培养目标能够使学生更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与变革。园林景观系在学校有独特的角色,与此同时,学院还会促进与其他学术领域的互动,包括园艺学,建筑学,城市和区域规划,以及美术学。top5. University of Virginia(弗吉尼亚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建筑学院在各领域表现出色。校友们在建筑、城市环境设计、建筑史、园林景观、以及历史保护等职业领域有杰出表现。还有一大部分校友利用在建筑学院获得的创新思维习惯活跃于商业、法律、银行、房地产建设、环境保护、健康管理、时装设计等领域。建筑学院下设建筑系、建筑历史系、园林景观系、城市与环境设计系。弗吉尼亚大学园林景观的焦点在于城市空间与动态形式。在我们这个时代园林设计对于人类发展存在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研究及实践过程中,会涉及到影响园林景观的重要问题,如社会正义、文化意义、对已污染风景再更新的需要、支持生物多样性、城市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需求等。以上就是美国景观设计研究生排名top5名校介绍,希望同学们能从上面的阅读中,找到自己理想美国大学院校,关于美国大学景观设计专业排名及美国景观设计作品集辅导,申请经验等,都可以咨询美行思远艺术留学老师,一定能得到让你满意的答复。 收起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第一支鲸豚救护队伍,在哪里成立的?
中国生物多样性抄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第一支鲸豚救护队伍在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成立。2016年11月2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协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会”)在海洋王国正式成立…… 展开
中国生物多样性抄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第一支鲸豚救护队伍在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成立。2016年11月2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协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会”)在海洋王国正式成立了中国绿会第一支鲸豚类救护队。这支鲸豚救护队是中国绿发会、中科院深海所及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共同组建的,长隆集团提供了第一阶段所需部分物资和资金。扩展资料鲸豚类救护队成立的原因:中华白海豚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海上大熊猫”美誉,2008年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近危物种,而台湾海峡东部的族群已被列为最高保育等级的极危等级,仅次于“绝种”!据资料显示,常有鲸豚在海滩搁浅、负伤,如何对鲸豚提供第一时间救护,是保护它们的关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第一支鲸豚救护队伍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对中华白海豚实施有效保护, 收起
-
这4所低调的211大学,校长由聘请的顶尖专家担任,比较罕见!
云南大学师资力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两院院士是师资队伍中最顶尖的高层次人才,在985高校中并不罕见,但在211高校中,尤其是政策性211大学当中,就比较罕见了。目前中国有4所很…… 展开
云南大学师资力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两院院士是师资队伍中最顶尖的高层次人才,在985高校中并不罕见,但在211高校中,尤其是政策性211大学当中,就比较罕见了。目前中国有4所很不起眼的地方性211大学,校长是由聘请的两院院士担任。一,云南大学方精云院士目前云南大学校长是由中科院院士方精云担任,方精云院士是安徽怀宁人,民盟成员,其本科就读于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就读于在日本信州大学和大阪市立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从助理研究员做起,先后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入选了百千万人才工程,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从1997年6月起,方精云院士进入北京大学工作,担任北京大学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后又历经北京大学理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学术所长等多个重要岗位,于2019年4月被云南省委聘请出任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遥感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近年来对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测算,并为中央政府制定中国的气候变化政策提供了咨询建议。二,海南大学骆清铭院士目前海南大学校长由中科院院士骆清铭担任,骆清铭院士是湖北蕲春人,本科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期间骆清铭在华中科技大学创建了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并兼任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华中科技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实力是很强的,在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国内领先水平。从2007年8月起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直到2018年9月被海南省聘任为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院士一直从事信息光电子学与生物医学交叉的学科--生物医学光子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在生物结构、功能及多分子事件信息获取方面做出了较系统的创新性成果,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4月,海南省对骆清铭院士予以表彰,给予一次性人才补贴300万元奖励,及相关待遇保障,这在国内高校中还是比较罕见的,充分体现了海南省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望。三,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目前贵州大学校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担任,宋宝安院士是湖南益阳人,植物保护和农药学方面的专家,其本科和研究生先后就读于贵州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农药创制与有害生物控制,自主研究开发出甲基立枯磷、恶霉灵、噻嗪酮、毒死蜱和吡虫啉新工艺,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为我国众多农药企业采用,产生显著经济效益。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3月担任农业部农药管理专家指导组组长,5月份出任贵州大学校长,多年来宋宝安院士培养出博士后、博士与硕士百余名。所领导的团队荣获国家专业技术先进集体与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并带动贵州大学化学学科成为ESI全球前1%学科,植物保护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第四,青海大学王光谦院士目前青海大学校长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担任,王光谦院士是河南南阳人,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研究生就读于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从1992年开始历任清华大学水利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于2009年底当选为中科院技术科学部院士,2013年7月被青海省委聘任为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院士主要从事泥沙科学与江河治理研究,围绕黄河断流、悬河决口、水土流失三大问题以及长江三峡泥沙问题等,解决了关键科学技术难题,其科研成果还应用在四川汶川地震堰塞湖溃决风险分析及应急除险中。云南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和青海大学都是省属的211,校长自然也是由省里面决定任命的,这几位院士,除了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算是本校的“老人”外,其他都是从省外名校聘任来的,这也充分说明了所在省份对人才的渴望和重视。 收起
-
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周晋峰授课
#生态文明 #生物多样性保护 #绿色发展10月17日,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指导的2020年南宁青秀山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专题交流与培训班在南宁青秀山基地竹园研…… 展开
#生态文明 #生物多样性保护 #绿色发展10月17日,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指导的2020年南宁青秀山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专题交流与培训班在南宁青秀山基地竹园研习馆二楼召开。中国绿发会秘书长周晋峰博士就“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专题授课,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什么要生态文明。第一部分主要由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历史、生物多样性主要内容、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生物多样性问题、自然保护区与科普宣教组成。第二部分包括什么是文明、 为什么要生态文明、什么是哲学、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是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的使命、生态文明的困难。爱心捐赠来自科技部引进国外智力管理司、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南宁青秀山风景名区相关领导分别致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代表为大家介绍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发展现状与发展情况。广西生态环境厅监察专员胡永东为大家讲解生态环境基地建设政策导读和申报方法。南宁青秀山科普部、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负责人、得到成长科普创始人、全国自然教育网络理事长等就推动生态环境教育展开分享工作心得。培训班交流会当天还组织了夜观户外实践活动。受培训人员来自全国各地生态环境部门、风景名胜旅游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社会组织、企业等近百名专家参与。整理/sophia 审/Tammy 责编/Angel 收起
-
生态环境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五大经验可与世界分享
9月25日,外交部和生态环境部共同举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中方立场文件媒体吹风会。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长贾桂德和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围绕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中方立场文件——《共…… 展开
9月25日,外交部和生态环境部共同举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中方立场文件媒体吹风会。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长贾桂德和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围绕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中方立场文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国在行动》答记者问。澎湃新闻记者提问,立场文件系统阐述了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大国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东道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主要成就。您认为中国可以与各方分享的主要经验是什么?下一步,我们能够采取哪些行动和措施为中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作出更大贡献?吹风会现场。外交部条法司供图崔书红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中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认真履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义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政府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主持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将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主席还亲自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北京共同发布《中法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北京倡议》。国务院成立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由副总理任主任、23个国务院部门组成,发布并实施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深入开展“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2011-2020年)”,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成效显著。二是创新保护方式。中国创造性提出并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目前,初步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25%,我国绝大部分重要物种和重要生态系统在红线内得到了有效保护。其中,各类自然保护地总面积占国土陆域面积18%,提前实现“爱知目标”提出的到2020年达到17%的目标。2019年,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活动中,中国提出的“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成功入选联合国“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全球15个精品案例。三是加大保护力度。中国成为全球同期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贡献了全球新增绿色面积的1/4。2020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2020年起,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已经率先实现全面禁捕;2021年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将实行十年禁捕。今年6月发布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6%,湿地保护率提高到60%,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四是协同推进。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机结合,通过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发展生态产业、企业合作共建、合作社托管分成等多种模式,实现了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共赢。如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通过建立蜜蜂养殖、蜜源植物种植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协调的减贫模式,推动全县3500个贫困户脱贫,户均增收5000多元。该案例2019年入选由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联合发起的“110个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五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担当、公众参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政府引导主要体现在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规划,组织实施重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查处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案件等方面。企业担当,主要是承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确保永续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应有之责。公众参与,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力量,许多生物多样性破坏案件的查处就是源自公众监督。公众还是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活跃群体,通过支付宝发起的蚂蚁森林公益活动累计参与保护森林面积超过1.3亿平方米。崔书红指出,中国始终是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力量,将继续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继续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各项工作,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之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一是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坚定支持多边治理体系,反对单边主义,推动国际社会强化和完善《生物多样性公约》有关执行和资金保障机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方面的支持。更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二是广泛谋求共识,推动COP15成果达成。作为COP15的主席国,将继续加强高层推动,增强伙伴关系认同,继续加强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简称《公约》)秘书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工作组共同主席的协调配合,推动“框架”磋商进程,加强关键议题交流与磋商,推动达成既具雄心又平衡务实的新十年目标。三是出色履行义务,切实做好COP15会议保障。作为COP15的东道国,强化会议整体规划和设计,严格对照《东道国协议》,认真落实职责、履行义务,不断完善会场设备设施、会务服务和各项保障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防控需求,争取举办一届安全圆满、成果丰硕的缔约方大会。来源:澎湃新闻 收起
-
“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走进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央广网昆明12月10日消息: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作为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室外展览展示项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体验园项目正有序推进建设。生物多样性体验园按照“一宫一…… 展开
央广网昆明12月10日消息: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作为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室外展览展示项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体验园项目正有序推进建设。生物多样性体验园按照“一宫一线多园”的规划进行建设,展现云南省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传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拥有从热带到寒带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云南分布的1000种高等植物中,包括大量的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虽然仅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4%,但却孕育了我国50%以上的植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物种,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10285种野生植物种子亚洲第一植物种子库 “种子盛宴”“十余年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依托种质资源库对国家重要野生生物种质资源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启程仪式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宏伟介绍道,截止到2019年12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共收集保存植物种子、植物离体材料、植物DNA、动物细胞系、微生物菌株等各类种质资源两万三千五百四十六种,共二十四万八千五百九十三份。其中,野生植物种子一万零二百八十五种,共八万两千七百四十六份,占中国种子植物物种总数的35.2%。现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野生植物种子库。 发布多个名录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此外,2008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率先在全国成功实施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2013年,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作被树立为典型,经验被全国借鉴。目前,全省已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拯救保护项目120多个,建设了14个保护小区(保护点)、13个近地和迁地基地(园)、5个物种回归实验基地,受保护对象物种达44个。华盖木、漾濞槭、巧家五针松等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繁育人工种群10万余株,回归3000多株,迁地保护的华盖木、滇桐等已开花,部分种类能正常结实。 猪腰豆与一般豆子的比较近年来,为保护生物多在性,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会同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率先在全国发布了《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云南省生态系统名录(2018版)》以及《云南省外来入侵生物名录(2019版)》等,为云南省率先在全国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为云南省以及国家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研究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蓝花楹种子生物多样性对普通人的意义是什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种质保藏中心主任蔡杰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我们每天吃早餐都有很多种选择,今天吃面条,明天吃米线,后天吃……而这种多样的选择,这就是最简单的生物多样性。”“云南人都爱吃辣椒,那么辣椒有的适合泡着吃,有的适合炒着吃,它形状、味道的不同决定了人们如何料理它,这就是辣椒遗传的多样性”。据英国邱园皇家植物园在9月29日发布的《全球植物和真菌现状》年度报告,全球五分之二的植物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危险。每当我们失去一个物种,我们就会失去一次人类的机会。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能够“救命”的植物是什么?在哪里?它是否面临着灭绝……蔡杰说,保护生物多样性给人类更多的机会!“橡胶、甘蔗、青蒿素、红树林……无数植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而今年的COP15大会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能更好地推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在昆明动物所采访团参观了珊瑚礁物种育种实验室、大型仪器中心以及纪念建动物所60周年历史展。利用先进的科考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薄弱、关键等区域育种实验室珊瑚礁始建于1959年的昆明动物所直属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演化、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机构。自建所以来,昆明动物所就不断践行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绿色发展的理念,先后深入横断山脉、无量山、高黎贡山、青藏高原等开展系统的资源考察和区系分类研究,足迹几乎遍布云南的所有山脉和水系。 培育小丑鱼当前,昆明动物所以生物多样性数据中心为基础,积极筹建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昆明分部。并向世界“第三极”不断发起探索,牵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将利用先进的科考技术与手段,通过网格和区域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青藏高原空白、薄弱与关键区如喜马拉雅、亚洲水塔等区域开展生物多样性综合科考以及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收起
-
周晋峰: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大慈善-2019人类可持续发展慈善高端对话
关注中国绿发会,订阅绿色未来“相互融合,共同行动”——2019人类可持续发展慈善高端对话11月25日在北京钓鱼台成功举办。在“慈善家的使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端对话中,主持人提问:生物多样性…… 展开
关注中国绿发会,订阅绿色未来“相互融合,共同行动”——2019人类可持续发展慈善高端对话11月25日在北京钓鱼台成功举办。在“慈善家的使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端对话中,主持人提问: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如何广泛动员大家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周晋峰回答到,绿会是2016年9月1日被民政部首批认定为慈善组织的16家基金会之一。有关学者说爱动物不算慈善,慈是长者爱幼者,善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慈善总体来说应该是爱人的。甚至在公开的会议上,学者公开说你们为了几只鸟不饿死,让一些人受饿。今天非常高兴,大会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慈善。人类现在面对的是气候危机和生物多样性危机,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认为这是大慈善,我们不是怕几只鸟饿死了,我们是怕人类失去了栖息地,长者对后者的爱,要代际公平。因我们的过度文明工业开发,使得生物多样性急速丧失,使得我们人类的后代无以为生,人类正在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我们从事动物植物保护,并且也特别关注当地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农业遗传资源条约这方面的工作,实际是为了人类的今天和子孙后代,这是大慈善。“我是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的主任,研究表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初始阶段,各种机制都不够完整,使得人类的活动培养建设未来的可能性,不能使人类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慈善、公益就是最重要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能够帮助人们从工业文明无以为继的现实中走出来,使得我们人类可以开始集聚更多的资源和力量,为我们的栖息地保护作出我们必须作出的努力。”周晋峰表示。整理/sophia 审/Tammy 编/Angel 收起
-
五湖四海皆“战友”-公民科学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故事|分论坛② 绿发会
2020年11月17日下午3时,“公民科学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Citizen Scientists and Mainstreaming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分论坛在中国绿发会公众科学素质与生态文明建设专题论坛筹备…… 展开
2020年11月17日下午3时,“公民科学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Citizen Scientists and Mainstreaming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分论坛在中国绿发会公众科学素质与生态文明建设专题论坛筹备组的主持下,于线上顺利召开。公民科学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分论坛2 现场 图源/绿会【论坛背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绿发会承办的2020年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公众科学素质与生态文明建设”专题论坛于11月18日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起并主办的国际大会。大会致力于搭建科学传播领域全球性、综合性、高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世界公众科学素质提升,更好应对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全球共性问题。为追求更好的传播效果,降低碳足迹并提升论坛参与度和影响力,中国绿发会特在专题论坛召开前后组织数场分论坛,并全程线上直播。本次论坛是继“‘政府+民间+媒体’生态保护模式分享”分论坛之后的第二场线上分论坛,在腾讯会议、bilibili和百家号等平台实时直播,邀请到4位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国内外优秀公民科学家,与5000余位参会者进行了长达100分钟的线上分享和问答互动。“公民科学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分论坛海报 图源/论坛筹备组【嘉宾简介】本次论坛将由4位专家的个人分享以及约25分钟的专家座谈会组成。论坛上出席的四位嘉宾分别是(依发言顺序排):1.胡丽诗(Alice Hughes),中国绿发会副秘书长,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教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生态系统管理委员会成员。2.朱凯,中国绿发会反电鱼协作中心主任,自贡市飞溪河流环保公益中心理事长。3.星巴,首位深入非洲探索野保事业的中国人、常年在非洲野外与猛兽为伍守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国家地理中国探险家,4.张晓磊,“电商无野”倡议联合发起人,回归荒野负责人,绿会志愿者。致力于荒野污染防治,特别是因工业污染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论坛概要】首先,中国绿发会副秘书长Alice博士通过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为我们进行了全面、深入,尤其是热带地区森林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威胁、保护领域的知识普及。也借助卫星遥感地图,为观众更直观地展示了地球热带、亚热带地区雨林和植被的退化情况。Alice博士引用最新遥感拍摄的植被覆盖图讲解雨林退化现象 图源/绿会Alice博士在发言中指出东南亚地区生多保护手段的若干优先工作 图源/绿会中国绿发会反电鱼协作中心的朱凯主任为我们带来了在长江领域生物修复,特别是反电鱼方面最前沿的数据和案例分享。朱凯主任所从在的中国绿发会反电鱼协作中心长期致力于长江,特别是四川、重庆地区的反电鱼行动,从功能多元的非法捕捞数据收集系统,到2万8千多条线索,将近75万公里的巡护里程,这些工作无不令人肃然起敬。也给了我们开展更多社会工作、脚踏实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动力和决心。朱凯主任分享绿会反电鱼协作中心(FDY)志愿者的严格培训审核体系,保障工作成果显著 图源/绿会反电鱼协作中心针对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和参与度提升,FDY自创“江湖眼”小程序,号召公众参与抵制非法捕捞的工作 图源/绿会反电鱼协作中心随后,观众们的视线被吸引到了遥远的非洲,随着探险科学家星巴老师了解他在非洲野外与猛兽为伍,守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日子里的精彩见闻。非洲大草原无疑是地球是野生动物保护的重点工作区,据悉,当地的野生动物“奥肯耶保护模式”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星巴老师在尽情享受蓝天白云和身心自由的同时,也具备着常人鲜有的勇气和学识,为长期保护这一片净土不懈坚持和努力着,并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带回祖国,保护中国的绿水青山。探险家星巴的野保探险地图-“从中国走进非洲,从非洲回到中国” 图源/星巴星巴与他的野生动物好友长期和谐共处,建立了深厚的行友谊 图源/星巴本次论坛的最后一位发言专家,也是长期在荒野环境中进行调研工作。张晓磊老师是“回归荒野”的负责人,他在发言中针对“电商无野”这一项目的概念和执行过程、成果为公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也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途径。“电商无野行动”的发展建立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基础上 图源/“电商无野”行动在最前线的地方奋斗,也最容易发现本质上的问题 图源/“电商无野”行动“公众科学素质与生态文明建设专题论坛”系列更多精彩分论坛即将陆续上线,我们将会就“可持续食物体系”、“暗夜星空与生态文明”等主题,邀请来自各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大家进行分享。诚邀感兴趣的朋友们持续关注中国绿发会官方微信、微博以及各媒体平台发布的活动信息!【注】为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次会议采纳“绿会指数”(Green Meeting Index)全国团体标准,如尽量减少纸质打印材料、线上举办、组织过程中减少一次性瓶装水的使用等等,以减少资源耗费并降低碳足迹,为履行我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贡献一份力量。文/姚嘉会 审/Cyan 编/Angel 收起
-
Nature前沿:人工智能促进保护生物学 | 生物多样性保护亟需拥抱新技术时代
关注中国绿发会,订阅绿色未来一篇刊载在Nature上的最新研究显示,面对堆积如山的图像和音频数据,研究人员正转向人工智能(AI)来回答紧迫的生态问题。今天,中国绿发会顾问Fred Dubee先生与绿会小…… 展开
关注中国绿发会,订阅绿色未来一篇刊载在Nature上的最新研究显示,面对堆积如山的图像和音频数据,研究人员正转向人工智能(AI)来回答紧迫的生态问题。今天,中国绿发会顾问Fred Dubee先生与绿会小伙伴们分享了这篇题为《人工智能促进保护生物学》的文章。在文中,作者举了这样几个例子:图片来源/Nature网站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0746-1第一个例子是用AI来研究究竟有多少飞鸟撞上电线致死。我们知道,撞线事故发生的时候,鸟类会发出高频凄惨的声音,与一般的声频不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介绍了研究人员想弄清楚在夏威夷的Kauai岛上,发生了多少次飞鸟撞击电线的事件。他们针对纽厄尔剪水鹱(Puffinus Newelli)和夏威夷海燕(Pterodroma Sandwichensis)等物种,收集了大约600小时的音频(相当于25天的时间),人工进行测算的话,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他们找了一家加州的公司帮忙,该公司擅长用人工智能来分析野生动物监测数据。该公司用一个软件,能够自动从音频中分析检测出飞鸟碰撞的声音。这种技术让研究人员们能够收集更多的数据用来做数据分析,于是乎收集到的数据量大增,增加到了75000小时/野外季节。这使得他们得到了大数据——鸟类撞电线致死,发生了几千起,这比预期的要高得多!正是由于这种基于科学的证据,使得他们能够作出更好的决策。于是研究团队与公共部门合作,尝试着用在电线之间用发光的激光来警告鸟儿,目前看来是有效果的。他们进一步敦促电力公司,在撞击事件发生率较高的地区,闪烁的LED设备连接到电线上。第二个例子是,AI可以帮助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那些在社交媒体上的动物,使用AI很容易就能判断它们是否是受保护的物种。所以说,人工智能在监控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个例子是自动图像识别。有一个名叫Wild Me的波兰NGO,他们开发出来一个软件叫Wildbook,它可以适用于任何带有条纹、斑点、皱纹、鳍或耳槽或其他独特物理特征的物种。目前该软件用在了检索Twitter社交媒体上的动物,已经建立了20多个不同动物的项目,研究人员和公民科学家可以添加自动识别的图像。读到这里我在想:那么斑海豹保护实际上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技术。由于它们脸上有斑点,其实也可以使用这种方式为每一只斑海豹建立“图形码”身份ID标识。这样水族馆的斑海豹们,就不容易被轻而易举地“调包”了。而且在迁徙季节,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张鸟图中,较容易地数出多少只鸟儿。第四个例子是用AI来处理声学数据。文中例举了自动化远程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Arbimon)是一种基于浏览器的工具,可以自动识别动物的叫声。这个软件会使用机器学习,来对数据进行分类。目前已经收集了340万份短音频数据。该文还介绍了保护学家使用AI对在北极采集的1200小时的音频进行研究,结合matlab等,来研究鸣禽(songbirds)何时到达北极,以及环境因素对它们的叫声的影响。第五个例子是用AI来进行“鱼脸识别”(Fish Face ID Tunnel )。它甚至可以识别出亚种。(实际上我们也有类似软件,中国绿发会反电鱼协作中心刚刚发布的“江湖眼”APP,就有鱼类识别功能。)这篇文章引用了斯托威尔(Stowell)的一个介绍:深度学习的大多数前沿成果,都使用了由谷歌开发的开源机器学习库TensorFlow,以及由Facebook领导的PyTorch。文章也例举了目前来说AI的局限性,比如很大程度上依赖庞大的样本库。但我们知道,濒危物种,本身就是样本很难获得的,所以要基于大量数据来对濒危物种进行分析也比较难。但是,少则少矣,聊胜于无。而且笔者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加快对这些濒危物种的样本(既包括物理样本,也包括图形、声音等)的数据收集和信息记录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通过AI在未来进行更先进的研究。“跨界”对于我们自然保护界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Think outside of the box。“跨界”的本质上创新。这一点,我2018年3月份参加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遇到香港科大的李泽湘先生,他给我很深刻的印象。当时真没想到他就是大疆无人机的董事长,一个学者型的人。他讲到创新人才的培养的问题,特别是他近几年来几个课题组成长出来的大公司、高科技公司的发展之路,印象深刻。他说——别人说我不懂电动汽车,但是呢,我是搞机器人的。跨界发展很重要,这个行业很多人说不好做,什么样的人都往里面钻,还没多少赚头,赚的都是血汗钱。别人说我是来“搅局”的。其实这种“搅局”,我称为“学科交叉”。并且认为,只有搅局了,才能重新定义规则,技术和产品,才能赚到钱。总而言之,AI能够给保护界带来前所未有的帮助。我们到了一个需要主动拥抱AI、新技术的时代。结合笔者之前翻译的Bala的文章《大数据、区块链与人工智能:自然保护的新未来 | Balakrishna Pisupati建言2020后生物多样性保护》一文,笔者认为,自然保护界的科学家们跟上AI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脚步是非常重要的。这篇Nature文中也提到这一点,作者建议保护生物学家可以通过Datacamp、Coursera、Udacity或Nvidia深度学习研究所提供的在线课程,以便跟上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且跟人工智能专家合作。文/绿会Linda 核/花花 编/小梁【Nature原文参见】AI empowers conservation biology (2019.3.4)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0746-1推 荐 阅 读Nature前沿:香美多汁的草莓源于100万年前4种简陋野生植物 收起
-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专家谈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理念革新到伟大实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生动有效实践的显著特征。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最大的国家。与国际相同发展阶段相比,目前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 展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生动有效实践的显著特征。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最大的国家。与国际相同发展阶段相比,目前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一个历史时期。中国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取得从理念到实践的历史性成绩,证明了人与自然必须也应该可以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生物多样性是宝贵的自然财富,关乎人类福祉。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人对自然界的压力、干扰等问题,实现天人合一。生态文明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中国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改革出台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离任审计、主体功能区划、生态保护红线等基础制度。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国全社会的观念得到根本改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人心,已经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国持续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环境,厚植自然资本,建立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创新形成了评价考核、督察问责等制度,显著提升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稳步推进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建设, 90%的陆生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境外媒体惊叹中国空气质量改善“速度”和“刚性”,纽约时报评论“中国短短4年时间实现了美国同期30年空气质量改善的目标”。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刊文指出,从2000年到2017年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中,中国贡献最大,约占四分之一。中国探索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这与《生物多样性公约》倡导的目标与愿景高度契合,也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之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深度参与《生物多样性公约》进程,提前实现了“爱知目标”2020年自然保护地指标要求。库布其沙漠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先后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与国际社会携手同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中国坚持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解决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问题。其根本性变革意义在于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拓展到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协同推进。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逐步探索健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绿色发展转型的鲜活案例不断涌现。52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形成,新能源汽车拥有量占全球一半,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30%,成为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中国从生态文明建设出发,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与民生、保护与发展、国内和国外等关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探索有别于工业文明模式的生态文明发展范式,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这既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伟大实践。作者:吴舜泽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近期重点文章推荐生态环境部召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国家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暨2020年第三季度例会生态环境部党组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生态环境部公布10月下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出席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分论坛2020年全国扶贫日生态环保扶贫论坛召开编辑:徐萍萍 收起
-
立足遥感数据,共促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8月29日至30日,第一届植被病虫害遥感大会成功召开,来自各界的政府部门领导、院士专家、学者同仁、企业代表等近2万人参加大会,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与关注。会上,中国绿发会秘书长周晋峰博士就《生态…… 展开
8月29日至30日,第一届植被病虫害遥感大会成功召开,来自各界的政府部门领导、院士专家、学者同仁、企业代表等近2万人参加大会,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与关注。会上,中国绿发会秘书长周晋峰博士就《生态文明:生物多样性与植被病虫害》作精彩报告,进一步阐述了维护各物种之间的平衡对保障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遥感技术能及时快速大面积监测生态系统状况,全面科学地认知生物多样性在病虫害防控领域的贡献,对科学决策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十分关键,也是重要的技术手段。专家学者对此高度认可。会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中国科学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国际“中英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控联合实验室”主任黄文江研究员,带领空天院董莹莹副研究员、卢善龙副研究员一行,于9月9日,就进一步推动遥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应用,推动中国遥感数据走向全球等内容,到访绿会,与周晋峰博士和绿会研究室、国际部一行进行了深入沟通。中国绿发会GBIF工作组作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服务网络平台(GBIF)介绍汇报。周晋峰博士表示,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谈,空天院的遥感大数据,在病虫害、植被等领域重要研究成果,都是促进我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础,空天院和绿会的强强联合,将更加有助于我们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做好技术准备,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周晋峰博士列举了绿会正在着手准备的几个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如罗布泊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项目、卓乃湖三江源科考、重大生态工程等,并表示希望与空天院一起推动这方面的合作。中国绿发会国际部对GBIF平台的全球运用情况、国际地位、数据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汇报。GBIF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全面的、可开放获取已知物种数据的、最公正的、最易使用的平台。有123个国家1200多个机构共享地球生物多样的证据-其中还包括全球100多万研究人员和公民科学家的参与。GBIF上已有逾十亿种物种数据发生记录。能随时随地为所有人免费提供关于地球上生物相关地点和时间的数据。截止2018年4月,GBIF平台上涉及1,049,839种物种,占被最新审查的生命物种目录清单中的62%;近两年更是发展迅速。绿会国际部表示,基于空天院已有优势,充分发挥绿会强项,动员已有志愿者网络,丰富空天院数据来源,同时将发现转化为遥感数据,上传GBIF平台,可以进一步推动生物多样性数据丰富工作,也有利于我国的生态防治经验被全球借鉴,进一步发挥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会谈进行的十分顺畅,双方表示十分期待就基于会面沟通交流的内容进一步细化落实,优势互补,形成更长期的合作关系,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环境的有效治理。会后,双方合影留念。文/Talina 审/董莹莹 编/angel 收起
-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专家谈丨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全方位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框架
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就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阐明了中方立场,与各国分享了中国生物多样性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并倡导加强多边合作,共同应对全球…… 展开
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就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阐明了中方立场,与各国分享了中国生物多样性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并倡导加强多边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峻挑战。总书记的讲话,不仅体现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形象,而且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明了方向。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受到了全球的高度赞扬和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工作,建立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体系。面对全球生态环境风险,中国的政策体系及其实施经验对后2020年全球各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归纳起来,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体系可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从空间保护与开发的视角,避免了生物多样性丰富区被大规模开发利用。2010年,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总体规划,将国土空间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4大类型。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若干意见》,要求将国家和省级层面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在规划与实施中,将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区域列入限制开发区域或禁止开发区,进行开发管制,从而从源头上避免了生物多样性丰富区被大规模开发利用。建立“三区三线”管控体系,从空间利用的视角,保障了重要生态空间和生物多样性丰富区的独立性和免干扰性。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确立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地位和改革目标,从使用功能的视角将国土空间划定为城镇、农业和生态3大空间,并明确提出在3大空间的基础上,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确立了“三区三线”国土空间管控体系,形成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逐步建立,“三区三线”的刚性管控作用日益凸显。该管控体系的核心要点是,三区三线原则上不交叉、不重叠,这对保障生态空间的独立性和和动植物的栖息地与生境不受或少受干扰具有重要作用,为科学和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奠定了重要基础。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从实施层面,永久保护重要生态空间和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一项重大政策创新。2011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对各类主体功能区分别制定相应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政策”。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生态风险的预警和防控”。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以生态服务供给、灾害减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线,将生态功能极重要和极脆弱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并整合涵盖各类自然保护地。从目前国家生态保护红线顶层设计来看,至少95%以上的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地会被纳入保护范围。因此,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也正因为如此,生态保护红线不仅在国内受到高度关注,也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在去年召开的联合国有关大会上,生态保护红线被作为大会主要提案而受到关注。前不久,由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联合在著名《自然》杂志上发文称,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其经验和做法对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展示价值,其中特别提到,中国创立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扶贫协同发展模式,从开发与利用的角度,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双重功效。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扶贫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关乎我国2020年能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与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区在空间上高度重合。因此,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扶贫开发、改善民生相结合,既是扶贫的需要,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长久之计。早在2000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就提出并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扶贫计划,并因地制宜,通过生计替代及生态旅游等方式减少对当地资源的依赖,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增加了当地百姓的收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逐步探索形成了多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协同推进模式。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生态公平,提升各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性。建立公平合理的生态补偿制度是促进区域生态保护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关于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2017年,《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明确要求“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在这些政策的驱动下,国家及各地均在有序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完善和实施,补偿领域不断拓展,补偿范围不断扩大,补偿方式不断丰富,资金分配不断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框架已逐步形成。其中,很多生态补偿制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密切相关并付诸实施。如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推动下已经基本建立起来;草原、森林、湿地等领域生态补偿通过国家推动和自主探索也已全面铺开;公益林生态补偿已实施2期,并且补偿费用不断提高。此外,禁牧补贴和草畜平衡奖励、荒漠化补偿试点、水生种质资源储备补偿、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的生态保护补偿也都在逐步推开。这些补偿制度的实施,对提升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广大群众的保护积极性、保障区域生态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从空间管控、保护与利用、保护与补偿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对后2020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编辑:李伟 收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