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自然灾害学专业目录

211
  • 建校时间:1944年
  • 招生简章:共0份简章
  • 院校类型:师范类
  • 所在地区:陕西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考研 考博

招生专业

自然灾害学 艺术设计 美术 舞蹈 音乐 广播电视 设计学 美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 音乐与舞蹈学 旅游管理 会计 公共管理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城市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 行政管理 旅游管理 工商管理 生物与医药 资源与环境 材料与化工 电子信息 软件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号与信息处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 统计学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微生物学 生理学 动物学 植物学 生物物理学 地理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化学 光学 声学 凝聚态物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 理论物理 量子信息学 数学 文物与博物馆 世界史 中国史 考古学 出版 新闻与传播 英语口译 英语笔译 传播学 新闻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日语语言文学 俄语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汉语言文字学 文艺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文艺与文化传播学 应用心理 汉语国际教育 运动训练 体育教学 学科教学(思政) 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生物) 学科教学(地理) 科学与技术教育 学科教学(化学) 学科教学(物理) 学科教学(数学) 学科教学(历史) 学科教学(美术) 学科教学(英语) 学科教学(语文) 学科教学(体育) 职业技术教育 特殊教育 学前教育 小学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管理 体育教育训练学 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 航空航天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 教师教育学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特殊教育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 比较教育学 教育史 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学原理 社会工作 法律(法学)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少数民族史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民族学 民俗学 人口学 社会学 应用经济学 实验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宗教学 科学技术哲学 美学 伦理学 外国哲学 中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招生简章

  • 院系所
  • 考试方式
  • 学习方式
  • 专业
  • 研究方向
  • 拟招人数
  • (017)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 统考
  • 全日制
  • (0705Z3)自然灾害学
  • (01)城市灾害防治与环境管理
  • 专业:(不含推免)
热门问答 热门资讯
  • 土木工程有哪些比较前沿的考研方向?
    荷载方向:抗风、抗震、车辆等等,每一个都是一门学问,做起来内其实不容易尤其风荷载容和地震荷载,地震肯定是美国最牛,像伯克利、南加大、水牛城等等,其他两个不知,个人比较喜欢抗风和抗震,因……展开
    荷载方向:抗风、抗震、车辆等等,每一个都是一门学问,做起来内其实不容易尤其风荷载容和地震荷载,地震肯定是美国最牛,像伯克利、南加大、水牛城等等,其他两个不知,个人比较喜欢抗风和抗震,因为跟物理现象结合紧密,算是比较纯粹的学问。收起
  • 灾难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目前对情绪较为主流的看法认为(Modern emotional theory), 人们感知(看,听)到的外界的刺激的神经信号会同时被传输的不同的大脑部分,其实就是其中的一种研究对象,……展开
    目前对情绪较为主流的看法认为(Modern emotional theory), 人们感知(看,听)到的外界的刺激的神经信号会同时被传输的不同的大脑部分,其实就是其中的一种研究对象,收起
  • 动物为什么可以提前预知自然灾害?
    动物有感知自然灾害的能力吗?答案是肯定的,世界各地的许多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这个项3431376563目。如果成功,我们人类可以提前有效地避免灾难,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这是一项对全世界意义重大的研究……展开
    动物有感知自然灾害的能力吗?答案是肯定的,世界各地的许多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这个项3431376563目。如果成功,我们人类可以提前有效地避免灾难,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这是一项对全世界意义重大的研究。动物可能不会发出警报,但它们在灾难来临前会表现异常,这是科学家的主要研究对象。2009年年中,意大利拉奎拉发生毁灭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当救援队开始工作时,专家组也同时开始了研究。他们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地震前大约三天,许多当地池塘里的青蛙大规模迁徙。他们基本上都离开了池塘,住在丛林的小水坑里。他们对青蛙的这种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在地震来临之前,地壳会受到压力,从而释放带电粒子。这些粒子混合在空气和水中,我们人类无法察觉,但青蛙可以发现。这种化学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并最终导致他们大规模迁移,这是动物地震预测中最经典的例子。巧合的是,在中国,动物对地震的预测也发生过。当时,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北方有一个叫“海城”的城市,那里冬天的天气非常寒冷,许多爬行动物,如蛇和蜥蜴,很早就进入冬眠状态。然而,就在严冬开始后的几天,有人在街上看到了一大群蛇和蜥蜴。他们无法理解这些动物的行为。在这个季节结束冬眠等同于自杀。事件发生大约两天后,一场大地震发生了。只有到那时,人们才能理解冷血动物的这些奇怪行为不是没有目的的。收起
  • 关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的地理学专业
    呵呵,哈哈!考研,一般数学、英语、政治是必考科目的,人家给你的是专业课考试科目啊!地理学专业有的学校考数学一,有的要求考数学二的。地理学研究生没有数学课程但是地理学科里面很多其他研究生……展开
    呵呵,哈哈!考研,一般数学、英语、政治是必考科目的,人家给你的是专业课考试科目啊!地理学专业有的学校考数学一,有的要求考数学二的。地理学研究生没有数学课程但是地理学科里面很多其他研究生专业都是有数学课程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偏差收起
  • 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研究开展情况
    一、国外地质灾害风险研究概述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以区域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以地质灾害的3433616238区域危险性空间分布规律和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估为主要研究内容,是建立地质灾害区域空间预警系……展开
    一、国外地质灾害风险研究概述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以区域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以地质灾害的3433616238区域危险性空间分布规律和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估为主要研究内容,是建立地质灾害区域空间预警系统工程的必要环节,主要为制定合理的防灾减灾决策和区域土地规划政策及为减灾防灾管理服务。自20世纪60年代末或70年代初就开始了以滑坡灾害为主体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如:60年代末,美国西部多滑坡的加利福尼亚州的滑坡敏感性预测区划及县行政级别的斜坡土地使用立法研究;70年代法国提出的斜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系统(ZERMOS)等。进入80年代,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始了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及预测问题研究,如意大利、瑞士、美国、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新西兰、印度等。从90年代起,为了推进广泛的国际协调与合作,联合国在1987年通过决议,确定在20世纪最后十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1991年,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IDNDR)科技委员会提出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灾害预防、减少、减轻和环境保护纲要方案与目标》(PREEMPT),在规划的三项任务中的第一项就是进行灾害评估,提出:“各个国家对自然灾害进行评估,即评估危险性和易损性。主要包括:①总体上哪些自然灾害具有易损性;②对每一种灾害威胁的地理分布和发生间隔及影响程度进行评估;③估计评估最重要的人口和资源集中点的易损性。”把自然灾害评估纳入实现减灾目标的重要措施。围绕国际减灾十年计划行动,北美及欧洲许多国家在已有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地质灾害危险性与土地使用立法的风险评估研究,把原来单纯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研究拓展到了综合减灾的系统研究。美国于1970年开始,对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滑坡等10种自然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1973年完成,得出1970~2000年加利福尼亚州10种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为550亿美元。与此同时,由美国地调局和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的政策发展与研究办公室,联合支持对洪水、地震、台风、风暴潮、海啸、龙卷风、滑坡、强风、膨胀土等9种自然灾害进行预测评估,对美国各县发生的灾害建立了一套预测模型,估算9种灾害到2000年的期望损失。美国组成了一个由10位成员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制定了减灾十年计划,把自然灾害评估列为研究的重要内容,要求开展单类的或者综合的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日本、英国等一些国家近年来也陆续开展了地震、洪水、海啸、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风险分析或灾害评估,并把有关成果作为确定减灾责任与实施救助的重要依据。瑞士是世界上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十分成功的国家之一。为了确保农业用地、建筑用地的安全,预防自然灾害的损失,瑞士联邦政府1979年从立法的高度提出:“在保障国家土地完整性和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土地的合理使用”,并颁布了联邦政府土地管理法(Loi Fédéral sur l’Aménagement Territoire),该法律第22条规定:“各州需要调查并确定处于受自然动力严重威胁的土地范围”。以联邦政府法律为依据,各州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州政府法律。如沃州(Vaud)1987年制定的土地管理法律第89条规定:“受自然灾害,如雪崩、滑坡、崩塌、洪水威胁的土地,在未得到专家评估、充分论证或危险排除之前,禁止在灾害危险区进行任何建筑活动”。随后制订计划并开展了1∶25000比例尺的斜坡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和1∶10000比例尺危险性区划图的编制和研究工作。瑞士已形成了以国家宪法为指导、州制定具体法、县级政府必须实施的灾害风险评估与预防体系。灾害高危险区域内的建筑一方面属于违法,另一方面作为高风险财产范畴,保险公司绝对拒绝接纳灾害高危险区的财产保险业务,从而保证了瑞士全国范围内对自然灾害的最有效控制。瑞士灾害的风险区划不仅直接服务于建筑规划、政府决策,而且也间接服务于社会保障系统。虽然瑞士是世界上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无论是最后一次冰川作用以来,还是近一、二百年以来,瑞士都发生过较为重大的滑坡灾害事件(Flims、Elm、Handa等特大滑坡事件),但由于得益于全国灾害风险区划体系,使其近二、三十年来的灾害损失却是世界上较少的国家之一。法国是洪水、滑坡、崩塌、雪崩等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全国范围的自然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区划图直接服务于减灾和防灾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自然灾害的损失。法国在1977年制定的城市发展规划法(Code del’Urbanisme)规定:洪水、水土流失、滑坡、雪崩等灾害危险区的建筑必须受到严格限制。1981年该规划法对自然灾害易发区的土地使用方法又作了具体限制,例如,滑坡灾害危险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筑活动必须禁止的严重危险区,另一类是必须经过充分论证方可从事建筑活动的较危险区。1982年,法国又颁布了自然灾害防治法,并制定了洪水、雪崩、滑坡和地震四种主要自然灾害防治计划。为了进一步预测和尽可能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根据该防治计划编制了灾害易发区危险性区划图,包括红色区域(高危险性区)、白色区域(以一种灾害为主的危险区)、蓝色区域(虽然有灾害,但可以预防)。在红色区域,一切新开工的建筑活动是绝对禁止的,而在蓝色区域,进行建筑需要提供充分的论证及灾害后果可靠性评估报告,如果五年之内不采取相关防治措施,财产保险公司可以对建筑方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予赔偿。到1989年,根据全法国的灾害危险性区划结果,法国共有 15600个乡镇受到洪水、雪崩、滑坡和地震四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威胁,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三分之一。由于采取了灾害区划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法国的灾害损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二、国内地质灾害风险研究概述近20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减灾工作,如《中国21世纪议程》关于防灾减灾行动指出:“开展全国自然灾害的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辨识、风险估算、风险评估三个部分”。这表明我国已把灾害风险评估作为防灾减灾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将之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体系。大多数地方的21世纪议程都把防灾减灾作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提出了灾害风险评估行动方案。在我国研究比较系统深入的灾害风险评估是地震灾害。其代表性的工作成果是由国家地震局先后完成的三代《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及使用规定》。该图在对全国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估基础上,确定了不同地区一般场地条件下在未来一定期限内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值,即地震基本烈度。综合性自然灾害风险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例如,黄崇福等用模糊集方法建立了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水利、农林、气象等部门的一些专家分别开展了一些区域性的洪水灾害、森林火灾、台风灾害等风险分析或灾情预测评估研究,编制了风险图,提出了灾情评估或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技术。虽然这些工作还不够深入和系统,但对指导行业减灾、提高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地质灾害管理工作,自1999年国土资源部发布《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从源头上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以及适应全社会减灾防灾的需要,2004年3月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使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了法律保证。该《条例》规定,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明确要求“在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明确了评估的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随着我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害防治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方向的逐步发展,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与安全使用得到进一步优化,为控制和减少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价)研究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为减灾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苏经宇(1993)提出了判别泥石流危险性分布的标志和方法。刘希林等(1988)对区域泥石流风险评估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估的8个指标和人与财产的易损性计算公式,并提出了判断泥石流危险性程度和评估泥石流泛滥堆积范围的统计模型,对云南和四川省泥石流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张梁(1994)等根据环境经济学理论,初步论证了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和风险评估的经济分析方法。张业成(1995)对云南省东川市泥石流灾害进行了风险分析。张梁、张业成、罗元华及殷坤龙、晏同珍等对滑坡灾害危险性和斜坡不稳定性的空间预测与区划进行了系统研究,先后提出了定量评估的信息分析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判别分析模型等,并对秦巴山区和三峡库区滑坡灾害进行了危险性分析与区划。朱良峰(2002)等研究开发了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对全国范围的滑坡泥石流灾害进行了危险性分析、易损性分析和最终的风险分析。殷坤龙等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出MapGIS的滑坡灾害风险分析系统(IASLH)。在该系统中,提出了滑坡灾害危险性分析的信息量模型。该模型根据滑坡分布信息与各滑坡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计算出产生滑坡的信息量,据此,进行滑坡危险性区划,并应用IASLH系统对中国汉江流域旬阳地区的滑坡灾害以及中国滑坡灾害进行了评估。当前,地质灾害风险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之时,今后将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其研究内容将更加广泛,理论方法更加丰富、先进。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一项具有完善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新兴领域。其基本趋势是:向着评估定量化、综合化、管理空间化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1)从历史与现状分析趋向预测与研究相结合;(2)从个体分析趋向个体与区域研究相结合;(3)从定性分析趋向定量化评估;(4)从单项要素分析趋向综合要素评估;(5)从单纯的风险评估理论研究发展为风险评估与减灾管理相结合,风险评估与防治相结合,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和减灾管理;(6)以GIS空间化技术为支撑的多因素信息模型化评估与空间化管理空前发展,将逐步取代传统的调查统计和手工制图,并向网络技术化发展;(7)研究理论与方法趋向于内容更丰富,形成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特别是与社会学紧密相结合。尽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内外的地质灾害风险研究与评估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然而还未形成系统完善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也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很薄弱,地质灾害的各专业灾害评估仍处于日益深入的探讨和总结过程。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1)目前滑坡泥石流灾害破坏损失只考虑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对其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的研究很少;(2)现有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框架与指标体系的目标和构成都不够明确,指标体系不够完整,各分析层面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缺乏普遍共识的评估框架体系;(3)对于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风险可接受水平的研究非常薄弱,没有令人信服的标准体系;(4)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还不完善;(5)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中的易损性分析还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在易损性分析中,一般仅考虑了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历史灾情中的人员伤亡,而对历史灾情中的经济财产和资源环境的损失很少予以考虑。收起
  •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 2015考研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3337626230重点”.这是中央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准确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考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要决策.  ……展开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3337626230重点”.这是中央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准确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考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要决策.  (一)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立足基本国情、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全面推进改革的“突破口”和“重头戏”,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年,我国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低迷的冲击,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重要原因.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发展中面临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新的挑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本质上是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适应形势变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科技革命孕育突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多变.从国内看,我国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同时,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阶段,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考验,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一些领域的潜在风险仍然较大,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产生这些矛盾和问题有多方面原因,但关键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比较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和保障,我们必须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大的勇气、的智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制度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引领其他领域改革、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客观要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了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发挥其牵引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提供动力.牵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可以有力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同时,改革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迫切需要统筹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其他领域的改革,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互协调、相互支撑.我们必须坚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协同推进其他各方面改革,努力营造各领域改革互动并进的良好局面,形成强大改革合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收起
  • 地震风险研究的意义
    面对我国地震的6238严峻形势和地震究竟能不能预测预报的争论,为了推动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在李四光论地震及我国地震科学和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上,以地球系统科学和系统整体观为指导,提出了建立地……展开
    面对我国地震的6238严峻形势和地震究竟能不能预测预报的争论,为了推动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在李四光论地震及我国地震科学和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上,以地球系统科学和系统整体观为指导,提出了建立地震风险管理模式,指导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意义,撰写了 《论地震风险》[148]一书,内容包括地震风险的识别; 地震风险的预测; 地震风险的评估和地震风险的管理等方面。该书在前言中写到:“2008 年 5 月 12 日,在人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四川汶川突然发生了 8 级特大地震,使 7 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达数千亿元。特大地震震惊了全世界。2010 年 4 月 14 日,玉树发生 7. 1级地震。废墟、纷乱、哭喊,悲情场景一如汶川。相似的情景,相似的哀痛,相似的驰援……不到两年的时间,同样的地震灾难再次沉重降临在这片国土上。从汶川特大地震到玉树地震,频发的地震灾害考验的不仅是灾区的人民、政府的应急能力,还有对地震科研工作者的拷问。于是在全国各界对地震主管部门和地震科学一片质疑声中,许多地震科学家和地震工作者,对地震能否预测的说法也在争论个不休。在这种情况下,使我们不能不想起李四光 ‘地震是可以预报的’科学论断; 对河间、唐山、渤海、海城、通海、松潘等潜在地震危险地区防震减灾战略部署的正确; 想起了他断定北京地区是 ‘安全岛’,请毛主席安心睡觉的豪言壮语; 不能不想起李四光和全国地震工作者几十年的工作成果。几十年来,中国地震局和广大地震工作者通过不懈探索和创新,在地震监测、预测、预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66 ~ 1976年的十年大震高潮,全面地推进了我国地震预测预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多学科地震监测台网,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地震监测预报队伍,开展了地震预测预报的广泛实践,形成了长、中、短、临的地震预报科学思路和工作程序。几十年来,广大地震工作者通过不懈探索和创新,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地震预报科学思路,实现了 20 多次有减灾实效的短临地震预报,在国际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地震长、中、短、临预测,特别是地震中长期预测方面,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令人大憾不解的是,为什么又若干年过去了,我国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现在反而一些人认为地震不能预测预报了。必须指出,2009 年 5 月 1 日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三条规定: ‘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应当遵循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全面预防的原则,以震情和震害预测结果为依据,并充分考虑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及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需要。’第二十六条规定: ‘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机构,根据地震监测信息研究结果,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时间和震级作出预测。’ ‘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根据地震活动趋势和震害预测结果,提出确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意见,报国务院批准。’第四十八条规定: ‘地震预报意见发布后,有关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预报的震情可以宣布进入临震应急期……’在 《防震减灾法》中,地震预测预报显然是具有导向性的减灾措施,地震预防、地震应急、救灾重建,以及地震观测台站的部署和建设规划的制定等,都是以长、中、短、临地震预测预报和地震发展趋势预测为前提的。如果地震预测预报问题不能解决,那么 《防震减灾法》怎么实施呢。日前国务院下发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要求到 2020 年,力争做出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再次促使地震工作者必须树立雄心壮志,将地震预测预报作为防震减灾的首要工作加以重视。但是,也应该客观的承认,地震预测预报是世界性难题,在短期内难以过关,尚需要艰难的探索。目前只有对那些前兆异常较多的地震类型,在震区监测基础较好和研究程度较深的条件下,做出中期,乃至一定程度的短临预报才是可能的。因此在防震减灾中,尽管人们都期待在防震减灾中把短临地震预报放在首位,但是基于我国现在的地震预测水平,如果将防震减灾完全建立在地震短临预报的基础上,不仅不现实,而且由于误报和错报,可能还会造成更大的损失,甚至影响社会安定,也就是说将造成更大的地震风险。为此,李四光当年早已指出: ‘我们地震工作还没有达到准确预报……只有预防,尽量减少灾害损失’。并且指出: ‘以预防为主,重要是确定危险区’ ‘我们不仅提出危险区,而且要指出危险地带。要划出头等危险地带,其次是重要危险地带和一般危险地带。要划分特别危险带和特别危险点,总有一天要把工作落实到这方面来。’李四光曾说: ‘我们犯了个错误,没有提前 10 年、15 年在战略性的重点地区开展这项工作。’可见李四光当年已在考虑地震风险问题。可惜,至今地震风险的研究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地震猖獗的同时,洪水灾害也在中国大陆肆虐,现在暴雨预报准确率也只有 30%,与短临地震预测准确率基本相同,但是全国防汛抗洪工作,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虽然同样出现房倒屋塌、次生地质灾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但似乎能够得到人民的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相径庭的局面呢,这与减灾方略有着密切的关系。自从 2000 年以来,全世界在防洪减灾中不约而同地都把 “风险管理”列为重点,以系统科学与风险管理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不同流域和区域的水旱灾害风险性,既顺应自然的演变规律,又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承灾能力,因地制宜的探讨减灾方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今年 ( 2010 年)由于天气异常,暴雨成灾,至 8 月底经济损失已达 2000 亿元。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洪涝灾害,水利部立即决定编制更为详细的全国洪水风险图,指导防洪减灾。由此看来,防震减灾有必要借鉴其他自然灾害的减灾经验,对我国地震科学的发展方向和地震工作战略进行更为深入而广泛的考虑。随着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开展和自然灾害科学研究的进展,地震科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逐步认识了地震灾害的双重属性,形成了对地震步步深入的研究程序,即地震危险性研究、地震危害性研究、地震风险性研究,认识到只有在了解地震风险性和社会对地震风险的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恰如其分的防震减灾对策。需要指出,地震危险性与地震危害性、地震风险是含义不同的三种概念,地震危险性属于自然灾变; 地震危害性则是由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害; 地震风险性一般指地震未来时期发生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地震风险指的是潜在的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如果风险缺乏有效的预防和管理,一旦时机成熟,隐性的风险便会转化成显性的危害。因此防震减灾与地震应急的对象,不是历史时期已经发生的地震灾害,而是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风险。因此,制定防震减灾预案和地震应急预案,不能仅以在这个地区已经发生过的地震的强弱为依据,也不能仅以地震灾害的大小为依据,而要对区域地震危险性、危害性、风险性、社会的承受能力和防震减灾与地震应急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风险预测。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社会发展为总尺度,去衡量我国及各个地区的地震对社会发展可能造成的风险及化解地震风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就是说,防震减灾要步入风险管理的新阶段。2000 年召开的第 55 届联合国大会做出了 ‘国际减灾战略’行动的决议,其目标是将对灾害 ( 含地震) 的简单防御转变为对灾害风险的综合管理。据统计,有美、日、中等 21 个国家制定了防灾减灾计划,积极响应联合国发布的 《兵库宣言》及《兵库行动计划》 ( 2005 年) ,加强减轻灾害风险的国际合作,促进减灾活动与发展规划和实践的结合,提升区域和国家抗御灾害风险的能力,并确立了 2005 ~ 2015 年全球减灾工作的战略目标和行动重点。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地震灾害是研究的重点之一。李四光等前辈和中国地震局及原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曾做了大量工作,由此使我们深深体会到: 防震减灾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减少人员伤亡和减轻经济损失及对环境的破坏,即减轻地震风险; 地震科学的核心应该是研究地震风险。通过实际工作,我们认为地震风险研究的重点是:第一,认识地震风险虽然目前对地震形成的机制和发展规律尚不清楚,但是起码可以肯定,板块活动只是形成地震的原因之一,仅仅以 ‘印度板块’的碰撞理论是难以解释为什么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恰恰发生在它们所在的位置; 更难以预测下一次板块在什么地方碰撞而发生地震,很难达到认识地震风险的目的。因此,还必须重视开展地震地质调查研究,查明发震的活动性构造的性质,鉴定活动性构造体系,研究构造体系复合问题,确定地应力的作用方式和方向及构造应力场的特点; 研究地震动力学机制和发展趋势,根据构造体系和地应力场的发展演化规律; 构造体系复合; 地震前兆的活动程度和地壳稳定性,划分安全区 ( 安全岛) 和危险程度不同的地震风险区,认识地震风险区内地震活动规律。第二,进行地震风险预测和地震风险评估我们认为在对地震长、中、短、临预报研究中,应该将地震预测的三要素———时间、地点、震级作为不同风险内容加以研究,进行不同尺度、不同等级的风险预测。根据我国地震科学当前的水平,既然我国地震中长期预测和地震发展趋势预测已有长足的发展,那么在制定防震减灾对策时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方面的成果。一方面根据自然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和风险区预测,进行区域地震风险评估,编制地震风险系列区划,指导区域经济建设规划的制定和抗震设防等级标准; 另一方面,则应该根据地震风险程度和防震减灾能力的地区差异性,按照风险管理的原则,制定防震减灾分区对策。然后在可能的发震风险区进行详细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观测和研究工作,全面收集各种前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可能的发震点和可能的发震时间及震级。然后根据长、中、短、临地震预测的成果,制定递进式地震应急规划。由于目前对地球科学与地震科学的认识都存在严重的分歧,企图在短期取得统一的意见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以曾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在实践中经受过考验的李四光的防震减灾意见和地震部门多年的工作成果为基础,加以补充,然后根据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的需求,制定地震风险管理方案,看来是可行的。第三,加强地震风险管理地震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防御、应急救援、恢复重建等工作体系和社会响应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也包括地震灾害社会、灾害经济、灾害环境以及地震灾害科学技术研究的目标、内容的确定及联系性、层次性、整体性的系统考虑等方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加强防震减灾工作,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全面提高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防御、应急救援能力,形成政府主导、军地协调、专群结合、全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 ( 2006 ~ 2020 年) 》已经确定了我国2020 年防震减灾总体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地震风险意识; 了解与认识各地所面临的地震风险; 需要全面提高各级政府对地震风险的处置能力,切实加强震前的综合防御能力、震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震后的紧急救援和安置能力,以及震区恢复重建能力等。为此,必须加强地震风险研究,对我国面临的地震风险和地震风险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和评估; 确定区域地震危险性、危害性、防震减灾能力和风险等级,以及地震次生灾害和灾害链的危险性和风险等级,完成我国地震风险等级的综合区划,为我国合理防范、规避地震风险,实现社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此,我们汇集了以 2000 年前的资料为主要依据的研究成果,写了这本书。本书虽然对我国地震风险和风险管理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但客观地说许多新的理念都只是初步的探索,资料不完备,理论、方法等方面与期望达到的目的尚有相当差距,认识和结论也未必全部正确,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防震应急能力的提高,大部分基础数据都将不断地发生变化,显然只能供讨论参考。但是我们坚定的认为,第一,地震风险的发生是一个自然-社会过程,应该根据地震的双重属性和对地震风险的认识、预测、评估建立相适应的防震减灾和防震应急新模式; 第二,防震减灾和防震应急是一项社会化行动,这种社会需求就要求地震科学研究的重点应从以 ‘地震现象’为中心的区域震情、灾情研究,向以 ‘社会受灾与减灾’为中心的地震风险研究转移; 第三,需要根据风险管理的原则指导防震减灾与防震应急,建立新的地震风险管理模式。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开拓深入的研究方向。本书地震风险评估的数据,以 2000 年统计资料为据,虽然不是最新的,但在另一方面,却可以近十年地震发生的实际情况为据,对原有认识起到了检验的作用。”收起
  • 开展灾害学研究保障人类生存与发展
    摘要灾害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本6237文简要列述了各类灾害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类生存的危害性,论述了灾害的分类和体系特征,探讨了灾害形成的科学机理,强调了开展多学科、大体系研究的重要意……展开
    摘要灾害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本6237文简要列述了各类灾害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类生存的危害性,论述了灾害的分类和体系特征,探讨了灾害形成的科学机理,强调了开展多学科、大体系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国土环境遥感调查,提出了开展灾害学研究、监测防御、减灾抗祸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发挥现代地球科学理论与遥感技术的潜力,为促进灾害学的研究、保障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作出贡献。关键词灾害学;灾害分类与灾害系列;灾害地球动力学;灾害监测与预报;灾害防御体系;减灾措施一、灾害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和最严峻的挑战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及其导引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灾害类型多样,这些灾害频繁不断地冲击人类社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近年来的人类社会发展战略研究表明,尽管存在着资源、能源、环境和人口危机等严重问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调节和缓解。唯独自然灾害及其引发的社会灾害,鉴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局限,目前多数尚不能预测,更无法避免。在全球范围内,甚至在我国海陆疆域内,自然灾害几乎是年年有、月月有、天天有,给人类留下惨重的教训,且隐伏着毁灭性的潜在威胁。灾害是天体、地球各种能量-物质运动在生态圈的客观伴生现象,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从地质历史时期起,生物界就曾多次发生全球性、区域性和局部性的灾难和绝灭。仅以近25亿年的地球历史追析,差不多每隔2600万年,就有一次全球性的严重灾变发生。从生物出现后,这种周期性的灾变都留下了古地理、古生物记录,最近一次就是中生代末期恐龙世界的绝灭。人类出现后的200万年、50万年及近万年以来的记录就更详细了。近年来古人类学、考古学的大量研究和发现表明,古人类同样经历了多次局部性的绝灭和灾难,延续至今的群落只是其中极少的几个,绝大多数都断绝了延续。进入人类文化历史时期以来,诸如大西洲的沉没、玛雅文化的绝灭、四五千年前的全球性洪荒与诺亚方舟、大禹治水、意大利庞培城毁于火山喷发、印度死丘遗址、通古斯大爆炸、文化古城的沉入海底及已证实的数百上千个古人类群落的沦亡泯没等,均表明了灾害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据近年来的统计,每年全球灾害数千起,重大灾害数十起,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美国每年因火灾、地震、海岸带灾害、滑坡、火山等灾害的损失总值达35亿~40亿美元。中国公元前180年至公元1949年,旱、涝、飓风、地震、寒、疫、饥荒7大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在万人以上的共发生220起,死亡总数约3.17亿人。据联合国统计,20世纪1986年以来全世界死于天灾的人数已高达450万人之多,超过了两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总和。旱、涝、风暴、高温、奇寒等自然灾害,全球每年平均损失约400亿美元。1987年,美国中西部33个州、1500个县出现了5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灾害。1968~1984年,非洲因干旱死亡200万人,受灾人数达2000万。1972~1973年,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缘的萨赫勒地区持续两年干旱,夺去了20万~40万人的生命。1982~1984年,非洲干旱加剧,范围扩大,34个国家遭灾,24个国家发生饥荒,1.5亿~1.85亿人受到严重饥饿的威胁,成为非洲近代史上最大的历史事件,损失相当于一次世界大战。公元前2000年时,撒哈拉地区曾经是雨量充沛、水草茂盛、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机盎然的地方,曾几何时,竟成了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在中国历史上,死亡万人以上的干旱有24次。近200年来,占我国陆地47%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旱灾频率加快了20%。华北平原2万年前也是河流纵横、湖泊满布、水草丰盛、树木丛生、动物繁衍的滨海森林草原,现在海水远去,干旱近逼,风沙盐碱危害降临。与干旱化同时,一些地区则在遭受暴雨、洪涝的冲击,中国河南出现了“天漏如注”的“75·8”特大洪涝,孟加拉国也连年洪涝。1987年夏季,中国公路水毁事故频繁,冲毁桥梁1301座,涵洞14103个,路基8139km,道路13978km,直接经济损失在5亿元以上。每年约有百余次强风暴发生,其能量之大、破坏之强烈十分惊人。一个中等的台风,其能量是1949年比尼基水下原子弹爆炸当量的250倍,全球年损失约2000亿美元,约等于全世界军费总和的2/5。近年来世界性气候异常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987年6月上旬,印度北部邦气温高达49.0℃,埃及、意大利、美国、希腊、中国很多地方出现40℃以上的持续高温天气。挪威北极圈附近气温高达35.3℃。6月21日,芬兰北极城罗瓦涅气温高出历年平均气温20多度,成为欧洲最热的城市。水土流失波及全球陆地面积的35%,年总流失量230亿t,每年约有21万km2的耕地沦为荒地,500万~700万hm2变为沙漠,粮食减产12%~21%,年损失260亿美元。我国黄土高原每年水土流失16亿t,全国每年流失50亿t,破坏耕地3666.3km2,相当于一个上海市的面积。每年流失的氮磷钾总量等于中国化肥的总产量。中国现有沙漠110万km2,平均每天有4.7km2耕地变成沙漠。土壤沙化也很普遍。日本每年因滑坡、泥石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5亿美元,意大利约11.4亿美元。秘鲁瓦斯卡兰山和苏联塔吉克的滑坡、泥石流造成的伤亡都在万人以上。1963年维埃特水库因泥石流崩溃,死亡4000人。在中国,由于占陆地总面积约65%的山区、丘陵区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尤其是其中9.7%的生态脆弱带,崩塌、滑坡、泥石流频繁危害,损失也很严重。例如宝鸡-天水铁路沿线,成都-昆明铁路沿线,长江三峡的鸡扒子,新滩和川藏公路等都是滑坡的高发区。据四川省的不完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前8年共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12万处,死2000人,伤近万人,危及120个城镇,直接经济损失31亿元。此外,云南省已知有重大滑坡、崩塌、泥石流1414处。亚洲-太平洋地区,每年因火山爆发平均死亡2500人,经济损失10亿~15亿美元。全球每年发生海底火山爆发及海啸数百次,火山爆发50座,喷发的岩浆、石块、灰尘、气体上百万吨。1669年,西西里埃特纳火山爆发,毁卡达尼亚城,死2万多人。1783年,冰岛斯卡普塔火山爆发,死去全国人口的1/5。1792年,日本云仙岳火山喷发,死10452人。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引起强烈海啸、风暴潮,死1.2万人。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在海底炸出了一个直径10km、深335m的大坑。1902年,西印度群岛培奈火山爆发,几分钟内就死亡3万余人。1980年,圣海伦火山爆发,能量达1000万t级。1985年11月13日,哥伦比亚鲁依斯火山爆发,死2万余人。估计全球海洋部分还有1500~1800座活火山和隐火山热点,会引起地震、火山、海啸、风暴潮、热旋涡和台风。最近苏联科学家在大西洋上的诺瓦斯科夏半岛附近,观测记录到海面以下3000m处的大型强烈的水下海洋风暴,以比陆地飓风(速度104km/h)更大的速度,持续旋转了10天以上。海域的风暴潮、深水旋涡和海啸,大气层中的飓风、台风和晴空湍流,经常导致灾害性的海空难事件,其中龙卷风每年就有1000次左右,死亡2万~3万人,损失数亿美元。全球每年发生地震5万次,亚洲-太平洋地区近800年来的28次大地震,共死亡264.55万人,经济损失1325亿美元。中国有3次死亡几十万人以上的大地震,死亡约150万人。20世纪以来,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272次,其中10%发生在中国,人员伤亡占50%。森林植被在加速缩减,每年约减少1.67万km2。热带森林已丧失40%,每年约丧失11万~15万km2。森林火灾全球每年约发生20万起。1987年北美、黑龙江—外贝加尔的森林火灾,1988年美国黄石公园地区的森林火灾,损失是惊人的。1988年5月,仅加拿大就发生森林火灾5000余起,直接经济损失1.6亿美元,投入森林防火的费用每年达2.2亿美元。1988年美国发生森林火灾66895起,毁林2000km2,经济损失约2.5亿美元。其他火灾也相当严重,1987年我国发生各类火灾32053起,死2411人,伤4009人,直接经济损失8.05亿元,平均每天损失221万元。1988年1~6月份,发生火灾16005起,死1259人,伤1661人,直接经济损失1.49亿元。此外,我国每年因煤炭自燃要损失好煤近2亿t。生物灾害也很严重,蝗虫、鼠类、松毛虫等灾害经常发生。中国鼠类估计有30亿只,年损失粮食150亿kg。青海草原鼠害面积达5.3万km2,每年损失的草产量可放养牛羊400万只。中世纪鼠疫曾夺去欧洲1/4的人口,中国也有区域性大批人口死亡。前两年河南商丘地区大蛋蛾危害泡桐,损失3亿元。松毛虫每年造成的林木损失价值约1.85亿元。煤、石油及工业生产每年向大气层排放CO250亿t,大气中CO2的浓度比30年前增加了23%,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大量增加,森林、海洋的自净能力降低,酸雨危害日益扩大,年经济损失约2000亿美元。由于臭氧层遭到破坏,预计在今后50年内,气温将上升2~4℃,全球气候也将发生急剧变化,海平面将上升20~160cm,海岸将普遍内移。全球每年排放污水4200亿m3,污染淡水55000亿m3,占淡水总量的14%,使18亿人无好水饮用。由于水质恶化,全球每年患病的有300万人,死亡2.5万人。中国因水污染和农作物污染造成的年经济损失约200亿~300亿元。生产建设废弃物的占地也达到了灾难性的程度,我国煤矸石占地约900km2,金属矿及工业废渣占地6920km2,城市垃圾占地6666km2。在我国地面塌陷也在不断发生,全国已发现各类塌陷区530处,塌坑十几万处。煤矿塌陷也很广泛,占地约13332km2。地面沉降及地裂缝已危及200多个城镇。1921年以来,上海地面沉降局部达3.14m,天津的沉降也在2m左右。本世纪以来,工程技术性灾难也因其自然背景和工程失误接连发生。1907年加拿大魁北克大桥坍塌。1912年泰坦尼克号巨型客轮被冰山撞击沉没。数百起海空罹难、化学及核工厂泄漏事故等,都有特定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灾害性工业事故也在增加。全世界每年因工伤死亡8万人,平均每3分钟死1个人。1980~1985年美国发生严重工业事故6928起,平均每天5起。中国1987年发生工业事故3617起,平均每天10起。1987年,全世界因空难死亡1171人。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35万~42万人。美国1980年死于车祸的人数竟超过了十年侵越战争的死亡总数。中国每年平均发生交通事故23.56万起,死44650人,伤95080人,直接经济损失17.24亿元。近年来全球性水、旱、地震、火山等灾害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活动期。以1986年为例,1月低温、奇寒、暴风雪袭击北欧诸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发生大量滑坡、泥石流和洪涝灾害;2月11日大风、暴雪冲击大西洋两岸,2月2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生大洪水;3月份全球出现多处几十年不遇的低温奇寒,非洲出现大旱和蝗灾,法国出现严重干旱、火灾纷起、农业减产2/3,3月底孟加拉国发生大风暴,冰雹、暴雨成灾;4月20日斯里兰卡大坝决口,孟加拉客轮因大风暴沉没,4月下旬中国江西发生内陆强龙卷风暴,冰雹、暴雨成灾,4月底墨西哥城连续发生大地震;5月10日中国广东30个县遭受风暴、雨涝;7月辽河大洪灾;继1月19日硫磺岛附近海底火山爆发之后,9月14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爆发。此外,该年海空罹难事故特多,美国航天飞机失事、大力神火箭升空爆毁,苏联发生核电站事故,非洲发生火山毒气,印度发生化学泄漏等。1987年后半年,中国报道的灾害事件390起,估计全球约发生4800起,即每月800宗左右。除了这些自然灾害之外,还导引出一系列的社会灾害。随着地球动力活动的活跃、人口的增加、活动范围的扩展,受灾人口日益扩大,20世纪60年代世界受洪水灾害的人数为每年520万人,70年代增加到每年1540万人;旱灾受害人口60年代每年为1850万人,70年代猛增到年2440万人。据此可以预料,21世纪的灾害仍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仍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并给予极大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五六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人类蒙受自然-社会灾变的灾难史,人类历史实质上是一部人类与灾害搏斗的血泪史。据估计,有史以来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生命的一半夭损于各类灾害,损失可谓大矣。当今世界每年直接、间接的灾害损失,约等于全球军费的总和,即5000亿美元。中国每年的灾害损失约500亿~600亿元。这足以说明联合国组织“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计划和积极倡导开展灾害学研究的重大意义。二、创建灾害学大体系虽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如此重大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更谈不上成型的灾害学概念。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利用当今科学技术的所有成就,探讨灾害的成因机制、时空分布规律及监测预报方法等理论,建立灾害学体系,促进灾害学的发展,为防灾、抗灾服务。灾害可分为突发型和缓变型两类,后者属于生态环境变异性质,一般属环境科学研究的范围,但缓变型环境变迁一旦失控,也会演变成突发型灾害,因而要注意环境灾害的跃变。灾害学主要研究突发型灾变的形成机理、时空分布规律及监测预报方法等理论。1.灾害分类与灾害系列根据灾害运动特征和作用空间,可将其分为下列类型。(1)天文灾害星体、陨石撞击、星尘冲击、射线-粒子流轰击、热力潮、引力潮、电磁流等属此类。(2)地内地质灾害此类灾害包括地内热流冲击、火山和隐火山活动、地内强爆、地压增升-岩爆、地震、海底火山、海底强热流喷射、地内燃烧、地火-地气喷射、毒液-毒气喷发和地热亢进等。(3)地表地质灾害此类含岩石圈表层的构造灾变、地块走滑、表土蠕滑、地表陷落、地面升沉、岩崩、错落、滑坡、泥石流、岩土崩解、流失、溶蚀、风蚀和冻解、地球化学污染、矿渣-垃圾污染等。(4)水圈灾害海中强涡流、风暴潮、海啸、上涌海流、毒重浊流、洪水、矿井突水、水资源急剧萎缩、水质污染、毒质水涌升、岸区地质灾害、水下滑塌、恶性刨剥堆积、冰雪崩溃、流水冲击等。(5)大气圈灾害此类灾害有特高温、特低温、强气旋(飓风、台风、龙卷风)、雷电、暴雨、冰雹、干旱、火灾、毒气、凌空爆炸、气体-浮尘屏蔽、臭氧层穿孔等。(6)生物-生态圈灾害生物病虫害、兽害、生态型突然夭亡、植物物种退化、绝灭、土壤贫瘠化(盐、碱、沙、沼泽化)、瘟疫、环境污染、社会灾害和工程技术灾害等。以上灾害虽各有破坏区间,但多数并非孤立发生,彼此间存在着共同的地球动力学和天文学背景及统一的力源,在地球各圈层构成一个比较连续的垂直灾害链,即灾害系列。例如,在地内强大的热核动力爆发的推动下,形成火山和隐火山爆发、地气外喷、地震、干旱、强热海旋、强气旋、暴雨、洪涝、雷电、特高温、特低温和生态灾变。类似地质成矿过程的系列性,同一灾害链有相关的垂直和水平分带现象。以往一般只注意其中的一种破坏形式,往往忽视了其余表现。又如在一次大地震之前,一般都有较长时间的地热亢进、持续高温、干旱和相应的生态异常,临震又有地火、地光、雷电、地压增升、地气外溢、暴雨、强旋风等现象,震后则有气温突变、暴雨、滑坡、泥石流的发生。一次巨大的岩崩、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必然有强烈的地内热动力冲击,地面则有地光、地气喷溢和暴雨等引导现象。这些伴生现象往往早有显示。据此可以预测预报灾害。虽然灾害发生的背景、地点和时间,目前还理不出明显的规律,但只要从它们的相关性着手研究,终究可以找出灾变的机制并解决预测问题。所以灾害系列和灾害链概念的提出,标志着灾害学研究的重大突破。2.灾害的成因机制和时空分布规律关于灾害的成因机制,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解释。笔者综合分析了各类灾害的成因之后认为,灾害的产生根源,主要在地球本身的结构和动力学间的协调失控而导致灾变性协调的发生。从本质上讲,就是地球的热力-物质运动贯穿于地球各圈层的灾变型运动,这也是地球最主要的演化运动形式。在空间分布上,有地球结构和动力的非均匀性原因,如雷电、火山、地震和气象灾害多发生在地壳热点之上,与岩浆热动力有密切关联,称为灾害的热根源,也可称为地球的敏感点、“经络穴位”。在地质结构上,表现为有现实热能的环形或筒状结构,热根有时成群密集,成为“灾害窝”、“灾害带”。其次是热力潮和动力源,这两点可以从各类灾害统计定位,由地质上找出原因。因此,只要深入研究地质结构、新构造运动、环境变异和地壳-地幔现实热动力状态,终究会探索出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从灾害历史统计得知,地球上的各种灾害,除与地球本身有密切关系外,还与太阳系及其他星系的运动有着密切关系,这些天文规律对地球灾害也有控制意义。究竟天地各占多少?有待研究,但灾害是天地大系统中的突发运动则是确定无疑的,遵循这一思路,肯定会探索出天地奥秘,实现人类预知天文地理、兴利避害的理想。3.灾害学大体系的初步设想灾害学是一门跨覆面很广的横断科学,现有各相关学科的理论都需要进行专门的适应性拓宽与更新。例如灾害地质学、现实灾变地球动力学、地球热动力学、灾变地球物理学、灾变天体物理学、地球灾害学、灾害气象学、灾害水文学、海洋灾害学、灾害生物学、灾害历史地理学、灾害社会学、灾害经济学和灾害法律学等。待这些学科取得一定深化之后,再进行横向综合、深化提高,才能建立起灾害学的理论基础,进而形成灾害成因机理学、灾害动力学、灾害时空分析论、灾害数理学、灾害预测论等专门理论。因此,目前有大量的理论探索任务和相应的技术建设工作有待完成。如建立灾害学数据库、监测网络、通讯系统、电子计算机模拟和仪器研制等。灾害学是一个新的科学研究潮流,急需在现有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动员有关学科的科学家迎接灾害学对科技的挑战,尽快调整研究方向,作出研究规划,明确主攻目标,开创一个较完整的灾害学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4.当前灾害学研究的任务为了加速灾害学的发展,尽快介入减灾防御实践,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作用,除应组建一个灾害学研究中心外,近期内应开展如下工作。①组织地质、地震、气象、农林、水利、交通等部门和各地区的专家、学者,积极参加“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从总结灾害的经验教训出发,制定工程建设、勘测设计中的防灾减害对策性研究计划,对已建和在建工程追补灾害危险性调查和评价,制订防灾减害整治措施。②组织研制灾害监测和预报体系的仪器系列,尽快建成一些急迫的灾害监测防御系统,建立防御体系,形成预测能力。③建立近200年来的灾害数据库,包括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对比灾害案例。开展全球性灾害数据库的联网交流,加强综合研究,探索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④组织灾害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的学术理论研究,制定灾害学研究计划,规划一批专题性和综合性研究项目,培养灾害学研究生,建立专业研究队伍。⑤组织编写我国近5000年的灾害史,编纂灾害学专著和科学普及书籍,编辑出版灾害学杂志,翻译有关书刊,组织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等。三、环境遥感的新发展灾害学是在环境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环境科学的各分支学科都可比较容易地转入灾害学研究。遥感技术与灾害学研究相结合不仅是必然趋势,而且是环境遥感的新发展。近年来我国遥感技术在洪水、林火、滑坡和泥石流、地震、干旱、污染等调查方面的应用就是例证。“七五”期间研制建成的“航空遥感林火实时监测系统”和“航空遥感洪水监测系统”,不仅可以实时监测灾害发生的地点、受灾面积及灾情,而且可以赢得时间,为抗灾、减灾和灾后重建提供参考依据。总之,遥感技术的特性,特别是航天遥感中的热红外探测和高分辨率的可见光探测、数据通讯传输等技术,在灾害监测中更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今后的航天、航空和地面的多层次立体监测系统,也必将在遥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因此,灾害学研究及监测、防御体系的建设,无疑地要落到环境遥感的肩上。但愿环境遥感工作者能在发展灾害学研究和防御体系建设中起骨干和先锋作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录自:环境遥感,1990,5(3)[俄罗斯]萨哈林火山圆涌构造[墨西哥北部]埃莫西约Φ形圆涌构造收起
  • 怎样学好天然地震学
      地震学  地震学(seismology),研究固体地球介质中地震的发3337623537生规律、地震波的传播规律以及地震的宏观后果等课题的综合性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学习方法:多查资料,……展开
      地震学  地震学(seismology),研究固体地球介质中地震的发3337623537生规律、地震波的传播规律以及地震的宏观后果等课题的综合性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学习方法:多查资料,在旅游中激发兴趣,多去外地勘测  地震学内容  地震灾害研究  地震灾害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实在是太可怕了,人类对地震的研究始于对它的恐惧。人们研究地震灾害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地震调查  直接对地震区域各种地震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和评估。这是了解掌握地震发生全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特别是震中及极震区的调查。调查是综合性的,目的有判断地震的性质、成因,为了防震、抗震或地震的预报。  地震区划  按一定标准划出各个地震活动带的活动情况和危险程度。地震区划方法各异、通常以地震的地理分布、次数和强度为依据、即以统计的方法划分地震带。还可以用地震地质的方法,也就是根据地震地质条件结合统计结果,进行地震的地区划分。也有根据地震能量和频度分布情况来划分的。  地震预报  地震学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准  地震学与地震观测  确的预报地震。为地震预报提供依据的方法和手段很多,有的是寻找与地震内在因素有关的现象和数据,如地形变、地应力、能量积累、断层移动、大地构造因素等等;有的是寻找与地震发生的外部因素有关的现象和数据,如气象条件、天文情况等等;有的则是依据地震前的许多前兆现象来预报。  地震控制(不可能)  这还是地震学研究的一个相当遥远的目标。用各种方法,改变地震发生的地点,改变发震的时间,改变地震释放能量的过程,化大为小,化整为零,减少地震的破坏和损失。  地震预测  关于地震发生的机理,有震源机制的研究和震源物理的研究。地震预测也是现代地震学研究的一个课题,探索预测地震的途径也需要深入研究地震成因。20世纪地震波的研究已经取得大量的成果。最重要的成果是利用地震波探查地球内部构造,取得了基本的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地震波被用来监测地下核爆炸。在地震波的记录和观测中,还取得了地球自由振荡的资料,证实了理论研究的结果。用地震波勘探地下矿藏,则是地震学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应用。在抗御地震灾方面 ,工程地震学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在工程抗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利用地震波分析,首先必须了解地震波动的性质。穿过地球岩石传播的地震波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是常见的声波、无线电波或光波所没有的。然而正是地震波携带着沿途的地质和构造变化的信息。地震学家越来越熟练地从日益灵敏的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图像中提取这种信息。  科学家已决定在世纪之交建立一个全球地震仪器网,虽然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其后果甚至它的存在,但这一观测计划具有的科学历史意义比人们熟悉的一些科学大事毫不逊色。这个地震观测的全球性网络,在近几十年里日益加强,现已成为重大科学成就之一。从这些观测记录中,科学家们已能推测某些地震的成因和地震波传播时通过地球的途径,还能区别天然地震和地下核试验引发的地震。  地震作为自然灾害有可怕的后果,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居住的安全。寄希望于减轻这些地震造成的危险,预报将要袭击人类居住区和震撼重要建筑物的地震的强度是受到人们极大关注的问题。天气会像今天一样坚韧的软甲,用快乐的经线和纬线它们发自椰子油、柏油和麝香。躺卧于石头底下,胜利的花园枯萎了:他从后喜欢游泳,哈哈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收起
  •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怎么样?
    简介: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1月,是全国成立最早版的唯一从权事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省级专业研究机构,事业性质,县级建制。主要任务是对我省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考……展开
    简介: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1月,是全国成立最早版的唯一从权事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省级专业研究机构,事业性质,县级建制。主要任务是对我省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考察、研究、预测预报及防治,承担全省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应急考察和灾害评估任务 ,为各级政府的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的同时,始终保持省内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技术领先水平。详情官方电话官方服务官方网站天眼服务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