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永林,男,教授,数学硕士生导师,主要成就:担任本科生《高等代数》、《近世代数》、《初等数论》课程和研究生《近世代数》(II)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事半群理论、有限环上矩阵理论及应用和代数编码等领域的研究
-
陈志伟,男,教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生导师,分析测试中心主任,主要成果:山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生导师(2004年)、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专业硕士生导师(2003年)。目前主持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省自然基金、省升级改造项目等4项,参加国家基金3项、参加国际合作项目1项,主持完成厅局级项目及横向课题5项;发表首位作者论文15篇,合作发表论文15篇。首位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近三年,年均到位课题经费20万元。 指导硕士毕业生2名(2006年内蒙古农业大学1人、2007年山东理工大学1人),目前指导硕士研究生5人(山东理工大学3人、内蒙古农业大学2人)。 孔玲,女,副教授,无机化学硕士生导师,主要成果:曾承担《物理化学及实验》、《化工原理及实验》、《生化分离工程》、《生物专业英语》、《生物物理学》等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学科:利用脉冲辐解和激光闪光光解时间分辨技术,研究天然抗氧化剂的光解机理,并结合量化计算的方法获得理论上的证据;基于抗氧化剂的细胞内定位的内源荧光检测;承担学校博士基金天然抗氧化剂的光解机理研究;已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5篇被SCI收录。 王长泉,男,副教授,植物学硕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科长,主要成果:近年来致力于植物次生代谢及分子调控的研究,尤其是在植物色素方面的研究有所突破,首次在盐生植物盐地碱蓬植株内发现并鉴定出甜菜红素,并对其代谢合成机理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研究。在国内外发表高档次论文数篇,其中7篇被SCI收录,学校确定的权威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篇,核心期刊5篇,专著一部,主持在研课题三项。代表论文:WangChang-Quan,XuCheng,WeiJi-Guo,WangHong-Bo,WangShao-Hai.2007.EnhancedtonoplastH+-ATPaseactivityandsuperoxidedismutaseactivityinthehalophyteSuaedasalsacontaininghighlevelofbetacyanin.JPlantGrowthRegulation(inpress)WangChang-Quan,SongHeng,GongXiang-Zhong,HuQin-Guang,LiuFeng,WangBao-Shan.2007.CorrelationoftyrosinaseactivityandbetacyaninbiosynthesisincedbydarkinC3halophyteSuaedasalsaseedlings.PlantScience,173:487-494WangChang-Quan,ChenMin,WangBao-Shan.2007.BetacyaninaccumulationintheleavesofC3halophyteSuaedasalsaL.isincedbywateringrootswithH2O2.PlantScience,172:1-7WangChang-Quan,LiuTao.2007.Involvementofbetacyanininchilling-incedphotoinhibitioninleavesofSuaedasalsa.Photosythetica,45:182-188WangChang-Quan,LiuTao.2006.Cryptochrome2isinvolvedinbetacyanindecompositionincedbybluelightinSuaedasalsa.FunctionalPlantBiology,33:697-702WangChang-Quan,ZhangYe-Feng,LiuTao.2005.ActivitychangesofCaMandCa2+-ATPaseringlowtemperature-incedanthocyaninaccumulationinAlternantherabettzickiana.PhysiologiaPlantarum,124:260-266 马汇泉,男,教授,微生物学硕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成果:1、主讲课程:微生物学、微生物遗传育种学、生命科学进展、现代生物技术趣谈、植物保护学。2、科研获奖情况: 课题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日期新型生物叶面肥研制与开发 山东理工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04.12新型生物叶面肥研制与开发 山东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三等奖 2004.12大文大理招生背景下基础生物学开放实验室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山东省实验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123、参编著作3部:书名 出版社 出版时间《农业植物病理学》 农业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2001《园艺植物病理学》 农业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2001《经济作物栽培学》 吉林省科技出版社 20014、硕士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6名,毕业1名,在读5名。5、主持项目:项目名称 课题来源 执行期限 经费纳米生物农药高效菌株筛选及纳米载体制备 山东省教育 2004.01~2007.12 5万元蓖麻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 山东省科技厅 2007.01~2011.12 3万元桔梗专用肥的研制与开发 横向课题 2004.07~2005.07 5万元优质高产蔬菜新品种田间试验 横向课题 2006.07~2008.07 2万元6、在全国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杨合同,男,研究员,微生物学硕士生导师,所长,主要成果:一、主持的科研项目:1、噬铁素产生菌制剂中试,山东省科委项目;2、蔬菜青枯病生防制剂研制,山东省科委项目;3、小麦根际抗生性细菌的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复配制剂配合忌避剂和生物农药防治抗性棉铃虫,山东省科委项目;5、小麦根际抗生性真菌的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棉花棉铃虫和枯黄萎病特效药剂研制,山东省科委项目;7、生物农药木霉菌水分散性微粒剂研究与开发,山东省经贸委;8、利用几丁质酶编码基因构建广谱生物防治菌,山东省科技厅项目;9、多功能生物制剂的研究及在中国农业上的应用,山东省科技厅项目;10、基因工程生物农药-木霉菌的遗传改造、制剂和生产工艺研究,山东省科委项目。二、科研获得奖励1989、山东省马铃薯细菌病害研究。山东省第二届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1990、山东省马铃薯细菌病害研究。山东农业大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4、高效生物农药--姜瘟灵。第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铜牌奖。中国发明协会.唯一受奖人。1994、稀土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的研究.济南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5、蔬菜青枯病生防制剂研究.山东省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6、小麦全蚀病生防制剂--嗜铁素产生菌制剂中试。山东省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0、山东省农业系统先进个人,三等奖。2003、农作物土传病害生防菌剂(B908)研制与开发,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山东省留学回国创业奖。三、取得的专利1、荧光假单胞杆菌、用于果蔬防病保鲜的菌剂及其生产工艺01142063.42、可完全降解塑料聚-beta-羟基丁酸酯的化学合成方法 02100406.4 张红雨,男,教授,生物物理学博士生导师,副主任,主要成果:迄今共承担了四门本科生课程: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文献检索,和四门研究生课程: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化学、科学研究概论、seminar的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积极创新,效果很好。2003年和2005年两次获得山东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已指导本科生完成论文十几篇,多篇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其中《竹红菌甲素-一种新型抗生素的抑菌作用研究》2003年获得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本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恐龙灭绝的可能分子机理-爬行动物特异氨基酸组成的启示》2005年获得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本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已独立或与他人合作指导硕士研究生20余人、博士研究生5人。所指导的研究生论文基本都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并多次获得省级、校级优秀论文奖。近年来综合计算化学、计算生物学、光化学、自由基化学等学科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手段探讨了一系列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关系,对理解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分子机理及设计创新药物都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先后承担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其中100余篇发表于TrendsBiochem.Sci.、GenomeBiol.、DrugDiscov.Today、EMBORep.等国际期刊。经检索,这些论文已被国内外同行引用500余次,一篇论文被ISI评为1%顶尖论文。鉴于所做工作的国际影响,张红雨教授先后担任24种国际期刊,如:J.Am.Chem.Soc.、Chem.-Eur.J.、J.Org.Chem.、J.Phys.Chem.等的审稿人。1998年获得第五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1999年获得第三届中国药理学会Servier奖(山东省首次);2001年和2003年两次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位);2005年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张红雨教授现为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正式会员(activemember)、美国化学会(ACS)会员、中国空间学会生命起源与进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化学会会员、山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CurrentComputer-AidedDrugDesign编委、《自由基生命科学进展》编委。 赵博生,男,教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生导师,院长,主要成果:近三年来,主要担任现代生物学进展、现代生物技术、发育生物学、分子发育生物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目前主要从事以模式动物涡虫、文昌鱼等为研究对象的发育与进化生物学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863项目子课题(海洋动物免疫调控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与开发,2005AA626010)、973计划子课题(鱼类抗感染免疫的分子与细胞基础及其调控,2006CB101805)、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文昌鱼酚氧化酶的进化与功能研究,30700071),学校基金及横向课题。发表学术论文37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1篇,曾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曾宪梓优秀教师奖三等奖。指导硕士研究生8名,其中毕业1人。 赵凤云,男,副教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生导师,生命科学系主任,主要成果:担任《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学》、《花卉学》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参与“973”“863”等子课题多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逆境条件下共表达盐地碱蓬双氧化酶GST和CATI水稻细胞氧还状态的调节机制。发表论文30余篇,被SCI收录6篇。多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2007年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指导研究生2名。1FengyunZhao,ShanliGuo,ZenglanWang,YanxiuZhao,HuiZhang.Recentadvancesinstudyontransgenicplantsforsalttolerance.JournalofPlantPhysiologyandMolecularBiology,2003,29(3):171-178(核心)2FengyunZhao,ShanliGuo,HuiZhang,YanxiuZhao.ExpressionofyeastSOD2intransgenicriceresultsinincreasedsalttolerance.PlantScience,2006,170(2):216-224(SCI)3FengyunZhao,ZenglanWang,QuanZhang,YanxiuZhao,HuiZhang.Analysisofthephysiologicalmechanismofsalt-toleranttransgenicricecarryingavacuolarNa(+)/H(+)antiportergenefromSuaedasalsa.JournalofPlantResearch,2006,119(2):95-104(SCI) 4FengyunZhao,XuejieZhang,PinghuaLi,YanxiuZhao,HuiZhang.Co-expressionoftheSuaedasalsaSsNHX1andArabidopsisAVP1confergreatersalttolerancetotransgenicricethanthesingleSsNHX1.MolecularBreeding,2006,17(4):341-353(SCI) 陈玲玲,女,副教授,生物物理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生导师,生物技术与工程系主任,主要成果:主要讲授课程:生物信息学 基因组学 生物统计学主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功能基因分析及药物靶点初筛(30600119) 2007.1-2007.12 8+8万元学校科研基金资助科技项目:青枯病菌功能基因分析(2004KJM29)2005.1-2007.12 3万元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黄酮类化合物作为酶抑制剂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2004.9-2007.9 3万元指导研究生:2001-2005协助张红雨教授指导研究生5名2006-2007指导研究生3名 胡巍,男,副教授,生物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成果: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专业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主要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功能蛋白和免疫原活性;设计、表达基因工程核酸和蛋白疫苗,进行传染性疾病的免疫保护研究;针对传染性疾病特点制备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防预。已发表论文数约20余篇。研究生期间曾参与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北京市自然基金课题、总后勤部突发项目:sars抗原性研究。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为本科生开设生物化学、免疫学导论和生物化学实验;为研究生开设分子免疫学和高级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现承担学校博士基金课题:丙型肝炎病毒蛋白酶抑制活性研究;学校自然基金项目:丙型肝炎病毒蛋白酶小分子抑制剂研究。目前指导研究生两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丙型肝炎病毒蛋白酶抑制活性研究和抗癌药物的毒性分析(合作)。 刘文,女,副教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生导师,主要成果: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和上海复旦大学遗传所,专业是分子遗传学。研究方向:主要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病原微生物多表位免疫原活性;设计、表达基因工程核酸疫苗;抗原基因在植物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已发表论文数约20余篇。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为本科生开设分子生物学和实验、遗传学和实验、基因工程原理;为研究生开设现代生物学技术课程。现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第二位),主持学校学校自然基金项目1项。 目前指导研究生两人。
-
,男,教授,材料学硕士生导师,主要成果: 一、教学情况: 主讲过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合成工艺学、聚合物流变学、高分子型助剂制备与检测(实验类公共选修选课)等课程,其中高分子合
-
,男,教授,矿物加工硕士生导师,主要成果: 教学情况:近三年每年均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优良。近三年内完成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三项,其中获得山东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nb
-
曲国庆,男,博士,教授,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硕士生导师。主要成就:现任建筑工程学院院长、GIS工程应用研究所所长、山东测绘学会理事、全国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一
-
毕玉遂,男,教授,应用化学硕士生导师,主要成果:研究方向:精细有机合成 有机合成中间体教学工作:精细化学品化学有机合成有机化学等本、硕课程。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和完成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
-
陈平,男,教授,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生导师,主要成果:现任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测控技术。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术
-
谭博学,男,教授,电气工程硕士生导师,主要成就:1.教学情况主讲过的课程有:电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等,教学效果优良,2006年获得教学质量奖;指导三届本科毕业设计共20人,获得200
-
李新民,男,博士, 教授,统计学、数学学科硕士生导师。基本信息出生年月:1969年8月职务:山东理工大学理学院统计学系主任职称及任职时间: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