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 建校时间:1864年
  • 招生简章:共9份简章
  • 院校类型:综合类
  • 所在地区:山东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介绍:高建刚

高建刚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电话:0531-88365399E-msil:jggao@s.e.cn 教育背景高建刚,男,1963年12月生,博

  •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介绍:冯力骏

    冯力骏教授博士生导师Tel:0531-88366397E-Mail:DrFeng@s.e.cn教育背景1989-1993年山东大学生物系本科(生物化学)

  •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介绍:方诩

    方诩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话:0531-8836-4363E-mail:fangxu@s.e.cn教育背景1991年9月-1995年7月在中国天津商学院(现天津商业

  •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介绍:陈秀兰

    陈秀兰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话:0531-88364326E-mail:05CXL0423@s.e.cn教育背景1985.9-1989.7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大学学习

  •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介绍:陈靠山

    陈靠山,男,生于1962年11月,理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和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2002年9月被聘为博导;山东省植物生理学会科技开发委员会主任,常务理事;履历19

  •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介绍:陈凡国

    陈凡国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讯地址: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细胞及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50100电话:0531-88364327E-mail:fanguo2002@s.

  •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介绍:陈冠军

    陈冠军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讯地址: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E-mail:guanjun@s.e.cn教育背景陈冠军,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副校长,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威海地址: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邮政编码:264209电子信箱:guanjun@s.e.cn济南地址: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邮政编码:250100电子信箱:guanjun@s.e.cn学术经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副校长,(2005–present)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1999-present)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9-2005);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1996-1999),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访问学者(1994.07–2005.10)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生物化学系访问学者,(1995.10–2006.02)山东大学微生物系副教授、微生物系副主任、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1992-1994),山东大学微生物系讲师,(1988-1992)吉林大学化学系助教(1982-Jul.1988)学习经历1996年9月在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7月获理学博士学位。1985年9月在吉林大学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7月获理学硕士学位。1978年10月在山东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学专业学习,1982年7月获理学学士学位。教学经历2006年-至今,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为本科生讲授生物化学;1988年-至今,在生命科学学院为硕士研究生讲授高级生化实验技术、现代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多样性等课程;1988-2005在山东大学微生物系、生命科学学院先后为本科生讲授生物化学、蛋白质化学和生物化学实验等课程;1982年-1988年,在吉林大学化学系与分子生物学系讲授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实验等课程。获得奖励2009年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山东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7年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2006年被山东大学评为2006年度山东大学10大教学名师之一;2003年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998年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得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被评为山东大学优秀教师;1991年被评为山东大学优秀教师;1984年被评为吉林大学优秀教师社会兼职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山东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会员;山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现从事的主要科研课题:主要从事纤维素的微生物降解、微生物生理生化及酶学研究,2003年来同时开展了趋磁细菌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刊物上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现主持国家973计划子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现从事的主要科研工作简介如下:1.天然纤维素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纤维素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可再生性资源与能源物质,微生物对它的转化降解,构成了生物圈内碳素和能量循环的主要组成部分。影响纤维素生物降解效率的纤维素结构特征主要有结晶度、伴生成分、表面积和聚合度。纤维素的聚合度很大,其聚合度可因来源的不同在100-14,000不等,线形的纤维素大分子有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并且其糖上的羟基几乎全部包含于氢键中,形成的总氢键能非常大。正是这些氢键的大量存在,使得纤维素分子链彼此高度牢固的键合在一起,成为刚性的高度不溶的微纤丝和纤丝。这是限制纤维素酶对其降解作用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除此之外,天然木质纤维材料中还含有木质素、半纤维素等,与纤维素混杂在一起,使得天然纤维素的降解与转化更为困难。由于天然木质纤维素结构的复杂性和物理结构的异质性,天然纤维素的生物降解也相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和蛋白因子的共同作用。天然纤维素的生物降解是由已知和大量未知的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纤维素材料转化为饲料、酒精等产品,不仅可以作为新资源、新能源为人类造福,缓解能源危机,同时也可以解决农作物资源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开展纤维素生物降解研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实验室开展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1)从天然环境中寻找新型和高效的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及纤维素酶类,包括碱性或耐碱性纤维素酶、低分子量纤维素酶等;(2)丝状真菌新型纤维素降解因子纤维素膨胀因子(swollenin)的研究;(3)农业废弃物秸秆的降解与转化研究;(4)纤维素酶与半纤维素酶的应用研究2.趋磁细菌与磁小体的研究趋磁细菌(Magnetotacticbacteia)是一类能在细胞内积累生物膜包被的,纳米级单磁畴晶体颗粒(磁小体)的细菌。磁小体在细胞内呈链状或丛状排列,作为细菌的“生物磁针(biocompass)”,感受地球磁场或外加磁场,使菌体沿磁场方向定向游弋或排列,这种特性也叫“趋磁性”。由于趋磁细菌独特的磁场运动特性、生物学特性以及磁小体作为生物活性物质的固定载体、磁记忆材料等方面广阔的应用前景,趋磁细菌和磁小体的研究引起了微生物学、生物磁学、地质学和材料学领域学者的兴趣。30年来,研究者在诸如趋磁细菌的生态分布、菌种分离筛选、系统进化和分类以及菌体生理生化特征,磁小体的物化特性、合成机制和生物矿化过程等方面,对趋磁细菌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由于缺乏必要的趋磁细菌测量系统和趋磁细菌的研究方法,以及菌株分离培养难度极大,国内的趋磁细菌研究进展比较缓慢。趋磁细菌的发现和研究,大大丰富了微生物学、生物磁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古生物学及生物进化等众多学科的研究内容,为生物磁学、仿生学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模式材料。趋磁细菌的发现与研究必将为微生物分类学、遗传学、生理学及生命进化提供一个新的研究内容和领域,同时趋磁细菌及其磁小体的研究也为地球化学上探索地磁场、磁铁矿成因及生命起源提供了新的思路。磁小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优越的磁性纳米材料必将在生物技术和磁性材料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室主要以淡水趋磁螺菌AMB-1(MagnetospirillummagneticumAMB-1)为模式菌株,开展系列的趋磁细菌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趋磁细菌分离纯化方法的探讨;(2)趋磁细菌生理特性的分析研究,特别是氧气与趋磁细菌生长关系的研究;(3)磁小体合成机理的研究;(4)趋磁细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等承担课题近5年主持的科研项目:(序号,项目类别,项目题目,项目编号,项目执行时间)1.国家973项目“秸秆资源生态高值化关键过程的基础研究”课题名称:秸秆纤维素酶解过程分子结构变化与高效降解纤维素生物基因构建,2004CB719702,2004.09-2009.09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聚乳酸降解菌与聚乳酸降解酶的研究,30570013,2006-2008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聚乳酸的生物降解及降解酶的研究,2005ZRB01141,2006-2008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代管)趋磁细菌培养特性的研究,2006ZRB01973,2007-20095.山东省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项目新型组合纤维素降解酶系的构建,2007JY02,2008-20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型纤维素降解因子Swollenin的研究,30870045,2009-201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依赖微生物培养的新型纤维素酶筛选及高效组合酶系的构建,30970051,2010-2012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近5年发表的部分论文:1.Zong-JunDu,De-ChaoZhang,Song-NianLiu,Ji-XiangChen,Xiang-LiTian,Zhi-NanZhang,Hong-CanLiuandGuan-JunChen,Gilvimarinuschinensisgen.nov.,sp.nov.,anagar-digestingmarinegammaproteobacteriumisolatedfromcoastalseawater.IntJSystEvolMicrobiol.(2009),Publishedonlineaheadofprinton30July2009asdoi:ijs.0.001313-02.JinhuaLi,YongxinPan,GuanjunChen,QingsongLiu,LanxiangTian,WeiLin;MagnetitemagnetosomeandfragmentalchainformationofMagnetospirillummagneticumAMB-1: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yandmagneticobservations;GeophysicalJournalInternational,177(1):33-42,2009.3.XiaomeiZhang,GuanjunChen,WeifengLiu.Rectionofxylosetoxylitolcatalyzedbyglucose-fructoseoxidorectasefromZymomonasmobilis.FEMSMicrobiolLett.2009;293(2):214-219.Epub2009Feb23.4.FengchaoWang,FanLi,GuanjunChen,WeifengLiu.Isol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novelcellulasegenesfromunculturedmicroorganismsindifferentenvironmentalniches.MicrobiolRes.2009Feb19.[Epubaheadofprint]5.ShanshanYu,WeiQin,GuoqiangZhuang,XianenZhang,GuanjunChen,WeifengLiu.MonitoringoxidativestressandDNAdamageincedbyheavymetalsinyeastexpressingaredox-sensitivegreenfluorescentprotein.CurrMicrobiol.2009;58(5):504-510.Epub2009Jan31.6.XiaomeiZhang,WangY,LushanWang,GuanjunChen,WeifengLiu,PeijiGao.Site-directedmutagenesisofmanganeseperoxidasefrom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inaninvitroexpressionsystem.JBiotechnol.2009;139(2):176-8.Epub2008Nov5.7.YanHuang,RandyXun,GuanjunChen,andLuyingXun,MaintenanceRoleofaGlutathionyl-HydroquinoneLyase(PcpF)inPentachlorophenolDegradationbySphingobiumchlorophenolicumATCC39723,JournalofBacteriology(JB),Vol.190,No.23,7595–7600,2008,Epub2008Sep26.8.QiangYAO,TingtingSUN,WeifengLIUandGuanjunCHEN,Genecloningandheterologousexpressionofanovelendoglucanase,Swollenin,fromTrichodermapseudokoningiiS38.Bioscience,Biotechnology,andBiochemistry,72(11):2799-805,20089.FanLi,ShaWang,WeifengLiuandGuanjunChen,Pur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Poly(L-LacticAcid)-degradingenzymesfromAmycolatopsisorientalissubsp.Orientalis,FEMSMicrobiologyLetters,282(1):52-8,Epub.200810.李凡,王莎,刘巍峰,陈冠军,聚乳酸(PLA)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微生物学报,48(2):262-268,200811.QiangYao,TingtingSun,GuanjunChen,WeifengLiu,Heterologousexpressionandsite-directedmutagenesisofendoglucanaseCelAfromClostridiumthermocellum,Biotechnol.Lett,29:1243-1247,200712.QiangYao,WeifengLiu,GuanjunChen,Swolleninanddegradationofcellulose,InChenHongzhangEd:TheTheoriesandApplicationofHighvalueEcosystemicResourcesofStraw,ChamicalInstryPress,Beijing,103-110,200613.王凤超刘巍峰陈冠军刘春朝,环境微生物不依赖于培养的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6(9):76-83,200614.姚强,黄琰,陈冠军,哈茨木霉SDU3.87耐碱性纤维素酶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山东大学学报(理科版),40(3):110-115,2005.15.姚强黄琰陈冠军,产耐碱性纤维素酶丝状真菌的筛选及鉴定,山东大学学报(理科版),40(1):119-124,2005.16.陈冠军王娜迟菲刘稳,棘孢曲霉SM-L22木聚糖酶主要组分的纯化与性质微生物学报,44(3):351-355(2004)参编著作1.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降解转化作用,资源与环境微生物,高培基许平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15-40,20052.半纤维素降解微生物与半纤维素酶,资源与环境微生物,高培基许平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41-59,2005*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介绍:鲍晓明

    鲍晓明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话:0531-88365826E-mail:bxm@s.e.cn教育背景鲍晓明,女,1961年11月出生,理学博士,微生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介绍:白增亮

    白增亮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话:0531-88362332E-mail:s608@126.com承担课题1)肝内移植抗癌免疫机制及其理论模型的研究;2)外源性抗原

  •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介绍:迟连利

    迟连利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话:0531-88363200E-mail:lianlichi@s.e.cn个人简介1999年与2002年分别在在中国海洋大学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