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 建校时间:1937年
  • 招生简章:共8份简章
  • 院校类型:综合类
  • 所在地区:北京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老师介绍:余劲松

 ►个人简介余劲松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国际经济法、国际投资法、跨国公司法►社会兼职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社会科学研究法学学科规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老师介绍:邵沙平

     ►个人简介邵沙平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背景2001.5-2001.8获得德国马普协会资助,在德国马普国际刑法研究所研究国际刑法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1997)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老师介绍:韩立余

     ►个人简介韩立余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法教研室主任►教育背景2009.2-3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律中心访问学者2006.1-2006.12美国艾奥瓦大学法学院访问学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老师介绍:赵秀文

     ►个人简介赵秀文197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198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获法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2000年6月1日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老师介绍:许尚豪

     ►个人简介许尚豪男,1973年生,山东省鄄城县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教育背景北京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学博士后(2008)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博士(20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老师介绍:魏晓娜

     ►个人简介魏晓娜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背景1992-1996:郑州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1997-2003: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2007.12-2008.1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爱德华兹学者、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刑事诉讼法、证据法►社会兼职《法学家》杂志编辑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公诉一处副处长香港公开大学考试委员澳门科技大学教师学术水平评审员►荣誉奖励●《背叛程序正义》获“第二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三等奖(2014);●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2013年);●《刑事正当程序原理》获第十届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一等奖(2009);●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2007);●《刑事正当程序研究》获中国政法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03);●第一届陈光中教育基金一等奖(2003);●《中国刑事程序正当化的模式选择与方法问题》(《法商研究》2003年第6期)获全国第六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三等奖;●《诉讼证明原理》(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获全国第五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三等奖;●《刑事起诉标准不宜降低》获《检察日报》社优秀论文三等奖(2001);►代表性成果(一)专著类:●《诉讼证明原理》(合著,第二作者),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合译,第二译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刑事正当程序研究》(独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证据故事》(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程序即是惩罚》(译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背叛程序正义》(独著),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二)论文类:●《美国辩诉交易根由之探析》,《研究生法学》1998年第2期;●《慎重对待沉默权》,《研究生法学》1999年第3期;●《刑事审判中罪名变更问题探讨》,《人民司法》1999年第8期;●《起诉效力与审判范围》,《人民检察》2000年第7期;●《新刑事诉讼法回顾与定位》,《法学论坛》2000年第6期;●《从起诉效力看刑事审判中的罪名变更》,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五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制度创新与观念转变──刑事诉讼法实施的观念条件》,《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社会主义法治与道德建设》,《北京观察》2001年第6期;●《证据不足无罪判决的适用条件》,《人民法院报》2001年11月6日;●《司法证明的特征》,《人民法院报》2001年10月10日;●《证据规则的适用程序》,《人民检察》2001年第10期;●《刑事起诉标准不宜降低》,《检察日报》2001年9月4日;●《排除规则》,《人民检察》2001年第9期;●《自白规则》,《人民检察》2001年第8期;●《正视无辜者的权利》,《法制日报》2001年5月6日;●《证据开示的法理与构建》,《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4期;●《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排除合理怀疑之哲学基础与程序保障》,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6卷,法律出版社2001出版;●《刑事证明标准的两个维度》,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3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英国证据法上的事实认定》,《研究生法学》2002年第2期;●《辩诉交易应当缓行》,《检察日报》2002年5月14日;●《程序的正当性与判决的正当性》,《检察日报》2002年5月6日;●《我国刑事诉讼纵向构造的宏观思考与改革建议》,《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以自然人鉴定为基础――科学构建鉴定制度》,《检察日报》2002年1月15日;●《英美证明标准值得研究》,《法制日报》2003年7月17日;●《中国刑事程序正当化的模式选择与方法问题》,《法商研究》2003年第6期;●《客观真实的价值与困境》,《法学研究》2004年第6期;●《刑事正当程序的理论支点》,《当代法学》2004年第3期;●《美国审前讯问指导理论的沿革与发展》,《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刑事诉讼中的实体正义》,《法学家》2005年第1期;●《法理与论争:美国刑事正当程序的范围——兼论美国的正当程序方法论》,《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1期;并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5年第5期;●《人格尊严与现代法的精神》,《法制日报》2006年4月10日;●《现代刑事诉讼的结构性原则》,《人民法院报》2006年3月24日;●《程序法定——刑事诉讼领域的“法治国”原则》,《人民法院报》2006年2月10日;●《我们为什么反对刑讯》,《法制日报》2007年9月9日;●《精神病抗辩漫谈》,《人民检察》2007年第3期;●《再谈精神病抗辩》,《人民检察》2007年第5期;●《司法的确定性与“民意”的不确定性》,《法制日报》2009年10月19日;●《精神病强制医疗司法应及时介入》,《法制日报》2010年9月16日;●《送“他”进精神病院谁说了算?》,《法制日报(周末版)》2010年6月24日;●《解读第三种陪审:“人民陪审团”》,《法制日报》2010年4月5日;●《“见义勇为”获刑都是“扭送”惹的祸》,《法制日报》2010年3月23日;●《司法的社会与政治职能不容忽视》,《法制日报》2011年1月21日;●《辩诉交易:对抗制的“特洛伊木马”?》,《比较法研究》2011年第2期;●《走出信访困局回归人民司法》,载陈泽宪主编:《刑事法前沿》(第五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理性与癫狂之间:精神病抗辩的法理、规则与证明》,载陈泽宪主编:《刑事法前沿》(第七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走出劳动教养制度的困局:理念、制度与技术》,《法学》2013年第2期;●《“排除合理怀疑”是一个较低的标准吗?》,《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9期;●《论死刑案件的权力配置》,《青海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死刑程序为谁而设?》,《比较法研究》2014年第4期,并全文转载于《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4年第10期;●《一场奇幻的思想之旅》,强世功主编《政治与法律评论(第五辑)》,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代表性项目主持项目: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协商性刑事司法研究”(立项号:07CFX032),已结项;2、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刑事诉讼中的协商性司法”(项目号:30206104),已结项;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项目:“借问路在何方-比较法视角下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4、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自设项目:“死刑案件的权力配置”(项目号:26212805),在研;►其他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邮编:100872)电子邮件:weixiaona@hotmail.com;xiaonawei@gmail.com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老师介绍:李奋飞

    ►个人简介李奋飞男,汉族,生于河南上蔡,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背景2012.1-2013.1,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01.9-2004.7,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老师介绍:程雷

     ►个人简介程雷1978年6月生,河北廊坊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教育背景200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01-2007年就读于中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老师介绍:肖建国

     ►个人简介肖建国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图书馆副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家》杂志编辑中国人民大学纠纷解决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本科生工作委员会主任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老师介绍:汤维建

     ►个人简介汤维建,男,1963年8月出生,江苏省丹阳市人。1986年9月~1989年8月,在江苏省司法警官学校教书。1995年7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1997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