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 建校时间:1898年
  • 招生简章:共27份简章
  • 院校类型:综合类
  • 所在地区:北京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北京大学法学院老师介绍:凌斌

北京大学 大学法学 北京大学法学院

►教育背景2005年-2006年,耶鲁法学院(YaleLawSchool),法学硕士(LL.M.)2002年-2005年,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1996年-2000年,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

  • 北京大学法学院老师介绍:李鸣

    北京大学 大学法学 北京大学法学院

    ►教育背景1983年7月,北京大学法律学系,获法律学士(国际法)1987年5月,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获法律硕士(美国法)1989年8月,荷兰海牙国际法学院,获培训证书(国际法)1998年7月,

  • 北京大学法学院老师介绍:梁根林

    北京大学 大学法学 北京大学法学院

    ►教育背景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先后获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梁根林教授,男,1964年6月生于江苏常州。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先后获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士、

  • 北京大学法学院老师介绍:金锦萍

    北京大学 大学法学 北京大学法学院

    ►教育背景北京大学法律系法学、经济法学双专业学士(1995年)北京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硕士(2001年)北京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2004年)►工作经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2004

  • 北京大学法学院老师介绍:江溯

    北京大学 大学法学 北京大学法学院

    ►教育背景1.2001年,文学学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2004年,法律硕士,北京大学法学院3.2009年,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4.2007-2008年,中美联合培养博士生,美国加州大学伯

  • 北京大学法学院老师介绍:强世功

    北京大学 大学法学 北京大学法学院

    ►教育背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1990),北京大学法学硕士(1996)和法学博士(1999)►工作经历曾担任《北大法律评论》主编(1998-9),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01.8

  • 北京大学法学院老师介绍:蒋大兴

    北京大学 大学法学 北京大学法学院

    ►教育背景法学博士,经济法学,南京大学法学院(2006)法学硕士,经济法学,南京大学法学院(1999)法学学士,法律学,湘潭大学法律系(1993)►工作经历1993年7月-1996年9月,

  • 北京大学法学院老师介绍:侯猛

    北京大学 大学法学 北京大学法学院

    ►教育背景中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1998)、法学硕士(2001)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2004)►工作经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专职编辑(2004年7月至2006年5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2005年10月至2007年9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2007年9月至2013年12月)纽约大学法学院亚美法研究所,访问学者(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研究领域社科法学、政法制度、法学的知识社会学►研究成果[专著]1、《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学术文章]CSSCI法学期刊1、“社科法学的传统与挑战”,《法商研究》201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5年第2期转载)。2、“‘党与政法’关系的展开——以政法委员会为研究中心”,《法学家》2013年第2期。3、“社科法学的跨界格局与实证前景”,《法学》2013年第4期。4、“从校车安全事件看国家的给付义务”,《法商研究》2012年第2期(《教育科学文摘》2012年第3期转载)。5、“进京上访的社会管理”,《法学》2012年第5期。6、“权利观念的中国化──从民族国家选择到社区伦理挑战”,《法律科学》2011年第5期。7、“最高法院访民的心态与表达”,《中外法学》2011年第3期。8、“政法传统中的民主集中制”,《法商研究》2011年第1期。9、“进京接访的政法调控”,《法学》2011年第6期。10、“案件请示制度合理的一面──从最高人民法院的角度切入”,《法学》2010年第8期。11、“中国的司法模式:传统与改革”,《法商研究》2009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1期转摘)。12、“人类学语境中‘镶嵌’的权利”(笔谈),《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13、“法律和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法商研究》2008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12期转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5期转载)。14、“数据如此分组能否真实反映法学现状──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法学部分’”,《法学》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8年第7期转载)。15、“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的流动分析”,《法律科学》2006年第2期。16、“最高法院大法官因何知名”,《法学》2006年第4期。17、“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学科的知识变迁”,《法商研究》2006年第5期。18、“经济体制变迁中的最高人民法院(1949-1978)”,《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19、“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实证研究──以法院内部管理费用为分析视角”,《中外法学》2005年第2期。20、“最高人民法院如何规制经济──外部协调成本的考察”,《法商研究》2004年第6期。21、“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功能──再评‘中福实业公司担保案’”,《法学》2004年第12期。CSSCI非法学期刊1、“精英法学院的形成与转型:个案研究”,《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9期。2、“迈向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法院研究──司法活动中人类学方法的运用”,《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10期。3、“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比较优势”,《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4、“最高人民法院如何改革司法”,《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4期。5、“法律引证的制度意义”,《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6、“分支学科制度建设与中国宪法学发展”,《江海学刊》2006年第3期。CSSCI法学集刊1、“CSSCI法学期刊:谁更有知识影响力?”,《北大法律评论》第10卷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11期转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5期论点摘登)。中文法律类核心期刊1、“村规民约的司法适用”,《法律适用》2010年第6期。2、“最高人民法院年度分析报告(2007)”,《法律适用》2008年第5期。3、“最高人民法院年度分析报告(2006)”,《法律适用》2007年第4期。4、“美国最高法院对经济的影响力:一个述评”,《法律适用》2006年第8期。其他刊物1、“法律职业与国家建设”,《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第11期。2、“对‘混混’研究的质疑”,《法律和社会科学》第8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3、“判决书对民事司法解释的引证”,《法律和社会科学》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4、“后普法时代的法律传播和公民守法”,《清华法学》第十一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5、“最高人民法院的功能定位”,《清华法学》第七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6、“最高法院公共政策的运作:权力策略与信息选择”,《北大法律评论》第7卷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7、“转型社会的乡村法律民族志:方法与对象”,《清华法律评论》第1卷第1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8、“最高法院司法知识体制再生产──以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司法过程为例”,《北大法律评论》第6卷第1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9、“中国法律社会学的知识建构和学术转型”,《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第3期。[编辑作品]1、《司法、政治與社會:中國大陸的經驗研究》,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版(與林端、尤陳俊合編)。2、《法律与人类学:中国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与朱晓阳合编)。►荣誉奖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林生奖教金”(2011)►其他事项《法律和社会科学》集刊(CSSCI)创刊编辑、负责人“社科法学连线”(LawandSocialSciencesUnion)共同发起人电子信箱:houmeng@pku.e.cn

  • 北京大学法学院老师介绍:陈兴良

    北京大学 大学法学 北京大学法学院

    ►教育背景1981年12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1984年12月获法学硕士学位,1988年5月获法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84年至1997年在中

  • 北京大学法学院老师介绍:陈若英

    北京大学 大学法学 北京大学法学院

    ►教育背景芝加哥大学(TheUniversityofChicago)法学博士(J.S.D.,2010)和法学硕士(LLM,2005)牛津大学(OxfordUniversity)法学硕士(M.J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