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林,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6月,作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专业的第一个博士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研究方向:海洋功能评价,海洋环境、资源评价,海域使用论证。
-
姓名:吕咸青性别:男出生年月:1963年11月籍贯:山东省胶南市学历:研究生学位:博士职称: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受教育经历:1980-198
-
BINWANGAffiliationDepartmentofMeteorologyandInternationalPacificResearchCenter(IPRC
-
ZhengyuLiuProfessor/Director,CenterforClimaticResearch-TheNelsonInstituteofEnvironment
-
罗德海,男,1963年1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主要从事海洋-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专著两部.通过一定的数学技巧巧妙地将行星尺度波
-
RuiXinHuangSeniorScientistW.VanAlanClark,Jr.,ChairforExcellenceinOceanography,2
-
吴立新个人履历:1988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1991年获得北京大学力学系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北京大学力学系博士学位;1994-1995年于美国新泽西州Rutgers大
-
冯士筰,男,1937年3月生于天津市。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流体力学专业,分配到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任教。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物理海洋学和环境海洋学家,中国风暴潮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环境海洋学学位点的主要创建人、第一个博士生导师和学术带头人。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浅海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冯教授及其合作者在风暴潮动力学研究中创建了超浅海风暴潮模型,并将风暴潮动力学和预报模型及方法系统化,相关成果“浅海风暴潮动力机制和预报方法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2)。其专著《风暴潮导论》(1982)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论述风暴潮机制和预报的专著,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他主持的国家“七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专题获得了高度评价,部分工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主持的“七五”攻关专题作为一部分,获得“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1991),他的工作促进了风暴潮学科的发展和预报的进步。冯教授在浅海环流和长期物质输运方面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在这一当前近海环境海洋学研究焦点中,他及其合作者给出的拉格朗日余环流和长期输运方程独具特色,物理意义异常明确,且对长期物质输运的计算提供了非常节省的计算模型,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如已被应用于美国Chesapeake湾的时均盐度场以及富营养化问题和渤海营养盐、初级生产问题等的模拟和预测;建立的斜压浅海环流方程组应用于渤海、黄海、东海环流和泥沙输运的数值模拟和机制研究。相关成果“拉格朗日余流和长期输运过程的研究——一种三维空间弱非线性理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9)。他的工作促进了浅海动力学、环境海洋学和海洋生态动力学的进步。冯教授及其合作者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国家级重点教材《海洋科学导论》(1999),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2);教学成果“面向二十一世纪海洋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及“海洋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分别于2000年和2005年获《全国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冯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民主建国会中央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海洋科学评议组组长;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学科专家组成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学科专家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海洋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文圣常,男,1944年武汉大学毕业。历任广西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曾任山东海洋学院院长。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奖励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
-
中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概况:中国海洋大学
10423中国海洋大学创办于1924年,国家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大学之一。现有22个学部及院(系),71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44个二级学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