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张阳生,教授,197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理系,迄今一直在西北大学任教。期间曾于1978年至1980年先后在武汉大学水利电力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大学等院校进修学习;
-
李同昇,男,1960年9月生,陕西省岐山县人。教授,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科带头人,西北大学“112”人才,精通俄语,熟练掌握英语。现任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学副院长。一工作经历2003年-现在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2000年-现在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教授、系副主任1995-2000年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副教授1994-1995年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讲师二教育经历2003.11--2004.4莫斯科师范大学、莫斯科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88.10--1992.8原苏联敖德萨大学研究生,获经济与社会地理学博士学位1986.9--1988.10西北大学地理系硕士研究生1980.9—1984.7西北大学地理系本科生,获学士学位三教学工作1994年以来,先后为本科生讲授经济地理学、产业发展与布局、中国经济地理、国土规划、区域经济学等课程,为博、硕士研究生讲授现代人文地理、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现代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等课程;主持完成了3项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在《高等理科教育》、《人文地理》等刊物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提出了研究生教育的“道德素养+创新能力+交流能力”的综合培养模式、本科生“过程考核+资格考试+口试+项目训练”的课程考试新模式、地理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和实施方案,先后获得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第1)和2项西北大学教学成果奖(排第1)。现主持陕西省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建设项目。四科研工作1996年以来,主持完成了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陕西省政府科技项目。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城乡关系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及其优化调控、技术创新的空间扩散与区域发展、产业旅游与生态旅游、西安市—陕西省—西北地区—新亚大陆桥经济带等不同层次的区域发展和规划等方面,在《地理科学》、《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城市规划》、《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水土保持通报》、《西北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了学术论文70余篇,先后出版了学术专著《乡镇社区发展与规划研究》和《陕西文化景观研究》,合著有《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DevelopingChina'sWest:ACriticalPathtoBalancedNationalDevelopment》等10余部著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第1)。五社会兼职中国地理学会乡村发展与可持续农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旅游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和管理学部通信评审专家科技部、教育部、陕西省、西安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经济地理》杂志编委《人文地理》杂志编委六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与莫斯科大学、莫斯科师范大学、圣彼得堡师范大学、俄罗斯地理学会及多位著名人文地理学家建立了实质性交流和合作关系;与敖德萨大学、乌克兰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有长期交流和合作关系。海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台湾大学、(台湾)亚洲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长期参与中国地理学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的相关学术会议,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宁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等单位有多项实质性合作关系。主要研究领域一城乡关系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1支撑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乡村空间类型及其综合发展模式研究——以宝鸡地区为例(49671023)1997~1999(项目负责人)(2)国家教委优秀回国人员基金项目:人地关系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1995~1997(项目负责人)(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宝鸡市农村社区类型及其发展模式研究(1996D07)1997~1999(项目负责人)(4)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线两带”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2003D06)2004-2006(项目负责人)(5)国土资源部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成果应用方案研究2001~2002(项目负责人)2代表性成果(1)李同升.乡村地域共同体及其结构与功能研究.西北大学学报,1998(5)(2)李同升、厍向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变分析—以宝鸡为例.西北大学学报,2000(3)(3)李同升、刘笑明、陈大鹏.区域小城镇的空间类型及其发展规划研究.城市规划,2002(4)(4)李同升、罗雅丽.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村镇建设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05(70M-5)(5)罗雅丽、李同升.制度因素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人文地理,2005(4)(6)罗雅丽、李同升.城乡关联性测度与协调发展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2005(5)(7)李慧栋、李同升.社区规划的发展进程与多维透视,城市发展研究,2006(6)(8)沈锐、李同升.后现代的新城市主义与中国城市规划,城市问题,2005(4)(9)李同升、程叶青.我国西部地区大中城市投资环境评价与分析,人文地理,2002(4)(10)程叶青、李同升.西部地区中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5)(11)刘小鹏、李同升.国际BOT投融资方式在陕西农业建设中的应用,西北大学学报,2003(1)(12)李同升等.乡镇社区发展与规划,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13)曹明明、李同升.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3学术创新(1)系统进行了城乡一体化的机理(动力机制)研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态测评体系和研究方法,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政策与制度的制约和激励研究,并以大西安地区和宝鸡市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2)在国内地理学界较早开展了乡镇社区发展与规划研究,通过对乡镇地域系统的剖析,提出乡镇社区的理论概念,分析了其结构与功能,并从理论和实践操作两方面建立了描述其的指示因素和指标体系,以关中地区为例,进行了乡镇社区空间类型划分和发展模式研究,开展了以社区综合发展为目标的乡镇规划研究,提出了走向城乡一体化的社区发展与规划思路。二经济地域系统演化与调控研究1支撑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区域开发的地学基础”(40131010)(项目负责人为陆大道院士)之子课题:区域经济的影响因素的典型研究2002~2005(项目负责人)(2)973计划项目“东北亚生态系统演化及生物多样性研究”(2005CB724801)一级子课题:西伯利亚自然-经济系统的特点及其地域开发功能和方向2005-2007(项目负责人)(3)高等学校博士点科研基金项目:“流域PRED系统及其时空协同研究”(20060697004)2007-2009(项目负责人)(4)陕西省科技发展计划重大项目:“陕西渭河流域综合治理战略研究”(2003K12-G5)之专题三—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时空协同及其解决方案2004-2005(项目负责人)(5)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渭河流域综合治理战略研究”(2004DGS3D026)专题五--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时空协同及其解决方案2005-2006(项目负责人)(6)陕西省政府研究项目:西部大开发中陕西重点开发区域及优先项目选择1999~2000(项目负责人)(7)西安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项目:西安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科技问题研究2004—2005(项目负责人)(8)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西安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创新模式和促进机制研究(HJ06005-07)2006—2007(项目负责人)2代表性成果(1)李同升、徐冬平.基于SD模型的流域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时空协同分析.地理科学2006(5)(2)程叶青、李同升、张平宇.SD模型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EI源刊),2004(12)(3)徐冬平、李同升.陕西关中地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时空协同分析,水土保持通报,2005(3)(4)程叶青、李同升.矿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西北大学学报,2004(6)(5)李同升、韦亚权.工业生态学研究现状与进展.,生态学报,2005(4)(6)李同升、韦亚权、周华.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研究,经济地理,2005(5)(7)李同升、陈文言.我国西部自然资源开发的体重创新和立法问题,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2)(8)李同升、赵荣.西部大开发与陕西省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00(1)(9)厍向阳、李同升.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及协调度分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0(2)(10)刘小鹏、李同升.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沙产业建设综合绩效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宁夏中北部为例,水土保持通报,2001(3)(11)李同升.西部大开发—观念、政策与行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12)李同升.西北地区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与对策,西北大学学报,1997(1)(13)赵荣、李同升.陕西文化景观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3学术创新(1)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立足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的陕西和黄土高原地区,在区域分析和地域经济系统动态模拟的理论与方法、渭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演化及其优化调控、陕西城乡聚落系统结构及其空间演化等研究领域有一定的特色。(2)在理论上,以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汲取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强调学科交叉、多视点系统解析,注重对经济地域系统的组织结构、影响因素、运行机制和演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和动态模拟,探讨其发展规律和优化调控方法措施,进而指导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的实践活动。对黄土高原经济地域系统的分析、渭河流域水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模拟、城乡聚落体系演化及其空间结构、西部大开发的地理学研究都体现了上述思想。(3)在实践上,重点开展了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研究、黄土高原典型县综合开发与治理规划、产业复合生态系统与生态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等研究。研究成果均被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所采用。
-
赵俊峰:工学博士,讲师。1997年获中国矿业大学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学士学位,2002-2007年就读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硕博连读,获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评聘为工程师,2010年转
-
孙睿:男,博士,副教授职称。讲授课程:物理化学,秦皇岛野外地质教学实习研究方向:流体地球化学和地球化学热力学,主要从事地质流体物理化学性质的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E-mail
-
李红:工学博士;职称:讲师;教研室:矿物、岩石、矿床;电子信箱:lihong2008@nwu.e.cn。讲授课程:沉积学、储层地质学。承担及助理课程:《碎屑岩成岩作用》、
-
徐建:理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专业英语》和《微体古生物学》等课程教学任务,从事海洋微体古生物学、生物地球化学和古海洋学研究学习经历2004海洋地质学博士,同济大学海洋与
-
薛西锋,陕西华县人,生于1961年11月。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数学系,留校任教。1987年获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博士学位,2008年晋升为教授。他任教二十多年来,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
-
窦霁虹,硕士生导师。陕西省西安市人,生于1962年06月,汉族。1985年延安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毕业,1985年工作,1992年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93年调入西北大学数学系工作,200
-
学习经历:1997.9-2001.6,西北大学数学系,理学学士2001.9-2004.6,西北大学数学系,理学硕士2005.9-2008.6,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
-
赵继伟,男,回族,1975年生于山东聊城。199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计算机与应用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7年至2000年在山东聊城任职公务员。2000年至2005年西北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