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军副教授简介一.基本情况郭军,男,汉族,1974年9月生于山东诸城。博士,副教授。目前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7年入选校“青
-
郭云忠,男,1963.12生,副研究员,在读博士。一、研究领域或方向1.植物病害综合治理:主要进行果树病害的综合防治研究。着重从病害发生规律、无公害及绿色防治技术等方面
-
一、基本简况胡小平,男,汉族,博士,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日本冈山大学资源生物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二、主要研究方向植物病
-
龙书生简介一、基本情况:龙书生,男,1964年10月生,陕西靖边县人。博士,副研究员。陕西省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2001年在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留学一年,
-
个人简历陆和平,男,1954年生,陕西勉县人。1976年原西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副研究员。毕业留校以来,一直在植保系植物免疫教研组工作。在李振岐院士指导下,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小麦品种抗病性、病害发生规律、小麦多抗性抗源创制及抗病中间材料选育等工作。作为主要研究人,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课题8项、省科委课题3项、主持武功科研中心课题1项,2004、2005年分别主持省科委“主要农作物重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和“粮食作物主要病虫害可持续控制体系研究”子课题各1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科研成果奖7项,其中,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委自然科学二等然二级证书1项,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编著作3本,编写文字25万,发表彩色照片18幅。在国内,首先发现小麦高温抗条锈性,并以小偃6号为材料,研究了小麦高温抗条锈性的品种抗性特征,产生高温抗性的大田温度阈值及病情变化的特征特性等规律,为鉴别高温抗条锈性品种及应用途径首次提出了见解。近几年,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创建了“系统病圃法”选育多抗性种质材料和多抗性品种的新方法。用此方法,已成功选育出4个多抗性稳定的抗源材料,这些材料已提供给育种研究单位用于多抗性育种,得到育种专家的好评。曾发表的部分论文:1.绵阳11号系统品种条锈性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1,(3),第一作者2.小偃六号小麦品种高温抗条锈性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2),第一作者3.小麦多抗生种质选育与鉴定.麦类作物学报,2000,(2),第一作者4.三唑酮对小麦条锈病的治疗作用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1,(4),第二作者5.绵阳11号和15号小麦品种抗条锈病的进一步研究.西北农业学报,1994,(2),第二作者6.天水地区小麦品种抗条锈性变异动态监测.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1(增),第二作者略获奖情况:7项1.洛夫林10号小麦抗条锈性变异原因及解决途径研究.1987.6,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五完成人2.K型小麦雄性不育三系配套、不育系改良及遗传特性研究.1994.12,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3.普通小麦抗赤霉细胞工程育种技术研究.2001.11,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4.繁6及其衍生系小麦抗条锈性变异及其对策研究.1994.10,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九完成人5.改进式海登汉苏木精染色方法.1986.12,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6.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1991.6,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课题组集体奖7.中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区系研究.1987,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二级证书参编著作:3本1.《植物医生手册》农业部植保总站组织编写,曾昭慧主编,石油化工出版社,本人编写麦类病害部分,其中发表照片8幅2.《小麦病害防治》李振岐、商鸿生主编,金盾出版社,本人编写农药使用部分,其中发表照片10幅3.《中国小麦锈病》李振岐主编,农业出版社,本人编写实验研究技术部分,该著作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十一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联系方式:电话:13186052887通信地址:陕西杨凌科教街秋园98信箱
-
西北农林科大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师资介绍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队伍(姓氏拼音为序) 姓名学历从事专业专业技术职务系、所邮
-
王敦副教授简介一、个人简历:1994年本科毕业于西北林学院森林保护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1年硕士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保护专业、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
-
陈茂华教授简介学习及工作经历:1991.9-1995.7湖北农学院昆虫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9-1998.7华中农业大学昆虫系,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
-
冯纪年教授简介冯纪年,男,1957年4月生,陕西省白水县人,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植物保护学院院长。主要学历与工作简历1978年3月-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