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 建校时间:1923年
  • 招生简章:共16份简章
  • 院校类型:理工类
  • 所在地区:辽宁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18年一志愿考生复试成绩公布

各位考生:我院2018年一志愿考生复试成绩现已公布(详见附件),考生如对复试成绩有异议,可由本人于向我院提出申请,具体要求如下:一、复核内容范围:登分、合分(小题分、大题分、总分)是否

  •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校外调剂工作方案

    研究生 硕士 2018年硕士研究生

    为进一步优化我院硕士研究生学缘结构,促进学术交流,做好2018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及《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及录取工作安排意见》,现将我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具体校

  • 文法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工作方案

    研究生 硕士 考试

    一、分专业招生计划根据《东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及录取工作安排意见》,文法学院2018年各专业招生计划如下: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位类型招生计划推免人数 

  • 2020年东北大学化学、应用化学、材料与化工硕士生导师简介

    硕士 硕士生导师 2020

    王建华(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流动分析,样品预处理理论与方法,光谱分析,生命分析化学,金属组学。1.化学(学硕)-分析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导师为徐如人院士和冯守华院士,于丹麦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导师为流动注射分析创始人EloHansen教授。主持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发表论文300余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8)、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2009)、国际流动注射分析科学奖(FIAAwardforScience,2014)、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9)等。被评为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优秀教师,获辽宁五一劳动奖章。担任Talanta副主编、分析化学、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分析试验室、分析科学学报等编委,JournalofAnalyticalAtomicSpectrometry编委(2007-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原子光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化学会副理事长。邮箱:jianhuajrz@mail.neu.e.cn徐章润(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微流控分析、光谱分析、生物分析1.化学(学硕)—分析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化学系,2005年师从方肇伦院士获博士学位,2009-2010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2006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017年入选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参编著作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邮箱:xuzr@mail.neu.e.cn宋焱焱(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药物负载与可控释放、电化学生物传感、半导体拉曼分析体系1.化学(学硕)—分析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女,教授,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纳米生物分析化学。1998-2007年在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本、硕、博学位。2007年10月-2009年12月由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Erlangen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电分析化学。近年来以实现高灵敏、高通量、高选择性的生物传感和分子识别为目标,在多维度纳米研究平台的搭建、仿生功能界面的构筑与应用、生物分子界面行为研究、生物传感新策略等多个层面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工作。相关成果在药物负载与可控释放、自清洁传感器、可视化分析和诊疗一体化平台构建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先后主持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Am.Chem.Soc.、Angew.Chem.Int.Ed.、Adv.Funct.Mater.、ACSNano、Anal.Chem.和ACSCatalysi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近五年发表31篇),他引超过2700次。入选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2年作为第四完成人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8年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并在2014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目前担任《ChineseChemicalLetters》和《ChemicalResearchinChineseUniversities》两个刊物的青年编委。邮箱:yysong@mail.neu.e.cn于永亮(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流动分析与样品预处理、光谱与质谱分析、纳米与生命分析化学1.化学(学硕)—分析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4年和2010年分别于东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8-2009年西班牙UniversityoftheBalearicIslands联合培养博士生,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子任务,以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Angew.Chem.Int.Ed.,Anal.Chem.,Chem.Commun.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担任Talanta、FrontiersinEnvironmentalChemistry、AtomicSpectroscopy和《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编委,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原子光谱专业委员会委员。邮箱:yuyl@mail.neu.e.cn陈旭伟(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样品预处理技术与理论;光谱分析1.化学(学硕)—分析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系主任。在化学学科知名国际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项目6项,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序第2)。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沈阳市拔尖人才。曾任AnalyticalChemistryResearch编委,现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获得东北大学优秀老师、青年岗位能手、江河奖教金、优秀毕设指导老师等多项荣誉称号。邮箱:chenxuwei@mail.neu.e.cn陈明丽(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光谱分析、样品预处理方法与技术1.化学(学硕)—分析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东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资产处副处长。2010年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2011-2012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做访问研究。2013年入选东北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曙光学者”。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014年),入选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2018年),2019年作为第三完成人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项目新教师类1项、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6项。坚持在痕量金属元素及形态分析领域进行探索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同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1篇,自然指数期刊文章6篇。邮箱:chenml@mail.neu.e.cn舒杨(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生物分子的分离纯化、细胞内金属的成像与代谢、纳米诊疗药物体系构建及活体成像分析1.化学(学硕)—分析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2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4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nal.Chem.,NanoRes.,ACSAppl.Mater.Interfaces,Carbon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2018年入选沈阳市拔尖人才和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2019年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青年拔尖人才”,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四)。邮箱:shuyang@mail.neu.e.cn杨婷(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样品预处理、光谱分析、生命分析化学1.化学(学硕)—分析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女,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和2014年分别于东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12-2013年赴美国德州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论文获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先后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以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Anal.Chem.,Chem.Commun.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邮箱:yangting@mail.neu.e.cn赵爽(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纳米材料的合成、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电化学传感器及电分析检测技术。1.化学(学硕)—分析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年和2006年分别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获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和分析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9.7-2010.7以及2017.12-2019.1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化学系访问学者。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BiosensorsandBioelectronics,AppliedSurfaceScience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邮箱:E-mail:zhaoshuang@mail.neu.e.cn杨春光(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微流控分析、微流控光谱分析1.化学(学硕)—分析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女,副教授,博士。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参与编写著作1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分析化学》教学团队成员。邮箱:yangcg@mail.neu.e.cn王月(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1.化学(学硕)—分析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女,讲师,博士。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邮箱:yuewang@mail.neu.e.cn张岗(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纳米生物探针;药物分析;天然产物分离分析;纳米催化材料1.化学(学硕)—分析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三年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4篇(2区-4区)。E-mail:zhanggang@mail.neu.e.cn刘晓霞(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超级电容器1.化学(学硕)-物理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机电化学和工业联合会常务理事,2001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于吉林大学获学士学位、东北大学获硕士学位、香港大学获博士学位,2006年赴德国马普学会固态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主持包括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100余篇SCI收录论文,其中19篇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10的期刊上,5篇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邮箱:xxliu@mail.neu.e.cn王淑兰(物理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1.锂/钠电池电极材料;2.超级电容器;3.光催化材料王淑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2010年间学术访问了维也纳大学、剑桥大学、挪威科技大学和伍伦贡大学。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50余篇SCI检索论文,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横向课题。主编出版的教材《物理化学》获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辽宁省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E-mail::slwang@mail.neu.e.cn何荣桓(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离子导体膜化学,新能源膜电解质材料,分析传感个人简介:何荣桓,女,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得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得丹麦皇家兽医与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系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10.1-7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化工系以高级访问学者访学半年。现在理学院化学系工作。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沈阳市“领军人才”等。担任中国膜工业协会电驱动膜专业委员会委员。在离子导体膜能源材料方面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相关研究SCI收录论文60余篇,SCI收录的论文他引总计超过4800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邮箱:herh@mail.neu.e.cn孙筱琪(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电化学储能1.化学(学硕)-物理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获厦门大学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学士学位,2017年获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博士学位,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等多项奖励。入选国家青年高层次人才类项目、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东北大学海外百人计划项目。2016年至今,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Angew.Chem.Int.Ed.、EnergyEnviron.Sci.、Adv.Funct.Mater.、ACSEnergyLett.、ACSNano等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17篇,其中10篇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10的期刊上,总影响因子218.6,他引642次,3篇论文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邮箱:sunxiaoqi@mail.neu.e.cn。王军(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1新形态电化学催化剂2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组装3电化学生物传感器4溶液化学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女,博士,教授。在国内外学刊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科技部“863”项目4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结构化学”国家规划教材主编,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负责人。个人网页:http://cos.neu.e.cn/2019/0318/c4330a84595/page.htm电子邮箱:wangjun_chem@mail.neu.e.cn孙宏滨(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领域:催化化学、电化学储能、绿色化学、精细化学品合成工艺、复合纳米材料、重金属吸附、流动化学,有机合成。1.化学(学硕)——物理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课题组研究涉猎广泛,通过合成新型的纳米复合材料,探索各种功能材料的多样化应用。在催化方面,开发催化氢转移及氢化反应的新方法,构建新型的合成反应体系;在电催化方面,研究HER、水分解反应以及相应的替换过程;在重金属吸附研究方面,采取吸附接续催化的方案,开创了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及资源化利用的新模式;同时,课题组还展开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相关研究,借助于传统有机合成、流动化学技术以及电化学合成技术体系,开发有机电池的新物质研发、合成方法探索以及新型电池的开发和利用。曾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等省部级项目5项。近5年来,以通讯作者在Adv.Funct,Mater.,Adv.Sci.,J.Mater.Chem.A.,J.Catal.,GreenChem.,ACSAMI.,Chem.Eur.J.,ChemCatChem等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部分研究成果已成功转化。邮箱:sunhb@mail.neu.e.cn杨景帅(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功能膜材料在能源转化与存储装置中的应用1.化学(学硕)-物理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化学系党支部副书记,化学系物理化学硕士点点长。2007年、2013年于东北大学获得学士、博士学位。2010-2012年于丹麦科技大学(DTU)在N.J.Bjerrum教授和李庆峰教授指导下开展电化学及燃料电池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横向课题1项。截止2020年7月,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31篇(JCR一区20篇,影响因子大于5的论文16篇),总被引次数近1000次,H指数19;发表EI论文2篇,编写英文专著1章,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项,以合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5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30余次。曾获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第二十届全国电化学大会优秀口头报告奖、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东北大学本科教学标兵、东北大学优秀班导师、东北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理学院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20项。邮箱:yjs@mail.neu.e.cn车全通(物理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新型功能膜电解质;纳米材料界面自组装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博士,副教授。2011年1月于东北大学获博士学位,导师为何荣桓教授。2008年4月起留校任教至今。2013年3月-2014年4月,作为国家全额资助访问学者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ofMichigan,AnnArbor)进修,师从化工系NicholasAKotov教授。2015年至今,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近20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目前,在研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各1项。联系方式:邮箱:cheqt@mail.neu.e.cn,微信号:cqt20130111霍玉秋(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功能材料,电化学,超级电容器,水系离子电池,催化。1.化学(学硕)—物理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电化学储能霍玉秋,女,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本硕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2006年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学习。研究领域包括电化学催化、材料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电池等。在微纳米材料构建、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和电催化,超级电容器,电池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欧洲化学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参加科技部863重点项目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是国际期刊JSSE等的审稿人、教育部全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专家、辽宁省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评审专家,获得理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邮箱huoyuqiu@mail.neu.e.cn边立君(化学,材料与化工)专业:物理化学研究方向:碳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能量转化与存储领域的应用联系方式:E-mail:11090879@qq.com简历:2010.01-2017.12:东北大学化学系,讲师2018.12-2019.12:美国乔治城大学访问学者2018.01-至今:东北大学化学系,副教授郭迪(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纳米阵列赝电容材料的制备及电容器构建;基于石墨烯及氮掺杂石墨烯的柔性电极材料和电化学储能;金属氧化物电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应用1.化学(学硕)-物理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2015年于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得本、博学位。2015–2017年在东北大学理学院物理化学流动站进行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2017年加入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主要从事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储能特性的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1项,博士后基金2项,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纵向课题,并在NanoEnergy,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A,JPowerSources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他引400余次。获2016年东北大学优秀博士后,2016年东北大学理学院特殊贡献奖,2017、2018年理学院贡献奖等荣誉。邮箱:guodi@mail.neu.e.cn董琰峰(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二维碳基纳米材料及其新型电池应用1.化学(学硕)-物理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男,副教授,博士。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在Adv.Funct.Mater.、ACSNano、EnergyStorageMater.、J.Mater.Chem.A、Sci.Bull和J.EnergyChem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7篇,其中影响因子>10的文章9篇,中科院一区14篇,合作发表论文30余篇,文章共被引用28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主持各类科研项目5项。获2015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学术论文类)二等奖、2016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和ScienceBulletin2018BestPaperAward等奖励与荣誉。邮箱:dongyanfeng@mail.neu.e.cn宋禹(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电化学储能,超级电容器,水系电池等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男,讲师(硕士生导师)。获2018年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5至2017年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从事联合培养研究,师从汤森路透高被引科学家YatLi教授。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基础科研业务费等课题;近五年发表高水平SCI论文40余篇,包括Adv.EnergyMater.,Adv.Funct.Mater.,ACSEnergyLett.,NanoEnergy等重要国际能源化学期刊。邮箱:songyu@mail.neu.e.cn张学民(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金属微结构及光电功能材料(气体传感器、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光学)1.化学(学硕)-物理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超分子材料与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随后进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顺利完成博士后工作并于同年7月任职于东北大学理学院。期间于2016年前往美国Rice大学交流访问一年。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辽宁省科技项目一项。在ACSAppl.Mater.Interfaces,Sens.ActuatorB以及Nanoscale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2项,并应邀担任J.Member.Sci.,InorganicaChimicaActa等杂志的审稿工作。教学方面,承担《物理化学(双语)》,《结构化学》(国家精品慕课),《纳米材料等离激元光谱学(双语)》等课程的讲授工作。邮箱:zhangxuemin@mail.neu.e.cn孙挺(化学,应用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无机材料合成与性能,无机环境化学,环境采样东北大学,男,理学院化学系,教授。1982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获得分析化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东北大学博士学位;2003年博士后出站。1982年开始从事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近5年来,发表论文60余篇,批准专利10项,主持各级科研项目6项。2014年以来的研究项目有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新型节能环保复合耐火材料熔炼技术引进及装置研发,课题经费(国拨):88万元),科技部支撑项目1项(悬浮闪速制备高活性轻烧氧化镁新装备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发,经费2400万元,其中国拨818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薄膜扩散梯度方法定量采集环境中酚类污染物),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1项(定量被动采集水环境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电子邮箱:sun1th@163.com;办公电话:024-83684786张霞(化学,应用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1.化学(学硕,无机化学)—功能导向的无机制备化学2.应用化学(学硕)—酶固定工程及催化3.材料与化工(专硕,材料化学)—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应用东北大学,女,理学院化学系,教授。1996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到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任教师,从事无机纳米功能材料、无机-有机复合材料以及无机生物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863主题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基础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项,东北大学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和973等多项目研究工作。在InorganicChemistry,Chemicalcommunications等国内外一级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作为无机化学课程负责人,建设了无机化学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东北大学精品骨干课程,曾多次获省教改立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主编了《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技术》等教材。曾经被评为东北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东北大学我最喜爱教师提名奖,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电子邮箱:xzhang@mail.neu.e.cn徐欣欣(化学,应用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电催化产氢,锌空气电池,海水淡化及水处理1化学(学硕)—无机化学、应用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男,教授。从2014年至今,徐欣欣教授课题组共毕业研究生13名,累计获得国家奖学金14次,辽宁省优秀毕业生7次,辽宁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3次。硕士期间,人均获得奖学金2-3万元,最高获得奖学金5-6万元。硕士生人均发表SCI收录论文3-4篇,其中1区论文1-2篇。毕业生大部分去比亚迪、天津力神、浙江华友钴业等新能源汽车、电池企业工作,或者去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徐欣欣教授课题组学生的科研成果多次被东北大学主页、东北大学官微、东北大学微信公众号介绍,并被东北大学招生简章宣传。此外学习强国、搜狐、腾讯新闻媒体等也曾经多次介绍徐欣欣教授课题组取得的科研进展。近三年(2018-2020)徐欣欣教授共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其中包括中科院一区论文11篇,JCR一区论文2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5项。电子邮箱:xuxx@mail.neu.e.cn王卓鹏(化学,应用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多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于吉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麻省大学(2011--2013)、葡萄牙阿威罗大学(2013-2015)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兴趣集中在新型纳米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在包括Angew.Chem.Int.Ed.,Adv.Funct.Mater.,Chem.Soc.Rev.,J.Mater.Chem.A,GreenChem.等高影响力期刊在内的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40余篇(IF>8:13篇),引用1000余次,申请专利10项(包括美国专利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重点项目2项。电子邮箱:wangzhuopeng@mail.neu.e.cn韩义德(化学,应用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多级孔微纳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分子筛、碳、氧化物、金属有机框架、共价有机框架等);光电化学催化剂(光解水、电解水、二氧化碳还原、氮气还原等)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基金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Angew.Chem.Int.Ed.,MicroporousMesoporousMater.,DaltonTrans.,等杂志共发SCI表论文30余篇。电子邮箱:hanyide@mail.neu.e.cn徐燕(化学,应用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主客体纳米孔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1.化学(学硕,无机化学)—光、电化学传感2.应用化学(学硕)—光催化及光解水3.材料与化工(专硕,材料化学)—微纳传感材料东北大学,女,理学院化学系,长聘副教授。任职于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2013年06,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07到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任教。目前的主要从事主客体功能化无机纳米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基础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项。在国际学术期刊Angew.Chem.Int.Ed.,Chem.Mater.,Inorg.Chem.,J.Mater.Chem.C等杂志上已发表相关SCI检索论文近40篇。电子邮箱:xuyanjlu@126.com或xuyan@mail.neu.e.cn徐君莉(化学,应用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1)光、电催化;(2)储能电池东北大学化学系,女,副教授,2004年在东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4至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06年到东北大学化学系工作。2010-2011期间在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研究,2014-2016年在挪威科技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基金项目2项,参与了一项国家发改委项目和三项企业合作项目研究工作。已在ElectrochimicaActa、JournalofPowerSources等期刊杂志发表文章80多篇,获已授权发明专利7项。电子邮箱:jlxu@mail.neu.e.cn王军(化学,应用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无机半导体材料合成,光电探测1.化学(学硕)—无机半导体2.材料与化工(专硕)—光电探测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部级项目一项。获得‘山东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山东省研究生科技创新奖‘等学术奖项。电子邮箱::WANGJUN12@mail.neu.e.cn冯钟敏(化学,应用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环境污染物吸附材料制备与环境监测1.化学(学硕)—无机化学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女,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课题5项;以第一作者在AnalyticalChemistry、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篇,总影响因子38。电子邮箱::fengzhongminjidan@126.com吴俊标(化学,应用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光致变色无机多孔材料设计合成和应用,无机多孔材料非均相催化剂设计合成1.化学(学硕)-无机化学-光致变色无机多孔材料的设计合成;2.应用化学(学硕)-光致变色多孔材料的性质研究;3.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无机多孔材料非均相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男,讲师,硕士生导师。Sino-German(CSC-DAAD)PostdocScholarshipProgram博士后(2017-2018),曾获2016年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Chem.Sci,Chem.Commun.,J.EnergyChem.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两项。电子邮箱::wujunbiao@mail.neu.e.cn胡建设(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生物医用高分子、液晶高分子、功能吸附与催化材料、改性高分子材料1.化学(学硕)—功能有机高分子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液晶功能高分子科学与工程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主任。获2006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奖;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中国科协首批高层次人才、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沈阳市高层次领军人才等。承担过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等课题;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00余篇(包括AdvMater,JMaterChemA,ACSApplMaterInterfaces,Macromolecules等);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序第四),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排序第三)。兼任中国生物材料协会高分子生物材料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协会高级会员等。邮箱:E-mail:hujs@mail.neu.e.cn付昱(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以金属有机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结合界面、超分子、纳米等概念,通过构建新型的互溶溶液界面体系,在微纳尺度上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进行调控,并将其应用于传感、能源和催化等领域。1.化学(学硕)—功能有机高分子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发表SCI学术论文七十余篇,期中包括高水平论文(ACSCatalysis,ACSApplMaterInterfaces,Chem.Commun.,J.Mater.Chem.C,Polym.Chem.,Macromolecules等)四十余篇,论文被引用千余次;已授权专利4项;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省部级基金若干项和辽宁省教育厅高校优秀人才称号。邮箱:fuyu@mail.neu.e.cn孟凡宝(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液晶高分子材料、功能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复合材料1.化学(学硕)—功能有机高分子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中国科协首批高层次人才,沈阳市高层次领军人才等。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等多项研究课题;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序第二)、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排序第二)、辽宁青年科技奖等科研奖励;在国内外期刊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70余篇。邮箱:mengfb@mail.neu.e.cn姚丹姝(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功能有机材料,液晶高分子,生物有机大分子1.化学(学硕)—功能有机高分子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女,教授,博士。在《TetrahedronLetter》,《LiquidCrystals》,《JournalofMolecularStructure》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致力于功能有机材料研究,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等科研项目十余项。现承担《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生物有机大分子》等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曾荣获沈阳市优秀教师,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东北大学优秀党员,东北大学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邮箱:E-mail:yaodanshu@163.com何晓智(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功能聚合物材料,光功能液晶高分子,荧光液晶1.化学(学硕)—功能有机高分子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女,副教授。近年来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及辽宁省科技攻关项目,作为负责人承担辽宁省自然基金,沈阳市基金多项科研项目。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均为SCI检索。邮箱:hexiao@mail.neu.e.cn贾迎钢(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液晶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1.化学(学硕)—功能有机高分子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男,副教授,硕士导师。承担或参与过国家863、973、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SCI检索论文40余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序第三),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排序第五)。个人网址:http://faculty.neu.e.cn/jiayinggang/index.html邮箱Email:jiayinggang@163.com田梅(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手性功能液晶材料、液晶高分子材料。1.化学(学硕)—功能有机高分子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作为项目负责人及主要参加者,先后承担辽宁省博士启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等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际、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高分子合成工艺学》、《高分子设计与合成》、《波谱分析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等课程。邮箱:tianmei613@sina.com王铁强(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组装、功能性聚合物分子刷、智能显示及光电传感材料1.化学(学硕)—功能有机高分子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理学博士。2013年6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获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学位,师从长江学者杨柏教授和国家优青获得者张俊虎教授。同年7月入职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并于2017年1月晋升为副教授。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RainerJordan教授课题组从事功能性聚合物分子刷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聚合物微纳米有序复合结构的构筑及功能调控”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关注具有智能响应特性及独特光电性能的微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辽宁省博时启动基金等5项科研项目。目前,共计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共15篇,并获得授权专利2项。邮箱:wangtieqiang@mail.neu.e.cn李雨浓(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绿色有机合成与催化、二氧化碳吸收和资源化利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1.化学(学硕)—功能有机高分子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女,讲师,硕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同年保送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4年获得南开大学有机化学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7月至今于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工作。2017年9月-2018年10月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涉及二氧化碳化学、绿色有机合成与催化、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合成及其在催化和传感方面应用,且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多篇论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基金项目共四项,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邮箱:E-mail:liyunong@mail.neu.e.cn陈章培(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有机合成方法学,绿色催化合成,功能液晶材料1.化学(学硕)—功能有机高分子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男,讲师,硕士生导师。2016年7月毕业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师从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周永贵研究员。同年入职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从事含磷、氮、硫等功能有机小分子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绿色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功能液晶材料的研发和应用研究。主讲“有机化学(1)”,“高等有机化学”等课程。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等科研项目。目前共发表SCI学术论文37篇,已授权发明专利2项。邮箱:E-mail:chenzhangpei@mail.neu.e.cn。张丽颖(化学,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二维MOF/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多金属氧簇/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二维MOF修饰及应用1.化学(学硕)—功能有机高分子2.材料与化工(专硕)—化学材料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女,讲师,硕士生导师。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基金项目共2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AngewandteChemie,ChemicalCommunication,Polymer等杂志共计发表SCI论文6篇。邮箱:zhangliying@mail.neu.e.cn

  • 东北大学数学、应用统计硕士生导师简介

    硕士 应用统计硕士 硕士生导师

    张铁研究方向:学硕:计算数学;应用统计:金融数学与数据分析。张铁1995年获得吉林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东北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数学理论与应用。在偏微分方程

  • 东北大学理学院导师介绍:朱和贵

    大学 东北大学

    朱和贵(数学,应用统计)研究方向:1数学(学硕)——应用数学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多媒体隐私保护、统计建模2应用统计(

  • 东北大学理学院导师介绍:周娟

    大学 东北大学

    周娟(数学,应用统计)研究方向:数学(学硕)——运筹学与控制论——广义系统的稳定性理论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应用统计(专硕)&md

  • 东北大学理学院导师介绍:赵晓朋

    大学 东北大学

    赵晓朋(数学,应用统计)研究方向:1数学(学硕)——计算数学——偏微分方程理论和数值解法2应用统计(专硕)—

  • 东北大学理学院导师介绍:张悦

    大学 东北大学

    张悦(数学)研究方向:生物、经济系统建模、复杂性分析;生物控制;随机系统;传染病建模与预测数学(学硕)——运筹学与控制论东北大学,理学院数学系,副教

  • 东北大学理学院导师介绍:张雪峰

    大学 东北大学

    张雪峰(数学,应用统计)研究方向:分数阶系统,广义系统,粗糙集数据分析1数学(学硕)——运筹学与控制论,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2应用统计(专硕)&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