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知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9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0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现予公布。 中国科学院2019年11月22日2019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的规定,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学部成立时选聘172名学部委员,1957年增聘18名学部委员,1980、1991年分别选举283、210名学部委员。1992年4月,第六次学部委员大会制定并通过《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章程(试行)》,经国务院同意后由中国科学院发布,明确学部委员和外籍学部委员的标准和选举程序,院士增选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每两年一次。至2017年12月底,共有1367名来自全国各部门、各地区(含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学者、专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自1994年开始外籍院士选举以来,共选举外籍院士116名。2019年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名单公布,其中地学部共有11位科学家入选:目前地学部院士名单如下:地学部院士名单(138人)(名单为包含地学部11名新增选院士的总名单,以拼音为序)以下是十一位新增选院士的详细介绍(以拼音为序):1. 成 秋 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秋明,男,1960年3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获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地学博士学位,1994-1995年在加拿大能源部作博士后研究,1995年任加拿大约克大学助理教授,2002年1月破格晋升为教授。中国地质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是获得国际数学地质学会(IAMG)主席奖(1995年度)、被邀请作国际数学地质大会主题报告(1997年)和担任国际数学地质大会主席(2005年)三项荣誉于一体的第一位亚洲人。2004年以实验室主任身份承担了“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申请和答辩并获得成功,2006年承担了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地球系统过程与矿产资源”项目申请书编写和答辩并获得成功,2007年以学术带头人身份申请教育部创新团队并获得成功。现任国际数学地质学会理事、评奖委员、名家论坛委员会委员,欧洲地学联盟(EGU)非线性固体地球科学召集人,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学会高级会员(Fellow),加拿大地质学会高级会员(Fellow),任国际《Computers& Geosciences》杂志副主编及国际《Mathematical Geology》、《Geochemistry:GEEA》和《Int.J.of Oceanography》等杂志编委。担任了“Fractalsand Multifractals in Geosciences”国际《Computers & Geosciences》杂志专刊主编、“Scale,Scaling and Non-linear Processes in Surface and Subsurface of the Earth”国际《Non-linear Processes in Geophysics》杂志专刊主编、第10届国际数学地质大会论文集“GIS and Spatial Analysis”和第12届国际数学地质大会论文集主编。被国际数学地质学会选定主编“40 Year of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Geology”国际丛书,发表论文210余篇,被国际三大检索100多篇,其中国际SCI收录40篇,EI收录40篇,ISTP收录30余篇。矿产资源评价模型和GeoDASGIS技术被多个国家的地质调查局、矿业公司和大学研究机构所广泛使用,在矿产资源预测和矿业环境评价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成果4次在国际重要学术大会作大会主题报告。主持第31、32、33届国际地质大会“矿产资源评价”、“地学中的GIS新技术”、“非线性固体地学和地球科学复杂性”分会等国际重要会议分会并任主席20余次。研究领域:矿产勘查与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方向:非线性矿产资源评价理论、方法与技术。将现代非线性理论、矿产资源评价、地学信息获取等学科融合,主攻分形和多重分形的尺度临界性、不均匀性和局部变异性,提出了以“局部奇异性-广义自相似性-分形谱系”为核心的多重分形理论与矿产资源评价方法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领导开发了GeoDAS专业GIS软件技术。2. 戴 永 久中山大学戴永久,2001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气象学奖。长期致力于陆面过程机理与模式研究、陆面模式与气象/地球系统模式耦合及其应用。创建了三个陆面模式(IAP94, CLM, CoLM);建立了与模式相匹配的完备的全球陆面数据集;建成了集模式、数据集、参数优化、资料同化和高性能计算为一体的陆面模拟系统。2004-2008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院长。现兼任Associate Editor of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JAMES-AGU)、《气候与环境研究》杂志副主编、《气象学报》杂志常务编委、《大气科学》杂志编委、《高原气象》杂志编委、《大气科学学报》杂志编委,中国气象学会数值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城市气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气候与环境数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研究方向:陆面模式、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地球系统模式研制。陆面-大气相互作用研究。3. 李 献 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献华,198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88年12月-2005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5年11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1997年获得杰出青年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2004年获得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资助。2007当选美国地质学会会士(GSA Fellow)。出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微束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地层委员会常委、同位素年代分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任《Lithos》主编,《Precambrian Research》、《Solid Earth Science》、《地球化学》副主编,《Tectonophysics》、《Geostandards and Geoanalytical Research》、《Geological Magazine》、《Science Bulletin》、《Palaeoworld》、《Acta Geochimica》、《科学通报》、《岩石学报》、《地质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编委。承担新元古代-古生代转折期重大地质事件和生物演化的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地球内部运行机制与浅部效应”子课题,2016-2021);华夏陆块地壳演化的微区原位碎屑独居石U-Th-Pb年龄和Nd-O同位素制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2020)项目。研究方向: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火成岩地球化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化学地球动力学、微区原位同位素实验。4. 彭 建 兵长安大学彭建兵,男,湖北麻城市人,1953年4月出生。1999年博士毕业于西安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工学博士。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安大学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院长,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政府津贴专家,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和地质工程二级学科带头人。学术兼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评审组委员、教育部地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专家组成员、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协滑坡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地震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安市地震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研究领域:工程地质、地震工程、地质灾害及岩土工程。5. 孙 和 平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孙和平,男,研究员,博士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1995年获得比利时Louvain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11月-2000年11月任动力大地测量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2000年11月-2005年02月任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05年02月-2015年08月任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主要业绩包括建立和完善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精密测定全球重力潮汐参数;发展大气变化对重力场观测影响理论;利用全球地表超导重力观测探讨最新全球海潮模型的适定性;检测地球液态地核的自由核章动现象、地球自由振荡和地球固态内核的平动振荡现象,构制考虑液核近周日共振效应的重力潮汐模型等。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国家精密测绘、全球大尺度地球动力学和空间技术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背景材料。开展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承担多项科研项目,是国家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负责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曾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目前任国际IAG会士(Fellow),《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地球物理学报》、《测绘学报》、《地震学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委等。研究领域和方向: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相关领域:主要方向为地球重力场观测技术,理论模拟,资料处理和地球动力学应用解释等。6. 王 赤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王赤,男,1967年2月出生。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兼任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11月参加工作,198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中国科技大学本科毕业,199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心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00年至今任中科院空间中心研究员。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7年成为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2012年成为973项目首席。作为“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子午工程的总师,为建设国际先进的地基空间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做出了突出贡献,2014年获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目前担任中科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负责人,“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计划”(SMILE)中方首席科学家,嫦娥四号工程副总师,嫦娥五号和火星探测有效载荷负责人;曾先后担任空间科学(一期)先导专项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工程副总指挥,预先研究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总师、“萤火一号”应用系统总指挥。主持的科研项目主要有美国宇航局(NASA)客座课题,创新团队和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重点项目和科技部973项目等。先后获得2003年赵九章优秀中青年奖、2003年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5年欧空局对Cluster卫星贡献奖和2005年纪念成中杰奖。2006年获得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同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4年获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空间科学学报》副主编 ,《深空探测学报》编委会副主任 ,国际与太阳同在(ILWS)执委 ,联合国外空委国际空间天气倡议(ISWI)执委 ,国际地球环境模型(GEM)委员会执委。研究领域:主要研究领域是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在太阳风大尺度结构和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等国际科技前沿领域,做出一系列有原创性和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建立了新的外日球层多元太阳风模型,提出了确定太阳风在外日球空间减速的新方法,给出了星际介质中性原子密度,为美国新一代日球边界层探测器IBEX任务仿真提供了关键参数。揭示了外日球空间太阳风的物理特征,研究成果“太阳风在外日球空间的减速”成为不争事实,被美国空间物理战略规划委员会列为外日球空间六大研究成果之一。 揭示了日冕物质抛射事件从太阳到外日球空间的传播规律,理论预言了日球层顶对太阳风扰动的响应过程及不稳定性的新现象,并被观测数据证实, 被列为美国行星际探索计划的重大研究成果,被收集在美国宇航局为纪念旅行者飞船发射运行25周年的光盘上。合作建立了三维全球磁层磁流体力学模式,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拥有能自洽描述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系统数值能力的国家之一,发现了地球磁层对行星际扰动的负反应的新现象,揭示了其物理本质,在地球磁层中小尺度物理现象的数值模拟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发表在《自然》、《美国地球物理学报》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的论文160余篇,引用2000余次。部分研究成果被美国宇航局收录在他们为纪念旅行者飞船而制作的CD光盘上,作为旅行者飞船二十五年来的重大科学发现之一。7. 王 焰 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男,1963年11月生,汉族,博士,教授、博导,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共党员,山西省原平市人。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学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水文地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水文地质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2年、1994年分别被原地矿部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8-1999年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年获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016年获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化学”、“专业英语”、“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科学方法论”、“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等课程,是“地下水与环境”国家级教学团队、“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地球化学协会水岩相互作用工作组成员、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等职。多次以大会特邀报告专家或学术委员身份应邀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与国际学术界保持着广泛的学术关系。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科技部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2项等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果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期刊论文100余篇。研究领域:水文地球化学、水污染控制、地下水污染及防治、固体废物资源化。结合管理实践,近年来开展了大学战略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高教研究。8. 肖 文 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肖文交,男,1967年生,博士,研究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任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7),首批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万人计划”入选者。2005-2017任加拿大Waterloo大学Adjunct Professor;2012-2015任香港大学荣誉教授;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与成矿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七届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240余篇研究论文,其中170余篇被SCI收录,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论文50余篇,客座编辑专辑12部。 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获奖人, 2012)、2012年度新疆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2012)、中国地质学会第五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2010)、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中国科学院,2010)。曾任《地质科学》主编,《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Terra Nova》、《Gondwana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地学前缘》、《地质论评》、《地质通报》、《西北地质》、《新疆地质》等国内外学术刊物编委。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特提斯和中亚造山带造山与成矿作用等研究。在青藏高原北部和中亚增生造山作用方面获得了新认识。通过野外解剖和年代学工作,确定了西昆仑造山带复杂的活动陆缘体系及其属性、构造样式与形成时代,厘定了叠加在早古生代拼贴体之上的岩浆弧和增生楔杂岩,探讨了早古生代-早中生代向南复合增生造山作用特征;系统分析了中亚造山带与弧相关的活动陆缘组分的时空分布特征,获得寒武纪古亚洲洋年代学证据,提出西伯利亚南缘在古生代发生多向增生、形成宽阔的增生拼贴构造带,建立增生楔-增生楔拼贴复杂增生造山作用新的工作模型,并指出复式增生造山作用是显生宙中亚大陆增生的主要机制之一。 9. 于 贵 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男,1959年生,农学博士和环境学博士。入选1998年度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及国家人事部首批“引进海外杰出人才计划”,获200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生态系统生态学教研室主任、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主任。研究成果“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创建及其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八),“中国陆地碳收支评估的生态系统碳通量联网观测与模型模拟系统”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陆地生态系统变化观测的关键技术及其系统应用”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2008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一)。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第二届归侨侨眷创业成果交流会“科技创新人才奖”、第六届中国侨届贡献奖“创新人才奖”,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奖。担任《应用生态学报》主编,《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和《中国科学数据》副主编。兼任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综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CERN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联盟(ChinaFLUX)理事长,亚洲通量网络(AsiaFlux)主席,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中方首席代表,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国家基金委生命学部咨询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成员等学术职务。研究方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生理生态学、土壤物理与改良学、农业气象与环境物理学。近二十年来,致力于我国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台站网络建设、联网观测实验及综合科学研究事业;着力推动生态学、自然地理学与全球变化科学的交叉融合,开拓生态系统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和生态地理学等新兴学科。近期的科学研究重点方向包括研发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储量、能量和物质交换通量及生态要素网络观测新技术;揭示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机理,认知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动态变化、地理格局及环境影响规律和机制;探索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过程机理、动态演变和地理格局的生物环境控制机制及全球变化因素影响与反馈作用等大尺度宏观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科学问题。10. 赵 国 春香港大学、西北大学赵国春,1985年和1988年分别在原长春地质学院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硕士毕业后留原长春地质学院任教。199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获香港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研究奖;1996年赴澳大利亚科廷理工大学(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在澳大利亚科廷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至今在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任教,现为香港大学教授。主要学术成果包括在中国华北发现两条19.5-18.5亿年前的喜马拉雅型大陆碰撞带;首次提出全球规模的20-18亿年大陆碰撞事件导致Columbia(Nuna)超大陆的形成等。1998年以来,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他人引用8500余次;2004年获得中国国家自然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目前担任国际刊物《Precambrian Research》主编,《 Gondwana Research》和《Geoscience Frontiers》副主编,《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中国科学-D辑》、《科学通报-地学》、《岩石学报》、《岩石矿物学杂志》等刊物编委。研究方向:前寒武纪地质学、变质岩石学、大地构造学、超大陆重建。首次提出地球上广泛分布的21-18 亿年碰撞型造山带记录了一次全球性碰撞事件,并导致了全球陆块之间的相互拼合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早-中元古代超大陆(Columbia or Nuna)。在华北发现两条早元古代(18.5-19.5 亿年)陆-陆碰撞造山带,并提出华北克拉通基底是由若干微陆块在早元古代相互拼合而成。11. 朱 永 官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3年国家留学回国成就奖;2006年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年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任国际原子能机构科学顾问,《Environmental Pollution》副主编,《Plant and Soil》领域编辑(Marschner Review editor),《Trends in Plant Science》,《New Phytologist》等刊物编委。曾经主持和正在主持的重要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国家基金委国际合作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以及来自英国、瑞士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国际合作项目。至今已在国际主流刊物《Trends in Plant Science》,《Plant Cell》, 《New Phytologist》,《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研究方向:涉及土壤-植物系统中微量元素和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机制,包括根际过程、微生物分子生态和植物分子生理学等。研究小组系统研究了植物砷吸收积累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如分析和表征了全球水稻砷、硒的含量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揭示了水稻根表铁膜与砷动态的关系,发现和表征了植物砷酸还原酶,探索了菌根菌共生与污染物的根际过滤机制,解析了氧化-还原梯度上微生物的分子生态学。目前的主要研究重点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和植物对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机制与调控。END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