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二: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参考样本蔡建乐一、个人基本情况蔡建乐,男,1954年7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湖南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优秀专家。1980年从事高校物理教学,1987年评聘为讲师,1992年晋升副教授,1996年任物理学科教学论硕士导师,2000年晋升教授。历任湖南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课程与教学论和教育技术学学科负责人,应用物理系副主任(副处级)兼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系党总支委员;杭州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同时兼任湖南省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大学物理》以及湖南省示范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建设项目负责人,湖南省物理学会理事及副秘书长,湖南省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物理)委员,浙江省天文学会理事,中国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数学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国际物理教育信息交流中心成员,中国物理学会《大学物理》编委,《大学物理教育专刊》编委。承担科研与教改课题30余项,其中省(部)级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主持省级精品课程建设2项。合作主编和参编教材专著9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奖19篇,其中省级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和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优秀论文特等奖、一等奖近10篇,SCI、CA、PA、中国物理文摘、全国报刊索引等检索20余篇。主讲高等动力学、高等物理专题研究、物理教材与教学疑难问题分析、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研究生课程和力学、电磁学、理论力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矢量分析与场论、现代教育技术等大学课程多届,获省(部)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5项,省(部)及全国网络课程与多媒体课件一、二、三等奖13项,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2项,校级先进科研工作者、教学比赛一等奖(第一名)、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地市级立大功、教育部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三等奖等10余项。二、代表论著1.PhenomenologicalStudiesonInternalFrictionofNoncrystallineMaterialsinStructuralRelaxationProcesses,ChinesePhysicsLetters1998,15(4)281-283。SCI收录。2.Asetoftheliesymmetricalconservationlawsfortherotationalrelativisticbirkhoffiansystem,ChinesePhysics2003,12(4)357-360。SCI收录。3.AsetoftheLiesymmetricalnon-NoetherconservedquantityfortherelativisticHamiltoniansystems,ChinesePhysics2003,12(8)841-845。SCI收录。4.TheSecondVirialCoefficientofaClassicalMixedGas,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67-70;中国物理文摘,2005033347。5.Anewtypeofsymmetry,i.e.theMeiSymmetry,oftherelativisticHamiltoniansystems,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4(10)100-105。6.Anewnon-NoetherconservedquantityoftherelativisticholonomicnonconservativesystemsingeneralLietransformations,ChinesePhysics2005,14(4)656-659。SCI收录。7.NoetherSymmetryCanLeadtoNon-NoetherConservedQuantityofHolonomicNonconservativeSystemsinGeneralLieTransformations,CommunicationsinTheoreticalPhysics2005,43(2)193-196。SCI收录。8.ExplorationandConstructionofUniversityPhysicsCours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hysicsEcation,2005.8,118-120。9.TuitionalDesignsandApplicaitonsofBilingualEcationtoUniversityPhysics,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hysicsEcation,2005.8,64-66。10.TheResearchingandPracticeofEngineeringPhysics—theModernizationoftheConceptStructureSystem,InternationalPhysicsEcationNewsletter,2002.8,26-33。三、所在硕士学位点: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四、主要研究方向物理课程教育、教育技术、理论物理、分析力学五、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六、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1.蔡建乐(主持),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大学物理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3万),2005-2007。2.蔡建乐(主持),大学物理,浙江省精品课程(5+5万),2006.6。3.蔡建乐(主持),适应网络及远程教育技术发展和终身教育要求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项目(0.3+0.3万),2000-2003。4.蔡建乐(主持),大学物理及其实验课程创新优化与现代化虚拟环境教育系统研究,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1+2万),2001.10-2004.9。5.蔡建乐(主持),适应网络及远程教育技术发展和终身教育要求的高等教育发展对策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0.2万),2002.9-2004.9。6.蔡建乐(排序第二),作为软凝聚物质的膜和泡及其力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万),1999-2001。7.蔡建乐(排序第二),量子力学基础中若干疑难问题研究,机械工业部项目(2万),1997-2000。8.蔡建乐(主研),中美大学生科学素质现状和培养对策的研究—中美物理教育联合研究课题,教育部立项,教外司美(1997)1007号,1997-2003。9.蔡建乐(排序第二),新编大学物理学,湖南省高等教育21世纪课程教材重点资助项目(1.2万),2000-2001,湖南大学教学成果(教材)二等奖。10.蔡建乐(主持),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与力学疑难问题研究,湖南省教委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基金资助项目(0.8万),1993-1996。11.邓明成、蔡建乐等,工科物理结构概念体系现代化研究,教育部工科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1996-1998,经鉴定,获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2.蔡建乐(主研),工科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现代化研究,湖南省教委重点教改项目(2万),1997-2001。13.蔡建乐(主持),大学物理课程体系优化与虚拟环境教育系统研究及其教学实践,湖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大项目(8万),2001.7-2004.9。14.蔡建乐(主持),大学物理重点课程建设,湖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1.5万),2001-2002。15.蔡建乐(主研),高等物理疑难问题研究与教学实践,湖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万),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7。16.蔡建乐(主持),大学物理虚拟环境教育中心建设及其教学研究,湖南大学学科建设基金项目(1万),1998.12-2000.12。17.蔡建乐(主持),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现代化研究及其实践,湖南大学教改重点项目(0.4万),1998.12-2000.12。18.蔡建乐(主持),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内容结构体系与教学模式现代化研究,湖南大学实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0.6万),1998.12-2000.12。19.蔡建乐(主持),大学物理文字与电子教材建设,湖南大学重点教材建设项目(0.5万),2001-2002。20.蔡建乐(主持),大学物理多媒体电子教案,湖南大学普教本科多媒体电子教案制作项目,2002.3-2003.12。21.蔡建乐(排序第二),热学(双语版)多媒体电子教案,湖南大学普教本科多媒体电子教案制作项目,2003.3-2004.12。22.蔡建乐(排序第二),大学物理(双语版)多媒体电子教案,湖南大学普教本科多媒体电子教案制作项目,2003.3-2004.12。23.蔡建乐(主持),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及其教学研究,湖南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5万),2001-2002。24.蔡建乐(排序第二),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工程化与现代化的研究与实施,湖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0.3万),2001.7-2002.12。25.蔡建乐(排序第二),更新观念,寻找接口,建立大学物理教学新体系,湖南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0.6万),1998.9-2000.12。26.蔡建乐(主持),大学物理虚拟环境教育系统研究,杭州师范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经费(4万),2003-2005。27.蔡建乐(主持),大学物理精品课程建设,杭州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万),2005-2006。28.蔡建乐(主研),公共普通物理的教学规范和评价体系研究,杭州师范大学教改基金立项项目(0.8万),2003-2005(结题优秀)。29.蔡建乐(主研),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杭州师范大学教改基金重点项目(1万),2005-2007。30.蔡建乐(主研),物理高师生传感器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杭州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35万),2006-2007。七、主要获奖●教学成果奖1.大学物理课程优化及其数字化教学创新的研究与实践,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1,蔡建乐、杨建宋、陈斌、詹士昌、徐婕。2.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现代化研究及其实践,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4,蔡建乐、姚凌江、邓明成、沈抗存、吴凤英。3.高等物理疑难问题研究与教学实践,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7,沈抗存、刘全慧、朱久运、李元勋、蔡建乐。4.突破编写面向21世纪工科物理教材难点的研究与实践,教育部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998.12,邓明成、蔡建乐等。5.大学物理课程优化及其数字化教学创新的研究与实践,杭州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10,蔡建乐、杨建宋、陈斌、詹士昌、徐婕。6.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现代化研究及其实践,湖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4,蔡建乐、姚凌江、邓明成、沈抗存、吴凤英。7.高等物理教材和教学疑难问题研究,湖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9,沈抗存、刘全慧、朱久运、李元勋、蔡建乐。8.新编大学物理学(教材),湖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4,邓明成、王柏龄、蔡建乐、黄述熙、郑采星。●教育软件研究获奖1.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课件,湖南省网络课程与多媒体课件一等奖(湖南省教育厅电化教育办公室、湖南省电教研究会),2000.9,蔡建乐、郑采星、姚凌江、刘凤翔、田泽安。2.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课件,全国网络课程与多媒体课件大奖赛优秀奖(教育部电化教育办公室、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0.10,蔡建乐、郑采星、姚凌江、刘凤翔、田泽安。3.非线性物理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全国计算机多媒体物理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中国物理学会、中国教育学会),2000.11,姚凌江、蔡建乐、田泽安、刘凤翔。4.振动与波网络学件,CIETE(中国国际教育电视/电教多媒体技术、设备和软件博览会)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01.10,蔡建乐、姚凌江、蔡旻、刘凤翔。5.振动与波多媒体课件(网络版),湖南省高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01.10,蔡建乐、姚凌江、蔡旻、刘凤翔。6.多媒体技术网络课件,湖南省网络课程与多媒体课件三等奖(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01.10,姚凌江、蔡建乐、刘凤翔。7.大学物理多媒体网络课件,第二届湖南省高等学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02.10,蔡建乐、姚凌江、蔡旻、田泽安、张智。8.混沌与分形,第二届湖南省高等学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02.10,田泽安、蔡建乐、姚凌江、张智。9.电磁学,第三届湖南省高等学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03.10,蔡建乐、姚凌江、蔡旻、田泽安、张智。10.大学物理多媒体双语课件,第三届湖南省高等学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03.10,张智、廖珊、田泽安、蔡建乐、谢自芳。11.电磁学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第五届全国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物理教学成果三等奖(中国物理学会、教育部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04.8,蔡建乐、陈斌、杨建宋、詹士昌。12.大学物理网络课件,第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04.10,蔡建乐。13.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教育软件三等奖(杭州师范大学)2004.9,蔡建乐。●课程建设1.大学物理,浙江省精品课程,2006.6,蔡建乐主持。2.大学物理,湖南省首批精品课程,2003.9,蔡建乐主持。3.大学物理,杭州师范大学精品课程,2005.9,蔡建乐、杨建宋、陈斌、詹士昌、李康等。4.量子力学,杭州师范大学首批精品课程,2003.9,陈斌、庄飞、应祖建、詹士昌、蔡建乐。5.现代教育技术,杭州师范大学优秀题库,2004.4,蔡建乐。●优秀论文奖1.蔡建乐,非晶材料弛豫结构过程中内耗的唯象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00.10。2.蔡建乐等,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现代化探索及其实践,中国物理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0.12。3.邓明成、蔡建乐等,工科物理改革的重点是概念结构体系的现代化,中国物理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0.12。4.蔡建乐、姚凌江,大学物理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物理学会优秀论文奖,2001.10。5.邓明成、蔡建乐等,工科物理概念结构体系现代化,全国首届大学物理教学优秀论文奖,2002.4。6.蔡建乐,正交曲线坐标系中加速度的拉氏方程求法,湖南省物理学会优秀论文特等奖,1999.1。7.蔡建乐,用特征矩阵的伴随矩阵求解惯量主轴方向,湖南省物理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996.12。8.姚凌江、蔡建乐,互联网教学模式初探,湖南省高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01.9。9.邓明成、王柏龄、蔡建乐等,论工科物理概念结构体系改革的紧迫性,中国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形势社科优秀成果奖,2000.10。10.邓明成、蔡建乐等,论工科大学物理概念结构体系的现代化,湖南省物理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0.12。11.姚凌江、蔡建乐,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虚拟实验教学模式,中国物理学会优秀论文奖,2002.4。12.蔡建乐等,大学物理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中国物理学会优秀论文奖,2002.4。13.张智、蔡建乐、姚凌江、田泽安、文利群,关于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中国物理学会优秀论文奖,2002.4。八、出版著作1.蔡建乐(副主编),新编大学物理学,科学出版社,1999.9第1版,2002.2第2版。2.吴凤英主编,蔡建乐主审,大学物理实验,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3。3.蔡建乐(副主编),新编大学物理学题解精要,湖南大学,2000.4。4.蔡建乐(参编),大学物理,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2。5.蔡建乐(编委),中华教育与教学实践,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6。6.蔡建乐(编委会主任),黄建刚主编,大学物理实验,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1。7.蔡建乐(编委会主任),陈曙光主编,大学物理,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1。九、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1.蔡建乐等,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现代化探索及其实践,大学物理(教育专刊),2000(2),29-32。中国物理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0.12。2.吴凤英、蔡建乐、黄建刚,从实际出发,改革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0(3),48-50,96。全国报刊索引,2001(1),010100610。3.邓明成、蔡建乐等,工科物理改革的重点是概念结构体系的现代化,中国物理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0.12。4.邓明成、蔡建乐,光纤通讯,现代物理知识2000增刊36-38。5.邓明成、蔡建乐,液晶,现代物理知识2000增刊5-7。6.蔡建乐等,惯量张量的几点注记,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0(4),2-3。7.蔡建乐、乔楚良、姚凌江,TheCriticalBehavioursofBerthelotSystem,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14(3)54-58。8.蔡建乐等,大学物理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国际物理教育通讯2001.12,8-11,中国物理学会优秀论文奖。9.邓明成、蔡建乐、郑采星,工科物理教学的现代化,国际物理教育通讯,2001.12,48-50。10.蔡建乐等,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现代化探索及其实践,国际物理教育通讯2001(28)14-17。11.陈安军、蔡建乐(通讯联系人),基于最优载荷分配的双臂机器人协调运动在线控制算法,海南大学学报,2001,19(1)32-36。12.陈安军、蔡建乐(通讯联系人),双臂机器人基于最优载荷分配的关节轨迹规划,河北大学学报,2001,21(2)316-321。13.樊胜、蔡建乐、姚凌江,Analysisforcrosssectionof(p,xn)reactionbyquantummoleculardynamics,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NuclearDataforScienceandTechnology,2001.12。14.樊胜、蔡建乐、姚凌江,SystematicsofExcitationFunctionfor(p,n)ReactioninEnergyRegionupto100MeV,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NuclearDataforScienceandTechnology,2001.12。15.邓明成、田陆仙、蔡建乐等,ThePivotofReformationofEngineeringPhysics—theModernizationoftheConceptStructureSystem,InternationalPhysicsEcationNewsletter(国际物理教育通讯),2001.12,16-20。16.吴凤英、蔡建乐、黄建刚,CollegePhysicsLabCourseReform:issuesandsolutions,InternationalPhysicsEcationNewsletter(国际物理教育通讯),2001.12,21-23。17.邓明成、蔡建乐、郑采星,《新编大学物理学》—工科物理教材现代化改革,物理与工程(副刊),2001(副刊),22-24。18.姚凌江、蔡建乐,曲线运动中切向和法向加速度的矢量推导,中国高校教育研究2001(4),1-2。19.姚凌江、蔡建乐,变质量系统的角动量定理,中国高校教育研究2001(3),1-2。20.姚凌江、蔡建乐,互联网教学模式初探,湖南省高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01.9。21.邓明成、蔡建乐等,工科物理概念结构体系现代化,现代物理知识2001,13(2)38-41。全国首届大学物理教学优秀论文奖,2002.4。22.姚凌江、蔡建乐,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虚拟实验教学模式,中国高校教育研究2002(2),1-4。23.张昌文、蔡建乐,基于WEB的在线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湖南大学学报,2002,29(6)35-38,65。24.张昌文、蔡建乐、姚凌江,基于VC++的多媒体电磁学课件的设计与实现,中华教育与教学实践,2002.6,447-449。25.邓明成、蔡建乐等,TheResearchingandPracticeofEngineeringPhysics—theModernizationoftheConceptStructureSystem,InternationalPhysicsEcationNewsletter(国际物理教育通讯),2002.8,26-33。26.张智、蔡建乐、姚凌江、田泽安、文利群,关于大学物理双语教学,国际物理教育通讯,2002.10,65-67。27.蔡建乐、张智、姚凌江、田泽安、文利群,大学物理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国际物理教育通讯,2002.10。28.蔡建乐等,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创新优化研究,大学教育科学,2003,9(3)43-46。29.罗绍凯、蔡建乐,Asetoftheliesymmetricalconservationlawsfortherotationalrelativisticbirkhoffiansystem,ChinesePhysics2003,12(4)357-360。SCI收录。30.罗绍凯、贾利群、蔡建乐,AsetoftheLiesymmetricalnon-NoetherconservedquantityfortherelativisticHamiltoniansystems,ChinesePhysics2003,12(8)841-845。SCI收录。31.蔡建乐、乔楚良,TheSecondVirialCoefficientofaClassicalMixedGas,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67-70;中国物理文摘,2005033347。32.罗绍凯、蔡建乐、贾利群,Anewtypeofsymmetry,i.e.theMeiSymmetry,oftherelativisticHamiltoniansystems,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4(10)100-105。33.罗绍凯、蔡建乐、贾利群,Anewnon-NoetherconservedquantityoftherelativisticholonomicnonconservativesystemsingeneralLietransformations,ChinesePhysics2005,14(4)656-659。SCI收录。34.罗绍凯、贾利群、蔡建乐,NoetherSymmetryCanLeadtoNon-NoetherConservedQuantityofHolonomicNonconservativeSystemsinGeneralLieTransformations,CommunicationsinTheoreticalPhysics2005,43(2)193-196。SCI收录。35.蔡建乐、张智、杨建宋、邵悦,ExplorationandConstructionofUniversityPhysicsCours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hysicsEcation,2005.8,118-120。36.张智、蔡建乐、田泽安,TuitionalDesignsandApplicaitonsofBilingualEcationtoUniversityPhysics,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hysicsEcation,2005.8,64-66。37.蔡建乐、杨建宋、陈斌、詹士昌、徐婕,大学物理课程及其数字化教学创新优化的研究与实践,国际物理教育通讯,2005.5,14-17。38.江文杰、蔡建乐、周金鹏,基于LM331的新型光电隔离放大器,云南大学学报,2005,27(5)。39.蔡建乐,大学物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研究及其实践,大学物理(教育专刊),2006(6)。40.蔡建乐,大学物理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高等教首出版社,2007.3。41.江文杰、蔡建乐等,基于ADuC812的半导体激光器智能温控及驱动电源设计,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6)42.江文杰、蔡建乐等,光电检测电路中的噪声匹配条件及工程近似估算方法,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6)43.张飞刚、蔡建乐,三维虚拟仪器的制作及其应用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7)其他略蔡开仁一、个人基本情况蔡开仁,男,1942年10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杭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高等几何教学研究学会理事。曾任杭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浙江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65年南京大学毕业,1981年于杭州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86年赴美国南伊利诺大学访问,任客座讲师;1998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英国Bristol大学任研究员。。纯数学的领域研究方向为黎曼几何,代数拓扑,整体分析和偏微分方程等学科。四、所在硕士学位点:基础数学。五、主要研究方向黎曼流形的谱理论、子流形的几何学。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黎曼几何、调和映射、拓扑学等。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M103047某些几何变分问题和特征值问题。八、主要科研获奖1.关于稳定流不存在形的Pinching定理,工程数学学报,V6,6(1989)1-8.1991年度省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1992.1省科协,省人事厅2.EstimateonlowerboundofthefirsteigenvalueofacompactRiemannianmanifold,ChineseAnn.ofMath.Ser.B,3(1991)391-395.1991-1992年度省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1994.2省科协,省人事厅3Onprojectivemapsofvolume-decreasing,数学季刊,2(1995)40-44.1995-1996年度省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1997.12省科协,省人事厅4.(MeancurvatureflowofhypersurfacesinEinsteinnianmanifold,数学杂志,V18,2(1998)139-149.1997-1998年度省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1999.12省科协,省人事厅,省科委5.欧氏空间子流形的第一特征值的估计,数学年刊,Vol.21,SerA,5(2000)591-594.1999-2000年度省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2000.12省科协,省人事厅,省科委6.GlobalPinchingTheoremsofsubmanifoldinSphere,Internat.J.Math.&Math.Sci.Vol.31,No.3(2002)183-191,HindawiPublishingCorp.2001-2002年度省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2002.12?省科协,省人事厅,省科委7.Globalpinchingtheoremsforminimalsubmanifoldsinspheres.Colloq.Math.96(2003),no.2,225--234.)2003-2004年度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05.12省科协,省人事厅,省科委九、出版著作1.数学辞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参加微分几何部分的编撰。2.新课程资源与拓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参加几何与拓扑部分的编撰。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1.GlobalPinchingTheoremsofsubmanifoldinSphere,Internat.J.Math.&Math.Sci.Vol.31,No.3(2002)183-191,HindawiPublishingCorp.2.球面中平行平均曲面整体刚性定理,杭师院学报,Vol.19,2(2002)1-4.3.Advancedmathematicalecationinthenewcentury,InternationalJournalofEngineeringEcation,Vol.11,No.7(2002)162-167(与吴晓维合作)4.球面中极小子流形的整体刚性定理,工程数学学报,Vol.20,No.2,(2003)125-128.5.关于Ricci对称的黎曼流形的孤立性,绍兴文理学院学报,Vol.23,No.7(2003)10-126.GLOBALPINCHINGTHEOREMSFORMINIMALSUBMANIFOLDSINSPHERE,ColloguiumMathmaticum,Vol.96,No.2(2003)225-234.01,4,247.球面中常平均曲率超曲面的整体Pinching定理,工程数学学报,Vol.21,3(2004)451-454.8.球面中Ricci平行的超曲面,绍兴文理学院学报,Vol.24,7(2004)31-33.9.DeSitter空间中紧致类空子流形上Yang-Mills场的不稳定性,杭师院学报,2005(4)2551-2555。(与徐慧群合作)10.伪欧氏空间中类空子流形的第一特征值,工程数学学报,Vol.22,2(2005)373-37611.球面中紧致子流形的Yang-Mills场的不稳定性和孤立性,工程数学学报,Vol.22,5(2005)868-902(与徐慧群合作)12.SPACELIKEHYPERSURFACESINDESITTERSPACEWITHCONSTANTHIGHERORDERMEANCURVATERE,Internat.J.Math.&Math.Sci.Volume2006,AticleID19545,1-6,HindawiPublishingCorp.(与徐慧群合作)13.p-Yang-Mills泛函的变分公式,杭师院学报,1(2006),1-4.(与马加佳合作)14.Beltrami定理的推广,数学杂志已录用(与陆明合作)陈斌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陈斌,男,1963年11月生,浙江省奉化市人,杭州师范学院科研处处长、杭师院重点研究所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省新世纪”151”一层次人才,杭州市新世纪"131"一层次人才,浙江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天文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杭州市青年联合会委员。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81年考入杭州师范学院物理系物理专业,198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90年考入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94年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获浙江大学2006年度竺可帧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荣誉;1997年至1999年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00年去香港大学短期学术访问,2001年去德国奥古斯堡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学术访问,2002年去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物理系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半年,2004年至多005年在美国奥克啦荷玛州立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研究,2007年1月去日本北海道大学短期学术交流。三、代表论著在国内外著名物理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英文学术论文40余篇,绝大部分被SCI收录,97年以来,论文被SCI他引200多次,第一作者论文被SCI他引100多次,第一作者论文单篇被他人引用最高次数48次.四、所在硕士学位点:1.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育)2.凝聚态物理3.理论物理五、主要研究方向物理教育介观物理强关联电子系统的物理性质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介观物理高等量子力学科技文献检索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双量子点的输运性质及相关近藤问题的研究”(主持)2.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纳米巴基管的电子关联与无序效应的研究”(主持)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人才培养专项基金“超微电路的工作原理研究”(主持)4.教育部科学技术重大项目“介观电路与器件的量子理论研究”(主持)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类钙矿体系巨介电特性和反常行为的研究”(参加)八、主要科研获奖1.2002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九、出版著作1.主编学科教育研究-----物理教育,杭州出版社,2004年2.主编新课程教学研究------科学,杭州出版社,2005年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1.BinChen,ZhenyueZhu,andX.C.XieQuantumsizeeffectsinthermodynamicsuperconctingpropertiesofultrathinfilms,Phys.Rev.B74,132504(2006)(SCI收录)2.BinChen,XiaojuanShen,YouquanLi,DarenYu,RushanHanEffectofscatteringinthemesoscopicpureLdesignelectriccircuit,PhysicaE.31(2006)165(SCI收录)3.BinChen,XiaojuanShen,YouquanLi,LiLySunandRushanHanDynamictheoryforthemesoscopicmetallicrings,PhysicaE.31(2006)27(SCI收录)4.BinChen,XiaojuanShen,LilySunandRushanHan,MacroscopicQuantumCoherentPhenomenaintheMesoscopicElectricCircuit,Inter.J.Theor.Phys.Inpress5.ZhenyueZhu,Qing-fengSun,BinChenandX.C.Xie,NumericalsimulationsofaballisticspininterferometerwithRashbaspin-orbitalinteraction,Phys.Rev.B74,085327(2006)(SCI收录)6.YinCheng,YouquanLiandBinChen,Persistentspincurrentinantisotropicspinring,PhysicaE35(2006)1(SCI收录)7.RongqingZuo,LixinFeng,YueyueYan,BinChen,GuanghanCao,ObservationofgiantdielectricconstantinCdCuTiOceramics,Sol.Stat.Commun.138(2006)91(SCI收录)8.BinChen,XiaojuanShen,YouquanLi,LiLySunandZujianYin,Dynamictheoryforthemesoscopicelectriccircuit,Phys.Lett.A335(2005)103(SCI收录)9.BinChen,ZhengfanandRushanHan,Self-consistentmean-fieldtheoryforspin1andspin1/2ferrimagneticchain,PhysicB349(2004)1(SCI收录)10.Zu-JianYing,ItzhakRoditi,AngelaFoerster,BinChen,Exactsolutionandmagneticpropertiesofananisotropicspinladder,Euro.Phys.J.B.41(2004)67(SCI收录)11.Zu-JianYin,Xi-WenGuan,AngelaFoerster,BinChenandItzhakRoditi,Magnetizationplateauandquantumphasetransisionsinaspin-orbitalsystem,Euro.Phys.J.B,38(2004)535(SCI收录)12.BinChen,XiaojuanShenandYouquanLi,DynamicStarkLaddersinthemesoscopicmetallicrings,Phys.Lett.A313(2003)421(SCI收录)13.BinChen,XiDaiandRushanHan,Dynamiclocalizationinmesoscopicmetallicrings,Phys.Lett.A302,325(2002)(SCI收录)14.Zu-JianYing,You-QuanLi,Shi-JianGuo,BinChen,ExtensionofBetheanatztomultipleoccupanciesforone-dimensionalSU(4)fermionswithfunctioninteraction,J.ofMath.Phys.43,5977(2002)(SCI收录)陈辉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陈辉,男,1949年10月生,黑龙江明水县人,杭州师范学院理学院院长、杭州市数学会理事长、教授、硕士,全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学会常务理事。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77年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1981年到绥化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85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87年后获理学硕士学位,先后担任数学系系主任、教务处长等职。1998年但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学系工作,1999年1月调入杭州师范学院数学系工作,曾任数学系系主任。三、代表论著《抽象代数引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高等代数概论》,杭州出版社2006年11月;《一类Abundant半群的结构》数学学报1996年2期;《OnWeaklyCommutivepo-semigroups》数学研究与评论1998年1期;《具有正规中间幂等元的Abundant半群的结构与特征》自然科学进展SCI1998年5期;《Thestructureofaclassoforderedabundantsemigroups》数学半年刊2001年1期;《Constructionofakindofaboundantseemingroofs》MatnematicscoummunicationsVolume11(2006).No.2四、所在硕士学位点:基础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方向五、主要研究方向代数数学教育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近代数学基础数学方法论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1、《正则半群的结构理论及其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5年(参与)5万元;2、《富足半群的结构理论及应用》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8-2000年3万元,独立完成;3、《高师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与华东师范大学、南通师范学院合作,(我们支配)五万元;3、《广义正则半群的构造》学院重点项目;4、《序半群的结构理论及应用》学院重点项目。八、主要科研获奖1.《路代数的有向图特征及其应用》获95年度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浆2.《一类序半群的结构理论及应用》获97年度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浆3.《Abundant半群的结构理论及应用》获99年度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4.浙江省优秀科研论文二、三等奖四次。九、出版著作1、近世代数学习指导,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主编2、学科教学研究—数学教育,杭州出版社,2002年1月,主编3、新课程资源拓展与探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主编4、抽象代数引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专著5、高等代数概论,杭州出版社,2006年11月,专著6、高等线性代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合译(二)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1.《一类Abundant半群的结构》数学学报1996年2期257—2622.《OnWeaklyCommutivepo-semigroups》数学研究与评论1998年1期25—283.《具有正规中间幂等元的Abundant半群的结构与特征》自然科学进展SCI1998年5期536—5424.《Thestructureofaclassoforderedabundantsemigroups》数学半年刊2001年1期11—165.《Constructionofakindofabundantsimigroups》MathematicalCommunications11(2006),No2,165—1716.《富足半群的结构定理》黑龙江大学学报1998年4期1—57.《Generalcompoundmapandcompoundsymmetricgroup》黑龙江大学学报2000年4期8.《本原广义Γ-环上模的结构定理及其应用》黑龙江大学学报2000年3期13—169.《PO-半群满足弱交换性的充要条件》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6期11—1410.《本原广义Γ-环的结构定理及其应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6期11.《本原路代数,(右)Goldie路代数的有向图特征》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3期10—1312.《准充足半群的特征与结构》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期1—413.《偏序富足半群的结构》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期1—414.《多项式最大公因式的一种求法》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6期15.《类比和归纳—数学发现的重要方法》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2期16.《典型无穷积分在解高等代数问题上的应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6期445—447谷峰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谷峰,男,1960年11月生,辽宁省沈阳市人,浙江省重点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负责人,杭州师范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副所长,理学院副院长,杭州市数学会理事,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79年考入齐齐哈尔师范学院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1983年毕业或李学学士学位,分配到克山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87年调入黑龙江省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基础部工作,1994年调入齐齐哈尔大学数学系,2003年调入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1998年8月至1999年7月到四川大学数学学院作张石生教授的高级访问学者,近年来多次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三、代表论著论文:[1]IterationProcessesforApproximatingFixedPointofOperatorsofMonotoneType,Proc.Amer.Math.Soc,129(2001)(SCI检索)[2]IterativeProcessforCertainNonlinearMappingswithLipschitzCondition,Appl.Math.Mech.,22(2)(2001)(SCI检索)[3]关于-伪压缩型映象的具误差的Ishikawa和Mann迭代过程的收敛性问题,数学年刊,23A(1)(2002)[4]-强伪压缩映象不动点的Ishikawa迭代逼近,工程数学学报,18(1)(2001)(EI检索)[5]TheIshikawaandMannIterativeApproximationforSolutionsofVariationalInclusionswith-StronglyAccretiveType,FixedPointTheoryandApplications,4(2003)(ISTP检索)[6]Strongandweakconvergenceofimplicititerativeprocesswitherrorsforasymptoticallynonexpansivemappings,J.Appl.Anal.,12(2)(2006)[7]Thenewcompositeimplicititerativeprocesswitherrorsforcommonfixedpointsofafinitefamilyofstrictlypseudocontractivemappings,《J.Math.Anal.Appl.》,329(2),2007(SCI)著作:[1]《不动点定理及非线性算子的迭代收敛性》,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4月四、所在硕士学位点:1.应用数学五、主要研究方向非线性算子理论变分不等式不动点理论及其应用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不动点理论及其应用非线性算子理论非线性泛函分析凸分析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1.非线性算子理论及应用(2001.7-2003.12),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0511132),主持。2.不动点理论及非线性算子的迭代方法(2003.1-2005.12),黑龙江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0211),主持。3.不动点理论及其应用(2003.1-2004.12),黑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项目(1053G015),独立。4.非线性算子理论及其应用(2006.1-2008.1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605191),主持。4.非线性奇异微分方程解的研究(2005.5-2007.5),浙江省社联重点课题(20051897),主研(2/5)。八、主要科研获奖1.齐齐哈尔市第四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励,2001年11月.2.《关于-压缩映射的公共不动点定理》,齐齐哈尔市第九届自然科学技术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2000年11月;黑龙江省第七届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二等奖,2002年8。3.《关于非线性算子的迭代收敛性研究》,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三等奖,2002年6月4.《IterationProcessesforApproximatingFixedPointofOperatorsofMonotoneType》,齐齐哈尔市第十届自然科学技术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2003年8月;黑龙江省第八届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一等奖,2003年12月。5.《Banach空间中一类非线性变分包含问题解的存在性和逼近问题》,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05年月。九、出版著作1.《不动点定理及非线性算子的迭代收敛性》,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4月2.《现代高等数学》,参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月。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1.IterationProcessesforApproximatingFixedPointofOperatorsofMonotoneType,《Proc.Amer.Math.Soc.》,129(2001),(SCI检索)2.IterativeProcessforCertainNonlinearMappingswithLipschitzCondition,《Appl.Math.Mech.》,22(12)(2001),(SCI检索)3.-强伪压缩映象不动点的Ishikawa迭代逼近,《工程数学学报》,18(1)(2001),(EI检索)4.一类非线性算子Ishikawa迭代序列的强收敛定理,《数学物理学报》,21A(1)(2001)5.关于-伪压缩型映象的具误差的Ishikawa和Mann迭代过程的收敛性问题,《数学年刊》,23A(1)(2002)6.-强增生型算子方程的零点逼近,《数学研究与评论》,22(2)(2002)7.多值-强伪压缩映象不动点和多值-强增生映象方程解的Ishikawa迭代逼近,《数学研究与评论》,22(3)(2002)8.TheIshikawaandMannIterativeApproximationforSolutionsofVariationalInclusionswith-StronglyAccretiveType,FixedPointTheoryandApplications,4(2003)(ISTP检索)9.赋范空间中渐近伪压缩型映象不动点的迭代逼近,《应用泛函分析学报》,5(2)(2003)10.增生型非线性方程的具混合误差项的Ishikawa迭代程序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6(3)(2003)11.关于非线性方程解的具误差项的Ishikawa迭代过程的稳定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3(5)(2003)12.OntheIshikawaIterativeApproximationwithMixedErrorsforSolutionstoVariationalInclusionswithAccretiveTypeMappingsinBanachSpaces,《Math.Commun.》,8(1)(2003)13.Banach空间中一类非线性变分包含问题解的存在性和逼近问题,《工程数学学报》,21(2)(2004)14.NewConvergenceTheoremsforStronglyPseudocontractiveOperatorsinArbitraryBanachSpaces,《Acta.Sci.Math.》(Szeged),70(3-4)(2004)15.StabilityofMannandIshikawaiterativeprocesseswitherrorsforaclassofnonlinearvariationalinclusionsproblem,《Math.Commun.》,9(2)(2004)16.Banach空间中强增生型变分包含解的具混合误差项的Ishikawa迭代逼近,《数学物理学报》,25A(2)(2005)17.一类非线性变分包含问题解的迭代程序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应用数学》,18(3)(2005)18.一类非线性变分包含解问题解的迭代程序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应用泛函分析学报》,7(3)(2005)19.Multi-stepiterativeprocesswitherrorsforcommonfixedpointsofafinitefamilyofnonexpansivemappings,《Math.Commun.》,11(1)(2006)20.ψ-强增生型变分包含问题解的Ishikawa迭代逼近,《应用数学》,19(2)(2006)21.Strongandweakconvergenceofimplicititerativeprocesswitherrorsforasymptoticallynonexpansivemappings,《J.Appl.Anal.》,12(2)(2006)22.赋范空间中渐进一致Ф-伪压缩型映象不动点的迭代逼近,《数学的实践与认识》,36(3)(2006)23.一类具有Lipschitz条件的非线性变分包含问题解的存在性和Ishikawa迭代逼近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31(4)(2006)24.Convergenceofimplicititerativeprocesswitherrorsforafinitefamilyofasymptoticallynonexpansivemappings,《数学物理学报》,26A(7)(2006)25.Banach空间中一类具有Lipschitz条件的增生型变分包含解的存在与逼近问题,《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3(6)(2006)26.Thenewcompositeimplicititerativeprocesswitherrorsforcommonfixedpointsofafinitefamilyofstrictlypseudocontractivemappings,《J.Math.Anal.Appl.》,329(2),2007(SCI)李宝兴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李宝兴,男,1960年5月生,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人,杭师院重点研究所微流控芯片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享受杭州市政府特贴,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杭州市新世纪"131"人才,浙江省物理学会理事。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78年考入杭州师范学院物理系物理专业,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考取吉林大学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专业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1997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进浙江大学材料和化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近年来多次应邀到境外参加学术交流。三、所在硕士学位点:凝聚态物理学四、主要研究方向半导体团簇物理五、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固体理论材料物理电磁学六、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1、“纳米团簇在硅锗晶体表面上的生长和沉积的早期过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0274016,主持。2、“团簇及基因分析芯片的表面吸附和光电特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教育部“优博”专项基金项目,批准号:200320,主持。3、“半导体纳米团簇的物性研究”,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主持。4、“玻璃微流控芯片微通道表面上OH根数目的表征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人才基金项目,批准号:R405097,主持。5、“新型的铝硅团簇柱结构的机理和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0674039,主持。七、主要科研获奖1、博士论文“硅和锗团簇的稳定结构及硅团簇的吸附特性研究”200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半导体纳米团簇及他们在硅表面上的沉积特性研究”项目,2006年获得浙江省教育厅颁发的科研成果二等奖。八、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1.B.X.Li,P.L.Cao,R.Q.ZhangandS.T.Lee,“Electronicandgeometricstructureofthinstableshortsiliconnanowires”,Phys.Rev.B65,125305(2002)(SCI收录).该论文(Electronicandgeometricstructureofthinstableshortsiliconnanowires)被同时收录在刊物“VirtualJournalofNanoscaleScience&Technology,March25,2002Vol5,Issue12”上。2.B.X.Li,P.L.Cao,Z.Z.Ye,R.Q.ZhangandS.T.Lee,“OxygenadsorptiononsmallSiclusters:Afull-potentiallinear-muffin-tin-orbitalmolecular-dynamicsstudy”,J.Phys.:Conden.Matter14,1723(2002)(SCI收录).3.B.X.Li,P.L.Cao,BSongandZ.ZYe,“ElectronicandgeometricstructuresofGen-andGen+(n=5-10)clustersincomparisonwithcorrespondingSinions”,Phys.Lett.A307,318(2003)(SCI收录).4.B.X.Li,P.L.Cao,BSongandZ.ZYe,“StabilityofneutralandchargedSi50cageandstackedstructureandincomparisonwithSi60structures”,J.Mol.Stru.:THEOCHEM,60,189(2003)(SCI收录).5.B.X.Li,P.L.CaoandX.YZhou,“ElectronicandgeometricstructuresofSin-andSin+(n=2-10)clustersandincomparisonwithSin”,Phys.Stat.Sol.,328,11(2003)(SCI收录).6.B.X.Li,P.L.CaoandF.S.Liang,“StablestructuresofGe20clusters:afull-potentiallinear-muffin-tin-orbitalmolecular-dynamicsstudy”,PhysicaB,620,189(2003)(SCI收录).7.B.X.Li,P.L.Cao,S.C.Zhan,“GroundstatestructuresofSin(n=11-25)clusters.”Phys.Lett.A,316,252(2003)(SCI收录).8.B.X.Li,QingXu,“LowestenergystructuresofanionicSin(n=11-25)clusters”,Phys.Stat.Sol.,241,990(2004)(SCI收录).9.B.X.Li,P.L.Cao,“Siliconnanoringsandnanotubes:afull-potentiallinear-muffin-tin-orbitalmolecular-dynamicsmethodstudy”,J.Mol.Stru.,679,127(2004)(SCI收录).10.B.X.Li,P.L.Cao,“TheoreticalstudyoftheadsorptionofSin(n=5-7)clustersonSi(100)-2´1surface”,Phys.Lett.A,330,299(2004)(SCI收录).11.B.X.Li,J.H.Liu,S.C.Zhan,“StabilityofSi70cagestructures”,Eur.Phys.J.D32,59-62(2005)(SCI收录).12.B.X.Li,“Stabilityofmedium-sizedneutralandchargedsiliconclusters”,Phys.Rev.B71(2005)235311(SCI收录).13.B.X.Li,F.S.Liang,Y.H.Zhu,J.XuandG.Q.Lai,“StablestructuresofneutralandionicGen(n=11-19)clusters”,J.Mol.Stru.,756,19(2005)(SCI收录).14.李宝兴,褚巧燕,俞键,“中等正离子硅团簇的稳定结构及结构演变”,江西科学,Vol.23,No.4(2005)pp303-0515.J.S.Yang,B.X.LiandS.C.Zhan,“StudyofGaAsclusterionsusingFP-LMTOMDmethod”,Phys.Lett.A,348,416(2006)(SCI收录).14.S.C.Zhan,B.X.Li,J.S.Yang,“Studyofaluminum-dopedsiliconclusters”,PhysicaB,387(2007)42115.Qiao-yanChu,Bao-xingLi,andJianYu,“Stabilityofcarbon-dopedsiliconclusters:FP-LMTOmoleculardynamicscalculations”,J.Mol.Stru.,806(2007)(2007)67(SCI收录).16.李宝兴,叶美英,褚巧燕,俞健,“玻璃微流控芯片表面改性的微观机理研究”,物理学报,(2007)(付印中)17.杨建宋,李宝兴,“砷化镓离子团簇的稳定性研究”,物理学报,55卷,12期6562-6569(2006)18.F.S.Liang,B.X.Li,“Stabilityofthestackedtetracappedoctahedrons”,WSEASTransactionsonsystemsandcontrol,1(2006)325(SCI收录).李康教授学科名称理论物理学科代码070201英文名称TheoreticalPhysics学科点所属一级学科物理学学科点所在学位分委员会理学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点负责人李康教授学科点概况理论物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二级学科。近五年内,学科组成员主持了省部级以上规划课题3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发表于物理学SCI核心期刊的论文80余篇,其中,大部分论文也被SCI光盘版收录。也有20余篇论文发表在世界一流高影响因子物理杂志上,如美国的Phys.Rev.系列杂志,欧洲的Euro.Phys.J.系列杂志以及英国的J.Phys.系列杂志等。本学科组有一名成员获国家千百万人才,三名成员被分别评为浙江省“151”第一或第二层次人才,有多名成员为杭州市“131”人才。教学和科研方面我们团队也有很强的优势,有一人获浙江省和杭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和本校“教学十佳”的称号,另有一人获得杭州师范学院05年科研十佳称号。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物理学专业功底,熟悉理论物理学科前沿;掌握理论物理研究的基本技能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培养独立的科研工作能力,使学生能在一些前沿领域能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由于理论物理的特点,我们也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阅读国外原文参考书籍和外文科研资料,并初步具有利用英语写作科研论文的能力。研究方向(一):量子场论与量子力学研究方向(二):凝聚态理论研究方向(三):光子学理论指导教师李康,陈斌,李宝兴,杨建宋,詹世昌,庄飞 附件二: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李康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李康,男,1960年9月生,陕西西安市人,杭州师范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第三世界科学院协联成员、国际理论物理中心资深访问教授。教授、博士,浙江省151人才,中国高校数学物理方法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78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学习,1982年分配到陕西延安大学任教,1985年考入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88年获得硕士学位,91年获得博士学位,1991年下半年到浙江大学近代物理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工作,93年博士后毕业时在浙江大学晋升副教授职称。93年11月至97年在原杭州大学物理系任教,97年—03年任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03年4月份调入杭州师范学院理学院工作。近年先后十余次受国外科研院所的邀请和资助去国外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这些单位包括美国的哈佛大学,意大利的国际理论物理中心,阿根廷国立拉普拉塔大学,马来西亚的马来亚大学等。三、所在硕士学位点:1.理论物理2.凝聚态物理四、主要研究方向1,量子场论与量子力学,2,场论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五、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1,群论,2,理论物理中的数学方法六、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1,场论对偶性及其在强关联物理体系中的研究(26万+学校配套26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6.1-2008.12),批准号10575026,项目负责。2,量子纠缠及其在强关联系统中的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0万),批准号:CHJG200606,项目负责。3,子电动力学散射过程的非对易效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5万+学校配套25万)(2004.1-2006.12),批准号:90303003,项目负责。4,场论对偶性及其应用的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5.5万)(2004.1-2006.12)批准号:M10342,项目负责。5,ICTP高能物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交流项目(1万),批准号:10411140173,项目负责。6,国际理论物理中心访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交流项目(1万),批准号:10511140163,项目负责。7,量子群对称性系统及物理实现的研究(5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994.1-1996.12),项目负责。8,完全可积模型对称性及可积本性的研究(3万),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997.1-1999.12),项目负责。9,非局域相互作用量子场论舆强关联物理系统(5.5万),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1—2005.12),实际主持。10,弦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交流项目(1万),2002年,项目负责。七、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1,TheHMWeffectinNon-commutativeQuantumMechanics,JournalPhys.A40(2007)2197,2,ThetopologicalACeffectonnon-commutativephasespace,KangLiandJianhuaWang,Eur.Phys.Jour.C,50(2007)3,TheHMWEffectinNoncommutativeSpace,JianhuaWangandKangLiChin.Phys.Lett.24(1)(2007)5-77,4,CommutatorAnomalyinNoncommutativeQuantumMechanics,SayipjamalDulatandKangLi,Mod.Phys.Lett.A21(39)(2006)29915,SplitAngularMomentuminNoncommutativePhaseSpace,KangLiandJianhuaWangHighEnergyPhys.andNucl.Phys.30(11)(2006)10536,HeisenbergAlgebrafornoncommutativeLandauProlemKangLi,XiaohuaCaoandDongyanWangChinesePhysics,15(10)(2006)22367,TheAharonov-BohmEffectinNoncommutativeQuantumMechanicsKangLiandSayipjamalDulatEur.Phys.Jour.C45(2006)8258,TheHydrogenatomspectruminNCPhasespaceKangLiandNidalChamounChin.Phys.Lett.23(5)(2006)11229,EnergySplittingofIsotropicHarmonicOscillatorinNoncommutativePhaseSpaceJianhuaWang,KangLiandPengLiuHighEnergyPhys.andNucl.Phys.30(5)(2006)38710,Representationofnoncommutativephasespace,KangLi,JianhuaWang,Mod.Phys.Lett.A20(28)(2005)216511Greenfunctionsolutiontothedoubletpotentialequationofthemovingdyon.KangLiandJianhuaWangHighEnergyPhys.andNucl.Phys.29(8)(2005)12,ScalargravityandHiggsMechanism,ChiyiChenandKangLi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oreticalPhysics,44(9)(2005)153113,TheSO(2)alitytheoryofEMradiationofhighenergydyons.KangLiandJian-huaWangHighEnergyPhys.andNucl.Phys.27(10)(2003)87314,Classicalelectromagneticfieldtheoryinthepresenceofmagneticsources.KangLi,WenJunChen,andCarlosNaon.Chin.Phys.Lett.20(3)(2003)32115,Twopotentialaltheoryforlowspeedmovingdyons,JianhuaWangandKangLi,J.ZhejiangUniv.(Scienceedition),30(2003)27116,DualitytheoryofLorentzforce,JianhuaWangandKangLi,J.ShaanxiNormalUniv.(Scienceedition),31(2003)5117Commentsonthedependenceoftheelectricchargeandmagneticcharge.KangLiMod.Phys.Lett.A17,No.40(2002)2647-2655.18,Aharnov-BormEffectwithmagneticcharges,Guo-QiHuandKangLiActaPhysicaSinica,51,No.6(2002)120829,NonlocalThirringmodelwithspinflippinginteraction,AnibalIucci,KangLiandCarlosNaon,Nucl.Phys.B601(2001)607.20,Analternativeformulationofclassicalelectromagneticality,KangLiandCarlosNaon,ModernPhysicsLetterA16(2001)1671.李祖泉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李祖泉,男,1963年8月生,浙江吉林省怀德市人,杭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教授、硕士。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85年考入黑龙江大学历史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研究生,1988年获硕士学位。三、所在硕士学位点:基础数学四、主要研究方向:一般拓扑学五、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一般拓扑学,拓扑空间论,函数空间上的拓扑六、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1.函数空间Cp(X)中的分裂性,黑龙江省教委科研项目,主持。2.集值映射空间的拓扑和一致,佳木斯大学科研项目,主持。3.集值映射空间的拓扑性质,杭州师范学院科研启动基金,主持。八、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1.对应模型中微连续类在两种拓扑下的应用,应用数学,2001年第3期。2.集值映射空间上的特征,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2005年第2期。3.集值映射空间中的紧星拓扑,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年第6期。4.集值映射空间在紧开拓扑下的性质,数学研究与评论,2007年第2期。5.集值映射空间上的仿紧性和特征,数学杂志,2007年第2期。6.集值映射空间的度量化,工程数学学报,2007年。九、出版著作1.《初等代数研究》,教材,哈尔滨出版社,2001年3月。刘堤仿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刘堤仿,男,1957年5月生,湖北省仙桃市人,杭州师范学院重点研究所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全国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北省特级教师。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75年参加教育工作,1977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1982年毕业后分配湖北十堰市15中学任教,1993年任副校长,1997年调入十堰教育学院科研处处长、党办主任。三、代表论著《数学教育创新理念与行动》,气象出版社2002;《教师校本培训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理念与行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关于数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1994年第1期;《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教育研究》2002年第11期。四、所在硕士学位点: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五、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思维论、教师教育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中学数学教学研究、教师校本培训学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1.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2002-2003),国家跨世纪园丁工程科研课题,执笔人。2.教师校本教育学研究(2004-2005),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主持。3.教师院校培训学研究(2005-2007),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主持。4.教师培训者研究(2004-2006),浙江省教师重点课题,主持。5.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模式研究(2005-2007),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子课题,主持。八、主要科研获奖1.《教师校本培训学》,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6;2.《关于数学教育创新体系的探讨》,十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3.《校本培训实验研究》,教育部师范司一等奖,2003;4.《实施校本培训项目制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全国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一等奖,2006。九、出版著作1.《数学教育创新理念与行动》,专著,气象出版社2002;2.《教师校本培训学》,专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理念与行为》,著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4.《新编高等数学》,副主编,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5.《校本培训实验研究》,参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1.校本培训三型十环模式的构建师资培训研究2002.22.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报告教育研究2002.11.3.关于构建教师校本教育学理论框架的实践与探索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11.4.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下的班主任培训班主任2004.1,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04.35.教师校本培训行动策略探微中国学术研究2004.1.6.教师校本培训场刍议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3.7.当前教师校本培训管理方式举偶中国成人教育2004.7.8.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校本培训者培训成人高等教育2004.3.9.校本培训者培训的理念与行为教师培训:二十一世纪的新视野。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10出版.10.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师资培训研究2004.411.区域性培训者培训理念与行为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1212.教师专业化发展条件下的校本培训评价中国教育经济与管理2005.113.大学文化碰撞与打造和谐校园环境中国教育经济与管理2005.314.促进学校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理念与行动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1115.班主任专业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班主任之友2006.316.实施校本培训项目制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4.《教师教育研究与评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1.17.促进学校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理念与行动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6.418.以项目制打造区域性教师校本培训平台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319.新课程背景下的反思性教学浅探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720.从一个问题情景体验看教师专业化小学数学教师2006.1021.教师的教学问题诊断刍议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6.1022..实施多元评价,促进教师发展—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123.学校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平台构建成人高等教育2006.2卢志康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卢志康,男,1943年1月生,浙江省湖州市人,杭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教授.。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60年考入杭州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1964年毕业考入杭州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学者陈建功院士(当时称学部委员)学习三角级数与逼近论。1967年毕业后,于余杭县余杭中学任教十年。1978年5月参加组建中的杭州师范学院任教至今.。1980年秋-1981年秋在北京大学师从程民德院士进修调和分析。1988年秋-1989年秋在美国南伊利诺大学爱得华兹分校作交流访问。1979年成为杭州师范学院首批讲师,1986年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晋升为教授。三、代表论著1.Fourier级数的收敛和求和,《数学学报》,1986年第29卷第3期。2.基于第二类Chebyshev多项式零点的Pal-型插值多项式的逼近,《数学年刊》,1995年第16卷第5期。3.ThedivergenceofLagrangeinterpolationinequidistantnodes,《AnalysisinTheoryandApplication》,2003年第19卷第2期。4.ThedivergenceofLagrangeinterpolationfor,《AnalysisinTheoryandApplications》2005年第21卷第4期。5.TheexactconvergencerateatzeroofLagrangeinterpolationpolynomialto,《AnalysisinTheoryandApplications》,2006年第22卷第3期。6.插值多项式对函数的逼近,浙江大学学报,2006第33卷第6期。四、所在硕士学位点基础数学五、主要研究方向1.逼近论2.Fourier分析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1.现代实分析2.函数逼近论3.Fourier分析4.函数插值七、主要科研获奖1981年,激荡震荡函数积分的研究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证书。1987年,有关Fourier级数的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及杭州市1988年度优秀论文一等、二等奖。1994年,图的调和着色问题研究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省人事厅优秀论文二等奖。1995年,Fourier积分的研究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996年,负责的《数学分析》课程建设获省第二届高师优秀教育成果奖。1997年,Pal插值逼近的研究获程建设获省优秀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1999年,获高等学校优秀教师奖(曾宪梓奖)。1999年,图的调和着色数的研究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05年,Lagrange插值多项式的研究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徐慧群副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徐慧群,女,1974年10月生,浙江省常山县人,杭州师范学院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90年考入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1994年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研究生,1999年获博士学位。三、主要研究方向黎曼几何、FINSLER几何四、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黎曼几何初步、调和映照五、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1.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某些几何变分问题和特征值问题。2004-2006(M103047)2.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曲率流及其在微分几何中的应用。2005-2007(no.10471122)六、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1.Nonexistenceofthestablequasi-harmonicmap.ChineseQuart.J.Math17(2002),47-512.稳定P-调和映照的不存在性。数学杂志,1(2004),49-523.完备非紧黎曼流形到拼挤黎曼流形的P-调和映照。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2004)5-84.De-sitter空间的2-调和类空子流形。杭州师范学院学报5(2004)381-3845.De-sitter空间中紧致类空子流形上的Yang-Mills场的不稳定性。杭州师范学院学报4(2005)251-1556.球面中紧致子流形上Yang-Mills场的不稳定性和孤立性。工程数学学报5(2005)898-9027.Pinchingandnonexistenceofstableharmonicmaps。数学研究(2)20068.SpacelikehypersurfacesindeSitterspacewithconstanthigherordermeancurvatere。InternationalJournalofMathematicsandMathematicalSciences,20069.L-pinchingtheoremforsubmanifoldsinasphere。KodaiMathematicalJournal。(preprint)杨建宋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杨建宋,男,1957年10月生,浙江省诸暨市人,杭州师范学院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浙江省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78年考入杭州师范学院物理系物理专业,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1986年在上海复旦大学学习研究生主要课程。三、代表论著《StudyofGaAsclusterionsusingFP-LMTOMDmethod》,PhysicsLettersA348(2006);《Solitarywavesolutionsofhighorderscalarfieldsandcoupledscalarfields》,Z.Naturforsch.54a,(1999);《砷化镓离子团簇的稳定性研究》,《物理学报》2006年第1期;《砷化镓离子团簇的稳定性研究》,ChinesePhysicsLettersVol.21,4(2004)。四、所在硕士学位点:1.凝聚态物理2.理论物理五、主要研究方向纳米团蔟非线性物理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计算物理高等量子力学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1.场论对偶性及其在强关联物理体系中的应用(2005-2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575026),第二。2.多Sine-Gordon系统孤立波研究(2005-2006),浙江省教育厅项目(2005080),主持。3.纳米硅棒的物理研究(2003-2004),浙江省教育厅项目(20010182),第二。八、主要科研获奖1.大学物理课程优化及其数字化教学创新的研究与实践2005年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二)九、出版著作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论文名称发表刊物发表时间收录情况排名非线性物理方程的映射关系和精确求解学报2003-5 1/1砷化镓离子团簇的稳定性研究中国物理快报2004-4SCI1/2定系数TripleSine-Gordon方程的精确解学报2004-5 1/1StudyofGaAsclusterionsusingFP-LMTOMDmethodP.L.A2006-1SCI1/3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评价的思考学报2006-3 1/1砷化镓离子团簇的稳定性研究物理学报2006-12SCI1/2杨秀良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杨秀良,男,1963年9月生,贵州省黎平县人,杭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数学系任教,杭州市新世纪"131"人才。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79年考入贵阳师范学院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1983年毕业后到贵州黔东南师专任教,1995年到贵州师范大学任教,2001年到杭州师范学院任教。1987年考入兰州大学基础数学研究生班。长年来多次应邀到境内外参加学术交流。三、代表论著无四、所在硕士学位点:基础数学五、主要研究方向抽象半群,变换半群,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代数学,半群基础,半群技巧,图论,变换半群。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1.半群,簇与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571077,参加。八、主要科研获奖1.变换半群的主因子的幂零秩,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2001年。2.奇异变换半群的极大子半群的分类,浙江省优秀论文二等奖,2003年.3.群与变换半群的结构与分类,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4年。九、出版著作无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1.Aclassificationofmaximalidempotent-generatedsubsemigroupsoffinitesingularsemigroups.SemigroupForum2002,64,236-242.2.有限对称逆半群的H-断面,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1(3),5-93.MaximalsubsemigroupsoffinitetransformationsemigroupsK(n,r).ActaMathematica,2004,20,475-482.4.ExtensionsofCliffordsubsemigroupsofthefinitesymmetricinversesemigroups.CommunicationsinAlgebra2005,33,381-391.5.H-trivialtransformationsemibandsanddigraphs,CommunicationsinAlgebra,2005,33,1461-14816.MaximalRegularSubsemibandsofSingn,SemigroupForum2006,72,叶立军副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叶立军,男,1969年9月生,浙江建德人,杭州师范学院数学系副教授,硕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91年考入杭州师范学院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199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考入杭州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方向研究生,先后多次组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04年获得浙江省高校青年资助项目,2005年10月具有副教授任职资格。2006年9月被聘为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方向硕士生导师。三、代表论著《数学教师专业化与高师数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数学教育学报2004年11月;《也谈数学教育研究的国际接轨》,数学教育学报,2006年5月;《数学解题中注意培养学生整体化思想》,数学通报,2006年11月;《关于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年第7期(专稿);《新课程中学数学实用教学80法》,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数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现代数学教学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四、所在硕士学位点: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方向五、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育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数学教学论数学课程论数学方法论现代数学教育技术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1.《数学与科学进步》,浙江省第五批重点教材(2006年),4万元,2006年——2008年,主持2.《课堂教学视频案例与教师教学行为分析的理论与实践》,杭州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实验基地项目,4万元,2006年10月——2009年9月,主持3.《课堂教学视频案例与教师行为分析的理论与实践》(SW24)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2005年10月——2007年9月3000元主持4.《基础教育改革对高师数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影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2005—2)浙江省教育厅优秀青年资助项目2004年6月—2007年6月1万元主持5.《数学教师专业化及其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0434XP09)浙江省教育厅师范课题2004年6月—2005年9月1000元主持6.《课堂教学视频案例与《数学学科教学法》教学改革》J501杭州师范学院教改重点项目1万元主持7.《初等数学研究(含数学方法论、数学竞赛研究)》杭州师范学院第七批课程建设项目K7052005年10月——2007年9月12000元主持8.《数学教学实践与研究》,杭州师范学院网络课程,2.6万元,2006-2007,主持9.《TI技术在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2002XP21)浙江省教育厅课题2002.9—2005年9月8800元主持10.《现代教育技术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J413)杭州师范学院教改立项项目2003年6月—2005年6月8000元主持11.《初中阶段新课程标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4HS003)杭州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实验基地2003年10月—2006年10月3.36万元主持八、主要科研获奖1.《数学教师专业化与高师数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获浙江省自然科学论文三等奖,2003年12月3.《关于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获浙江省自然科学论文三等奖,2005年12月九、出版著作1.《数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浙江大学出版社ISSBN7-308-04163-8/G.8082005年6月全部2.《新课标中学数学实用教学80法》广东教育出版社ISSBN7-5406-5456-2/G..48352004年9月全书策划、主编3.《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浙江大学出版社ISSBN7-308-03620-0/O.3082004年4月第二作者4.《新课程资源拓展与探索》(高中数学)浙江大学出版社ISBN7-308-04163-8/G.8052005年5月主编、撰写5.《数学化归思维论》科学出版社ISSBN7-03-013809-0/O·20282005年5月撰写、主持6.《现代数学教学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作者7.《现代高等数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主编、编撰8.《初中数学优化创新学习60讲》浙江大学出版社ISSBN7-308-03601-4/G.6782004年4月主编、策划9.《学科教育研究——数学教育》杭州出版社ISSBN7-80633-684-2/G.4952004年5月主编、策划10.《新课程教学研究——数学》杭州出版社ISSBN7-80633-836-52005年10月主编、策划11.《新课标新学案——数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浙江文艺出版社ISSBN7-5339-1954-8/G.1502004月6月副主编、审稿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1.也谈数学教育研究的国际接轨数学教育学报2006年5月独立2.数学解题中注意培养学生整体化思想数学通报2006年11月独立3.数学教师专业化与高师本科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数学教育学报2002年12月独立4.关于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年第7期(专稿)独立5.加强高初结合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5月独立6.关于图形计算器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5月独立7.数学归纳法原理数学通讯2003年5月第一作者8.化归思维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及其教学对策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7月独立9.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点思考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独立10.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独立11.关于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现状及其思考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期独立12.教育实习对高师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独立13.关于中学数学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中学教研(数学)2002年11月第一作者14.数学竞赛改革与新课程标准的若干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3月第二作者15.类比和归纳——数学发现的重要方法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二期第二作者16.数学竞赛中的几何问题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二期第二作者17.关于数学考试命题的几点思考丽水学院学报2004年5月第二作者18.关于数学思维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及其教学对策丽水师专学报2003年5月第一作者19.高初结合在数学教学中几个应用及教学对策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6期独立于秀源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于秀源教授,男,1942年2月生,山东省章丘市人,理学博士,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应用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数学会常务理事,美国《MathematicalReviews》杂志特约评论员。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6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系;1983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81年赴英国Cambridge大学访问;1990年和1995年赴美国SouthernIllinois大学,Nevada大学,Carlifornia大学,Nebraska大学等访问讲学。1987年被聘为教授。三、代表论著1阶的估计(与潘承洞合作),山东科技出版社,19832超越数论基础,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3密码学与数论基础,山东科技出版社,19934一个超越性定理及其应用,中国科学(A),27:5(1997)405-4105ANoteontheMeanValueofNumbersoftheSolutionsof(modn),ActaMathematicaSinica,EnglishSeries,20:6(2004),1095-1102四、所在硕士学位点:1.应用数学2.基础数学五、主要研究方向解析数论,超越数论,数论应用(密码学)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阶的估计,函数论,解析数论,超越数论,数论及其应用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类别编号名称金额时间国家基金19971024数与函数的无理性的研究及其应用9.002000.1-2002.12国家基金10271037与信息安全有关的几个数论问题的研究及其应用17.502003.1.-2005.12.国家基金10671051几类函数与数的超越性研究16.002007.1.-2009.12.浙江基金199047组合数论中的几个问题及应用3.002000.1-2002.12浙江基金M103060无理数、连分数与伪随机数4.002004.1-2006.12衢州市科技项目20041120信息安全中的数学理论研究与应用1.002004.3-2005.12八、主要科研获奖 项目奖次时间1单向Hash函数的分析与设计党政密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中央办公厅)(2/8)20022关于位数码的研究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73超越性及有关问题的研究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84阶的估计与几个数论问题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二等)20005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数论问题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三等)2002九、出版著作1阶的估计(与潘承洞合作),山东科技出版社,19832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导------数学分析,(与裘焯明,)山东科技出版社,19853超越数论基础,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4密码学与数论基础,山东科技出版社,19935数论入门(译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6(withT.Bennet)Proceedingsofthe2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thematicsEcation,CalibearPublishing,20027初等数论,(与瞿维健),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1.关于代数逼近测度的注记,数学年刊,22A:1(2001)43-482.Anestimationrelatedwithfixedpoints,中国学术期刊文摘,7:4(2001)496-4983.一类同余方程解数的均值估计,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8:2(2001)1-44.关于RSA加密方法不动点的注记,计算机学报,24:9(2001)998-10015.基于不定方程ax+by=c的数字签名方案,中国学术期刊文摘,7:11(2001)1466-14676.关于RSA加密方法不动点的注记(II),计算机学报,25:5(2002)497-5017.一类与位数码有关的数的阶,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1(2002)1-38.(与吴铤)关于强RSA问题的几个注解,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1(2002)34-359.(与吴铤)一个安全有效的身份鉴别协议与对应的数字签名方案,通信学报,22:7(2002)20-2510.(与沈忠燕)一个新的同余方程及其渐近公式,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5(2003),22-2511.(与王莉)基于可验证秘密分享的口令共享认证方案,科学技术与工程,5(2003),457-45912.(与沈忠燕)基于离散对数和因数分解的门限群签名方案,科学技术与工程,5(2003),460-46113.AnapproximateexpressionrelatedwiththeRSAfixedpoints,AppliedMathematicsAJournalofChineseUniversities,SeriesB,19:1(2004)1-814.(与王莉、吴铤),基于广义可验证秘密分享的RSA门限签名方案,计算机工程,30:6(2004)56-5715.(与吴铤,陈勤,谢琪),匿名代理的理想实现,计算机研究与发展,41:4(2004),710-71416.(与王莉)对修改的ELGamal数字签名的密码分析,《密码学进---CHINACRYPT’2004》,246-247,科学出版社,200417.(withXieQi)ImprovementofLaihandYen’smultisignaturescheme,J.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5:9(2004)1155-115918.(与谢琪,吴铤),快速幂乘运算的Window法,计算机应用研究,21:1(2004)20-2219.(withXieQi)ImprovementofWPL’s(T,N)thresholdsignaturescheme,ICCC2004,Proceedingsof16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ercommunication,11:11(2004),1032-103520.(withXieQi)Anew(t,n)theresholdsignatureschemewithstandingtheconspiracyattack,WuhanUniversityJournalofNaturalSciences,10:1(2005)107-11021.(withXieQi)CryptanalysisofTsengetal.’sauthenticatedencryptionschemes,Appliedmathematicsandcomputation,158(2004)1-522.ANoteontheMeanValueofNumbersoftheSolutionsof(modn),ActaMathematicaSinica,EnglishSeries,20:6(2004),1095-110223.(与徐华)一个前向安全的多重数字签名,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4:1(2005)13-1624.(与谢琪)基于分组秘密共享的(t,n)门限签名体制,计算机学报,28:2(2005)209-21325.(与谢琪)Anovelgroupsignaturewithonetimesecretkey,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Vol.6A,No.6,(2005)560-56426.(withWangXiaoyunetc.)CryptanalysisoftheHashFunctionsMD4andRIPEMD,EUROCRYPT2005,1-1827.(与王小云等)HAVAL-128的碰撞攻击,中国科学(E辑),35:4(2005).405-41628.(与谢琪)有指定秘书的(t,n)门限群签名方案,高校应用数学学报,20:2(2005),156-16029.(与谢琪)指定接受者恢复消息的抗抵赖数字签名体制,浙江大学学报,32:4(2005),382-38530.(与徐华)一个Dirichlet级数的解析性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4:4(2005)256-25931.(与谢琪),一种安全有效的(t,n)多秘密共享认证方案,电子与信息学报,2005.932.(与谢琪),Anew(t,n)thresholdsignatureschemewithstandingtheconspiracyattack,武汉大学学报(英文版),2005.133.(沈忠华,于秀源)一个无可信中心的有向门限签名方案,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5:2(2006),95-9834.(徐华,于秀源),一个前向安全的多重代理签名方案,科技通报,22:5(2006),584-58635.(王莉,于秀源),基于环签名构造具有指定验证者的类群签名方案,科技通报,22:5(2006),681-68336.(withxieqiandShenZhonghua),Authenticatedencryptionmultisignaturebasedonself-certifiedpublickeys,《密码学进展-CHINACRYPT‘2006第九届中国密码学学术会议论文集》,195-199,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7.(与沈忠华),一个安全有效的有向门限签名方案,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33:4(2006)393-39538.(与谢琪)一个门限开犁签名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计算机应用研究,23:10(2006)103-106曾祥金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曾祥金,男,1952年1月16日生。杭州师范大学双聘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是湖北省数学学会理事,湖北省数量经济学会秘书长,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全国经济博弈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武汉理工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与数量经济分析;(硕士研究生方向)。数量经济学专业:微观经济分析与对策论(硕士研究生方向)。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博士研究生方向)。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87年研究生毕业后获得讲师职称。1992年评为副教授,1996年破格评为教授。82-83年在华师进修一年,89-90年在兰州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一年,92-93年在中南财经大学进修一年。近年来,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和省级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以及多项教学研究项目,并有多项成果获省政府或学校奖励。三、代表论著《新世纪湖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10。《营销战略中若干问题的博弈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03,4。《有限理性Bertrand模型的动力学分析》,管理科学与统计决策,2005,6。《沪深股市个股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05,10。四、所在硕士学位点:1.应用数学2.数量经济学。五、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与数量经济分析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经济预测与决策分析;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1,金融风险分析与投资组合优化,湖北省社科项目,2003年;主持;2,大学校园规划中的数据分析,广西省教育厅项目,2006年;主持;3,大学校园改造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湖北省教育厅项目,2006年,主持;4,中心城市能动效应与人口流动关系分析,湖北省政府项目,2007,主持。八、主要科研获奖1.1996年,省人事厅、省科委、省科协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1997年,省人民政府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3.2000年,湖北省统计局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九、出版著作1.《新世纪湖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10;2.《高等代数典型习题解议》,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3.《高等代数方法导论》,华中师大出版社1996;4.《研究生考研数学辅导》,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2004,2005,2006,2007。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1,加入WTO后民营企业的危机及应对分析,理论月刊.2001.92.战略联盟的冲突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2001.103.新世纪湖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10。4.柔性管理——网络时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理论月刊,2003,45.银行贷款提前还贷的博弈分析,中国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20036.柔性管理与人才激励,数理统计与管理,2003,47.生活环境对大学新生心理因素影响分析,理工高教研究,2003,28.博弈论与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学报,2003,39.营销战略中若干问题的博弈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03,410.“猎鹿”博弈与战略联盟,统计与决策,2004,211.一种基于椭圆曲线的Optimal型盲签名方案,2004,212.关于商家选择连锁网点的博弈分析,长江大学学报,2005,313.股票期权激励及其在武汉国有化企业中的应用,中国水运,2005,614MINSKY金融不确定假说的数理分析,科技和产业,2005,915.有限理性Bertrand模型的动力学分析,管理科学与统计决策,2005,616.沪深股市个股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05,1017.基于时间序列参数估计的潜周期模型研究,科技创业,2006,118..一个新的前向安全的群签名方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4詹士昌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詹士昌,男,1963年1月生,浙江省淳安县人,杭州师范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教授、硕士,杭州市新世纪"131"人才第二层次人选,杭州师范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浙江省物理学会理事,浙江省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81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学专业,1985年毕业后分配到杭州师范大学物理系任教。1990年9月~1991年7月,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主办的《实验物理》研修班进修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1999年9月至2003年3月,浙江大学控制科学系在职攻读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获工学硕士学位。三、代表论著《Studyofaluminum-dopedsiliconclusters》(SCI收录),PhysicaB:387(2007),排名1/3。;《GroundstatestructuresofSin(n=11~25)clusters》(SCI收录),PhysicsLettersA:316(2003),排名3/3;《基于退火不可行度的约束优化问题遗传算法》(EI收录),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4年第3期,排名1/1;《推求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参数中准则函数的选择问题》(EI收录),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6年第2期,排名1/1;《用于多维函数优化的蚁群算法》,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排名1/2。四、所在硕士学位点:1.凝聚态物理2.学科教学论物理方向五、主要研究方向系统理论凝聚态物理计算物理实验物理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现代物理实验物理实验研究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1)《纳米团簇在硅锗晶体表面上沉积和生长的早期过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0274016),经费12万元(其中单位配套6万元),2002年10月立项,2003年12月完成,主要承担理论计算工作,排名4/6。(2)《大学物理实验课科学考核制度建立的探讨与实践》省教育厅师范教育科研项目,经费0.1万元,2000年5月立项,2002年6月通过鉴定,排名1/5。(3)《自适应蚁群算法在连续性优化问题中的应用研究》杭州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重点项目(编号:2001XA612),经费0.35万元,2001年2月立项,2002年12月完成,排名1/3。(4)《蚁群算法在多目标优化问题中的应用研究》杭州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重点项目(编号:2003XNZ05),经费0.35万元,2003年2月立项,2003年12月完成,排名1/4。(5)《用自适应的蚁群算法求解大学教学课程表的最优安排问题》杭州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重点项目(编号:2004XNZ04),经费0.35万元,2004年2月立项,2006年5月完成,排名1/4。(6)《团簇及基因分析芯片的表面吸附和光电特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全国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320),经费108万元(其中单位配套48万元),2004年4月立项,主要承担光电特性的分析和测试工作,排名3/7。(7)《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杭州师范学院第六批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编号:杭师院[2002]第161号),经费1.2万元,2003年6月立项,2005年11月通过合格验收,排名1/4。(8)《自适应蚁群算法在大学教学课程表的最优智能编排问题中的应用研究》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040073),经费0.35万元,2004年6月立项,2006年5月结题,排名1/4。(9)《基础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新教师培训模式研究—自然科学课程与信息科学技术的整合方法研究》浙江省教育厅教师教育科研项目,2004年10月立项,2006年6月完成,主要承担自然科学课程培训模式研究,排名2/5。(10)《利用腔内相位调制技术改善激光器光束质量的相干性机理》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050712),2005年8月立项,2006年6月完成,主要承担理论计算工作,排名2/5。(11)《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大学物理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yb05064),经费6万元(其中单位配套3万元),2005年12月立项,主要承担大学物理实验研究性教学改革问题,排名4/5。(12)《李宝兴研究小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人才培养项目(编号:R405097),经费32万元(其中单位配套12万元),2005年12月立项,主要承担理论计算工作,排名4/9。(13)《新型的铝硅团簇柱结构的机理和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0674039),经费40万元(其中单位配套20万元),2006年9月立项,主要承担机理计算算法的改进工作,排名2/11。(14)《大学物理》课程,2006年度浙江省“省级精品建设课程”,课程建设组成员排名4/21。(15)《量子力学》课程,2003年度杭州师范学院首批“学校精品建设课程”,课程建设组成员排名4/5。(16)《大学物理》课程,2005年度杭州师范学院第三批“学校精品建设课程”,课程建设组成员排名4/19。八、主要科研获奖(1)《电脑提花技术在圆机上的应用》项目,获1996年度省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3/5。(2)《电脑提花技术在针织袜机上的应用》项目,获1998年度省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3/5。(3)《热电热机内可逆卡诺循环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获2001年度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三等奖,排名1/1。(4)《在文科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探讨》论文,获2003年度杭州师范学院《新课程与师范教育》教学研究报告会优秀论文奖二等奖,排名2/3。(5)《电磁学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获2004年度教育部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五届全国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物理教学成果大奖赛三等奖,排名4/5。(6)《电脑提花针织圆机》项目,获1996年度省教育厅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3/5。(7)《大学物理课程的优化及数字化研究》项目,获2004年度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4/5。(8)《电脑提花针织袜机》项目,获1998年度浙江省轻纺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3/5。(9)《大学物理课程的优化及数字化研究》项目,获2004年度杭州师范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4/5。(10)《基于退火不可行度的约束优化问题遗传算法》论文,获2005年度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排名1/1。(11)《半导体纳米团簇及他们在硅表面上的沉积特性研究》成果(成果编号81025),获2006年度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排名2/4。九、出版著作无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1)《多能级原子系统暗压缩态的制备》,量子光学学报(核心刊物):2003年第1期,排名2/2。(2)《激光光腔内光场空间相干性的演化》(EI收录),光子学报(重要刊物):2004年第3期,排名2/3。(3)《带有相位调制的光学谐振腔内光场空间相干性的演化》,量子电子学报(核心刊物):2005年第3期,排名2/2。(4)《丰富测透镜焦距实验的内容》,大学物理(核心刊物):2003年第7期,排名2/2。(5)《基于数字PID控制的电阻自动测量系统研究》,科技通报(核心刊物):2002年第6期,排名1/1。(6)《蚁群算法中有关算法参数的最优组合选择》,科技通报(核心刊物):2003年第5期,排名1/3。(7)《蚁群算法在LQ最优控制逆问题中的应用》,科技通报(核心刊物):2004年第2期,排名1/3。(8)《用于多维函数优化的蚁群算法》,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核心刊物):2003年第3期,排名1/2。(9)《量纲分析的基础及其应用研究》,科技通报(核心刊物):2004年第1期,排名2/2。(10)《基于蚁群算法的PID参数优化设计》,测控技术(核心刊物):2004年第1期,排名1/2。(11)《量纲分析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大学物理(核心刊物):2004年第5期,排名2/3。(12)《基于退火不可行度的约束优化问题遗传算法》(EI收录),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核心刊物):2004年第3期,排名1/1。(13)《GroundstatestructuresofSin(n=11~25)clusters》(SCI收录),PhysicsLettersA(权威刊物),316(2003),排名3/3。(14)《动态调整信息素的蚁群算法》,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排名2/2。(15)《运动阻力对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实验的影响及修正》,大学物理实验:2003年第2期,排名2/2。(16)《RLC电路非线性现象产生机制的研究》,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排名1/2。(17)《小球-滑板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仿真》,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排名1/2。(18)《自适应的蚁群算法及其仿真研究》,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排名2/3。(19)《蚁群算法在水位流量关系拟合中的应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排名1/2。(20)《工作电流对双电桥灵敏度影响的实验研究》,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排名2/3。(21)《关于弹簧振子实验中实验条件的讨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排名1/2。(22)《蚁群算法在马斯京根模型参数估计问题中的应用》,自然灾害学报(重要刊物):2005第5期,排名1/2。(23)《StabilityofSi70cagestructures》(SCI收录),TheEuropeanPhysicalJournalD(权威刊物),32(2005),排名3/3。(24)《蚁群算法在水位流量关系拟合中的应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排名1/2。(25)《马斯京根洪水演算模型的改进及其参数的蚁群算法率定》,自然灾害学报(重要刊物):2006第2期,排名1/1。(26)《推求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参数中准则函数的选择问题》(EI收录),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核心刊物):2006年第2期,排名1/1。(27)《StudyofGaASclusterionsusingFP-LMTOMDmethod》(SCI收录),PhysicsLettersA(权威刊物),348(2006),排名3/3。(28)《Acresponseofacoupleddoublequantumdot》(SCI收录),ChinesePhysics(重要刊物),2005(10),排名3/3。(29)《加强文科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兼论文科专业开设大学物理课程》,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5第2期,排名2/3。(30)《多种粒子系统的统计分布函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Vol.25(4),排名3/3。(31)《Studyofaluminum-dopedsiliconclusters》(SCI收录),PhysicaB(权威刊物),387(2007),排名1/3。张京副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张京,女,1957年10月生,浙江省杭州市人,杭州师范学院人理学院副教授。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78年考入杭州师范学院物理系物理专业,1980年毕业后留校在党、院办工作,1987年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进修后担任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工作。三、代表论著《教育硕士研究生信息素质与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探讨》,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10月;《从美国教育技术博士论文分析看教育技术的发展》,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6月;《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5月。四、所在硕士学位点:五、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1.基于创新机制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质量保证措施集成研究与实践(C127204009,2001HS003)教育部教改课题,排名第二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型师资培养模式研究(ZG026),省高教学会,主持3.杭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模式研究(2002XP84),杭州市社科联,主持4.现代教育技术集成教学手段研究与设计(2001XJM015)杭师院科研处,主持5.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02XJD003)杭师院科研处,主持6.再论各向异性单轴晶体的布儒斯特角,杭师院科研处,主持八、出版著作1.《现代教育技术》,教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郑德印副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郑德印,男,1964年5月生,河南省桐柏县人,杭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数学系教师、副教授、博士。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82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读本科,1986年毕业后分入河南省南阳师专任教。1995年回母校华中师范大学读“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硕士学位,并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3月考上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数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组合数学,2006年1月获博士学位。近年来多次参加国内学术交流。三、代表论著《FurtherSummationFormulaeRelatedtoGeneralizedHarmonicNumbers》JournalofMathematicalAnalysisandApplications(录用待发,SCI刊物),《MultisectionMethodandFurtherFormulaeforp》IndianJournalofPureandAppliedMathematics(录用待发,SCI刊物)。四、所在硕士学位点:1.计算数学2.五、主要研究方向组合数学超几何级数q-级数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高等组合学超几何级数q-级数数学软件Mathematica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1.杭州市重点学科——《基础数学》子项目(2006-2007),主持。八、主要科研获奖无九、出版著作无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1.两类Cauchy数的共同推广,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44(4):606-609(EI刊物).2.SomeClosedFormulaefortheRiemannZetaFunction,UtilitasMathematica(录用待发,SCI刊物).3.Q-AnalogueofthePascalMatrix,ArsCombinatoria(录用待发,SCI刊物).4.ClosedsummationofseveralclassesofGausshypergeometricseries,ArsCombinatoria(录用待发,SCI刊物).5.FurtherSummationFormulaeRelatedtoGeneralizedHarmonicNumbers,JournalofMathematicalAnalysisandApplications(录用待发,SCI刊物).6.MultisectionMethodandFurtherFormulaeforp,IndianJournalofPureandAppliedMathematics(录用待发,SCI刊物).陈斌教授学科名称光子晶体学科代码060107英文名称Photoniccrystal学科点所属一级学科物理学学科点所在学位分委员会凝聚态物理研究所学科点负责人陈斌教授学科点概况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是一个市属重点专业。凝聚态硕士点聚集了物理系优秀的科研型教授,拥有多项省部级以上的课题。硕士点的四个方向的负责人均为博士后、教授。研究方向是:(1)介观物理,由陈斌教授负责。他是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近年来发表很多SCI收入的论文。(2)理论物理在凝聚态领域的应用。负责人李康教授。他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绩突出。(3)光子晶体以及应用。由庄飞教授负责,去年有一项省科学基金通过验收。他还负责《理论物理课程的双语教学研究》,教学成绩突出。(4)分子团簇研究。负责人李宝兴教授。他具有多项荣誉。是杭州市优秀教师,浙江省党代会会员,主持国多项国家级科学基金,是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我们将培养学生在以上四个目前国内外热门的研究方向上,做深入的科研,写出优秀的论文。并且顺利毕业,攻读博士学位。要求学生能自主编程,能熟练阅读国外的重要文献,做到独立科研。物理系的强有力的学术团队,力争在近五年内为申请博士学位做艰苦努力。指导教师陈斌,李宝兴,李康、庄飞杨建宋以上均为教授 庄飞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庄飞,男,1958年生。博士、参加过博士后工作站、教授。浙江省物理学会理事、浙江省光学学会理事、杭州市131跨世纪人才第二层次。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近年来发表SCI收入论文近20篇。2004年-2006年主持一项省自然科学基金。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78年入杭州大学读本科,1982年毕业后入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读硕士学位。1985年毕业后来杭州师范学院物理系工作至今。1995年在浙江大学物理系攻读表面物理博士学位,2000年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2000至2002年在浙江大学光电系做博士后,顺利出站。三、代表论著四、所在硕士学位点:凝聚态物理研究所五、主要研究方向人工复合介质光学性质研究,人工复合介质含光子晶体、电磁感应透明、负折射率材料。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固体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完成或参加研究的项目序号项目名称起讫时间项目来源本人排名123456《光子晶体带隙结构及其实验设计》111000-X90107《新型人工复合电磁介质材料量子特性研究》。Y404355《光子晶体带隙计算和实验设计》2002ZSMN002《负折射率材料光学性质研究》0424XP15《理论物理主干课程双语教学》K602—020201《光子晶体带隙及负介质材料研究》0214012000.122002.92005.12006.122001.032003.102004.12005.122003.62005.62003.102005.1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杭师院课程建设杭师院科研启动经费独立1/1第一1/4第一1/3第一1/2第一1/4独立1/1科学研究成果获奖情况序号获奖项目名称获奖名称、等级颁奖时间、单位本人排名1二维光子晶体带隙计算和缺陷膜分析三等奖2004年浙江省教育厅第一1/2 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SCI检索学术期刊论文一览:1.Thenonadiabaticconditionalgeometricphaseshiftinacoiledfibersystem,JianQiShenandFeiZhuang,ActaPhysicaSinica54:1048-1052(2005).SCI检索收入2.Investigationofphotongeometricphasesinsideacurvedfibermadeofbiaxiallyanisotropicleft-handedmedia,FeiZhuangandJianQiShen,ActaPhysicaSinica54:955-960(2005).SCI检索收入3.Momentumtransferfromvacuumfieldtoanisotropicelectromagneticmedia,JianQiShenandFeiZhuang,OpticsCommunications257,84-90(2006).SCI检索收入4.Nanoscalelasersbasedoncarbonpeapods,ShaoLongHeandJianQiShen,ChinesePhysicsLetters23,211-213(2006).SCI检索收入5.EvolutionofPolarizationinanAtomicVaporwithNegativeRefractiveIndex,FeiZhuangandJianQiShen,PhysicaScripta74,271-278(2006).SCI检索收入6.ControllablePhotonicBandgapStructuresviaManipulationofRefractiveIndexofElectromagneticallyIncedTransparencyVapor,FeiZhuang,JianQiShenandJunYe,ActaPhysicaSinica录用7.Momentumtransferatquantum-vacuumlevelinsideananisotropicmagnetoelectricmedium,JianQiShenandFeiZhuang,ActaPhysicaSinica录用8.ControllablephotonicbandgapstructuresinanEITperiodicmaterial,FeiZhuang,EuropeanPhysicalJournalD,submitted9.物理学报,2005年2月份,庄飞沈建其(忘记挂Y404355)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与摘要一览:1.[2006年4月美国负折射材料春季会议]Controllablehelicityreversalandphotonpolarizationevolutioninsideaphotonicresonantvapor,FeiZhuangandJianQiShen,MRSSymposiumJ:Negativeindexmaterials---frommicrowavetooptical,SpringMeeting,SanFranciscoCalifornia,USA,April17-21,20062.[2006年5-6月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年会]ControllablebandgapstructuresinanEITperiodicmaterial,ZhuangandJianQiShen,AnnualInternationalConference:“DaysonDiffraction-2006”St.Petersburg,Russia,May30-June2,20063.负折射原子气体,沈建其与庄飞,稿件录用号:04-001,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华南师范大学(广州),2006年9月3日~5日4.量子真空与各向异性磁电材料之间的动量转移,沈建其与庄飞,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南昌大学(江西南昌),2006年8月19日~23日[量子光学学报,第12卷增刊,p.31(2006)]5.EIT周期性材料中的可控光子带隙结构,庄飞、沈建其与叶军,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南昌大学(江西南昌),2006年8月19日~23日[量子光学学报,第12卷增刊,p.38(2006)]2002年发表论文1.largecompletebandgapofatwo-dimensionalphotoniccrystalconsistingofanisotropicellipticcylinder2.bandstructureofatwo-dimensionalphotoniccrystalwithatriangularlatticeofanisotropicellipticcylinder3.Atwo-dimensionalphotoniccrystalwithsixlargebandgapsformedbyahexagonallatticeofanisotropiccylinders4.AFDTDmethodforcalculatingdefectmodesinatwo-dimensionalphotoniccrystalconsistingofanisotropiccylinders5.CalculatetheBandStructureof2DPolygonPhotonicCrystalwithSquareLatticeByLinearTransform7Left-rightcouplingofcircularlypolarizedlightpropagatinginsidebiaxiallygyrotropicleft-handedmedia8.Degeneracyanalysisforasupercellofaphotoniccrystalanditsapplicationtothecreationofbandgaps9.Absolutephotonicbandgapsinatwo-dimensionalphotoniccrystalwithhollowanisotropicrods10.extraphasesofpolarizedlightontheinterfacesbetweenleft-andright-handedmedia11.Guidedmodesinatwo-dimensionalphotoniccrystalwaveguideconsistingofnearly-free-electronmetals12.ThephenomenologicaldescriptionoftimeevolutionofmatterwavesinsideanatomfiberActa.phy.sinChin.phy.LettesChin.PhysActa.phy.sinActa.phy.sinActa.phy.sinPhys.Rev.ESolid.state.comActa.sin.quanChin.phy.LettesActa.sin.quanVol51.355Vol.19.73Vol.11.834vol.51,2167vol.51,2865vol.5393vol.67,026612vol.129.501vol.3.131vol.28vol.18,13632002.022002.012002.082002.092002.122004.062003.022004.012003.102001.112004.9第一第一第一第一第一第二第二第二第二第三第二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核心期刊国外期刊国外期刊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核心期刊SciSciSciSciSciEISciSciEiEiSci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美国欧洲中国中国中国教授
-
附件二: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参考样本林正范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林正范,男,1949年9月生,浙江省嘉善人,杭州师范学院院长、杭州师范学院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浙江省教育学会副会长
-
附件二: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汝海龙副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汝海龙,男,1964年3月生,浙江省嘉兴市人,杭州师范学院基础医学部副主任、副教授、硕士。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84年浙江医科大
-
附件二: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曹梅娟副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曹梅娟,女,1968年7月,浙江萧山人,副教授、硕士,博士在读,杭州师范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浙江省杭州市护理学会理事,中华医学全科杂
-
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罗思荣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罗思荣,男,1962年7月生,浙江省武义人,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理事,全国政
-
徐丽华教授一、个人基本情况徐丽华,女,1958年5月生,浙江省杭州市人,杭州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硕士,杭州市新世纪"131"人才,浙江省实验学校教育专
-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导师介绍:颜钟祜
一、个人基本情况颜钟祜,男,1966年生,浙江苍南人。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二、学术背景与经历1988年杭州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1990年北京外交学院英文系研究生班毕业
-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导师介绍:欧荣
一、个人基本情况欧荣,女,1971年11月生,安徽省五河县人,现任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英语系教授。二、学术背景与经历学术背景:1989—1993年在安徽省安庆师范学
-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导师介绍:李桔元
一、个人基本情况李桔元,文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男,1965年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中国高校功能语言学学会会员,杭州市社科成果评审专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委及《当代外语研究》
-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导师介绍:陈茂林
一、个人基本情况陈茂林,男,1967年7月生,河南省南阳市人。教授,博士,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生导师,“艺术文化与批评”硕士点创始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