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湖南农业大学

  • 建校时间:1903年
  • 招生简章:共24份简章
  • 院校类型:农林类
  • 所在地区:湖南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湖南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硕士生招生复试与录取工作时间安排

日  期主要工作内容主    要负责单位备注3月22日前1、根据国家公布的复试基本分数线,分学科专业统计合格生源名单。

  • 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通知

    研究生硕士 考试

    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通知 _____考生: 根据2017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各学科复试分数基本要求,你的初试成绩符合复试要求,请你提前做

  • 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安排及要求

    研究生硕士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

    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安排及要求 一、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1.参加全国统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各二级招生单

  •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刘湘新

    硕士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 大学硕士生导师

     刘湘新学士,1956年出生。教授,基础兽医学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1982年-1985年在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从事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工作。1986-

  •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吴永尧

    硕士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 大学硕士生导师

    吴永尧教授:男,1956年生,理学博士,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现主要从事微量元素硒、锌的生物学;微生物发酵与酶工程及生物资源利用相关领域的研究。近五年主持承担省级以上研究课题8项,已鉴定结题3项,1

  •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熊兴耀

    硕士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 大学硕士生导师

    熊兴耀,男,白族,1961年2月生于湖南省桑植县。1977年至1981年就读与湖南农学院园艺系;1995-2000年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3年在加拿大农业部马铃薯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研究,主

  •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余兴龙

    硕士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 大学硕士生导师

     余兴龙,男,1965年出生,湖南省平江县人。博士,博士后,副研究员。预防兽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本人经历1.1982、9-1987、7,湖南农业大学,兽医本科专业,获学士

  •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曾福生

    硕士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 大学硕士生导师

     曾福生,博士,1964年出生,教授,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1990年7月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1993

  •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崔国贤

    研究生硕士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

     [个人简介]崔国贤,男,1963年9月生,教授,博士,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后,苎麻研究所所长,农学院副院长,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生导师,作物信息学博士领衔人助手,湖南省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湖南农业大学首届青年学术骨干。中国麻类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苎麻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麻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麻作》编委,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技术顾问,并担任中国农科院系统麻类方向杰出人才三级岗位遴选专家组成员。为主创建的潇湘麻业信息网(www.ramie.net.cn)受到麻业同行的厚爱。2002-2003年组稿主笔完成湖南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规划和湖南省苎麻产业区域发展规划.长期在湖南农业大学从事苎麻栽培育种、植物营养生理、抗逆生理等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的研究项目10多项,获科技成果奖5项,参编著作1本,发表或交流论文30多篇,选育成功苎麻多倍体新品种Tri-1和Tri-2(排名第二),并用QUICK-Basic编写有农业统计分析软件系统(潇湘麻业信息网可下载)。[工作简历]1985.7-1992.6湖南农学院苎麻研究所助教;1992.7-1997.6湖南农学院苎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7.7-2003.7湖南农业大学苎麻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教授;1993.08-1997.07湖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毕业;1997.10-1999.12南京农业大学从事植物营养学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7-至今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2000年6月起担任苎麻研究所所长,植物科技学院(后改为农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及主要业务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苎麻育种与栽培、植物营养生理与抗逆生理,以及覆盖旱作水稻生态生理等。曾主持承担的湖南省重点项目苎麻规范化栽培研究,在首届国际苎麻学术讨论会上宣读,获得较高评价,并于1996年获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1995-1997)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苎麻钾营养基因型差异及其机理研究(批准号39470416,95-97),博士论文获得同行专家好评;1997-1999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后期间承担江苏省科委项目覆盖旱作水稻营养生理特征及适应机理研究,研究创新点多,已引起同行广泛关注并索要资料,博士后期间还承担了江苏省滨海盐碱地区苎麻引种试验研究,引种获得成功并获得较高产量。1999-2002年项目第二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钾胁迫下苎麻体内产生的激素信号研究(批准号39870542,),此外,还先后参加了湖南省科技厅、教育厅、计委等单位下达的项目苎麻优质高产栽培施肥方案和施用技术研究、稀土元素对苎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苎麻增产菌选优与推广、苎麻新品种湘苎三号的选育研究、苎麻三改四配套技术研究、几个苎麻新品种营养特性研究、利用现代生物工程选育苎麻多倍体新品种及纯二倍体种子繁殖新技术研究、湖南省苎麻产业化与基地建设等的研究工作。目前正承担湖南省教育厅苎麻叶面肥的研制及作用机理研究、省计委苎麻特优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国家863子专题苎麻种质资源筛选与创新,并参加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苎麻高产高支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遗传改良研究.[联系方式]湖南农业大学苎麻研究所,邮编410128,Tel:0731-4618076,13017394230,gxcui@hunau.net[发表的主要论文、著作]1. CuiGuoxianetal.AStudyonNormalizedCultivationofRamie.FirstInternationalSymposiumonRamieProfession,Changsha,China,19892. 复合生长调节剂对苎麻纤维品质的影响,中国麻业,2004(2):70-75,第一作者3. 不同苎麻纤维物理性能的差异及相关性的初步研究,中国麻业,2003(6),第一作者4. 全生育期模拟覆盖旱作栽培条件下水稻的生理反应,湖南农大学报,2003,29(1):1-6,44,第一作者5. 苎麻不同基因型钾营养特性的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18(3),第一作者6. 影响苎麻嫩梢扦插繁殖成活率因素分析,中国麻作,2000(3),第一作者7. 苎麻不同基因型的吸钾能力与根系参数关系,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6),第一作者8. 水稻旱作及对旱作环境的适应性研究进展,作物研究,2001,15(3):70-76,第一作者9. 土壤磷素化学行为及微生物量磷的转化和有效性研究进展,作物研究,2003,17(5):317-320,第二作者10. 旱作水稻内源激素变化及其与水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关系,土壤学报,2002,39(2):206-213,第三作者11. 不同倍性苎麻的细胞学观察,作物学报,2000,26(3):347-351,第五作者12. 低钾胁迫下植物体内内源激素变化研究进展,作物研究,2002,16(5):240-244,第二作者13. 我国南方亚麻产业化发展刍论,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22(1):7-10,第四作者14. 湖南亚麻生产及其产业化问题的探讨,中国麻作,2001,23(1):33-37,第四作者15. 种植业关键技术指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参编(苎麻部分)16. 苎麻规范化栽培研究,湖南农学院学报,1989年增刊,第一作者17. 苎麻规范化栽培综合试验,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12(4),第一作者18. 植物钾营养基因型的差异及其机理研究进展,作物研究,1997(1),第一作者19. 苎麻嫩梢扦插中的辩证法,湖南农业大学学报(增刊2),1995,21,独著20. 覆盖旱作水稻营养生理变异特征及适应机理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后工作报告,2000,独著21. 对我国加入WTO后麻类科技发展的思考,全国麻类研讨会交流,长沙,2000,独著22. 苎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农家致富顾问,2001,(2)、(4),独著23. 不同苎麻品种叶部钾素营养初步分析,土壤肥料,1993(5),第二作者24. 硼对苎麻产量、品质的影响,湖南农业科学,1988(4),第三作者25. 钾对苎麻碳氮代谢及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中国麻作,1989(2),第三作者26. 苎麻广谱增产菌研究,全国增产菌通讯,1989(9),第三作者27. 苎麻广谱增产菌研究初探,作物研究,1988,2(4),第三作者28. 喷施锰、锌微肥对苎麻增产效果的研究,作物研究,1989,3(1),第四作者29. 苎麻施钾效应研究,中国农业科学,1996,29(2),第五作者30. 苎麻增产菌选优与推广,湖南农学院学报,1994,20(1),第五作者31. 苎麻多倍体及其杂交后代的细胞学观察,农业现代化研究,1996,17(2),第四作者32. 苎麻多倍体细胞遗传特点初探,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22(3),第四作者33. 我国南方亚麻产业化发展刍论,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22(1),第四作者34. 湖南亚麻生产及其产业化问题的探讨,中国麻作,2001,23(1),第四作者35. 苎麻孤雌生殖后代染色体倍性变异的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23(2),第五作者36. 苎麻优质高产施肥方案和施用技术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20(4),第六作者[主要获奖成果]1.苎麻规范化栽培研究,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排名第一2.苎麻优质高产施肥方案与施用技术研究,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排名第六3.苎麻增产菌研究与推广,湖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排名第五4.稀土在苎麻上的应用效果与技术研究,湖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991,排名第七5.苎麻多倍体新品种Tri-1及Tri-2选育研究,2003,排名第二6.苎麻新品种湘苎三号选育,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1998,主要参加人员

  •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夏金星

    硕士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 大学硕士生导师

     夏金星,男,中共党员,教授。1966年4月,1987年获学士(理学),1990年获硕士(农学)。系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农业大学跨世纪学术骨干。现任职教学院副院长,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