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民,男(1965.10.—),汉族,吉林省公主岭市人,工学博士,教授,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士生导师,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所长;黑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减灾委员会
-
安伟光,194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曾任国防科工委“十一五”可靠性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航空学会理事。在著名期刊“中国科学”、“力学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工程力学”、“航空学报”、“宇航学报”和“兵工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被SCI和EI收录55篇,撰写专著1部(由国防科工委“十五”专著基金项目资助),编著2部。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船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曾在2004年获黑龙江省第三届优秀硕士论文奖。指导博士生18人,已毕业10人。研究领域或方向结构系统可靠性和优化设计、水下超高速运动及飞行器总体设计。工作简历1966年在哈军工毕业后,去航天部三院工作,1972年到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程大学)任教。从1990年起至2007年,先后完成科研项目21项。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中船总公司、航天部的科研项目13项,省市科技攻关项目2项,国防科工委项目5项;参与完成国家863项目1项。现承担国家科技部和国防军工技术基础项目5项。学术及科研成果近年来主要从事结构系统可靠性和优化设计、水下超高速运动及飞行器总体设计的研究工作。在著名期刊“中国科学”、“力学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工程力学”、“航空学报”、“宇航学报”和“兵工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被SCI和EI收录55篇,撰写专著1部(由国防科工委“十五”专著基金项目资助),编著2部。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船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主要的成果为(1)完成了在复杂受力环境下,结构系统多失效模式(考虑强度、刚度、稳定及疲劳等失效)及其相关性的可靠性研究。(2)完成了考虑缺陷(初始变形、焊接残余应力、凹陷、裂纹及开口等)的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及敏度研究,为维修和更新制定合理的策略,提供依据。(3)完成了贴有压电片的智能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建立了含有机电耦合项的可靠性评定模型。(4)采用非概率的理论,建立了水下超高速运动体在定常和非定常状态下的强度和稳定的可靠性计算模型。联系方式:anweiguang@hrbeu.e.cn
-
齐辉,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1980年-1984年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航天工程系导弹弹体结构设计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2年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
陈卫东,1966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至2002年在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
-
宋天舒,1962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在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和1998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哈尔滨工程大学十大杰出青年。现为工信
-
陈树华,男,1954年5月生,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土木工程专业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研究领域或方向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主要研究方向
-
王滨生,1969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1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硅酸盐工程与科学系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1998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
-
毛继泽,1976年生,副教授,建筑与环境工程系系主任,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9-1998.7哈尔滨工程大学建筑工程专业学习,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1.4
-
吕梦周,男,1961年11月生,黑龙江省呼兰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研究领域或方向结构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研究方向:结构加固,预应力混凝土结
-
刘宗民,男,1976年6月生,辽宁省大连市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或方向结构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弹性大变形变分原理。工作简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