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谢明红性别:男职称:研究员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研究方向:数控技术;CAD/CAM,计算机视觉; 电子邮箱:xmh3721@tom.com工作学习经历
-
姓名:陈勇性别:男职称:副教授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研究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切削加工动力学;信号分析与处理; 电子邮箱:chenyong@hqu.e.cn工
-
姓名:李钟慎性别:男职称:教授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研究方向:先进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电子邮箱:lzscyw@hqu.e.cn工作学习经历1992年毕
-
姓名:黄致建性别:男职称:研究员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研究方向:1)工程机械设计;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工程(CAD/CAE);3)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电子邮箱:
-
姓名:郝艳华性别:女职称:研究员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工程(CAD/CAE);工程机械设计; 电子邮箱:haoyh@hqu.e.cn
-
姓名:黄常标性别:男职称:副教授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研究方向:数字化设计制造(CAD/CAM开发、网络制造技术等); 电子邮箱:huangcb@hqu.e.cn
-
姓名:王启志性别:男职称:副研究员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研究方向:复杂过程控制;智能控制; 电子邮箱:wangqz@hqu.e.cn工作学习经历1993
-
姓名:郑亚青性别:女职称:讲师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研究方向:绳牵引并联机器人机构学理论及控制技术与工程应用;微分平坦化机器人系统; 电子邮箱:yq_zheng@hqu.e.cn工作学习经历学习简历·1992年9月~1996年7月: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6年9月~1999年1月: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技术,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2005年7月: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方向为机器人机构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讲的课程·本科课程:《机械原理》、《CAD/CAM技术基础》、《InstrialRobots》(双语教学)、《机电一体化系统》、《机器人原理与控制》、《科技写作及文献检索》、《液压传动》·高职课程:《工业工程》·研究生课程:《研究生专业英语》、《专业文献阅读与翻译》、《文献阅读与综述》、《研究生专题报告》、《机器人技术》、《机电系统设计与仿真》工作简历·1999年3月~2002年3月: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助教·2002年3月至今: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讲师·2008年8月至今: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副教授·2008年9月~2012年3月:于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至今:被遴选为硕导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在研项目:1)含3个刚柔混合支链的6自由度并联起重机器人的机构学理论及吊运轨迹控制研究(项目编号:50805054),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年限:2009年1月~2011年12月,项目负责人)结题的科研项目:1)六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机构基于任务空间的运动控制方案研究及其鲁棒性分析,华侨大学校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年限:2002年10月~2004年9月,项目负责人)2)用于飞行器风洞试验的六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机构及其运动控制研究(项目编号:504750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厦门大学机电工程系林麒教授(资助年限:2005年1月~2007年12月,参与者:排名第三,华侨大学方的项目负责人)3)低速风洞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的模型姿态控制研究(项目编号:05Q0019),国务院侨办基金资助项目(资助年限:2005年9月~2007年8月,项目负责人)4)FAST馈源支撑相关的绳牵引并联机构学研究(项目编号:340601),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大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预研究子课题(资助年限:2006年1月~2007年1月,项目负责人)5)低速风洞大姿态角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的测力方案研究及气动载荷解算(项目编号:06BS218),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资助年限:2006年10月~2008年10月,项目负责人)6)低速风洞大姿态角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的机构学研究与结构设计(项目编号:2006F3083),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资助年限:2007年1月~2008年12月,项目负责人)7)女性国际研究工程高峰论坛(项目编号:509101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资助年限:2009年6月~2009年12月,项目负责人)8)基于微分平坦性的立面2自由度门式起重机器人之研究(资助编号:20090450721),第四十五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资助年限:2009年3月~2010年10月,项目负责人)研究领域在机器人机构学领域,主要致力于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机构学理论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并拓展其应用研究。主要论著与学术论文 迄今在绳牵引并联机器人领域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的达24篇),为国内该领域最早研究者之一。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如下:[1]ZhengYQ,LiuXW.ForceTransmissionIndexBasedWorkspaceAnalysisofASixDOFWire-DrivenParallelManipulator.CDProceedingsofthe2002ASMEDesignTechnicalConferences,27thMechanismandRoboticsConference,DETC2002/MECH-34241,Montreal,Canada,29September~2October,2002(EI收录)[2]刘雄伟,郑亚青.6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机械工程学报.2002,Vol.38(增刊):16~20(EI收录)[3]LafourcadeP,ZhengYQ,LiuXW.StiffnessAnalysisofWire-DrivenParallelKinematicManipulators.In:HuangTed.Proceedingsofthe11thWorldCongressinMechanismandMachineScience.Tianjin,China,Beijing:ChinaMachinePress,2004:1878~1882(ISTP收录)[4]郑亚青,刘雄伟.6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机构的运动轨迹规划.机械工程学报,2005,41(2):77~81(EI收录)[5]刘雄伟,郑亚青,林麒.应用于飞行器风洞试验的绳牵引并联机构技术综述.航空学报,2004,25(4):393~400(EI收录)[6]郑亚青,刘雄伟.绳牵引并联机构拉力分布优化.机械工程学报,2005,41(9):140~145(EI收录)[7]郑亚青,林麒,刘雄伟.低速风洞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的机构与模型姿态控制方案的设计.航空学报,2005,26(6):774~778(EI收录)[8]郑亚青,刘雄伟,林麒.绳牵引并联机构奇异性分析及无奇异机构设计.机械工程学报,2006,42(2):57~62(EI收录)[9]ZhengYQ.FeedbackLinearizationControlofaWire-DrivenParallelSupportSysteminWindTunnels.ProceedingsofSix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telligentSystemDesignandApplications,Jinan,Shandong,China,October16~18,2006(ISTP收录)[10]林麒,梁斌,郑亚青.低速风洞绳牵引并联机器人支撑系统的模型姿态与振荡控制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08,22(3):75-79(EI收录)[11]郑亚青,林麒,刘雄伟,PeterMitrouchev.用于低速风洞飞行器气动导数试验的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航空学报,2009,30(8):1549-1554(EI收录)[12]Ya-QingZHENG,QiLIN,Jian-PoWU,PeterMitrouchev.AnalysisofInverseKinematicsandDynamicsofaNovel6-Degree-of–freedomWire-DrivenParallelGantryCraneRobot.Proceedingsof2009IEEE/ASM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dvancedIntelligentMechatronics,Singapore,July14~17,2009:1786-1791(EI收录)[13]XIAOYangwen,LINQi,ZHENGYaqing,LIANGBin.ModelAerodynamicTestswithaWire-drivenParallelSuspensionSysteminLow-speedWindTunnel.ActaAeronauticaETAstronauticaSinica,2010,23(4):393-400(SCI和EI收录)[14]黄琴,郑亚青,林麒.6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机构飞行器模型单自由度振荡运动的动力学分析.工程力学,2010,27(10):230-234(EI收录)[15HuangQin,Liang,Bin,Zheng,Yaqing,Lin,Qi.Kinematicalanddynamicalsimulationfortheaircraftmodelat6-DOFinWDPSS.Proceedingsof2010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echanicAutomationandControlEngineering(MACE2010),Wuhan,China,June26,2010-June28,2010:291-294(EI收录)[16]YULan,ZHENGYaqing.TrajectoryTrackingControlofa2-degree-of-freedomGantryCraneRobotwithDynamicFrictionCompensation.Proceedingsofthe2011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echatronicsandAutomation(ICMA2011),Beijing,China,August7-10,2011(EI收录)[17]JIANGXiaoling,HUANGYijian,ZHENGYaqing.DimensionOptimizationDesignofAnUnder-Restrained6-DOFFour-Cable-DrivenParallelManipulatorBasedonLeastSquare-SupportVectorRegression.Proceedingsofthe2011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echatronicsandAutomation(ICMA2011),Beijing,China,August7-10,2011(EI收录)[18]ZHAOShuaihe,ZHENGYaqing.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ofPerformanceEvaluationonVelocityandAccelerationofMotionSystemBasedonELTLinearMotionUnit.Proceedingsof20113rdInternationalAsiaConferenceonInformaticsinControl,AutomationandRobotics(CAR2011),Shenzhen,China,December24-25,2011(EI收录)[19]ZHENGYaqing,ZHAOShuaihe.ResearchSurveyofTechniqueaboutWire-DrivenParallelSuspensionSystemsUsedinForcedOscillationExperimentsinLow-SpeedWindTunnelsforObtainingDynamicDerivatives.Proceedingsof20113rdInternationalAsiaConferenceonInformaticsinControl,AutomationandRobotics(CAR2011),Shenzhen,China,December24-25,2011(EI收录)*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姓名:李洪友性别:男职称:副教授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研究方向:脉冲电源及特种电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微纳加工与检测;表面技术; 电子邮箱:lihongy@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