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20日,由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主办的“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技术社会中的人文治疗”国际会议在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还有韩国人文治疗学会、江原大学人文研究所;协办单位有: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韩国江原大学哲学系BK21+团队。美国的马里诺夫(L. Marinoff)教授、克罗尔(J. Kroll)博士,台湾的辅仁大学黎建球、邱建硕教授带领的12位台湾哲学咨商研究团队,韩国的李英仪、崔希峰、金善姬等7位教授和5位研究生,尼日尼亚伊巴丹大学的奥罗沃(A. D. Oluwole)教授,以及中国大陆高校的诸多教师与研究生,共约80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开幕式潘天群教授致辞潘天群教授代表主办方在会议开幕式上致开幕辞,热烈欢迎大家参加这次国际会议。潘天群教授指出,科学与技术是当今社会的主要变革力量,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生活在技术社会(technosociety)之中。因科技的发展我们得以免于自然给我们带来的许多苦难,在今天的社会,人类的生活比以往要方便舒适许多;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能代替人文的作用。潘天群教授强调,技术社会不知不觉造成了许多心理问题,人们的生活被技术社会所肢解,人们在忙碌却不知道忙碌的意义,技术社会中的竞争规则在制造焦虑和失败者。社会需要人文来关怀或治疗个体以及社会本身。潘天群教授希望与会者借助本次大会的平台进行深入交流。唐正东教授致辞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唐正东教授致欢迎词。唐主任代表哲学系欢迎大家的到来,认为本次大会是一个良好的观点交流与学术合作的平台。唐主任首先介绍了南京大学的情况以及近年的国际化进展,随后指出南京大学哲学系有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学术资源,希望大家未来所进行的人文治疗研究能够与我系合作。唐主任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并祝愿各位与会期间在南京生活愉快。主题报告大会安排了三场主题报告。马里诺夫是美国纽约城市学院哲学教授、美国哲学从业者协会主席、国际哲学践行学会主席。马里诺夫教授的主题报告题目是“Humanity Therapy as A Remedy for Detriments of Technosociety”。马里诺夫教授首先区分了technosociety和 technocracy这两个概念,并从C. P. Snow 的两种文化分析科学与人文的断裂与融合。马里诺夫教授认为,全球化和数字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人类文明,并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强加给消费者。虽然这些技术成果给人类带来了不可否认的好处,但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社会弊端。马里诺夫教授指出,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根源于当今社会对技术的过度宣传和人文学科的边缘化。马里诺夫教授列举了技术社会造成的多种社会问题,呼吁人们重视人文学科,并把人文疗法作为对个人以及社会所经历的同源问题的补救;在他看来,唯有如此人类文明才能沿着健康的轨迹前行。马里诺夫教授做主题报告台湾辅仁大学的黎建球教授是台湾哲学咨商的领导者。他的主题报告题目是“Philosophical Consultation on Depression”的主题报告。黎建球教授详细介绍了台湾辅仁大学哲学咨商的发展渊源和现状以及哲学咨商对于治疗人的精神及心理问题的作用和意义。黎建球教授认为,抑郁症是当前社会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具体表现为:长期的持续压抑,且这种情绪超出了一定限度;缺乏自信,甚至出现严重的内疚感;个体感觉身体能量在明显减弱;时间流逝感觉缓慢;个体无法在任何活动中感受到幸福。这些疾病甚至还可能导致患者身体机能出现障碍。黎建球教授在报告中以一个实际案例为对象,详细给出了哲学咨商具体的实施步骤。黎建球教授做主题报告韩国江原大学人文研究所所长李英仪教授是韩国人文治疗、哲学咨询的主要推动者,曾任韩国科学哲学学会主席,现为韩国人文治疗学会主席。他的主题报告是“Robot Care in the Posthuman Age”。李英仪教授指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主体与客体的联系在人类历史上达到了空前的统一,人们的身体、认知、情感和道德能力提高到了奇点。具有超人类和后人类能力的人们被期望着过一种与现在和过去截然不同的生活,生命的意义和道德被赋予了新的标准;也正因如此,人类社会产生了新的问题。李英仪教授做主题报告本次会议分为英文会场和中文会场两大分会场,共10个分会场,在分会场共安排了46场报告。与会代表的发言涉及,哲学践行或治疗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宗教疗愈功能、群体性意义缺乏病症、叙事医学、案例分析、中西方哲学思想的现实治疗功能,等等。在英文会场,韩国江原大学哲学系的金善姬教授以“The Art of Life for the Youth of the N-po Generation in Kafka and Nietzsche”为题,用“N 抛世代”刻画当今韩国社会中虚无感强烈的青年一代。金善姬教授指出,因各种社会原因,韩国社会见证了新一代青年人的现状,他们放弃了诸如工作、人际关系、求爱、婚姻和希望等许多事情,过着一种消极的生活,进而进入一种新的虚无主义。金善姬教授认为,21世纪的这种虚无主义和19世纪的虚无主义在起因、表现和影响上既有共性又有区别,这一问题是伴随着当今社会对结果的过度肯定而产生的。金善姬教授通过对卡夫卡和尼采思维理论的分析,揭示了一种可塑性生命力量的艺术。潘天群教授以“Philosophical Solution to Dispute-Conflict of Human”为题,认为应当将哲学咨询拓宽到去解决社会中的争端和冲突。潘天群教授定义了争端-冲突的哲学解概念,并希望哲学家直面社会中的争端或者冲突,甚至参与国际事务,帮助解决处于纠纷或冲突中痛苦的人们,用哲学的方式去和平地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尼日尼亚伊巴丹大学的奥罗沃教授以“Management of 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among Adolescents in Ibadan, Nigeria: Implications for Positive Psychology”为题,讨论了关于“负面评价恐惧(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FNE)”这一心理现象及其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奥罗沃教授考察了现实治疗(Reality Therapy, RT)和积极自我陈述(Positive self-statement training, PST)对青少年评价恐惧心理的有效性,并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治疗的具体方案。奥罗沃教授呼吁,人在成长过程中充满了恐惧,恐惧是一种十分痛苦的经历,哲学家应该积极主动地管理青少年的消极恐惧心理。韩国庆北国立大学的金硕寿教授以“A Philosophical Study on Robot’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Care”为题,结合物质劳动、智力劳动和情感劳动,重新阐明了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的身体、智力和情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针对人类情感的现状,探讨了情感机器人以及人类危机相关问题。在英文会场,发言的还有江原大学的崔希峰、郑成美和李明勇教授,以及J·克罗尔(美国APPA)、黄筱慧(东吴大学)、丁晓军(西安交通大学)、张利增(山东师范大学)、薛英利(西安医学院)、邱建硕(辅仁大学)、苏嫈雰(辅仁大学)、林志光(北京师范大学)、王惠灵(内蒙古大学)。本次大会还安排了中文会场。台湾真理大学宗教文化与咨询管理系主任蔡维民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从<圣经>中的医疗故事看基督教的“疗愈”概念——兼论基督教的“内在医治”》;南京大学哲学系杨维中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佛教在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中的意义》;韩国江原大学金汝珍博士的发言题目是《从哲学咨询的角度看荀子哲学的应用——以空心病为例》;安徽师范大学王习胜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思想咨商”的叙事疗法》;台湾长荣大学的聂雅婷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回返原型呼唤:生态灵性的疗愈之道》;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王志远教授的发言题目是“Live a Happy Life according to Aristotelian Thoughts”。在中文会场发言的还有,陈红(安徽大学)、罗龙祥(扬州大学)、杨希(安徽师范大学)、耿琳琳(南京森林公安警察学院)、余多星(山东政法学院)、刘新军(山东师范大学)、夏卫国(山东大学)、王子旭(中国中医科学院)。另外,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十多位研究生在大会上发言。南京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专业博士生赵培和赵豆的发言题目分别是“焦虑、抑郁与倦怠”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治疗案例研究”;伦理学专业博士生赵宁的发言题目是“Why Do We Care? The Enlightenment from the Neo-Confucian’s Explanation of Ren”。文 | 孙会本文转载自“南大科哲”公众号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