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纪建,男,1963年1月生,河南信阳人,教授,河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学系,1985-2006年工作于郑州轻工学院,2006年至今工作于河南科技大学
-
姓名:刘继刚性别:男学历:博士研究生个人简介:1973年11月生,河南新蔡人。2008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人文学院社工系主任,副教授。中国秦汉史学会会员、
-
牛书成,男,汉族,河南南阳人,1960年2月出生,管理学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河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厅级),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分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儒学促进
-
姓名:许智银性别:女出生地址:1965年出生,河南灵宝人。文学硕士,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汉唐文学、河洛文学。开设课程有:《古代汉语》、《中国民俗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学史概论》、《河洛文学研究》、《中国历代诗文名作赏析》等。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参与完成省部级、地厅级各类科研课题十余项,合作出版专著2部。主要论文目录1.《〈尚书〉与三代都洛》,《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2.《汉代颂赞文化与汉赋》,《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3.《唐代送别诗的文化溯源》,《郑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4.《唐代送别诗的原型意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5.《区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述评》,《前沿》2010年第21期。6.《唐代送别诗的飞禽意象》,《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7.《唐代送别诗的自然意象》,《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8.《唐代女性送别诗综论》,《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9.《唐代送别诗的题式》,《山西师大学报》2007年第1期。10.《唐代送别诗结尾模式综论》,《中州学刊》,2007年第4期。11.《古代汉语委婉修辞的文化意蕴》,《河南师大学报》2006年第6期。12.《论〈聊斋〉中黄英的精•神•人》,《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13.《孟浩然送别诗研究》,《襄樊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14.《汉代后母的形象》,《文史杂志》2004年第4期。15.《杜甫早期的远游及其心态》,《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2期。16.《论汉代人的母亲情结》,《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17.《汉代诗人视野中的女性》,《上海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18.《孟郊送别诗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19.《试论温庭筠的送别诗》,《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蔡运章,1944年3月21日生,河南省洛阳市人。现任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研究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洛阳易经学会会长、洛阳文物收藏学会会长、洛阳河洛文化研究会会长、河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
-
王东洋,男,1977年7月生,河南鹿邑人,历史学博士。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200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
-
薛瑞泽,男,1962年10月18日生,河南灵宝人,1996年7月武汉大学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史硕士点负责人、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中原文化资源与发展研究中心兼职教
-
赵志国,男,教授,理学博士,1965年3月24日出生,研究方向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近年来,参与、主持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先后在《J.Opt.Soc.Am.》、《O
-
李新忠,男,汉族,1979年2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光电信息及其图像处理、奇异光学、固体激光技术等。学习与工作经历:2002年7月毕业于曲
-
陈庆东,男,汉族,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大学物理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薄膜材料,铁电与介电材料。1962年1月生,1983年在山东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到洛阳工学院工作,08年在郑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