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复旦大学硕士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专业目录

  • 建校时间:1905年
  • 招生简章:共38份简章
  • 院校类型:综合类
  • 所在地区:上海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招生专业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 戏剧 戏剧与影视学 物流工程与管理 项目管理 图书情报 旅游管理 会计 公共管理 工商管理 环境管理 社会保障 应急管理 公共政策 行政管理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药学 护理 公共卫生 口腔医学 外科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全科医学 急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神经病学 儿科学 内科学 护理学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药物分析学 生药学 药剂学 药物化学 药理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基础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卫生毒理学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内科学 妇产科学 病原生物学 免疫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生物与医药 资源与环境 材料与化工 机械 电子信息 网络空间安全 生物医学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飞行器设计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系统结构 通信与信息系统 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路与系统 物理电子学 材料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光学工程 生物统计学 生态学 遗传学 神经生物学 微生物学 生理学 动物学 植物学 大气科学 化学生物学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无机化学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光学 凝聚态物理 理论物理 运筹学与控制论 应用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计算数学 基础数学 文物与博物馆 世界史 中国史 考古学 出版 新闻与传播 英语口译 英语笔译 媒介管理学 广播电视学 广告学 传播学 新闻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亚非语言文学 日语语言文学 德语语言文学 法语语言文学 俄语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文艺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汉语言文字学 应用心理 汉语国际教育 心理学 高等教育学 课程与教学论 社会工作 法律(法学) 法律(非法学) 党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社会工作 老年学 人类学 人口学 社会学 民俗学 外交学 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 政治学理论 中共党史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国际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经济法学 诉讼法学 民商法学 刑法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法律史 法学理论 统计学 资产评估 保险 国际商务 税务 应用统计 金融 国际贸易学 金融学 财政学 区域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世界经济 西方经济学 经济史 经济思想史 政治经济学 伦理学 逻辑学 外国哲学 中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 院系所
  • 考试方式
  • 学习方式
  • 专业
  • 研究方向
  • 拟招人数
  • (010)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 统考
  • 全日制
  • (0501Z5)中国文学古今演变
  • (02)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研究
  • 专业:(不含推免)
  • (010)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 统考
  • 全日制
  • (0501Z5)中国文学古今演变
  • (01)十三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合研究
  • 专业:(不含推免)
热门问答 热门资讯
  • 上海大学的凝聚态物理对外招生吗?一般招多少(含保送的多少)?
    够详细了吧!哈哈!!复旦大学考研专3332636331业招生目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国语言文学系民俗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展开
    够详细了吧!哈哈!!复旦大学考研专3332636331业招生目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国语言文学系民俗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电影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现代汉语语言学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文学写作戏剧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笔译·新闻学院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公共关系广播电视学媒介管理学国际传播 ·历史学系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 ·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欧盟经济产业组织学 ·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企业伦理学★国外马克思主义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硕士·数学研究所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物理学系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 ·现代物理所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光学工程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医学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光学工程电子与通讯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项目管理·化学系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 ·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发育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人类生物学生物工程 ·管理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硕士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法学院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经济法学法律硕士(法学)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生物医学工程 ·材料科学系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物理电子学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材料工程 ·光源与照明工程系等离子体物理物理电子学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社会科学基础部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分析测试中心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历史地理学 ·高分子科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人类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口学社会保障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硕士 ·高等教育研究所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经济与管理高等教育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环境工程·微电子研究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软件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文物学 ·先进材料实验室凝聚态物理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光学物理化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上海医学院(基础)生理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法医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信息学药理学分子医学疾病蛋白组学高等教育学☆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药剂学药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全科医学内科学收起
  • 上海大学的凝聚态物理对外招生吗?一般招多少(含保送的多少)?
    够详细了吧!哈哈!3332636331!复旦大学考研专业招生目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国语言文学系民俗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展开
    够详细了吧!哈哈!3332636331!复旦大学考研专业招生目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国语言文学系民俗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电影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现代汉语语言学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文学写作戏剧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笔译·新闻学院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公共关系广播电视学媒介管理学国际传播 ·历史学系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 ·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欧盟经济产业组织学 ·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企业伦理学★国外马克思主义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硕士·数学研究所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物理学系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 ·现代物理所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光学工程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医学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光学工程电子与通讯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项目管理·化学系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 ·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发育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人类生物学生物工程 ·管理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硕士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法学院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经济法学法律硕士(法学)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生物医学工程 ·材料科学系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物理电子学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材料工程 ·光源与照明工程系等离子体物理物理电子学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社会科学基础部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分析测试中心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历史地理学 ·高分子科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人类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口学社会保障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硕士 ·高等教育研究所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经济与管理高等教育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环境工程·微电子研究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软件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文物学 ·先进材料实验室凝聚态物理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光学物理化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上海医学院(基础)生理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法医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信息学药理学分子医学疾病蛋白组学高等教育学☆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药剂学药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全科医学内科学收起
  • 对外汉语考研
    语言 01《现代汉语》商务出版社,北京大学现代汉语教研室3236373264编 02《现代汉语》黄伯荣/寥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选其中一套) 03《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展开
    语言 01《现代汉语》商务出版社,北京大学现代汉语教研室3236373264编 02《现代汉语》黄伯荣/寥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选其中一套) 03《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出版社 04《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05《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商务出版社 06《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07《古代汉语》(四本)王力,中华书局 08《古代汉语》(三本)郭锡良,商务出版社(两套可任选一套) 文学文化 0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02《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03《中国现代文学史》(二册)唐弢等,人民文学出版社 04《中国现代文学的三十年》钱理群,北京大学出版社 05《当代文学概观》张钟,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06《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对外汉语必修和必考课程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课是对外汉语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学位课程。在这两个专业中现代汉语课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跟中文相关的专业中的基础性课程和工具性课程。现代汉语课主要讲授现代汉语的性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包括现代汉语语音(音系)、词汇(语义)、语法、修辞、现代汉字等基本内容,通过现代汉语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祖国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正确和规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增强和提高学生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自觉意识,同时通过现代汉语的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及其他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能力。课程内容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 参考书目: 1、《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现代汉语》(胡裕树,上海教育出版集团) 3、《现代汉语》(张斌,复旦版) 4、《现代汉语》(北大汉语教研室,北大版) 5、《现代汉语》(人大版) 6、《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北师版)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为继承优秀古代文化遗产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文言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最基本的书面语言形式,是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古代汉语》课程的结构分为文选和通论两部分。文选以散文为主,精选春秋时期至汉代的作品。通论包括语音、词汇、文字、语法、古注等,是掌握古代汉语必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知识。通过讲解字、词、句、篇及相关的语言、文字、文化知识,以典型的文章带动对古代汉语的掌握和应用,通论部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古汉语惯用语,并通过基本训练掌握古汉语语言文字的一些基本规律,掌握古今语言知识比较的一些具体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参考书目: 1、《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2、《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商务印书馆) 3、《现代汉语》(北大古汉教研室,北大版)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课程是语言类课程中的理论课程,具有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抽象性高的特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学素养、语言学理论思维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言学的分类、世界语言和语言类型、语言的性质、语言的起源和演变、语音学、语义学、语法学、文字学、语用学和语言学流派。本课程的教学要点是语言的性质和语言的研究方法。本课程采取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课外自读相结合、个人写作论文与相互交流讨论相结合、领会教材知识与质疑批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参考书目: 1、《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2、《语言学概论》(武铁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3、《语言学概论》(黄国营、余志鸿主编,山西高教出版社) 4、《语言学基础理论》(岑运祥主编,北师大出版社) 5、《语言文字原理》(彭泽润、李葆嘉主编岳麓书社) 6、《语言论》(徐通锵,东北师大出版社) 7、《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商务印书馆) 8、《句法结构》([美]乔姆斯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分文学史和作品选,课程结合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大背景,系统讲授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发展历史,重点把握中国文学在各时期的特点,使学生初步形成文学史料学科的学术观念,并从诗歌、散文、辞赋、小说、词、民间歌谣、戏剧和戏曲、文学批评等诸多体裁的经典作品中,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民族特色。 参考书目: 1、《中国文学史》(四卷本,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3、《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4、《中国文学史》(郭预衡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6、《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也分为文学史和作品选,课程要使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作家、作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思潮、流派和文学现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呈现形态和内在原因有较为系统的把握。本课程力图站在中外古今的大时空范围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源流作出系统的梳理,以各时期的主要思潮和普通作家作品为经,以各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为纬,展现一个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貌。课程内容包含:1、五四文学:2、三十年代文学:3、四十年代文学:4、十七年文学:5、文革文学:6、新时期文学。 参考书目: 1、《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丁帆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史》(郭志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4、《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黄修已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5、《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6、《中国当代文学》(王庆生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礼) 7、《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那就要靠你自己看了,因为我以上的书籍都没看完阿,呵呵 没有别的时间去看别的了参考资料:过来人经验收起
  • 关于报考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的意见和建议
    可以3234306364按下面的信息备考:2007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硕士招生目录: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人数2 01版本目录学 02古籍校释学 03海外汉籍的收藏与研究 04文学文献学 05美术文献与美术史 06古……展开
    可以3234306364按下面的信息备考:2007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硕士招生目录: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人数2 01版本目录学 02古籍校释学 03海外汉籍的收藏与研究 04文学文献学 05美术文献与美术史 06古典文献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考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702文史知识④403古籍校读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人数6 01先秦两汉文学 02魏晋南北朝文学 03唐宋文学 04元明清文学 考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03文学理论④404中国古代文学 050125★中国文学古今演变 人数2 01十三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合研究 考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03文学理论④406十三至二十世纪文学 报考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1《中国文学史(新著)》 章培恒等 上海文艺出版社 2《中国史纲要(修订本)》 剪伯赞 人民出版社 3《文献学讲义》 王欣夫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4《古籍整理概论》 黄永年 上海书店出版社 5《古籍印本鉴定概说》 陈正宏等 上海辞书出版社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1《中国文学史(新著)》 章培恒等 上海文艺出版社 2《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王运熙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4《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5《文学理论》 [美]韦勒克等 北京三联书店 6《现代西方美学史》 朱立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050125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 1《中国文学史(新著)》 章培恒等 上海文艺出版社 2《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王运熙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3《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4《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5《文学理论》 [美]韦勒克等 北京三联书店 6《现代西方美学史》 朱立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7《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8《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 或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19965856.html?si=1收起
  • 中文专业考研 不知道报古代文学好还是现当代文学好?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专业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典籍、文论、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为研究对象,……展开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专业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典籍、文论、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为研究对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熟悉某一段历史阶段的文学发展情况。 报考热度:★★★★ 很多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认为,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它的实用价值。事实上,从近几年的形势来看,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似乎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取向。这使原本热度稳定的古代文学专业越来越火,2007年北京大学的录取比例高达3∶100. 一、研究方向 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 二、所学课程 校雠学、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史记研究、杜诗研究、先秦两汉文学史、六朝诗歌流变、唐代文学研究、宋代文学研究、元明清小说史、近代文学研究、近代学者治学方法、中国戏剧史、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三、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罗宗强、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就业前景 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重新焕发活力,此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等方面的工作。 四、推荐院校 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收起
  • 中文系考研要怎样做?
    要考中文系吗?分很多方向的啊,而且每个学校都不一样啊。大概有汉语言内文字学,现当代文学,容古代文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文艺学等等,不同的方向考研的科目设置是不同的。除了外语和政治外,……展开
    要考中文系吗?分很多方向的啊,而且每个学校都不一样啊。大概有汉语言内文字学,现当代文学,容古代文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文艺学等等,不同的方向考研的科目设置是不同的。除了外语和政治外,有两门专业课,你如果要考,就先去你选定学校的研究生网页上看,看看它的专业课是哪两门?指定的复习数目有那些,一般专业课照着参考数目复习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只能说这么多了,希望你能满意,有不明白的地方在问我吧那取决于你考具体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学校、专业不同,考的也不一样的。中文系3234323563考研方向如下: 文艺学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国文学批评史 儿童文学 现代汉语语言学 文学与传媒 广播影视文艺学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 与华中师范大学相关的专业:文艺学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与武汉大学相关的专业:文艺学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与中国人民大学相关的专业:文艺学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参考书: 文史基础:本试卷含四组试题:甲《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乙《语言学纲要》徐通锵、叶蜚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丙《中国古代史》朱绍侯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丁《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本专业限选甲、乙两组题解答。汉语与文献:本试卷含二组试题:甲《文献学讲义》王欣夫著,上海古籍出版社。乙《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本专业限选乙组题解答。复试参考书:《古代汉语》王力或郭锡良主编;《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仅供参考。收起
  • 询问有关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方面的知识
    建议你报考复旦大学: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Tel:65642303):专业1:汉语言文字学 考试科目:①政治理论②英语或日语③语言文化基础知识④汉语言文字学基础专业2:中国古典文献学 考试科目:①……展开
    建议你报考复旦大学: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Tel:65642303):专业1:汉语言文字学 考试科目:①政治理论②英语或日语③语言文化基础知识④汉语言文字学基础专业2:中国古典文献学 考试科目:①政治理论②英语或日语③文史知识④古籍校读专业3:中国古代文学 考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英语或日语③文学理论④中国古代文学专业4:中国文学古今演变 考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英语或日语③文学理论④十三至二十世纪文学二、中国语言文学系(Tel:65643246):专业1:民俗学 考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文学语言综合知识④中外文学与文艺理论专业2:文艺学 考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③文学语言综合知识④中外文学与文艺理论专业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考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文学语言综合知识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基础专业4:汉语言文字学 考试科目: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语语法、汉语修辞学、汉语史、中国语言学史方向:①政治理论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文学语言综合知识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基础古文字学、文字学方向:①政治理论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古汉语与上古史④古文字学专业5:中国古典文献学 考试科目:中国文献学史方向:①政治理论②英语或日语③文学语言综合知识④目录版本学古文字学、古文献与古文字、文字学方向:①政治理论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古汉语与上古史④古文字学敦煌学方向:①政治理论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敦煌文献学④古代汉语专业6:中国古代文学 考试科目:①政治理论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文学语言综合知识④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专业7:中国现当代文学 考试科目:①政治理论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文学语言综合知识④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专业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考试科目:①政治理论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法语或韩语③文学语言综合知识④中外文学与文艺理论专业9:中国文学批评史 考试科目:①政治理论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文学语言综合知识④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专业10: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 考试科目:①政治理论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文学语言综合知识④中外文学与文艺理论专业11:现代汉语语言学 考试科目:①政治理论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文学语言综合知识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基础专业12:文学写作 考试科目:①政治理论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写作④中外文学与文艺理论专业13:电影学 考试科目:①政治理论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文学语言综合知识④电影史与电影理论 最后,祝你在考研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参考资料:复旦大学网站收起
  • 求2011年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参考书!寻研友一起上自习复习,文学方面的联系我!~
    在学校网站最新查到的报考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62373336心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050103汉语言文字学1《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2《古代汉语教程》 张……展开
    在学校网站最新查到的报考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62373336心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050103汉语言文字学1《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2《古代汉语教程》 张世禄主编 复旦大3《中国语言学史》 王力 山西人民出版4《汉语史稿》 王力 中华书局 5《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 商务印书馆 6《训诂学》 洪诚 江苏古籍出版社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1《中国文学史新著》 章培恒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中国史纲要(修订本)》 翦伯赞 人民出版社 3《文献学讲义》 王欣夫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4《古籍整理概论》 黄永年 上海书店出版社 5《古籍印本鉴定概说》 陈正宏等 上海辞书出版社050105中国古代文学1《中国文学史新著》 章培恒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王运熙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4《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5《文学理论》 [美]韦勒克等 北京三联书店 6《现代西方美学史》 朱立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050125中国文学古今演变1《中国文学史新著》 章培恒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王运熙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3《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4《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5《文学理论》 [美]韦勒克等 北京三联书店 6《现代西方美学史》 朱立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7《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8《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收起
  • 古代文学专业考研考哪些学校比较好,麻烦推荐一些,并附有该专业的详细介绍,谢谢
    ‍《2014复旦大学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考研复习精编》《2014复旦大学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考研冲刺宝典》《2014复旦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这些资料都还不错复旦大学院系情况……展开
    ‍《2014复旦大学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考研复习精编》《2014复旦大学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考研冲刺宝典》《2014复旦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这些资料都还不错复旦大学院系情况: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为教育部首批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中国古代文学重点研究基地。本中心是在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的基础上联合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创立的。初建于1999年6月,同年12月被正式批准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章培恒教授任首届中心主任,现任主任为黄霖教授,主要以复旦大学教授、副教授为专职研究队伍,复旦大学等校教授为兼职研究队伍,并由全国各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担任学术委员会与专家委员会。学科建设: 本中心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为核心,并向各有关研究领域延伸。目前本中心拥有四个博士点和四个硕士点。其中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分别为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国古典文献学及汉语言文字学。其主要学术特色是在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全面、深入并富于创新性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展相关学科的研究,既使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不断有所突破,又使其他相关学科各具鲜明的特点。科研人才培养: 本中心力图在继承和发扬国内外优秀研究传统的基础上,于中国文学研究的转型中作出自己的贡献,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由本中心学科带头人、复旦大学杰出教授章培恒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成为第一部打破了建国以来文学史研究模式、以人性的发展为杠杆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著作,被学界誉为“开创了文学史研究的新境界”;在此基础上撰写的《中国文学史新著》,则将人性的发展与文学艺术形式、美学特征的演变相结合,更为深入、科学地阐述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在文学史研究中独树一帜。由本中心学科带头人黄霖教授等参与撰写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系统而深入描述中国文学批评历史的著述,荣膺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和上海市地第三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著作特等奖。黄霖教授等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被学界誉为新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从“史”到“论”的“标志性转折”,荣获上海市第六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为从整体上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进程与影响,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古代文学与现代彼此割裂的局面,本中心创设了中国文学古今演变这一新的二级学科,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为此章培恒教授与陈思和教授在《复旦学报》上共同主持了有关中国文学史分期问题、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问题的讨论,并先后举办了三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学术研讨会,出版了相关的研究论集,在贯通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研究方面作了富有开创性的尝试。自中心正式成立以来,研究人员已申请到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1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全国高校古委会资助项目近20项。迄今为止,中心已与美国、日本、韩国、法国、俄罗斯、中国香港及台湾地区等相关研究机构与人员开展一系列的学术交流。  中心以培养专业基础坚实、富有创新精神与事业心强的科研、教学、管理人才为重要目标。主要为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级政府机关以及文化、新闻、出版等企事业单位输送专门人才。目前每年招收硕、博士研究生20馀名。导师队伍: 中心在老一辈学者的带领下,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科研人员为学术骨干的研究与教学队伍,现有教师19名,其中教授13人(均为博士生导师,包括兼职博导3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收起
  • 青岛大学考研古代汉语(1)和(2)是什么意思
    青岛大学3361303631考研古代汉语(1)和(2)是根据报考专业不同,初试专业课的不同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考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51现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④840古代汉语……展开
    青岛大学3361303631考研古代汉语(1)和(2)是根据报考专业不同,初试专业课的不同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考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51现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④840古代汉语(1)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考察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③655中国古代文学④841古代汉语(2) 你如果需要专业课真题也可以私信我青岛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代码:050103 学位类型:学术型学位 授权级别:硕士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创建于1986年。著名语言学家黄伯荣先生于1987年调入青岛大学,为本学科的建立做出了贡献,为本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二十多个春秋,现今青岛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已形成规模,并在科研、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为学界瞩目的成绩。 本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其中有博士学位者8人。学科成员以来自全国著名高校的博士为主体,队伍精干,结构合理,充满了勃勃生机。著名语言学家李行杰教授虽已退休青岛大学,但他一直关心青大语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成为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坚强而有力的学术后盾。 近年来,本学科承担教育部重大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青年课题1项,省级研究课题5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2项,承担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语委、青岛市、青岛大学科研项目十余项。在《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文字应用》、《古汉语研究》、《汉语学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汉语学习》、《语文建设通讯》(香港)、《澳门语言学刊》等国内外有影响的语言学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曾获得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6项,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奖20余项,其他奖励多项。在教学方面,获山东省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2006年汉语言文字学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形成如下三个研究方向。 一、语法修辞研究 本方向特色有三。一是重视方言语法研究。方言是语言研究的活化石,方言语法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由黄伯荣教授带领我们汉语研究室撰写的《汉语方言语法类编》、《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手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今学界广泛引用。二是注重语法研究打通古今,由此避免主观武断,发见汉语语法的本真面貌。戚晓杰教授撰写的《明清山东方言背景白话文献特殊句式研究》一书,研究近代汉语特殊句式,找寻明清山东方言句式特征,并由此梳理现代汉语纷争问题,因而更具说服力。书中很多内容都以论文形式发表于《古汉语研究》《语言科学》《汉语学报》等有影响的语言学核心期刊上,引起学界关注。三是是重视语法修辞相结合研究。汉语语法修辞关系密切,戚晓杰、史冠新教授等在进行汉语语法研究时,常常从修辞角度揭示语法成因,问题阐释深刻、独到,很多论文发表于《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等专业核心期刊,有的还为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汉语超常表达论》,获得很高评价,黄伯荣教授撰写的书评《修辞学研究的新视角》发表于《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二、汉语史研究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有两点。一是注重文字学与书法学研究。朱葆华教授长期从事汉字学研究,成就卓著。目前正从事汉字书体的发展演变研究。汉字书体的发展演变,学术界至今很少有人问津,有人只谈汉字形体,有人只谈书法,因为搞文字学的人很少懂书法,搞书法的人又缺少文字学的修养。朱葆华教授长期从事文字学研究,又从事书法教学与研究多年,于文字与书法皆有所涉猎,他从文字学和书法两方面对汉字书体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究,其前期成果《图示汉字书体演变史》已由齐鲁书社出版。此研究领域前景非常广阔,《汉字书体演变史》一书也在写作之中。朱葆华教授在此领域的研究处于学术界的领先地位。二是重视汉语文献学研究。窦秀艳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尔雅》及仿雅著作的整理研究,出版了《中国雅学史》一书,划分了雅学发展阶段,对先秦至民国近三百部雅学著作进行了分级分类,辨章学术,考竟源流,填补了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窦秀艳教授在雅学文献研究和山东及青岛地区古代语言文学文献研究方面也取得突出成就,其中,《历代雅学著述考》、《中国雅学文献学》对历代雅学文献的篇目、作者、内容真伪、版本流传、目录著录等情况做了详实地考订,为雅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三、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也是颇受学生欢迎的一个研究方向。本研究方向特色主要体现于,在中外语言对比研究中,突现现代汉语特点的挖掘。汉字是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表现形式。从汉字入手,找寻汉语特点,可以发见汉语诸多不同于印欧语系语言的本质特性。汉语有着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它很多尚未发见的特点的逐渐得以揭示,对世界语言理论的建设与发展将会起有强劲的推动作用。史冠新教授等撰写的高水平对外汉语教学论文发表于《世界汉语教学》、《华文教学与研究》、《语言科学》、《汉语学习》等语言学核心期刊,受到学界好评。史冠新教授等编写的对外汉语读本《感受中国》,也深受留学生的欢迎,是一本贴近现实的好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代码:050105 学位类型:学术型学位 授权级别:硕士本学科是我校汉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下的一个二级学科,以培养通晓中国文学与文化,人文素质高,研究能力强,发展全面的专业人才为目标。现有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六朝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四个研究方向。在先秦两汉诸子、魏晋南北朝唐代诗歌、中国诗学与文学思想、宗教与文学关系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学科成员以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名校和科研机构的博士为主体。学科带头人为刘怀荣教授,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8人,讲师4人。其中有博士学位者15人(博士后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4人;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届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首批首席专家1人。队伍精干,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发展潜力大。学科教师近五年来主持各级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完成教育部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社科规划课题3项、山东省规划项目4项;在研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及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5项。出版专著30余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南开学报》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近年代表性成果有《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自然的神韵——道家精神与山水田园诗》、《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晚唐骈文研究》等。学科成员的科研成果曾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第三);山东省社科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山东省高校一等奖3项,青岛市社科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多项。学科教学成绩突出,有6门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5门课程被评为青岛大学校级精品课。学科成员教学成果曾获山东省省级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本学科是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曾主持完成过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并获山东省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 挂靠文学院的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强化重点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和青岛大学校级中国文化海外影响力协同创新中心,与国外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有多方面的合作,为学科的国际性交流及与国内学术界的联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科成员是两个中心的主力,多名教师曾在美国、韩国、新加坡及香港的大学从事教学、研究或学习,与国内外学术界保持着广泛的联系。学科毕业生有多人考取国内重点院校的博士生,其他同学就业状况良好,多在高校、报社、出版社、电视台、政府机关、企业等行业和部门工作。2014届研究生在7月毕业离校时就业率达到85%以上。中国古代文学代码:050105 学位类型:学术型学位 授权级别:硕士本学科是我校汉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下的一个二级学科,以培养通晓中国文学与文化,人文素质高,研究能力强,发展全面的专业人才为目标。现有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六朝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四个研究方向。在先秦两汉诸子、魏晋南北朝唐代诗歌、中国诗学与文学思想、宗教与文学关系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学科成员以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名校和科研机构的博士为主体。学科带头人为刘怀荣教授,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8人,讲师4人。其中有博士学位者15人(博士后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4人;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届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首批首席专家1人。队伍精干,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发展潜力大。学科教师近五年来主持各级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完成教育部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社科规划课题3项、山东省规划项目4项;在研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及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5项。出版专著30余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南开学报》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近年代表性成果有《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自然的神韵——道家精神与山水田园诗》、《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晚唐骈文研究》等。学科成员的科研成果曾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第三);山东省社科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山东省高校一等奖3项,青岛市社科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多项。学科教学成绩突出,有6门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5门课程被评为青岛大学校级精品课。学科成员教学成果曾获山东省省级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本学科是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曾主持完成过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并获山东省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 挂靠文学院的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强化重点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和青岛大学校级中国文化海外影响力协同创新中心,与国外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有多方面的合作,为学科的国际性交流及与国内学术界的联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科成员是两个中心的主力,多名教师曾在美国、韩国、新加坡及香港的大学从事教学、研究或学习,与国内外学术界保持着广泛的联系。学科毕业生有多人考取国内重点院校的博士生,其他同学就业状况良好,多在高校、报社、出版社、电视台、政府机关、企业等行业和部门工作。2014届研究生在7月毕业离校时就业率达到85%以上。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