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学勤,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话:021-64250804传真:021-64250804电子信箱:anxueqin@ecust.e.cn主要工作经历1988新西兰Canterbury大学毕业1988~1990美国加洲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学习1990~2001回国,到兰州大学工作,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1994~1995香港中文大学合作科研,访问教授1997香港中文大学合作科研,访问教授1997~1998德国Bayreuth大学高访,访问教授2001~2008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2008~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从事专业物理化学研究方向智能药物载体,生物流体相平衡与临界现象,纳米材料,化学热力学,胶体化学研究兴趣1、智能纳米药物载体药物与载体相结合形成药物载体系统后,药物的吸收和分布不再由药物本身决定,而是受到载体的理化性质的影响。根据临床要求选择适当的载体材料,不仅可以将药物输送到靶器官,而且对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理活性也起到有益的作用。我们的目标是:综合运用现代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用生物大分子为药物载体,采用超临界微乳液和常压微乳液软模板制备智能药物载体,通过功能纳米材料掺杂,调控脂质体释放药物的温度,实现脂质体的靶向(磁靶向、pH靶向)、温控释药、光控释药、荧光示踪的功能,探讨热敏纳米脂质体药物载体的制备、结构、性质与功能的关系。2、超临界微乳液的及其应用制备食品级表面活性剂构成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探索超临界微乳液的相平衡,研究这类体系的温度、体积和压力等性质。为超临界微乳液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包封药物或食品,提高药物或食品的抗氧化性和水溶性。3、人体胆汁相平衡及胆结石体外溶解由于现代饮食结构的改变,胆石症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探索胆固醇结石成因,寻找溶石途径对于胆石症的防止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目标是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方法,探讨影响人体胆汁稳定性的主要因素。4、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利用微乳液具有热力学稳定性、光学透明性、组成灵活性等特点,采用微乳液作为功能材料制备的软模板,制备各种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纳米材料(超顺磁性纳米材料、光-热转换材料、纳米量子点等)。5、在微乳液中的酶催化反应微乳液具有热力学稳定性、光学透明性、组成灵活性等特点,微乳液有望成为生物转化的通用介质。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纳米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我们的研究目标是探讨微乳液的微观结构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主持的在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纳米金开关控制释药脂质体的制备、结构、性质和功能”,研究经费:30万国家教育部基金“抗肿瘤靶向纳米载药系统研究”,研究经费:200万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脂质体药物载体的温控释药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研究经费:20万主要参考文献PhotoincedDrugReleasefromThermosensitiveAuNPs-LiposomeusingaAuNPs-Switch,ChemComm,2010(Chem.Commun.,DOI:10.1039/C0CC03142A.)TricriticalPhenomenainQuasi-ternaryMixturesofWater+n-Decane+n-Undecane+tert-Butanol†”,J.Pys.Chem.,2009,113,41,13566-13575,LightscatteringandsumrulesofthreecoexistingphasesforquasiternarysolutionsnearthetricriticalpointJ.Chem.Phys.,2010,132(7),074501-074501-6Liquid-liquidcoexistencecurvesofx1-butyl-3-methyli,idazoliumtetrafluoroborate+(1-x)1,3-propanediolandx1-butyl-3-methyli,idazoliumtetrafluoroborate+(1-x)1,4-butanediolJ.Chem.Eng.Data2010,55,2482-2488Criticalbehaviourofbinarymixtureof{xC(6)H(5)CN+(1-x)CH3(CH2)(7)CH3}:Measurementsofcoexistencecurves,lightscattering,andheatcapacityJ.Chem.Themodynamics,2010,42(7),864-872
-
张凌怡,理学博士,博士后,专业为分析化学,研究方向是色谱分离与新型色谱固定相的制备。2005年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导师:张玉奎院士。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德国马格
-
田宝柱,男,博士,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1)新型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环境和能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2)特殊形貌功能材料的制备工艺控制和生长机理研究。近几年在Ap
-
周丽绘,女,1973年3月生,江苏句容人。1995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8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7月华东理工大
-
张华,女,1968年8月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1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攻读硕士学位,2003年9月提前攻读博
-
邹爱华,女,博士,副教授。2004年于东南大学获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2005~2006,获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德国BayreuthUniversity做宏堡学者;2006~2007,获英国皇家
-
韩霞,博士,副教授。生于1973年6月,1998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3月进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3月获理学博士学位,并进入化学
-
胡慧廉,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专业分析化学。1985年7月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同年作为硕士研究生在本校应化专业学习,1988年7月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进分析测试中心工作。1994
-
刘金库,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化学院院长助理,国家电磁屏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JournalofNanoscienceLetters期刊编辑,“Mater.Sci.
-
曲大辉,男,1980年2月生。2006年3月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应用化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光驱动轮烷型分子机器。2006年7月至2009年1月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BenL.Ferin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