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东华理工大学

  • 建校时间:1956年
  • 招生简章:共10份简章
  • 院校类型:理工类
  • 所在地区:江西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东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李祥

一.导师简介李祥XiangLi出生年月:1973年11月职称职务:副教授.副院长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方向:多源信息融合;可视化图形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应用

  • 东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导师介绍:魏振华

    一.导师简介魏振华,女,讲师,201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信息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一直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地矿工作信息化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主

  • 东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戴晟晖

    一.导师简介戴晟晖,男,1978年1月生,江西抚州人,副教授,硕士学位,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技术.嵌入式系统与软件技术等。主

  • 东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导师介绍:何月顺

    导师简介何月顺,男,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无线传感网与放射性监测;分布式系统与数据库

  • 东华理工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导师介绍:黄乡生

    一.导师简介黄乡生,男,现任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1976年10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无线电技术专业。1987年12月毕业于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物理系获《仪器与测量》硕士学位。所属一级学科

  • 东华理工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导师介绍:魏 雄

    一.导师简介魏雄,男,副教授,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目前受聘于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下的二级学科“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

  • 东华理工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导师介绍:罗先喜

    一.导师简介罗先喜,男,1974年8月生,湖北麻城人,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电路与系统;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应用.核仪器研发;研究方向系统建模与

  • 东华理工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李跃忠

    一.导师简介李跃忠,男,1969年6月生。博士,副教授。东华理工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路与系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所属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指导电路

  • 华东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导师介绍:刘金辉

    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一.导师简介刘金辉,男,1961年8月生,工学博士,东华理工大学教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水文地球化学方向学科带头人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铀资源勘查与铀矿产品提取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溶浸开采技术方向学术带头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联合培养导师,《东华理工大学学报》杂志编委。目前主要从事水文地球化学.溶浸工艺学,铀资源溶浸开采技术教学与科研工作。近五年来,先后主持完成国家863课题.国防科工局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和核能开发项目4项;作为骨干成员参加科技部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各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和自然科学二.三等奖各1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80篇,合编高校教材1部。在砂岩铀矿地浸采铀新工艺.微生物溶浸技术研究.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面具有较深学术造诣。先后邀赴奥地利.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阿根廷.捷克.加拿大等国进行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目前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主要有:应用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质研究新进展。开设的本科生课程主要有:水文地球化学.溶浸工艺学。二.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近十年来,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有:[1]刘金辉,孙占学,伊犁盆地512铀矿床成矿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研究,2003,地质找矿论丛,18(3),208-210;[2]刘金辉,孙占学,邓平,朱捌,对公婆泉盆地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的认识,2003,铀矿地质,19(5),290-295;[3]刘金辉,孙占学,陈功新,朱捌,成海,公婆泉盆地局部排泄源氧化还原属性与铀矿化关系探讨,2003,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6(3),221-224;[4]刘金辉,孙占学,确定砂岩型铀矿体定位新方法—水岩体系Eh-pH法,2004,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44(1),44-48;[5]孙占学,刘金辉,朱永刚,张文,砂岩铀矿成矿过程与氧化还原分带:铀系不平衡证据,2004,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9(2),224-230;[6]刘金辉,地球化学模式在确定砂岩型铀矿矿化地段研究中的应用,2004,矿物岩石(EI收入期刊),24(1),65-70;[7]田娟,刘金辉,牛建国,阴离子交换树脂回收细菌浸液中铀的实验,2005,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15(1),1-4;[8]刘武生,刘金辉,王正邦等,二连盆地含矿建造后生改造作用过程及其演化,2005,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8(1),52-58;[9]刘金辉,史维浚,孙占学,反应条件指数及其与饱和指数的关系初步探讨,2005,地学前缘(特刊),vol.12.suppl,124-126;[10]刘金辉,王联社,朱捌,潮水盆地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研究,2005,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8(2),101-105;[11]刘金辉,陈功新,王联社,潮水盆地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2006,地质找矿论丛,21(2),142-146;[12]李林,刘金辉,刘亚洁,刘艳,田娟,铀矿石粒径对细菌渗滤浸出的研究,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6,(3),39-41;[13]刘金辉,孙占学,史维浚,运用铀同位素研究砂岩型铀矿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36(4),516-520;[14]刘金辉,李林,刘亚洁,不同粒径铀矿石细菌渗滤浸出实验研究,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29(3),201-204;[15]刘金辉,史维浚,孙占学,从铀系列同位素角度探讨砂岩型铀矿的形成过程及找矿标志,地球学报,2007,28(1),39-42;[16]周仲魁,刘金辉,北京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四川环境,2007,26(2),118-121;[17]LiuJinhui,ShiWeijun,SunZhanxue&ChenGongxin,AStudyofFormingProcessesandProspectingIndicatorsofSandstoneTypeUraniumOreByUraniumSeriesIsotopesIn:ProceedingofWater-RockInteraction-Bullen&Wang(eds),2007Taylor&FrancisGroup,London,755-758;[18]刘金辉,刘亚洁,郑志宏,用树脂回收铀矿石细菌浸出液中铀的试验研究,金属矿山,2007,(8),39-41;[19]刘金生,刘金辉,周焕银,基于变网格聚类的离群数据的研究,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12月,30(4),370-373;[20]刘金辉.陈功新,田娟,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回收细菌浸出液中的铀,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8,(1),42-45;[21]刘辉,刘金辉,吴为荣,韩伟,某铀矿细菌堆浸可行性研究,铀矿冶,2008年5月,27(2),109-112;[22]刘金辉,吴为荣,氧化亚铁硫杆菌实验室浸铀试验,金属矿山,2008,388(10),64-66。[23]殷蓬勃,刘金辉,李岗,十红滩矿床地浸采铀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矿山工程,2008年4月,37(2),27-31。[24]陈振,刘金辉,水-岩相互作用的地球化学模拟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3),144-146。[25]陈振,刘金辉,殷蓬勃,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地浸采铀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世界核地质科学,2008年9月,25(3),157-160。[26]吉宏斌,刘金辉,殷蓬勃,影响地浸采铀的矿层渗透因素,世界核地质科学,2008年9月,25(3),180-182。[27]樊启胜,刘金辉,吴为荣,不同氧化剂浓度的细菌柱浸试验研究,世界有色金属,2008,(11),34-35。[28]刘金辉,史维浚,陈功新,应用铀同位素研究砂岩型铀矿中若干问题探讨,铀矿地质,2009,25(1),14-19。[29]刘金辉,吴为荣,刘亚洁,孙占学,浸铀过程中氧化硫硫杆菌的耐氟性试验研究,金属矿山,2009,395(5),50-52。[30]LiminZhou,JinhuiLiu,ZhirongLiu,Adsorptionofplatinum(IV)andpalladium(II)fromaqueoussolutionbythiourea-modifiedchitosanmicrospheres,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172(2009),439–446。[31]LiuJinhui*,LiuYajie,WuWeirong,Sunzhanxue,wangxuegang,UraniumLeachingbyaPureCultureofAcidobacillusferrooxidansinLaboratory,Acta.GeochimetCosmochim.SCI收录,2009,[32]孔逊,刘金辉,黄铁矿对微生物浸铀的影响,金属矿山,2010,406(4),78-80。[33]王学刚,孙占学,刘金辉,李学礼,史维浚,某铀矿石不同细菌浸出方式对比试验,金属矿山,2010,406(4),81-83。[34]孔逊,刘金辉,PHREEQEC在微生物浸铀工艺中的应用,现代矿业,2010,492(4),46-48。[35]J.Liu,Y.Zhou,Y.Liu&Z.Sun,Studyonsomeinfluencefactorsofin-situleachingofuraniummininginShihongtandeposit,Water-RockInteractionBirkle&Torres-Alvarado(eds),2010Taylor&FrancisGroup,London,P535-538.[36]Z.X.Sun,J.H.Liu&W.J.ShiMechanismofchemicalpluggingringthein-situleachminingprocessinShihongtanuraniumdeposit,Xinjiang,China.Water-RockInteractionBirkle&Torres-Alvarado(eds),2010Taylor&FrancisGroup,London,P559-563.[37]王学刚刘金辉孙占学郑志宏吴为荣,不同条件下细菌池浸浸铀对比试验研究,矿业研究与开发,2010,30(5),46-49[38]林丽芳苑俊廷刘金辉,某砂岩铀矿细菌浸铀可行性试验研究,矿冶工程2009,7(4),38-40[39]谢配红刘金辉,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在工程中的应用,科技资讯,2010,(2),46.[40]liuJinhui,Zhouyipeng,LiuYajieSuitableHydrogeochemistryConditionsfortheinsituUraniumLeachinginShihongtanDeposit.Acta.GeochimetCosmochim.SCI收录,2010,Goldschmidtconference[41]刘金辉,适合十红滩铀矿床地浸采铀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金属矿山,2010,406(3)。[42]程永进,刘金辉,周义朋,示踪法在地浸采铀溶浸液流速测定中的应用,现代矿业,2010,112(12):71-74。[43]袁若思,刘金辉,李于冰,十红滩矿床含矿含水层地下水水质对于地浸采铀的影响,科技资讯,2010,(18):36[44]JinhuiLiu,YipengZhou,YajieLiu,ZhanxueSun,WeijunShi,Theprogressofstudyonthein-sitebioleachinginasandstoneuraniummine,China.Proceedingsofthe19thInternationalBiohydrometallurgySymposium,CentralSouthUniversityPress,2011,P718-720.三.公开出版专著与教材教材1.李学礼.孙占学.刘金辉,水文地球化学,原子能出版社,2010.10四.科研项目1.极低品位铀矿石微生物溶浸技术研究,科技部863课题(编号:2007AA06Z120),2008-2009,主持。2.高矿化度.低渗透×××××地浸研究,国防科工局国防基础科研项目(编号:A3420060142),2006-2009,主持。3.砂岩型铀矿×××××技术研究与应用,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2008-2010,主持。4.砂岩型铀矿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2011-2013,主持。5.金属矿伴生放射性污染行为及环境修复原理,科技部973课题(编号:2006CB708409),2007-2008,排名第三。6.砂岩铀矿地浸采铀过程中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40872165),2009-2011,排名第二。7.低品位金属资源的微生物溶浸技术研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8-2010,排名第二。8.十红滩砂岩铀矿地下水淡化少试剂地浸采铀研究,国防科工委(国家核能开发项目),2005-2007,排名第二。9.生物冶金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及示范-铀矿生物浸出关键技术,国家科技部863课题,2012-2014,排名第二。10.生物地浸采铀体系“矿物-生物-流体”间的强关联机制研究,国家科技部973课题,2012-2013,排名第二。五.获奖情况1.“华东南中新生代古水热系统与铀成矿作用研究”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叁等奖,2004年,排名第三。2.“十红滩砂岩铀矿地下水淡化少试剂地浸采铀研究”获江西省科技进步贰等奖,2012年,排名第三。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东华理工大学理学院导师介绍:邱淑芳

    一.导师简介邱淑芳,女,硕士,副教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数学一级学科点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建模与科学计算.预测与决策分析.图像处理的数学方法。二.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