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周公博,1985年01月生,讲师,2005年06月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09月免试推荐至中国矿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07
-
赵亮,男,1975年9月生,讲师,工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流体传动与控制、矿山机电产品设计。主要教授课程有《液压传动》、《液压传动系统》、《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采掘机械》、《测
-
个人简介赵啦啦,男,1983年7月生,工学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技基金项目1
-
叶平:博士,副教授。大学毕业后,在连云港化学矿专,教书2年半,调动工作到矿大接着教书到现在。这段时间中,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读了3年硕士,回到徐州校本部读了在职博士。硕士、博士论文都和煤矿
-
杨寅威,1962年10月出生,副教授。1994年8月至今在中国矿业大学工作。研究方向为矿山机械、机电液一体化。主要研究项目有:人造板铺装机电液控制系统、带式输送机远程监控系统、带式输送机全自动液压
-
个人简介:杨金勇,男,1975年12月生,博士,副教授。2007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7月就职于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主要承担《机械设计基础》和《工
-
杨建华:男,1982年12月生,河北泊头人,博士,讲师。2011年6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6月起任中国矿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教师。研究方向:1.随机共
-
王世博,博士,副教授,2002年6月毕业于中国中国矿业大学机电与材料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6月在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提前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6月毕业于中国矿业
-
王启广,男,副教授。1983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矿山机械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矿山机械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一直从事矿山机械设计及理论和矿山机械
-
个人简历:唐玮,女,1981年生,讲师,2010年6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2010年赴美国OhioStateUniversity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9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6篇。研究方向:摩擦学和摩擦学非线性理论教学工作:《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摩擦与润滑》、《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皮肤摩擦触觉感知及触觉仿生皮肤研究”(编号:51205394),2013.1~2015.12,项目主持人[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皮肤的摩擦损伤规律和机理研究”(编号:2011M500966)2011.12-2013,09,项目主持人[3]中国矿业大学青年教师启航计划“织构化表面的润滑减摩机理研究2010.10-2013,10,项目主持人[4]中国矿业大学人才引进项目“缸套活塞环初始表面形貌与磨合过程的关系研究”2010.09-2013,09,项目主持人[5]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技基金“织构化缸套-活塞环表面的润滑减摩机理研究”2010.12-2013,12,项目主持人[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植入体生物摩擦学关键基础问题研究”(编号:50535050)2006.01-2009,12,参与人员[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织构化粗糙表面的减摩机理与润滑计算模型研究”(50975276)2010.01-2012,12,参与人员[8]美国宝洁公司产品研发项目“P&Gproctdevelopmentproject:Researchofskincream”2008.09-2010,01,参与人员代表性论文:[1]唐玮,朱华,丁璐颖等.人体手部皮肤的摩擦性能试验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6,26(5):494-497.(EI:20064910289449)[2]唐玮,朱华,王勇.分形和空间灰度共生矩阵联合评价断口形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35(4):530-534.(EI:20063710111638)[3]唐玮,朱华,丁璐颖等.人体手背皮肤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6,(2):34-39.(EI:2006199868282)[4]唐玮,朱华,刘重江.人体头发的摩擦性能试验研究[J].摩擦学报,2007,27(6):588-591.(EI:20080311033353)[5]TANGWei,GEShirong,ZHUHua.StudyontheInfluenceofNormalLoadandSlidingSpeedonSkinFriction[J].JournalofBionicEngineering,2008,05(01):033-038.(SCI:000257390200004,EI:20081311176550)[6]TangW.andBhushanB..Adhesion,frictionandwearcharacterizationofskinandskincreamusingatomicforcemicroscope[J].ColloidsSurf.B:Biointerfaces,2010,76:1-15.(SCI:000274767300001)[7]TangW.,BhushanB.andGeS..Friction,adhesion,andrabilityandinfluenceofhumidityonadhesionandsurfacechargingofskinandvariousskincreamsusingatomicforcemicroscopy[J].J.Microscopy,2010,239:99-116.(SCI:000279938300003)[8]TangW.,BhushanB.andGeS..TriboelectrificationstudiesofskinandskincreamusingKelvinprobemicroscopy[J].J.VacuumSci.Technol.,2010,28:1018-1028.(SCI:000280479700097)[9]BhushanB.,TangW.andGeS..Nanomechanicalcharacterizationofskinandskincream[J].J.Microscopy,2010,240(2):135-144.(SCI:000282814500006)[10]BhushanB.andTangW..Surface,tribological,andmechanicalcharacterizationofsyntheticskinsfortribologicalapplicationsincosmeticscience[J].Journalofappliedpolymerscience,2011,120(5):2881-2890.(SCI:000288340100048)[11]WeiTangandYongWang.FractalCharacterizationofImpactFractureSurfaceofStee[J].Appliedsurfacescience,2012,258:4777-4781.(SCI:000300991400086)[12]WeiTang,SongyongLiu,HuaZhu,ShirongGe.MicrotribologicalandMicromechanicalPropertiesoftheSkinStratumCorneum[J].JournalofEngineeringTribology,onpress.(SCI刊源)联系方式:通信地址: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机电工程学院邮编:221116办公地址:机电学院楼B404电话:13776586885E-Mail:tangwei@cumt.e.cn*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