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华:男,1981年6月生,江苏徐州人,博士,副教授。2003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3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
-
姓名强颖怀所属部门材料学院学历/学位博士职称/技术职务
-
李允旺,男,1980年6月生,山东嘉祥人,2010年6月获中国矿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为机械设计系教师。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救灾机器人技术、救援技术与装备、矿山机械。参与有“863”计划项目1项、985项目1项、中国矿业大学211建设项目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EI收录6篇;申请专利30余项。E-mail:yunwangli@cumt.e.cn一、教学工作:《机械创造学》、《矿山机械与装备》二、参与项目:1.“863”计划项目:煤矿井下环境探测与搜救多机器人系统,编号:2006AA04Z208,参与人员;2.中国矿业大学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985项目):矿山救灾机器人试验系统,参与人员;3.中国矿业大学211建设项目:煤矿搜救机器人的研究,编号:A50901,参与人员。4.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摇杆式煤矿救灾机器人行走机构地形适应性研究,编号:2010QNB18,项目主持人。三、发表论文(EI)[1]LIYun-wang,GeShi-rong,ZHUHua.MobilePlatformofRocker-TypeCoalMineRescueRobot[J].MiningScienceandTechnology,2010,Vols.20(3):66-471.(EI:20103413167086)[2]LIYun-wang,GeShi-rong,FANGHai-feng,etal.EffectsoftheFiberReleasingonStep-climbingPerformanceoftheArticulatedTracksRobots[A].2009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RoboticsandBiomimetics(ROBIO2009)[C],Guilin,China,2009:818-823.(EI:20101712894911)[3]LIYun-wang,GeShi-rong,ZHUHua.MobilePlatformofaRocker-typeW-shapedTrackRobot[J].KeyEngineeringMaterials,Vols.419-420(2010):609-612.(EI:20094512426596)[4]李允旺,葛世荣,朱华,刘建.四履带双摆臂机器人越障机理及越障能力研究[J].机器人,2010,32(2):157-165.(EI:20101712896703)[5]李允旺,葛世荣,朱华.摇杆式履带悬架的构型推衍及其在煤矿救灾机器人上的应用[J].机器人,2010,32(1):25-33.(EI:20101212786171)[6]李允旺,葛世荣,朱华.摇杆式移动机器人的齿轮式差动机构研究[J].机器人,2009,31(3):235-241.(EI:20092412122827)四、专利情况(部分)1.发明专利(已公布)[1]李允旺,葛世荣,朱华.摇杆式四轮机器人[P].中国专利:200810023553.3,2009-10-07.(第一作者)[2]李允旺,葛世荣,朱华.摇杆式移动机器人用齿轮式差动平衡机构[P].中国专利:200810123354.x,2008-05-12.(第一作者)[3]李允旺,葛世荣,朱华.摇杆机器人齿轮式差动平衡机构[P].中国专利:200810123355.4,2008-05-12.(第一作者)[4]李允旺,葛世荣,朱华.行星齿轮式差动平衡机构[P].中国专利:200820034725.2,2008-04-18.(第一作者)[5]李允旺,葛世荣,朱华.摇杆式轮履结合机器人[P].中国专利:200810023572.6,2008-04-08.(第一作者)[6]李允旺.可集中控制的楔块式带式输送机断带保护装置[P].中国专利:200610096113.1,2008-03-26.(已授权)[7]葛世荣,李允旺,朱华.微型隔爆减速电机[P].中国专利:200810019929.3,2008-08-20.(第二作者)(已授权)2.实用新型专利[1]李允旺,葛世荣,朱华.行星齿轮式差动平衡机构[P].中国专利:ZL200820034725.2,2009-04-08.(第一作者)[2]李允旺,葛世荣,朱华.摇杆式四轮机器人[P].中国专利:ZL200820035016.6,2009-04-08.(第一作者)[3]李允旺,葛世荣,朱华.摇杆式轮履结合机器人[P].中国专利:ZL200820034724.8,2009-01-28.(第一作者)[4]李允旺,葛世荣,朱华.隔爆型小功率减速电机[P].中国专利:ZL200820033243.5,2008-12-31.(第一作者)[5]李允旺,葛世荣,朱华.锥齿轮式差动平衡器[P].中国专利:ZL200820033120.1,2008-12-10.(第一作者)[6]葛世荣,李允旺,朱华.具有封闭履带特征的煤矿搜救机器人[P].中国专利:ZL200820033326.4,2009-04-08.(第二作者)[7]葛世荣,李允旺,朱华.微型隔爆减速电机[P].中国专利:ZL200820032105.5,2009-02-11.(第二作者)[8]葛世荣,李允旺,朱华.用于煤矿井下搜救作业的隔爆型机器人平台[P].中国专利:ZL200820033257.7,2009–01–14.(第二作者)[9]朱华,李允旺,葛世荣.由普通微型电机改造成的微型隔爆电机[P].中国专利:ZL200820033242.0,2008-12-31.(第二作者)[10]李允旺.上闸块可打开的楔块式带式输送机断带保护装置[P].中国专利:ZL200620170965.6,2008-01-09.[11]李允旺.楔块式上运带式输送机断带保护装置[P].中国专利:ZL200620077507.8,2007-11-28.[12]李允旺.上运带式输送机断带保护装置[P].中国专利:ZL200520075897.0,2007-03-07.[13]李允旺.上运皮带输送机断带保护器[P].中国专利:ZL200520070689.1,2005-11-01.[14]李允旺.带式输送机用缓冲型楔块式断带制动装置[P].中国专利:ZL200720042159.5,2007-11-09.[15]李允旺.方便调节的楔块式带式输送机断带保护装置[P].中国专利:ZL200720040921.6,2008-06-04.[16]李允旺.上闸块与楔形闸块间通过齿轮齿条传动的断带保护装置[P].中国专利:ZL200720041149.X,2008-05-28.[17]李允旺.活塞杆可做直线与旋转组合运动的驱动缸[P].中国专利:ZL201020243536.3,2011-01-05.[18]李允旺.将直线运动转化为直线与旋转复合运动的机构[P].中国专利:ZL201020243501.X,2011-01-05.[19]李允旺.导向槽式运动转换机构[P].中国专利:ZL201020243520.2,2011-01-05.五、科研获奖1.2009.11,矿山大型带式输送机安全可靠性关键技术.教育部2009年度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5)2.2005.11,上运皮带输送机断带保护装置.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独立完成人);*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孟庆睿,2008年12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4月至今在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作。主要从事电液控制、复合传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一、研究方向
-
苗运江:江苏省东海县人,男,中共党员,1969年9月出生,副教授,博士,1993年8月至今在中国矿业大学工作。研究方向为磁流变液、机械设计、机电设备控制。曾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199
-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汇总表顾正洪马从安王旭锋胡国忠阚甲广
-
彭玉兴,男,1983年10月生,2009年12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第四批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重大科技支撑与自主创新)专项引导资金项目、中
-
李建平,男,1967年10月,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山机械设计及理论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课程有液压传动、机械制造工程学、现代制造技术、矿山装备及自动化等。
-
刘万里,男,博士,硕士生导师。2009年3月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精密测量技术、灾害预测技术、机器人技术。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并完成了中国博
-
个人简介:刘秀梅,女,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2009年7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7月就职于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