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小章讲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京剧学的学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它来自于京剧在整个中国戏曲中的代表性。京剧,最初也和中国戏曲任何一个剧种一样,都是“地方戏”,初称皮黄戏、二黄戏,后被南方人把这种来自北京的皮黄戏叫做京戏,贴上了明显的地方标签。但是京剧来自徽、汉,在北京又吸收昆、秦诸腔,形成京剧后,又流布全国,成为了国剧,这就真正形成了戏曲史上前所未有地突破“地方性”局限的戏曲剧种。国剧它完全不同于今天流行艺术的那种普及,也不只是在艺术上汇聚了众多戏曲成就集其大成,而是一种地方戏在广泛吸纳、锤炼和发展中,终于脱胎而成为一种能够体现民族精神、趣味、智慧的民族艺术,成为一种社会学和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文化结晶体。另外,在今天中国戏曲的生存发展中,京剧也有着特别的地位和意义。龚和德先生曾说,京剧在全国的戏曲中有一种“扶老携幼”的作用。这形象地说明,京剧相对于今天更加古老或年轻的剧种来说,它既成熟而又不失活力,且覆盖面辽阔、影响力广大。说到京剧的代表性,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国昆曲。作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的珍贵价值是毫无疑问的。中国昆曲但就中国古典戏剧在近现代的发展而言,京剧又的确远比昆曲更加充分,它在积极继承昆曲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早期京剧演员习艺均有“京剧的罩面、昆曲的底功”之说,对优秀演员的要求也是“文武昆乱不挡”),作出了全面的、历史性的发展。在剧目建设上,从昆曲、梆子等诸多剧种吸收了大量剧目,尤其建国后在“三并举”方针的指导下,极大丰富了它的表现领域,拓展了自己的表现能力,尤其是在现代戏创作、演出方面卓有成绩。在音乐上,虽只一个皮黄为主的声腔,但把戏曲音乐的板式变化体制发展得极其丰富、精彩,给民族音乐戏剧化的方式与技巧积累了珍贵的财富。舞台表演上虽然对徽、汉、昆、秦等各有所本、所承,但终开创了中国戏曲史上真正个人意义上的表演艺术流派(早先的昆曲只有“唱口”之说,实无流派之谓),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京剧舞台和整个戏曲舞台表演的艺术风格。京剧在戏曲的对外文化交流中,京剧也较诸剧种要时间早、影响大、流布广,世人曾把京剧尊为国剧,此称不妄。当然,京剧的代表性,决不只是在艺术成就上,也在文化上、在其作为民族戏曲的现实生存的总体状态上。因此,我虽然从来反对用某-一剧种以偏概全地代表或说明整个戏曲的特征、现象、问题,但以京剧为代表,来建立一个戏曲种类的学科建设仍然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它对中国戏剧学、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理论建设将具有根本性的贡献。在古今戏曲研究难人学术大道的基本格局中,京剧研究相对幸运地有大量的积累。以京剧史为例,此前已有为数不少的相关史料,如不同时期的《梨园旧话》、《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梨园佳话》、《京剧之变迁》、《齐如山剧学丛书》、《菊部丛谭》、《梨园影事》、《二黄寻声谱》、《京剧二百年历史》、《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清代伶官传》、《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旧剧丛谈》、《京尘杂忆》、《京剧前辈艺人回忆录》等。清代伶官传而各类京剧理论研究及资料出版物,则也有《京剧大百科全书》,《京剧剧目初探》,各类文集(史料集、京剧集),京剧音乐研究着作,京剧演员经验谈、回忆录,京剧流派研究。还有各种戏曲研究中关涉京剧、甚至以京剧为主的研究成果。(如《中国戏曲通论》,《当代中国戏曲》,《中国戏曲现代戏史》,《中国戏曲艺术教程》,《争取京剧艺术的新繁荣》,《梅韵麒风》,《上海京剧发展战略论集》,《中国戏曲表演体系教程》等)。以至龚和德先生曾据此倡议出版《近代京剧论着集成》,以同《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古典戏曲论着集成》并称三大集成。另外,便是就全国而言尚有一批研究人才,尚有一批对京剧有真知的艺术家,和中国戏曲学院这一戏曲科研新基地,特别是它那稳定且发展中的、相对尚可实施集体项目的优越条件。但是仍有两大问题。上海京剧发展战略论集其一,重大问题的悬而未决或成果空缺。比如声腔源流尚无定论,皮黄是先合流再进京还是人京后才合流诸说并立,等等。而这些都是京剧研究中根本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此外,如京剧艺术中的表演体系,流派研究,演剧精神,现代戏创作得失,“样板戏”研究,清宫戏研究,创作理论,剧目研究,京剧政策研究(如“推陈出新”、“旧剧开了新生面”的政策性批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围绕“移步不换形的政策性意见冲突,禁演《四郎探母》《斩经堂》等剧目,批鬼戏,批《海瑞罢官》,“样板戏”现象及其理论,如“三字经”等),都还缺乏完整的研究成果。京剧博大精深,不夸张地说,一个行当即可成一书,一流派(如京、海派,梅、尚、程、荀,余、马、言、谭等)亦可成一书,一个演员也可成一书,音乐中仅其曲牌部分即可成一书,主奏乐器中每个单件乐器的演奏法也可成一书,科班教育也可成一书,甚至京剧唱念的字韵也可成一书,或就演唱的润腔方法和韵昧追求也可成一-大书。故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京剧研究目前仍处于草创时期。四郎探母真正属于京剧学学科建设的完整资料及队伍尚很薄弱。“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堪称是建国后在规模上史无前例的艺术资料文献搜集、整理、出版的巨大工程,但也并有没从根本上改变京剧(艺术)资料匮乏的基本情况。很能说明问题的一个例子就是,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却在京剧艺术史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红灯记》的创作演出,竟然在创作单位中国京剧院里,连《红灯记》不同版本资料都没能很好地保存下来。另外,作为京剧学学科建设的队伍,与其说迫切需要对京剧艺术发展的熟悉者或亲历者,莫如说最需要的就是像阿甲先生这样对京剧具有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双重体验和双重成就的人才。然而,阿甲这样的京剧大家不在了,让我们倍感痛惜之余,也深感今天完成京剧学学科建设的艰巨。参考资料《京剧现状研究》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