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毕业,学校要求发表一作 SCI 论文,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事情,而该要求却让湘雅医学院八年制的学生对学校管理顿生质疑和不满。事情要追溯到 2017 年 12 月。湘雅医学院临时出通知,要求 2010 级,2011 级赴外交流学生及 2012 级全体学生发表一作 SCI 论文后才能毕业,这让 10、11、12 级的学生陷入一个尴尬的处境。10 级、11 级、12 级分别进入第 8、7、6 学年,突然增设的毕业要求让许多没有准备的学生不得不延毕。图片来源:知乎2020 年本该是湘雅 2012 级学生的毕业季,面临「一作 SCI」政策的全面放开加之今年疫情的影响,12 级学生按期毕业率不足 25%(扣除出国交流自动延毕的学生),湘雅八年制 2020 年线上盲审的 C 和 D(D 是完全不合格不能答辩)的人数打破全国八年制历史记录。图片来源:知乎这一局面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人质疑,有人赞同,有人感慨......导致此现象的原因首先,不得不提学校管理上的混乱。学校更新毕业政策,学生已临近毕业,突然告诉学生要发文章,让本无准备毕业的学生手足无措,如何应对。SCI 论文的发表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对于生物和医学专业的人来说,即使科研顺利,一篇 SCI 从开始设计实验、投稿、修改、补实验到最后接收,也至少需要 2-3 年,而接到此通知要求的 10 级学生已是第 8 年,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贸然一刀切的规定实不可取。并且对于一作 SCI 文章的要求也没有清晰的定义。不同类型(review、meta、article、letter)的文章哪些满足毕业要求,教务工作者和领导意见不一,共一作、共通讯、第一通讯单位要求等也在不断变更,这些细节问题都没有明文规定,让亟待毕业的学生常常一头雾水,自己是否符合毕业要求还要多方求证才能确定。此外,湘雅八年制时间紧迫,临床科研难以兼顾。八年制培训过程大致为:大一大二学习相关课程;大三大四学习基础医学课程;大五大六临床课程和科室轮转;大七部分学生出国交流学习,部分在校内找好导师开始科研项目,这两年科研时间还要兼顾毕业论文的写作、SCI 论文的写作与投稿、毕业前的招聘面试,临床学习等等。短短 2 年的科研生涯与 5+3+3(4)博士相比,工作量当然不太够,科研水平也会层次不齐,时间紧迫导致论文质量下降,对标 MD 的培养路径以 PhD 标准进行论文盲审,盲审结果自然也不理想。多方原因累加的结果就是延毕的学生压力重重。不仅面临实验、文章、毕业的压力,还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工作找早了如果论文没有接收不能及时到签约单位报道,造成毁约影响学校信誉,处在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不提早找工作,好工作往往没着落。湘雅临床八年制医学生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八年制培养模式存在各种利弊,这只是当下混乱的医学培养制度的一个缩影。陷入泥淖的医学培养模式1. 医学培养模式过于繁多医学培养模式包括:3 年制(专科)、5 年制(本科)、7 年制(本硕连读)、临床医学 5+3 一体化、临床医学 8 年制(本博连读)、4+4 学制等等。但没有一个模式可以做到尽善尽美:5 年制有更多自主选择权,但考研压力较大;临床 5+3 一体化免去考研时间,更多精力可放在临床,毕业时四证合一(毕业证,学位证,规培证,执医证),工作比较稳定,偏重临床,科研上却没有优势;8 年制缩短了学制,但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4+4 学制模式还处于探索结果,并不完善。2. 受认可程度参差不齐医学培养制度在乱局中积弊已久,模式培养不一,受认可程度不一,最后常常被贴上「科研科研不行,临床临床不行」的标签。医学生意气风发迎来毕业季,私以为即将迈向人生巅峰,却发现规培、专培豪华二连在前路等待着。医生的培养周期普遍较长,本科 5 年,硕士 3 年,博士 3-4 年,规培 3 年,专培 3 年,而在此期间各种资格证需要考试,本来繁忙的医务工作,还要抽出时间复习准备各种类型的考试,搞科研发论文。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却时常面临各种批判和质疑,专业型学生被质疑科研能力不行,学术型学生被质疑临床能力不行。3. 职业发展困难重重每一个怀揣着医学梦想的有志青年毕业后,迈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会顿然发现「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医生职业前期投入极大,门槛较高,投入产出比极低,起步薪酬低,工作强度大,压力大,执业环境风险高,没太多的时间顾及家庭等。要想升职加薪,不仅要临床做得好,还要科研能力强,看得了病人,发得了文章,才是一个合格医生的基本素养。图片来源:丁香园许多临床医生迫于晋升压力都要继续搞科研,发论文,丁香园曾关于临床和科研话题做了一个小调研,发现七成以上的医生和医学生更喜欢给病人看病,八成以上的医生做科研是为了晋升,极少数是因为兴趣。医学培养模式的破局方向在哪里?一位好医生,临床和科研应该齐头并进,相互促进,而现实中,二者更像一对矛盾对立的关系而存在。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往往不擅长选课题,发表学术论文;而科研成就较多的高头衔医师却临床水平不足,在我国特有国情和培训考核制度下,导致临床与科研不可兼得的尴尬局面。良性的评价体系和规范化的医学教育体系或许是未来的方向。今年 2 月份,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 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旨在破除论文「SCI 至上」,树立正确评价导向,推动高等院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破除「SCI 至上」,「唯论文」并不是否定 SCI 和发论文,而是建立更加科学、公平、公正的综合评价体系。同样,针对混乱的医学培养体系,葛均波院士给出自己的建议去规范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使医学教育同质化:对于临床型人才 5+3 培养后就授予医学博士,成为好的临床医生和接下来的专科医生;如果培养科研型人才 5 年医学院毕业后可以直接考科研型博士建议把硕士 / 博士打通(学制 4 年,这样为学生节省 1—2 年时间,而且可以有较长的时间潜心研究),潜心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如果临床型博士希望进行科研工作可以考上述科研型博士,毕业后具备双学位(MD, PhD);反之,如果科研型博士希望成为临床医学科学家,他们也可以参加 3 年规范化培训,取得资格证后成为双博士(PhD, MD)。医学培养模式的真正破局或许还需要更多的尝试,不过作为立身当下的个人,则不应把临床和科研放在简单的对立关系中。医学研究日新月异,我们都需要不断学习,实时阅读专业相关文献,临床技术和思维不断更新,让科研立足于临床数据,对疾病或者医学技术深入研究和探讨,进而促进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临床科研在医学发展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不可独立存在的,我们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可行的破局之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