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尹蔚,博士,副教授。1998年至2002年在湖南师范大学文科基地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2002年至2005年在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南大学学习,攻读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导师鲍厚星教授。2005年至2008年在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攻读语言学方向博士生,获文学博士学位,导师邢福义教授。2008年至今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研究方向主要讲授课程为综合英语(IIA,IIB)、英语阅读、英美概况。►科研成果及其它►研究兴趣对比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现代汉语语法、汉语方言、自然语言处理。►科研论文(1)《2005年的理论语言学研究》,《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6·语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2006年的理论语言学研究》,《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7·语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2007年的理论语言学研究》,《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语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2008年的理论语言学研究》,《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9·语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2009年的外国语言学研究》、《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0·语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全方位透视小句中枢说》,《语言研究》2009年第1期。(第一作者)(7)“或者说”类有标选择复句的语义类型及语用机制考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独著)(8)选择关系标记关联模式探究,《汉语学报》,2010.1(独著)(9)有标假设复句的语用价值特征,《汉语学习》,2011.1(合著)(10)有标假设复句表里关联模态构建的示例性研究,《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合著)(11)辩证地看待语言研究中的几对关系──从有标假设复句的研究说起,《湖北社会科学》,2011.3(合著)(12)《经济学应用于语言:方法与路径》(译作),《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6.17(13)《从21世纪头十年的语言理论研究看今后十年的发展》,《双语双方言》(十),2011年。(合著)(14)2010年中国外语界的语言研究,《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合著>(15)《介词“把”和“将”的应用思考》,《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总第64期。(独著)(16)《浅析徐通锵字本位思想》,《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独著)(17)《株洲方言的代词》,《南华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独著)(18)《多棱镜折射下的都市语言》,《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独著)(19)《双峰荷叶音系与北京音系的比较》,《株洲工学院》2004年第3期。(独著)(20)《2005年的语言理论研究》,《汉语学报》2006年第4期。(合著)(21)《面向复句信息处理的小句关联理论》,《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6期。(合著)(22)《现代汉语假设关系标记的多维验察》,《双语双方言》(九),汉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合著)(23)《从“是p,还是q”有标选择复句看合用型弱式关系标记的自动识别》,《中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社会科学版)。(独著)(24)《四川达县新胜“长沙话”与湘语的比较》,《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6期。(独著)►参编学术著作(1)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6(语言学),负责其中的“理论语言学”部分。(2)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7(语言学),负责其中的“理论语言学”部分。(3)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语言学),负责其中的“理论语言学”部分。(4)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9(语言学),负责其中的“理论语言学”部分。(5)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0(语言学),负责其中的“外国语言学”部分。(6)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1(语言学),负责其中的“外国语言学”部分。►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1)本用结合视野下的有标选择复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主持)(2)“全球华语语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参与)(3)现代汉语有标复句层次关系信息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参与)(4)有标假设复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参与)(5)汉语小句联结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参与)(6)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中的汉语学科创新,国家“211工程”项目。(参与)(7)小句中枢说在汉语与临界领域研究中的应用与验证,国家“211工程”项目。(参与)(8)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有标复句联接机制及分析策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6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参与)(9)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6(语言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任务。(参与)(10)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7(语言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任务。(参与)(11)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语言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任务。(参与)(12)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9(语言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任务。(参与)(13)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0(语言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任务。(参与)(14)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1(语言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任务。(参与)(15)多维视域下的有标假设复句研究,高校自立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参与)►荣誉奖励1、2008年度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2、2008年度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2009年度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5、2008-2009学年度教学工作优秀奖6、2009-2010年度学生社团优秀指导老师7、2009年度模拟联合国优秀教师奖8、2005年湖北省首届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9、2005年度湖南师范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0、200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第六届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本科组个人及团体二等奖
-
►个人简介董方峰,湖北红安人,博士,副教授。►教育及经历1996-2000年,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学习,获学士学位;2000-2003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语系任教;
-
►个人简介徐泉,湖北黄冈人,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加拿大UniversityofAlberta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为外语
-
►个人简介苏艳,博士、副教授。1993年至1997年在湖南师范大学英语系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1997年至2000年在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攻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方向硕士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
-
►个人简介闫春梅(1967-)副教授,博士。1989年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外语系。1992年研究生毕业于湖北大学外语系,获英语教育硕士学位。1999-2000年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语言
-
►个人简介向宗平,女,副教授。1997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曾多次承担寒暑假中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授课任务。►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兴趣为:语言学习策略、外语课程与教学、外语教师教育
-
►个人简介陈浪,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求学于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获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士、硕士学位和翻译学专业博士学位。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新加
-
►个人简介易宏根副教授,198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9年5月毕业于美国堪萨斯大学美国研究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讲高级口译、高级口语
-
►个人简介何举纯,男,1965年9月出生,华中师大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系支部书记兼副主任,博士(在读),美国杨伯翰大学夏威夷分►研究方向中外语言对比,理论语法
-
►个人简介李正林副教授,1987年7月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1989年毕业于杭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班,1995年赴英国留学,获ExeterUniversity教育硕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