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地球动力学专业目录

  • 建校时间:1978年
  • 招生简章:共2份简章
  • 院校类型:综合类
  • 所在地区:北京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招生专业

地球动力学 社会计算 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 药物设计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材料与化工 材料与化工 材料与化工 材料与化工 材料与化工 材料与化工 材料与化工 材料与化工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动力机械及工程 精密仪器及机械 网络空间安全 网络空间安全 网络空间安全 软件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土木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程力学 流体力学 固体力学 流体力学 地球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工程力学 流体力学 固体力学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工程力学 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史 计算生物学 微生物学 计算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 微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微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微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 微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 微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 微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微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地球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 地球生物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地球生物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细胞生物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化学工程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化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化学工程 物理化学 应用化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海洋化学 化学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化学生物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物理化学 药物化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药物化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药物化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药物化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化学工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无机化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应用化学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地球化学 海洋化学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无机化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 分析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工艺 化学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化学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物理化学 分析化学 应用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有机化学 化学生物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有机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化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有机化学 无机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 物理学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生物物理学 生物物理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空间物理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生物物理学 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 基础数学 应用数学 计算数学 基础数学 考古学 健康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 统计学 统计学 金融学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
  • 院系所
  • 考试科目
  • 学习方式
  • 专业
  • 研究方向
  • 指导老师
  • 拟招人数
  • (083)(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19))
  • ①1001英语一②2240有限元方法基础③3390数值计算方法
  • 全日制
  • (0708Z1)地球动力学(1)
  • (01)计算地球动力学/并行有限元(待定)
  • 张怀(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 (083)(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19))
  • ①1001英语一②2240有限元方法基础③3390数值计算方法
  • 全日制
  • (0708Z1)地球动力学(1)
  • (01)计算地球动力学/并行有限元(待定)
  • 张怀(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热门问答 热门资讯
  • 佐治亚理工学院有多少美国科学院院士
    Jimmy Carter (1946)吉米·卡特;第39任美国总统,200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G. Wayne Clough (1964) 佐治亚理工学院校长,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主管;Ivan Allen, Jr. (1933) 亚特……展开
    Jimmy Carter (1946)吉米·卡特;第39任美国总统,200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G. Wayne Clough (1964) 佐治亚理工学院校长,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主管;Ivan Allen, Jr. (1933) 亚特兰大市市长;Timothy C. Batten, Sr. (1981)美国联邦法院法官;Max Burns (1973) 美国众议院议员;Howard Callaway (1945) 美国众议院议员,陆军部部长;Phil Gingrey (1965) 美国众议院议员;Stephen Pace (1912) 美国众议院议员;Sam Nunn (1956) 美国参议院议员;Mario Canahuati (1977)洪都拉斯外交部部长,前驻美国大使;J. Owen Forrester (1961) 美国联邦法院法官;Jack Guynn (1969) 美联储(亚特兰大)主席;Paul Craig Roberts (1961) 经济学家,前财长部副部长;Daniel Webster (1971)佛罗里达州众议院议长;Juan Carlos Varela (1985)巴拿马副总统;军事Admiral James A. Winnefeld, Jr. (1978) 海军四星上将,现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Edward C. Aldridge, Jr. (1962) 第16任空军部部长;William L. Ball (1969) 第67任海军部部长;Philip M. Breedlove (1977) 空军四星上将,空军副参谋长;John M. Brown III 陆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Pete Geren (1973) 第20任陆军部部长;John W. Hendrix (1965) 陆军四星上将,原美国陆军司令部司令。商业Gil Amelio (1965) 美国国家半导体、苹果公司前CEO;Charles Betty (1979) EarthLink总裁;John F. Brock (1971) 可口可乐董事长兼CEO;George G. Crawford (1890) 首届毕业生,创立田纳西煤铁及铁路公司;Cecil B. Day (1958) Days Inn酒店连锁创始人;David Dorman (1975)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董事长、CEO;Mike Duke (1971) 沃尔玛总裁;David C. Garrett, Jr. (1955) 达美航空原CEO;Ed Iacobucci (1975) IBM OS/2研发小组主管,Citrix Systems创始人,DayJet总裁;Robert Milton (1983)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原总裁;James D. Robinson III (1957) 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CEO,可口可乐公司主管;科学、工程与数学共有数十位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宇航员毕业于佐治亚理工学院;James Henry Deese (1935) NASA主管;Bascom S. Deaver (1952)物理学家,以研究超导现象的应用闻名;弗吉尼亚大学物理系副主席;Arnold Hardy (1945) 物理学家,业余摄影师,1947年普利策奖得主;W. Jason Morgan (1957) 对板块构造论和地球动力学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国家科学奖章得主,普林斯顿大学地球科学教授;Kary Mullis (1964) 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Linda Griffith (1982) 生物医学工程师,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及机械工程教授;Michel G. Malti (1922) 电子工程师,以一系列关于电路分析的论著闻名;Robert C. Michelson (1974) 机器人学家,2001年Pirelli奖获得者,Entomopter发明者;Herbert Saffir (1940) 提出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Herbert Keller (1945) 应用数学家,数据分析师,加州理工学院应用数学系荣誉教授;Daniel P. Sanders (1993) 提出四色问题新的高效证明;计算机科学吉姆·阿尔金(Jim Allchin) (1984) 微软前副总裁、平台部主管,负责Windows NT系列、XP及Vista的研发工作;Krishna Bharat (1996) Google研究科学家,开发了Google新闻;Tom Cross (1999) 企业家,计算机安全专家,黑客;Jim Davies (1997) 认知科学家,剧作家和艺术家;Chaim Gingold (2003) 参与研发Spore;D. Richard Hipp (1984) SQLite架构师及主要的开发者;Ed Iacobucci (1975) IBM OS/2研发小组主管;Craig Mundie (1972) 微软首席研究及战略官;James F. O'Brien (2000)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教授;Rosalind Picard (1984) 麻省理工学院情感计算研究组创始人及主管;Mike Pinkerton (1997) Mozilla浏览器和Google Chrome浏览器合作开发者;Jeff Trinkle (1979)伦斯勒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主席;艺术与设计Michael Arad (1999) 纽约世贸中心纪念碑设计者;John C. Portman (1950)上海金茂大厦设计者,SunTrust广场设计者;Hugh Stubbins Jr. (1933) 花旗中心设计者;Bones Howe (1956) 格莱美奖获得者;Ed Dodd (1925) 漫画家;Jorge Cham (1997) 漫画家,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讲师及研究员;体育运动Chris Bosh(2002)职业篮球运动员,NBA著名球星,效力于迈阿密热火 司职中锋收起
  • 向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投稿,初审已经完成3天了,但是没有给修改意见等,是不是要被退稿啊???
    要经过外审,只有外审完了才有可能会让你修改或者退稿并不能使用严格的流程时间节点要求编辑部,有时候超过节点很久都不给投稿人任何信息,我的一篇文章投出去半年多,复审时间延迟了几次,到现在都……展开
    要经过外审,只有外审完了才有可能会让你修改或者退稿并不能使用严格的流程时间节点要求编辑部,有时候超过节点很久都不给投稿人任何信息,我的一篇文章投出去半年多,复审时间延迟了几次,到现在都还没有反馈信息收起
  • 向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投稿,初审已经完成3天了,但是没有给修改意见等,是不是要被退稿啊
    不是,还在进一步审核。退稿会有通知。谢谢啊,一个师兄说,这个期刊如果没给意见,可能是晾你几天,再不给意见就是要推高了初审只是大动编辑本身对你文章的审核,连外审专家都没有找,所以早着了。……展开
    不是,还在进一步审核。退稿会有通知。谢谢啊,一个师兄说,这个期刊如果没给意见,可能是晾你几天,再不给意见就是要推高了初审只是大动编辑本身对你文章的审核,连外审专家都没有找,所以早着了。专业核心一般审稿3个月,耐心等收起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是SCI检索的吗
    不是 测量类的貌似只有测绘学报和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版是EI和SCI索引的……展开
    不是 测量类的貌似只有测绘学报和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版是EI和SCI索引的收起
  • 形成构造环境及地球动力学演化
    海西期(华力西期)造山带在3433616238全球分布广泛、规模宏大,往往绵延几千千米,宽达几百至上千千米,其中包括有欧洲-非洲西北部的海西造山带,北美的阿巴拉契亚造山带,中亚-兴蒙造山带等(Nelson,……展开
    海西期(华力西期)造山带在3433616238全球分布广泛、规模宏大,往往绵延几千千米,宽达几百至上千千米,其中包括有欧洲-非洲西北部的海西造山带,北美的阿巴拉契亚造山带,中亚-兴蒙造山带等(Nelson,1992;Bonin & Azzouni-Sekkal,1998;Lustrino,2000;Bo-nin,2004;Hong等,2004)。海西期造山事件对于显生宙唯一的超级大陆Pangea的聚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Lorenz & Micholls,1984;Giovanni & Dennis,2003;Veevers,2004)。在Pangea西部,大约320Ma(Veevers,2004)或310Ma前(Bonin,2004),冈瓦纳已经与劳俄克拉通碰撞,而与此同时,在东部,古特提斯依然是敞开的(Bonin,2004;Matte,2002)。那么,位于Pangea东部古特提斯域(Metcalfe,1994)的华南地区是否存在海西期造山事件?海西运动与印支运动的关系怎样以及印支运动的性质如何?等等,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激烈争论。大体上主要有六种观点:①主要根据古生物地理资料,认为华南与印支地块在早石炭世沿Song Ma缝合带拼贴形成华夏大陆(Cathaysia land)(Met-calfe,1994;Metcalfe,1999;Hutchison,1989),而华夏大陆于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和滇缅泰马(Sibumasu)地块及羌塘地块缝合(Metcalfe,1999;Carter et al.,2001),并且推测海南地体于晚古生代或中生代增生到华南(Metcalfe,1999;Hutchison,1989)。②主要根据区域性地层不整合,认为该区于中-晚二叠世之间发生了东吴造山运动(马文璞,1996;张宁和夏文臣,1998;任纪舜等,1999)或普遍的造陆运动(黄汲清和陈炳蔚,1987;胡世忠,1994)。③主要依据华南海西期岩浆活动稀少而印支期花岗岩类大量发育,以及根据古地磁资料和该区海相沉积一直持续至中三叠世,认为碰撞造山发生于三叠纪(印支期)(Hsü et al.,1990;陈海泓等,1994;殷鸿福等,1999;Lan et al.,2000;Li et al.,2002;周新民,2003)。④认为该区既发生了海西期造山运动又发生了印支期造山运动(任纪舜等,1999;张伯友等,1995;吴浩若等,2001;王德滋,2004)。⑤认为该区海西-印支期构造运动是连续演化的同一次造山事件(马大铨等,1991;谢才富等,2005),并且,根据海南和华南三叠纪出现碱性岩、A型花岗岩、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和拉斑玄武质镁铁侵入岩等岩石组合,提出该区印支期时处于后造山环境(谢才富等,2005)。⑥认为华南不存在海西-印支期造山运动(郭福祥,1998)。造成上述争论的主要原因是界定造山事件的精确证据还很缺乏,以及一些资料本身具有多解性或其技术方法具有局限性。近年来,通过一些海西-印支期标志性岩浆岩或岩石组合的发现,以及大量精确年龄数据和地球化学资料的积累,已可对该问题进行较好的约束。根据现有资料,我们认为华南海西-印支期侵入岩是同一次造山构造热事件连续演化的产物,可分为岛弧、同碰撞、后碰撞、后造山等几个阶段。(一)岛弧阶段大致在315~290Ma期间,在海南西部发育了辉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在福建前坪也发育了花岗闪长岩;海南、广东、福建的一些石炭纪、早二叠世地层中也可产出基性-中酸性的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琼西的这些侵入岩一般为块状构造,局部遭受构造改造,SiO2含量51.27%~64.56%,FeO*/MgO=1.03~3.87(平均1.91),K2O/Na2O=0.44~1.82(平均0.97)。在Pearce等(1984)的构造环境判别图中(图1-37),琼西的这些侵入岩全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区。邱家骧等(1991)提出活动陆缘和岛弧岩浆在化学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SiO2含量56%~75%,FeO*/MgO>2,K2O/Na2O>0.6,而后者SiO2为50%~66%,FeO*/MgO<2,K2O/Na2O<0.6。据此可以看出,琼西这些岩石的地球化学特点与岛弧岩浆更接近,但其K2O/Na2O比值较大。造成这些岩浆中钾含量较高、K2O/Na2O比值较大的原因一方面可能和当时的陆壳厚度较大有关,另一方面可能和俯冲时陆源沉积物供应量大有关。图1-37 海南岛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侵入岩构造环境判别图Condie(1976)对环太平洋地区的研究表明,与消减带有关的钙碱性系列中以安山质岩石为主,岩石中的K2O含量与大陆壳的厚度及岩浆来源深度均为正相关的线性关系,岩系中K60(即SiO2为60%时的K2O含量)与大陆壳厚度(c)、岩浆来源深度(SZ)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c(km)=18.2×K60+0.45,SZ(km)=89.3×K60-14.3。据SiO2-K2O图解,海南海西期闭合边缘阶段K60为2.3,算得c和SZ分别为42.3及191km,由此看当时大陆壳厚度较大,类似于中安第斯型活动陆缘环境;岩浆来源深度也大,也即消减带深度大。但这是建立在俯冲板片熔融模式之基础上的,而本区的岩浆可能产自交代地幔楔,并与地壳有一定的混染,并不适用该模式。(二)同碰撞阶段海南岛在岛弧阶段与后碰撞阶段之间发育了育才超单元花岗岩类,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成,其早期单元有少量闪长质包体,锆石SHRIMPU-Pb年龄为(287±7)Ma。该超单元的岩石普遍发育叶理构造,说明它们形成于板块已相互碰撞而挤压汇聚的环境,但其轻重稀土元素的分异不如早二叠世晚期的强过铝花岗岩类,暗示此时地壳还未加到最厚,即处于同碰撞的早期。在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上(图1-37),该时期花岗岩落入火山弧与同碰撞交界区,是继生性俯冲引起的幔源岩浆与壳源岩浆混合的产物。(三)后碰撞阶段后碰撞阶段包含了同逆冲期和同剪切期,地壳仍有较强变形(Liégeois et al.,1998)。在许多造山带,后碰撞阶段都有钾玄质/超钾质岩浆岩的产出。如海西(López-Moro,2004;Ajaji et al.,1998)、喜马拉雅(Turner et al.,1996;Williams et al.,2004)、阿尔卑斯造山带(Venturelli et al.,1984),古元古代Svecofennian(Eklund et al.,1998;Visnen et al.,2000)和新元古代东非造山带(Küster & Harms,1998)等。并且这些钾玄质岩石常与强过铝花岗岩共生(López-Moro,2004;Visnen et al.,2000;Sylvester,1998)。琼中地区早二叠世晚期钾玄质侵入岩也与石榴子石花岗岩、含电气石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等强过铝花岗岩构成共生岩石组合。并且强过铝花岗岩也和钾玄质侵入岩一样都普遍发育叶理构造而线理不发育,常见微粒交生体结构,属同构造岩体(谢才富,2002),形成于Liégeois等(1998)所划分的后碰撞阶段的同逆冲期,即后碰撞阶段的早期,表征后碰撞的开始,其时间为(278±7)Ma至(270±10)Ma。后碰撞启动的时间确定后,结合岛弧阶段侵入岩的年龄,我们又可限定同碰撞阶段的时间大致为290~278Ma。上述强过铝花岗岩具有埃达克岩的某些特征(图1-38),其轻重稀土分异强烈,重稀土强烈亏损,有些强过铝花岗岩没有铕的负异常,暗示其源区压力达到15kbar(若原岩为黑云片麻岩)或更高(若原岩为石英角闪岩),导致斜长石在熔融残留组合中消失而出现榴辉岩残留组合(Patino Douce & Beard,1995),即深度大于55km,属碰撞加厚了的大陆壳的底部。而前面已讨论了钾玄质侵入岩来源于>80km的岩石圈地幔,也就是说当时岩石圈的厚度>80km。图1-38 海南早二叠世强过铝花岗岩与中二叠世高钾钙碱花岗岩的(Yb)N-(La/Yb)N及Y-Sr/Y图解关于后碰撞阶段引发钾玄质岩浆作用的动力学机制,现主要有板片断离(Bonin,2004;Davis,1995;Chen et al.,2003)、对流减薄(convectivethinning)或者说对流拆解(convective removal)(Turner et al.,1996;Yang et al.,2005)、岩石圈拆沉(Duch-esne等,1998;England和Houseman,1989;Black和Liégeois,1993)、陆内俯冲(Deng,1991)等不同模式。本区钾玄岩可能是由板片断离所引起的,因为根据板片断离模式,软流圈上涌引起的热脉冲将沿造山带走向形成线状侵入岩带(Yang et al.,2005;Davis,1995;Chen et al.,2003;Atherton,2002)。由于沿福建政和-大埔断裂带分布的二叠纪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体(郑声俭等,2000)在K2O-SiO2图上也落入钾玄岩系区,它们和琼中的钾玄质侵入岩正好构成与华南海西期构造线方向一致的线状岩带。按该模式,推测本区后碰撞早期的构造岩浆作用过程为:华南与印支-南海板块碰撞后,岩石圈堆叠增厚导致俯冲板片断离(Bonin,2004),引起热软流圈上涌,使上覆的岩石圈地幔和下地壳处于引张状态,造成富集地幔源区(楔形地幔)和下地壳减压脱水熔融,分别形成钾玄质和强过铝花岗质岩浆,但此时中上地壳总体仍处于压缩汇聚的构造背景(Liégeois et al.,1998;潘桂棠等,2000),因此,侵位到中地壳的钾玄质岩体和强过铝花岗岩体具有同构造岩体的特征。区域沉积作用也提供了与上述岩浆作用记录相一致的证据:海南岛缺失晚二叠世地层,而早三叠世为陆相磨拉石沉积(汪啸风等,1992);在青藏、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普遍发现中、晚二叠世地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关系,而且一些地方还缺失晚二叠世下部或整个晚二叠世地层(任纪舜等,1999)。具体表现是,两广地区出现巨厚的晚二叠世磨拉石(马文璞,1996;吴浩若等,2001)或类磨拉石建造(张岳桥,1999);广东南部的上二叠统为陆相红层(马文璞,1996);华南地区盖于中二叠统浅海碳酸盐岩之上的晚二叠统龙潭组普遍为海陆交互相的产煤岩系且其底部常有一层粗粒长石石英砂岩或砾岩(马文璞,1996;胡世忠,1994);在中二叠世末期,发生了全球规模的海退事件及与之关联的前乐平统生物集群绝灭事件(Jin,1993),而赣闽交界地区,中二叠世中期已开始海退。过去认为,一个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代表一次造山运动,是挤压作用的标志,据此提出中、晚二叠世之间(约260Ma)发生了著名的东吴构造运动(晚海西运动)。进一步的研究则证明,不整合以上的岩层,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与碰撞作用同时的沉积物,而是碰撞后伸展阶段或伸展后的沉积物(任纪舜等,1999),即区域性不整合往往明显滞后于碰撞事件,因此沉积作用记录也表明,本区发生过海西期造山事件,且碰撞时间应较明显早于260Ma。形成于中二叠世的通什超单元岩石也是叶理构造发育而线理不发育,普遍发育微粒交生体,它们也形成于后碰撞阶段的同逆冲期(晚期)。但与同逆冲早期仅有较小规模的钾玄质侵入岩和强过铝花岗岩产出不同,此时产出的花岗岩规模大得多,主要属弱过铝-准铝质高钾钙碱性,而共生的镁铁质岩也属高钾钙碱性,它们的重稀土相对上述强过铝花岗岩及钾玄质侵入岩要富集得多,表明它们的形成深度分别要比强过铝花岗岩及钾玄岩小,源区没有明显的石榴子石残留,形成深度分别<40km和<70~80km。显示地壳及岩石圈与同逆冲早期相比已发生了明显减薄。海南晚二叠世侵入岩由高钾钙碱性的壳幔混合型花岗岩、强过铝花岗岩及高钾钙碱性镁铁质岩组成。它们为块状构造或者同时发育了叶理和线理构造,甚至线理构造比叶理更发育。它们应形成于同剪切期(后碰撞晚期),它们的形成深度与中二叠世侵入岩相比并无明显变化。所有后碰撞阶段侵入岩除形成深度很大的早二叠世强过铝花岗岩外,在Pearce(1996)的构造环境判别图上(图1-39),几乎都落入后碰撞区。(四)后造山阶段后造山阶段常常是在变形停止之后马上出现(Turner,1992),后造山阶段的特征产物是碱性岩和A型花岗岩(Turner,1992;Bonin et al.,1998;Bonin,2004),它们的形成标志着整个造山期的结束、板内期的来临(肖庆辉等,2002)。在Pearce et al.(1984)的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海南三叠纪的花岗岩类与前面晚石炭世—二叠纪的侵入岩不同,确实大部分落入板内区(WPG)或靠近板内区(图1-40)。前已述及,华南在三叠纪时存在一条富碱侵入岩(A型花岗岩)带,它们与本区三叠纪一般不具变形构造的壳源、壳幔混合源弱过铝-准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或强过铝花岗岩(流纹岩)以及少量的拉斑玄武岩系列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火山岩)等一起构成典型的后造山岩浆岩组合(Turner,1992;Bonin et al.,1998;Bonin,2004)。汪洋和邓晋福(2003)的研究表明,广西南部三叠纪强过铝火成岩在Maniar和Piccoli(1989)的构造环境判别图中多落入后造山区,其热源主要来自以底侵玄武岩浆加热作用所体现出来的软流圈地幔的平流热传递过程,这与Sylvester(1998)认为富黑云母含堇青石的花岗岩类(CPGs)是通过热的幔源岩浆底侵或贯入而使地壳岩石发生“干”深熔作用,即产在高温造山带中的认识是相一致的。湖南道县三叠纪辉长岩包体的发现(郭锋等,1997)及大容山三叠纪基性麻粒岩(SHRIMP年龄为249Ma)的厘定(彭松柏面告)证明了三叠纪时华南存在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图1-39 海南海西期后碰撞侵入岩类(Y+Nb)-Rb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图1-40 海南三叠纪花岗岩类Rb-(Y+Nb)、Y-Nb图解华南大量三叠纪花岗质岩浆岩(包括A型花岗岩)的产出及少量拉斑玄武岩系列的镁铁-超镁铁岩浆岩的产出,说明当时该区产生过岩石圈的明显伸展减薄(达到50km左右)和软流圈的上涌,使岩石圈地幔及地壳发生了明显的减压及增温,熔融产生各类岩浆。考虑到其影响范围较广,其动力学机制可能是岩石圈拆沉。据Ninkovich et al.(1972)研究,幔源岩浆的来源深度与岩石中的K2O含量成正相关。从上述整个海西-印支期的岩浆演化可看出,海南岛地区自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岛弧阶段产出高钾钙碱性镁铁质岩到早二叠世末(后碰撞早期)发育钾玄质侵入岩再到中-晚二叠世(后碰撞中晚期)产出高钾钙碱性镁铁质岩及三叠纪(后造山期)产出拉斑质镁铁岩,反映了岩石圈从汇聚碰撞时的加厚(曾达到>80km)到后碰撞及后造山时的持续减薄(曾减到厚约50km)。收起
  •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考试参考书考试目录及分数线?
    北大的地球与空3361323566间科学的教学和研究有着辉煌的历史。 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地球物理学是一门介于物理学、地质学、天文学和大气科学之间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包括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展开
    北大的地球与空3361323566间科学的教学和研究有着辉煌的历史。 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地球物理学是一门介于物理学、地质学、天文学和大气科学之间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包括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两个二级学科。 固体地球物理学应用力学、电磁学、热学以及核物理学等物理学方法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以及与固体地球相关的各种物理场(如电磁场、重力场等)的演化与运动规律,并认识与其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的物理过程及变化规律。它包括:地震学、地磁学、重力学、地热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大地构造物理学、勘探地球物理学、与环境地球物理学等研究领域。近四十年来地球物理学取得了长足进展,其研究成果不仅改变了人类对地球内部物理过程及其演化规律的认识,也为人类开发自然资源、抵御自然灾害作出了巨大贡献。空间物理学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基础学科,它包括中高层大气物理学、电离层物理学、磁层物理学、行星际物理学、空间探测和空间环境学等学科分支。日地空间是人类航天活动的主要区域,太阳活动和空间环境的对大气和气候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空间物理的基本规律不仅对人类认识宇宙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今天,地球物理学巳成为地球科学中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其研究成果将直接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教学与科研基地(包括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两个专业)成立于1958年,目前除培养本科生外,还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本基地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方向广泛。现有中科院院士1人,教授8人。多年以来承担了国家基金委、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航天部门、电讯部门、地震部门及石油勘探部门的多项科研任务,如: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基金委重大项目(日地系统能量传输过程研究),科委重大科学工程(东亚空间环境监测系统、东亚大陆地球动力学),“921”项目(电离层环境监测),中巴合作资源卫星项目(星内粒子辐射探测器研制)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50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很多工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此外,我们拥有良好的实验、观测与计算设备,并与美国,德国,日本,瑞典等国家的相关教学单位和科研机构及科学家有长期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为博士后的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固体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地球重力学、地球电磁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太阳外层大气物理学、行星际物理学、磁层物理学、电离层物理学、高中层大气物理学、空间探测、空间环境与空间天气学。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名单:王 仁教授(院士、博导) 地球动力学臧绍先教授(博导) 地球动力学地球内部物理学陈晓非教授(博导) 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蔡永恩教授(博导) 地球动力学、工程地球物理学孙荀英教授 地球动力学肖 佐教授(博导) 电离层物理学、高中层大气物理学、空间探测濮祖荫教授(博导) 磁层物理学与空间环境学涂传诒教授(博导) 行星际物理学与太阳外层大气物理学宋礼庭教授 行星际物理学与磁层物理学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成立于1909年,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地质教育、研究单位。经过以翁文灏、李四光等为代表的数代地质大师及一大批学术造诣精湛、富于创造精神的北大地质人的艰苦创业,现今的北大地质学系已经成为我国一流地质科技和教育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迄今,已培养出50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在系级单位中冠全国之首。1993年本系地质学专业被国家教委确立为首批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本系汇集了众多的著名地质学家,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院士2人,教授27人(其中22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32人,还有一大批高级实验及管理人员。系内设有各类实验室12个,拥有价值1500多万元的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八十多年历史的专业图书馆、收藏丰富的地质陈列馆和世界一流的地质档案馆;91年投入使用的新地学大楼等,为本系提供了优良的教学、科研环境。本系与国外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质院校和研究建立有长期的学术联系,为广泛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途径。本系现有四个硕士和博士生专业:构造地质学专业、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岩石学、矿物学及矿床学专业和地球化学专业,设有多种研究方向,可接受不同领域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1)构造地质学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前寒武纪地质学,区域大地构造,大陆地球动力学,岩石圈地质学,大、中、小和显微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灾害地质学和信息地质学,盆地分析,造山带地质学等。代表性研究领域及专家有:钱祥磷教授(博导) 前寒武纪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区域大地构造。何国琦教授(博导) 区域大地构造,陆内造山带地质学。郑亚东教授(博导) 构造地质学,推覆构造,变质核杂岩。刘瑞询教授(博导) 中小尺度构造地质学,显微构造地质学。李茂松教授(博导) 区域大地构造,造山带地质学,大陆边缘地质。潘 懋教授(博导) 信息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灾害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史 哥教授(博导) 勘探地球物理,岩石物理学。徐 备教授 盆地分析,造山带地质学。蔡永恩教授(博导) 地球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孙荀英教授 地幔流动与板块构造运动,岩浆洋固化数值模拟。(2)古生物及地层学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门类古生物学,微体古生物学,古生态及理论生物学,古环境及古地理分析,层序和事件地层学等。代表性研究领域及专家有:白顺良教授(博导) 泥盆纪生物地层学,化学-地层学。王新平教授(博导) 微体古生物学,石炭一三叠纪生物地层学。郝守刚教授(博导) 植物化石比较形态学,陆生植物的起源和演化。齐文同教授(博导) 门类古生物学(珊瑚),中生代地层学,浅海环境分析。董熙平教授(博导) 微体古生物学和现代古生物学白志强教授 事件地层学,层序地层学。(3)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专业研究方向包括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等,领域涉及岩类学、岩石成因学,岩石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分析,变质作用,变质地质学等;矿床学,经济地质学,区域成矿规律,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交代作用等;结晶学与矿物学,成因矿物学,间层矿物学,电镜矿物学,结构矿物学等。代表性研究领域及专家有:董申保教授(院士、博导) 结晶岩石学,区域变质作用,变质地质学。王仁民教授(博导) 变质岩石学,前寒武纪地质,变质地质学。崔文元教授(博导) 成因矿物学,区域变质作用,变质地质学。阎国翰教授(博导) 岩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许保良教授(博导) 岩石地球化学及信息处理。杨承运教授 沉积岩石学,成岩作用,沉积相分析,油气资源。郑 辙教授(博导) 结晶学与矿物学,结构矿物学,电镜矿物学。艾永富教授(博导) 矿床学,经济地质学,热液矿床,交代作用。王时麟教授 矿床学,经济地质学,区域成矿规律,变质矿床。(4)地球化学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地球化学,成矿作用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地球物质的化学演化等。代表性研究领域及专家有:曾贻善教授(博导) 地球化学,成矿作用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穆治国教授(博导) 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全球变化。(5)石油天然气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主要有:含油气盆地构造,储层地质,油气地球物理,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等。代表性研究领域及专家有:师永民(研究员,博导):油气田开发,火山岩油藏。何川(研究员):地震资料,石油机械。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创建于1983年,是我国最早从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科研与教学单位之一,分别于1983年、1989年开始招收地图学与遥感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1997年教育部进行专业调整,地图学与遥感专业转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01年、2003年分别开始招收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在遥感、GIS、卫星导航方面先后有80余人获博士学位,200余人获硕士学位,出站博士后42人。2006年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工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获得批准,博士后流动站于2009年正式设立。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一直处于国内前列,尤其在遥感学科发展方面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在航空遥感系统、无人机载荷验证、定量遥感、微波遥感、遥感信息处理与分析、数字成像系统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卫星导航是大地测量学的主要基础支撑,目前在国内有一席之地,是科技部中欧卫星导航合作培训中心、教育部卫星导航联合研究中心、国防科工局卫星导航应用论证平台依托单位;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是我国重点学科,其一级学科在国家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其学科应用部分属于大地测量学,近年有相当的研究与大地工程测量相关,与卫星导航部分教师一道,在我国大地测量方面形成局部优势。地图学与GIS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其所属地理学一级学科在国家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其中的GIS学科工程能力已经形成,如重大国防项目、数字城市重大项目等,成为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的主体力量。上述3个学科(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目前挂靠的国家、省部委级机构有:国家遥感中心技术培训部,高校遥感技术与应用联合中心(教育部批准正处级),北京市空间信息集成与3S工程应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批准)、教育部地球观测与导航工程中心(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等。“十一五”期间,本学科平均经费每年超过1500万元教师人均超过60万元,且80%以上项目是国家或国际合作项目。住房等后勤保障条件具备。 童庆禧 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光谱遥感、定量遥感与应用 晏 磊 教授 高分辨率遥感成像技术、遥感定标与偏振遥感技术、地学特征导航与LBS应用技术 陈秀万 教授 室内外无缝导航、数字减灾与应急管理、GNSS遥感 郭仕德 教授级高工 3S+C(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通信)技术集成与应用工程 曾琪明 教授 微波遥感、定量遥感 李培军 教授 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高分辨率遥感收起
  •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就业
    ……展开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是核心么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专中国核心属期刊要目总揽之测绘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展开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专中国核心属期刊要目总揽之测绘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科技精品期刊库》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摘录期刊等。是核心期刊,同时也是CSCD!楼上怎么会回答不是呢???收起
  • 美国哪些大学地质学专业最强
     1.亚利3431376534桑那大学  亚利桑那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坐落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是为了高等教育和研究而设立的赠地大学及太空辅助公立机构,是美国西南部最富盛名的大学之一……展开
     1.亚利3431376534桑那大学  亚利桑那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坐落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是为了高等教育和研究而设立的赠地大学及太空辅助公立机构,是美国西南部最富盛名的大学之一。亚利桑那大学始创于1885年,由于地缘因素,该校的天文、地质、地理、土建等学科有着雄厚的科研实力,而人类学、社会学和哲学在美国也名列前茅,拥有全美顶尖、享誉全球的工程学院,以及全美顶尖商学院,被誉为“公立常青藤”大学之一,同时也是美国大学协会(AAU)成员。美国排名TOP前十的专业:分析化学,人类学, 天文学, 天体物理学, 生态和进化动力学,地质学,水文地质学,药剂学 , 沉积学,地层学,地质结构学, 筑造学,建筑学;  2.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1817年建校,是美国最早的大学之一,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是美国10佳综合性大学之一,被誉为“公立常春藤院校”和“公立大学的典范”,是美国重要的学术联盟美国大学联合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的12个发起者之一。  3.宾州州立大学  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大学,它在宾州全境有24个校区,其中最大的是主校区帕克(University Park)。它是美国的顶尖公立大学,也是美国大型的高等学府之一:帕克校区的在校学生人数约44817人,而所有校区的在校学生人数总和为95833人。其学术科研能力走在世界前列,在工程、气象、地球科学、地理、传播科学、管理学、特殊教育、农学等方面堪称世界顶尖,也是工业工程和英国文学在美国的发祥地。  宾州州立大学的地球与矿产科学学院在美国同类学院中排名第六(仅次于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该学院校友得到过诺贝尔奖提名。其中,该学院的地理专业长期排名全美第一,地质专业全美第三,算得上是世界顶尖,尤其是地理系下属的GIS专业是学院的支柱,该专业进行的GeoVista研究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数字地球及数据可视化工程科研项目之一。地理专业经常组织研究生甚至本科生前往世界各地去考察学习,还能够获得为USGS、ESRI或NASA工作或实习的机会。地质系的学生不仅要在学术上优秀,也被要求要有良好的户外技能。每年暑期地质系都会带领学生去黄石公园等野外地区进行一个月的生存技能培训。气象学专业也很出色,其校友创建了著名的气象预报公司AccuWeather,总部就设置在这里。此学院其余专业如地球物理、地震研究、大气科学、地球化学、材料工程、环境科学等皆在美国前15名。宾州州立大学的大众传媒专业排名全美第一。由于美国政府的政策,中东部各州的大学纷纷发展理论传媒专业的研究,宾州州立大学是其中做得最好的之一。宾州州立大学的理论型大众传媒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应用性传媒并驾齐驱。农学和食品科学作为学校起家的学科,自然也是宾州州立的招牌。  4.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简称UT Austin),成立于1883年,是德克萨斯州大学系统中的主校区,也是德克萨斯州境内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 建于1883年, 主校园离位于奥斯汀的德克萨斯州州政府总部不足一里。现有学生人数49,696(2005年秋季统计资料),为全美单一校园中学生人数中第五大的大学(2005年秋季统计资料)。除奥斯汀主校区外,Pickle研究校区(J.J. Pickle Research Campus)位于奥斯汀北部,而该校天文系亦负责位于得州西部戴维斯山区的麦当劳天文台。  地球科学研究领域:  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地球科学学院规模庞大,每年的科研经费预算高达5,400万美元,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水文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Hydrogeology/Environmental Geology)、古生物学(Paleontology)、岩石学与地球化学(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沉积学与地层学(Sedimentology and StratigrAphy)、构造地质学(Structural Geology and Tectonics)、气候系统科学(Climate System Science)、海洋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Marine Geology and Geophysics)、能源地球科学(Energy Geosciences)。  在最新2015 US News排名中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帕克分校在地球科学专业排名里位居第位居第8位。地质学专业排名第5位。  5.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简称斯坦福,是美国的一所私立大学,其在2014年Usnews最新美国大学综合排名第5名,201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7名,201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学排名世界第4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学之一。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始建于1885年,由利兰·斯坦福建立,是一所四年制私立大学,其占地35平方公里,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阿尔托市,临近旧金山。斯坦福大学是世界上拥有资产最多的大学之一,学校图书馆藏有超过670万本书籍及4万多本期刊,校内另设有七千多部电脑供学生去使用。收起
  •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这个学院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物理学,是培养科学家的摇篮。著名科学家欧阳内自远就来自这个学院。容读这个学院的各专业都要有献身精神,即要有读研究生、博士生的准备。不然就不要进这个学院,我们也不……展开
    这个学院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物理学,是培养科学家的摇篮。著名科学家欧阳内自远就来自这个学院。容读这个学院的各专业都要有献身精神,即要有读研究生、博士生的准备。不然就不要进这个学院,我们也不会录取你。一旦录取就要努力学习,轻轻松松是学不了的。每年有很多优秀生公派出国留学。总之,不管是为了学习还是将来工作,吃苦耐劳的决心最重要。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