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林丹华职称:副教授心理学院分党委副书记研究领域:家庭婚姻治疗;健康心理学;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电话:010-58805516Email:danhua
-
姓名:张学民职称:教授研究领域:社会性认知及其发展、认知技能与职业专长发展与评价、特殊职业群体和认知障碍的认知功能评价;应用认知与工程心理学(基于计算机与3D技术的模拟
-
姓名:邹泓职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心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领域:发展心理学,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社会性发展与健康人格教育,青少年心理发展评价与咨询工
-
姓名:辛涛职称:教授研究领域:心理与教育测量,大尺度测评(Large-scaleassessment)的理论与技术;学校教育与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关系。电话:010
-
姓名:申继亮职称:教授研究领域:认知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经历1982年9月至1986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攻读
-
姓名:陈宝国职称:教授研究领域:汉语认知;第二语言语音、语义、语法的表征与加工过程;二语的习得;儿童语言发展与促进。Email:chenbg@bnu.e.cn 学习经历1996年9月-1999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88年9月-1991年7月河北大学教育系基础心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84年9月-1988年7月河北大学教育系教育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2007年7月-至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6月-2007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1999年9月-2001年6月中央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后。1991年9月-1996年7月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助教、讲师。 教学工作主讲心理学院本科生"普通心理学";研究生"心理语言学"、"心理学概论"等课程。 科学研究参与和主持的科研项目汉语词义的信息加工过程与表征(1998-2001,自然科学基金)。儿童语言发展及其神经机制(2000-2003,攀登计划子项目)。汉英双语者语言表征及代码切换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2003-2005,自然科学基金)。小学儿童句法意识发展特点的研究(2003-2005,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汉字形音义加工时间进程的研究(2004-2006,北京师范大学认知所青年教师基金)。汉语儿童语言发展与促进(2002-2006,教育部文科基地项目)。汉字习得年龄影响汉字加工的认知机制(2010-2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汉英双语者第二语言语法加工的影响因素及其神经机制(2011-20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培训交流2004年10月-2005年6月,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LRDC)高级访问学者。 研究成果发表论文Li,Q.L.,Bi,H.Y.,Wei,T.Q.,&Chen,B.G.(2011).OrthographicneighborhoodsizeeffectinChinesecharacternaming:Orthographicandphonologicalactivations.ActaPsychologica,136,35-41.Zhou,H.X.,Chen,B.G.,Yang,M.Y.,&Dunlap,S.(2010).LanguageNon-selectiveAccesstoPhonologicalRepresentations:EvidencefromChinese-EnglishBilinguals.Quarterly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10,2051-2066.You,W.P.,Chen,B.G.,&Dunlap,S.(2009).FrequencyTrajectoryEffectsinChineseCharacterRecognition:EvidencefortheArbitraryMappingHypothesis.Cognition,110,39-50.Chen,B.G.,Dent,K.You,W.P.,&Wu,G.L.(2009).AgeofacquisitionaffectsearlyorthographicprocessingringChinesecharacterrecognition.ActaPsychologica,130,196-203.Chen,B.G.,Ning,A.H.,Bi,H.Y.,&Dunlap.S.(2008).Chinesesubject-relativeclausesaremoredifficulttoprocessthantheobject-relativeclauses.ActaPsychologica,129,61-65.Chen,B.G.,Zhou,H.X.,Dunlap,S.&Perfetti,C.A.(2007).AgeofAcquisitionEffectsinReadingChinese:EvidenceinFavoroftheArbitraryMappingHypothesis.BritishJournalofPsychology,98(3):499-516.Chen,B.G.Liu,Y.Wang,L.X.PengD.L.&.Perfetti,C.A.(2007).Thetimingofgraphic,phonologicalandsemanticactivationofhighandlowfrequencyChinesecharacter:anEvent-RelatedPotentialstudy.ProgressinNaturalScience,17(13),62-70.陈宝国,徐慧卉.(2010).工作记忆容量的差异对第二语言句法歧义句加工的影响.心理学报,42(2),185-192.陈宝国,尤文平,张亚峰,刘文唤.(2010).汉字早期字形加工阶段的习得年龄效应.心理科学,33(3),726-728.王瑞乐,李妮,陈宝国.(2010).句子加工中的语义P600效应.心理科学进展,18(4),545-552.贾月芳,陈宝国.(2009).双语跨语言的句法启动.心理科学进展,17(1),56-63.肖丽辉,罗倩,陈宝国,彭聃龄.(2009).不同加工任务下情绪词的掩蔽重复启动效应.心理科学,32(1),110-113.陈宝国,高怡文.(2009).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对第二语言语法加工的影响.外语教学与研究,41(1),38-45.陈宝国,高怡文.(2009).跨语言启动的不对称现象及其理论解释的新进展.心理与行为研究,7(1),71-75.郭晶晶,陈宝国.(2009).汉、英句法结构的相似性对英语句法加工的影响.心理科学,32(2),320-323.陈宝国,陈雅丽.(2008).小学儿童句法意识、语音意识与阅读理解成绩的关系.心理科学,31(4),892-895.陈宝国,宁爱华.(2008).汉语主语和宾语关系从句加工难度的比较.应用心理学,1,29-34.项玉,王立新,陈宝国,邹瑾.(2008).孤独症者知觉信息加工理论评述.中国特殊教育,3,31-36.王立新,陈宝国,彭聃龄.(2007).家中不同游戏情境中婴儿与父母交流行为的比较研究.心理科学,30(3),686-688.陈宝国,尤文平,周会霞.(2007).汉语词汇习得的年龄效应:语义假设的证据.心理学报,39(1),9-17.郭晶晶,陈宝国.(2007).浮现理论及其对第二语言获得年龄效应的新解释.心理科学,30(2),500-503.寇彧,陈宝国(2007).普通心理学"教学新探索.高等理科教育.1,92-95.陈雅丽,陈宝国.(2006).儿童句法意识与阅读能力发展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1,53-59.陈宝国,尤文平,王立新.(2006).词汇习得年龄效应的研究进展.心理科学,6,1515-1517.陈宝国,王立新,彭聃龄.(2006).高、低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间进程.心理与行为研究,4,252-257.王立新,陈宝国,彭聃龄.(2005).家庭游戏情境对父婴交流行为的影响.心理科学,4,830-832.陈宝国,周会霞.(2005).多义词意义间的联系程度对词汇判断时间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3,214-218.陈宝国,宁爱华.(2005).汉字识别中的同音字效应:语音影响字形加工的证据.心理学探新,4:35-40.陈宝国.(2004).双语双文教学促进学生智力、非智力发展的研究.心理科学,1,97-100.陈宝国,王立新,王璐璐,彭聃龄.(2004).词汇习得年龄和频率在词汇识别中的作用.心理科学,5,1060-1064.陈宝国,王立新,彭聃龄.(2003).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Ⅱ).心理学报,5,576-581.彭聃龄,邓园,陈宝国.(2003).汉语多义单字词的识别优势效应.心理学报,5,569-575.陈宝国.(2003).双语双文教学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3,63-72.陈宝国.(2002).双语双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5,140-144.陈宝国,彭聃龄.(2001).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及对教育的启示.心理发展与教育,17(1),52-57.陈宝国,彭聃龄.(2001).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I).心理学报,33(1),1-6.陈,彭聃龄.(2001).汉语双字多义词的识别优势效应.心理学报,33(4),300-304.陈宝国,彭聃龄.(2000).词义通达的三种理论模型及研究简介.心理学探新,20:42-46.陈宝国,彭聃龄.(1999).词汇识别中句子和课文语境效应的研究进展.心理科学进展,7(1),12-16.陈宝国,彭聃龄.(1998).词的具体性在词汇识别中的作用.心理学报,30(4),387-393.陈宝国.(1993).柯林斯语义层次网络模型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25(3),359-365.出版图书参编彭聃龄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010。《儿童语言发展与促进》,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荣誉奖励主持课程"普通心理学"获评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育)。获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立足基础培养兴趣的普通心理学教学改革"获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讲课程"普通心理学",获评2005年北京市精品课程。《普通心理学》,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5。《普通心理学》,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
-
姓名:王建平职称:教授研究领域:临床与健康心理学,主要领域有:肿瘤、HIV/AIDS患者的心理生活质量状况以及心理干预的应用和效果研究,进食障碍,GAD等情绪相关问题的研
-
姓名:刘力职称:教授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群际关系;污名与歧视;社会表征;社会认同;说服与态度改变;人际信任与机构信任;生活质量;大众传媒与公众舆论;亲密
-
姓名:陈英和职称:教授心理学院学位分会主席研究领域:认知发展,近几年的研究兴趣主要为儿童数认知与工作记忆的关系、元认知的发展、儿童情绪的发生与发展。电话: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