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林丹华职称:副教授心理学院分党委副书记研究领域:家庭婚姻治疗;健康心理学;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电话:010-58805516Email:danhua
-
姓名:张学民职称:教授研究领域:社会性认知及其发展、认知技能与职业专长发展与评价、特殊职业群体和认知障碍的认知功能评价;应用认知与工程心理学(基于计算机与3D技术的模拟
-
姓名:邹泓职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心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领域:发展心理学,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社会性发展与健康人格教育,青少年心理发展评价与咨询工
-
姓名:辛涛职称:教授研究领域:心理与教育测量,大尺度测评(Large-scaleassessment)的理论与技术;学校教育与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关系。电话:010
-
姓名:申继亮职称:教授研究领域:认知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经历1982年9月至1986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攻读学士学位;1986年9月至1988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原儿童心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89年9月至1992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原儿童心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在职)(中方导师为朱智贤、林崇德教授,美方导师为GiselaLabouvie-Vief,作为中美联合培养的博士);1991、1996、1998、2002、2006、2008年,先后赴美国WayneStateUniversity、IndianaUniversity、BrighamYoungUniversity、MichiganStateUniversity、St.John'sUniversity、GeorgiaSouthernUniversity、KentStateUniversity、StateUniversityofNewYorkatAlbany等高校,开展学术交流;2004年赴英国ManchesterUniversity和King'sCollageofLondonUniversity进行访问研究;2006、2008年赴新加坡NanyangTechnologicalUniversity进行访问研究;2008年赴德国MunichUniversity进行访问研究。 工作经历1988年10月至今,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师;1990年晋升讲师;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5年晋升教授;1996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至1995年,任发展心理研究所支部书记(两次获优秀党支部)、所长助理;1995年至1999年,任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副所长;1999年至2008年,任北师大发展心理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2001年至2008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分党委书记;2009年至今,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二司副司长。 教学工作普通心理学1990年1月续本科生心理统计学1990年1月续本科生品德发展心理学1991年1月续本科生教育心理学1992年8月大专班发展心理学1992年2月-7月心理系本科生发展心理学1993年2月-7月心理系本科生成人心理学1994年2月-7月研究生认知发展1995年2月-7月研究生(与陈英和合上)多元统计1996年9月-1997年1月研究生(与夏勇合上)认知发展1997年2月-7月研究生(与王耘合上)青少年心理学专题1997年8月北师大师培中心教学心理学1998年2月-7月大专班学习与发展1998年2月-7月研究生教育心理学1999年2月-7月续本科学习与发展1999年2月-7月研究生学习与发展2000年3月-7月研究生学习与发展2000年9月-2001年1月研究生(学位班)学习与发展2001年3月-7月研究生学习与发展2002年3月-7月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2002年9月-2003年1月全校文科研究生学习与发展2003年3月-7月研究生发展心理学2003年9月-2004年1月心理系本科生教师心理学2004年3月-2004年7月研究生发展心理学2005年9月-2006年1月本科生发展心理学2006年9月-2007年1月本科生发展心理学2007年9月-2008年1月本科生发展心理学2008年9月-2009年1月本科生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进展2003-2008博士生 社会工作中国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1997-,2000-);朱智贤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基金会常务理事、秘书长(1998-);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7-2001);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2001-2005,2005-2009);中国心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2005-2009);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1999-);中国教育学会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分会常务理事、秘书长(1998-)中国教育学会理事(2000-);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成员(2006-)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德育--沙燕心理网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2006-)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2007-);新加坡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顾问(2008-);中国教育学会"区域骨干教师成长促进计划"讲师团特聘专家(2008-)《心理学报》编委会编委(2005-2009)《Evaluation&Research》编委(?)《心理学探新》编委(1998-)《中国教育学刊》编委(2000-)《心理研究》编委(?)《心理发展与教育》副主编(199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学术顾问(2008-2010) 科学研究参与课题1.全国妇联重点项目1988-1990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特点与教育2.国家教委教育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1986-1989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3.国家教委教基础教育改革重点项目1991-1994基础教育师资素质提高的途径方法及与学生能力发展的关系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98-2002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与促进5.教育部师范司重点课题1998-2000当前中小学教师素质特点的调查研究独立承担课题1.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1991中老年记忆能力发展的研究2.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1993青少年与成人认知加工策略的比较研究3.国家教委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993.1-1995.12教师课堂教学监控能力在中小学生能力发展上的作用的研究(1.2万)4.第四届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1993-1996关于成人期认知能力适应性变化的研究(1.64万美元)5.北京先锋公司合作课题1994电子游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5万)6.浙江省瑞安城关四小1995-1998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验研究(6万)7.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百人工程)1996-1998从素质教育看教师素质(1万)8.北京市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996-1999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的心理结构与测量的研究(2.1万)9.国家教委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1996-1999关于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结构与测量的研究(0.4万)10.国家教委人文社科博士点基金项目1996-1999老年期日常问题解决能力: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1.8万)11.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9700044)1998.1-2000.12关于老年期基本心理能力变化的追踪研究(8.5万)12.珠海华夏学校1998珠海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3万)13.浙江省瑞安城关四小1998-2000学科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12万)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0ZDXMXLX001)1999.12-2005.12中小学教师教育专长发展与促进(20万)15.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2000.6-2002.12老年人家庭互动、社会交往与生活质量的关系(3万)16.教育部创新人才工程2000-2004(每年5万)17.教育部人事司骨干教师成长计划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研究(2000年拨款3万)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2000.5-2005.12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中小学教师教学专长培训的研究(10万)19.教育部师范司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建设(网络课程)2000-2001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20.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2001.3-2002.9"建立促进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的子项目"促进教师反思能力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5万)2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BBA010051)2002.28-2004.12指向问题解决的教学: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与途径(4万)22.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五"课题2002.5.27-2004.12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促进研究(4万)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474)2003.1-2005.12老年期基本心理能力变化的信息加工机制研究(18万)24."985工程"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研究群体发展计划2003-2006学习与心理发展(60万)2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ZD0026)2004.12-2008.2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发展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50万)26.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特别委托课题2004.12-2008.12?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评价与监控系统(20万)2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3JZD0034)2004-2007第二负责人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的研究(80万)28.北京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资助重点课题(019610029)2006.9-2009.12网络环境下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研究(4万)29.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6资助课题(BBA060013)2006.12.26-2009.12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的心理学研究(7万)30.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北京市百人工程)(07AGCS016)2007.9.1-2008.6.2北京市市民出行理念调查研究(3万)31.科技部科技基础性研究项目子课题2007-2009儿童青少年社会性发展测量与评价(6万)32.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子课题2008-2010认知老化脑机制研究(32万)3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度重大项目(08JJDXLX268)2008.12-2011.12促进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康复的心理因素研究(20万) 研究成果出版图书1.《当代教师小百科》教育心理部分(约16000字),黄济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2.《青少年儿童心理与教育》第七、八章,中央电大出版社,19903.《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心理学部分,林崇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4.《中学教育百科全书》教育心理部分,林崇德主编,沈阳出版社,19915.《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第一部分(3万字),阎金铎主编,青岛出版社,19916.《天才儿童的教育》,陶德清、方晓义、申继亮,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67.《怎样做父母》(译著),方晓义、陶德清、申继亮、陈学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98.《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申继亮等,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19.《中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林崇德主编,申继亮副主编,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1210.《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朱智贤、林崇德、董奇、申继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1.《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第十章申继亮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112.《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卢乐山、林崇德、王德胜主编,申继亮心理发展卷副主编,沈阳出版社,1994.1213.〈学科心理学丛书〉(共10本)林崇德主编,申继亮副主编,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14.〈新世纪教师教育教程丛书〉(共5本)林崇德、申继亮主编,华艺出版社,199915.〈教师素质论纲〉申继亮、辛涛合著,华艺出版社,199916.《心理与教育研究法》董奇、申继亮著,台湾东华书局,200317.《大学生心理健康读本》,林崇德、申继亮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8.《青春不困扰-心理与人生发展》,申继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9.《小学生成长导航》,申继亮、方晓义合作主编,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20.<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公共课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程》,林崇德、申继亮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中学生成长导航》申继亮、方晓义合作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22.《成人发展心理学》,彭聃龄主编,徐淑莲、申继亮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丛书>:《师德心语》、《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申继亮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申继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5.《中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心理发展状况报告》,申继亮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6.《透视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世界》,申继亮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7.《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林崇德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荣誉奖励1.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学术节优秀论文奖建设科学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几个方法论问题2.1991年北京师范大学文科青年教师论文竞赛优秀论文奖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问题3.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届励耘奖学助学基金青年教师奖三等奖4.1994年全国家庭教育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父母离婚与儿童心理发展:影响及良好适应的条件5.1994年第八届图书奖《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浙江教育出版,1993.116.1995年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7.1995年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元认知理论与中小学教学改革8.1996年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加强学术梯队、学科、目标建设,培养高质量发展心理学博士生(与林崇德等合作)9.1997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发展心理学》(参与),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0.1999年5月中国教育学会系统先进工作者11.1999年7月第二届全国优秀教育科学成果奖二等奖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及其研究12.1999年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三等奖13.19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4.2000年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15.2000年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教育类二等奖专著:《教师素质论纲》16.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改革基础课程体系,强化基本功训练,培养心理学基础科学人才舒华、彭聃龄、吴建民、申继亮,姚梅林17.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改革基础课程体系,强化基本功训练,培养心理学基础科学人才舒华、彭聃龄、吴建民、申继亮,姚梅林18.2003年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心理学二等奖面向21世纪的教师素质:构成及其培养途径申继亮,辛涛,林崇德19.2004年北京市优秀教师20.2006年第二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1.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届教学名师奖22.2007年宝钢优秀教师奖23.2008年4月第五届北京师范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24.2008年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5.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发展心理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申继亮,林崇德,陈英和,邹泓,陈会昌26.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发展心理学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申继亮,林崇德,李红,杨丽珠,辛涛
-
姓名:陈宝国职称:教授研究领域:汉语认知;第二语言语音、语义、语法的表征与加工过程;二语的习得;儿童语言发展与促进。Email:chenbg@bnu.e.cn&n
-
姓名:王建平职称:教授研究领域:临床与健康心理学,主要领域有:肿瘤、HIV/AIDS患者的心理生活质量状况以及心理干预的应用和效果研究,进食障碍,GAD等情绪相关问题的研
-
姓名:刘力职称:教授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群际关系;污名与歧视;社会表征;社会认同;说服与态度改变;人际信任与机构信任;生活质量;大众传媒与公众舆论;亲密
-
姓名:陈英和职称:教授心理学院学位分会主席研究领域:认知发展,近几年的研究兴趣主要为儿童数认知与工作记忆的关系、元认知的发展、儿童情绪的发生与发展。电话: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