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二弹《北京大学学霸分享翻译硕士日语备考经验》,恭喜小姐姐成功考入北京大学。图片:北大未名湖畔的猫本篇供稿人:团子本篇依然是顺利考入北京大学的初心联盟学员团子同学倾心所写。感谢团子对初心联盟的有奖考研征集令的支持。本篇以时间、科目、生活为中心展开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同时,希望还在犹豫的同学们抓住转瞬即逝的时光与机会,尽早加入初心联盟大家庭,共同度过充实的考研时光。初心联盟日语专业考研通用打卡课程日语专业考研专项课(针对具体院校)目录⊙备考时间安排⊙备考科目攻略⊙我的考研生活备考时间安排◆◆ ◆3月-5月在这期间,我帮其他学院的一位同学补习n2语法。为了好好备课,买了《新完全掌握n2语法》,把每章语法都整理一遍,读几遍例句并把这个语法关键的信息列成1、2、3来进行讲解。然后会想怎么讲比较好理解..比如~かねる,难以..,是客观条件不允许的“难以”这样。要辨析的语法,上雅虎找辨析,然后概括起来,列出要点。另外也看了《初级日本语语法知识总结20课》的助词部分和《综合日语》1、2册,总结了一些は、が、に、で等助词,作为语法的补充一起讲解。整理关键要点、找资料辨析、讲解的过程,让我对n2语法有了较深的理解。大一大二的时候,受到学霸室友的影响,对《综合日语》的学习比较认真,每课语法都看过好几遍。当时期末考试还是有自信的,看到语法条目能想起在哪课,接续,例句这样。所以看《新完全掌握n2语法》的时候,感觉很上手。后来考3级笔译证书的时候,综合的语法部分考了84分。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这么一个说法,学习时,理解是需要过程的。觉得很难理解的知识,在多看几遍的时候,那个知识点就会慢慢在潜意识里进行理解,而且即使是熟悉的知识,也会在多看几遍的过程中得到更深的理解。所以,也许是大一大二打下了基础,大三上学期又再看语法,所以体验到小小的升华吧。◆◆ ◆7月-8月在这期间,集中地看语法:①《新完全掌握n2》又看了一遍。(1、一天看两课,第二天复习一下前一天的内容,再开始新的两课。2、专门整理了一下接续名词的是哪些语法,接续动词的是哪些语法等。)②《新完全掌握n1》一遍。③《蓝宝书n2》《蓝宝书n1》(1、看目录,标出不会的语法,只看不会的语法。2、n2的书,另外比较认真地看了敬语部分,顺便确定了论文题目)④《四级考试10年真题》语法部分⑤复习了一遍《综合日语》第一册语法◆◆ ◆9月之后刷题+查漏补缺①《综合日语》第二册语法②《八级考试10年真题》语法部分③《日语笔译全真模拟试题及解析》2级3级选择题部分④N1历年试卷(百度网盘搜1990-2014的N1试卷,打印出来。据说阅读会从老N1出题,所以专门做阅读和语法部分。不过因为这个时候开始主要复习百科和政治,所以语法先放下了,1990-2014的试卷也没有全部做完,到考前大概做了10套。感觉1990-2000全做完一定会碰到真题,我碰到一道真题。阅读错了的题目会纠结很久,看好几遍文章,可能也因为这样,考场见到新文章,觉得不确定的问题,最后检查时多看几遍后就突然十分确定了。)⑤《新日本语能力考试N1语法详解》学校N1辅导课上用的书,类目全,看目录标记不会的,只看不会和不熟的语法。另外,古语我没怎么看,觉得无从下手,我是回避的...(捂脸)。目标主要是保证基础和阅读不犯低级错误和多拿分。语法复习最大的感受是:1、多看几遍就开窍了2、看不同类型的语法书解释有助于加深理解3、N2语法对口语很有帮助备考科目攻略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词条《名词解释考点狂背》1、整理了历年的词条,发现中国文化类的词特别多,从中国文化这里背起了。原来是理科生,我对历史简直是一片空白,囧。于是自己画了些的关系图:2、整理了历年真题:3、按主题整理了一些词条:另外还有收集一些地理、国际组织这样的词条。其他词条的话就读过几遍,有时间就瞄几眼这样。应用文《应用文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看了真题,题目几乎都在“日常应用文”里面。强烈建议把这里面的格式都记下来~~因为我只背诵+默写曾出过的题目的相应应用文,其他就瞄了一眼,看了看范文。这次出的是应聘书,囧...大作文1、在优酷找了些高考作文的视频,后来发现一个讲的非常好的课:马昕语文高考作文(这个关键词应该能找到,这位老师好像是北大中文系的)大概有10个左右1h的视频,用1.5倍速看完的。重拾了对写作文的感觉和知识。2、在喜马拉雅听一些音频:晓云商业时评、元生评论、闻说天下、五年高考满分作文、作文素材天天读。记得闻说天下里面有一篇是讲创新的作文,考试的时候遇到共享经济的话题,立刻联想到那篇作文,于是我写的是共享经济也是互联网与金融的创新,然后写写创新的重要性。3、我不太关注时事,看书也只看三毛..但是喜马拉雅听多了,知道的多了,也觉得自己开始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有所思考。平常看书少的宝宝(比如我),可以试试有空听广播~政治有惊无险的66分,完全不上手,理科生之痛!!!1、《精讲精练》是暑假开始看的,从第一章开始看,很认真地看,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因为看不懂。还是硬着头皮看哲学的部分,反正感觉是,看几天都看不完一章...十分煎熬。后来在喜马拉雅发现了王一珉老师的上课音频,觉得很有趣,听了几遍,慢慢觉得对哲学似懂非懂,开始对矛盾啥的有点概念了。2、后来9-11月在同学的推荐下看了腿姐陆寓丰老师的课,因为后来才看的,没有紧跟老师的步伐,只看视频+讲义+风中劲草,没看教材。充分感觉到上课=开挂..原来不懂的概念,在老师的讲解下,就懂了!看完课然后做了一遍1000题。3、11月努力多看《风中劲草》和刷一遍《1000题》,《风中劲草》史纲部分看了两遍,毛概部分看了一遍(腿姐说可以不看的章节都没看),思修迅速浏览了《精讲精练》思修部分前八课,哲学主要看腿姐的讲义。另外开始死记硬背腿姐的分析题材料。还听了好几遍腿姐的分析题语音陪练。4、12月,我是凌乱的。因为脑子里的知识点还是一团浆糊。《风中劲草》忘得极快...特别是毛概部分,细节都是混乱的。分析题材料只背完哲学和毛概的一半。考前几周会有模拟题套题讲解,看了四套模拟题的讲解视频。刷肖八肖四(有些试卷刷了2遍,有些试卷一遍),选择题成绩时高时低,低会低到21分,好的时候会40+分(基础不牢固的标志)。5、考试前10天,每天背肖四的答案+复习肖四肖八的选择题。考试前一天晚上,瞄了一眼肖四的分析题问题,还是想不起具体答案,于是背肖四的答案背到两点多。打车去考场的路上也在背答案。6、感想:也许我违背了只跟一位老师、《1000题》刷3遍+的规律吧,所以备考过程比较凌乱。另外:练字!北大的答题纸比较薄,和政治那种挺括的纸不一样,感觉更像字典的那种纸。所以可以买点那种草稿纸来写写,尽量让自己的卷面保持整洁。我的考研生活考研的时候,前期和小伙伴每天约图书馆,做各种规划,一起考翻译证,渐渐养成了有时间就去图书馆的习惯。后来九月份,开始自己去图书馆,早上7点醒来,8点半到图书馆,喝咖啡,开始学习。9:40左右回寝室,然后看看这个看看那个,12点左右睡觉。中午吃饭的时候,打包几个包子和酸奶当晚饭,在图书馆的阳台吃。Kindle里下了村上春树的ノルウェーの森,偶尔傍晚吃完包子,念几段里面的文字录在手机里。困了趴着睡20min就能复活。心情很不好,或者急躁的时候,通常睡一觉就好了。有时候没了动力,就翻翻经验贴给自己打鸡血。深深体会到重复、复习的重要性,高中之前看书,会了就不怎么复习,现在让自己养成多看几遍的好习惯。现在想起来,2017年真是充实又美好呢~!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