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安庆师范大学

  • 建校时间:1897年
  • 招生简章:共0份简章
  • 院校类型:师范类
  • 所在地区:安徽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导师介绍:汪祚民

汪祚民,1964年5月生,安徽省太湖县人。1986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9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9月—2

  •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导师介绍:梅向东

    梅向东,1964年10月出生,安徽宿松县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安庆师范学院学科带头人,安庆师范学院教学名师,省级精品课程主持人。省级重点学科文艺学学科骨

  •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导师介绍:刘敬林

    刘敬林(1957—),男,河南镇平人,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先从教于中学,后执教于大学。2004年10月至11月参加教育部批准的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高级研讨班。1994年被评为副教授,

  •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导师介绍:刘桂芳

    刘桂芳,女,1952年出生于吉林省四平市。1977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留校任教,1991年—1992年赴俄罗斯(前苏联)访学交流。1998年任硕士生导师;2000年晋升教授职称,任校重

  •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导师介绍:江结宝

    江结宝,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安庆师范学院学科带头人,安庆师范学院教学名师,文学院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负责人。中国修辞学会会员,华东修辞学会理事,安徽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安徽

  •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导师介绍:胡祥云

    胡祥云,男,汉族,1961年6月生,安徽省东至县人。1986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执教,现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1999年7月&

  •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导师介绍:方锡球

    方锡球,1962年生,安徽枞阳人,文学博士。现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安徽省模范教师,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精品课程《文学概论》负责人,安徽省重点学科文艺学学科负责人,省级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学教学团队负责人。安徽省高评委学科组专家,安庆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带头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一、近年主要科研项目:(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唐诗学与“诗变”论——从前七子到叶燮(主持)2007.6-2009.62.黄梅戏改革与传承研究(第一参加人)2006.6-2009.6(二)省部级项目:1.文艺发展机制论(主持);1999.12—2002.52.整合与超越:方以智诗学思想的文化阐释(主持)2004—20063.新世纪黄梅戏剧本创作研究(主持)2009-20114.另作为主要成员参加3项。二、主要获奖情况:1.2004安徽省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主要参加人)2.2005年评为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3.2004年评为获安徽省模范教师4.安徽省第三届教学名师奖5.2006年安徽省精品课程文学概论负责人,获省精品课程奖6.安徽省第八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7.安徽省第六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8.1999-2003安徽省高等学校社科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9.2007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参与人)、三等奖(主持)10.2010年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三等奖三、发表的主要论文和专著有:(一)论文1.许学夷诗学思想简论《文学评论》2001、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3全文转载2.许学夷对宋人“以才学为诗”二重性的认识《文学遗产》2001、23.论方以智诗学思想的文化美学特色《文学评论》2005、14.从“兴趣”到“意兴”——许学夷论盛唐诗歌向纵深发展的审美方向《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5.两种文学叙事范型的式微及现代性叙事的价值选择《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学理论》2007年第11期全文转载6.唐诗范型之争与“诗变”论《文化与诗学》2011年第一辑7.许学夷的元批评及其对儒家诗学的修正与完善《社会科学辑刊》2006.58.“前七子”的诗变观《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12.299.弘治到康熙间唐诗品评特征概述《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5期10.艺术至境论《文艺研究》1995、311.论意境是人类艺术未来形态的雏形《社会科学辑刊》1997、5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7、12转载,《新华文摘》摘目12.人文关怀在文学中的维度与要义《光明日报》(理论版)2000、8、3113.述情切事与悉合诗体——许学夷的“诗史”之辩《文学评论丛刊》2002、214.中国古代文论中艺术理想的两个层面——从风骨论到意境论《文学评论丛刊》2006.115.人文主义方法论与我国的文艺复兴《东方丛刊》2000、416.全球化语境中新理性文学的应有品质《东方丛刊》2002、317.三种艺术真实形态的美学蕴涵《江汉论坛》1997、318.论李白对魏晋艺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9、1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1转载《隋唐文学年鉴》转载19.人的价值与道德理性的误解和对立《安庆师院学报》1990、3,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0、11全文转载20.许学夷“诗体”论的文化整合特点《社会科学辑刊》2004、2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5转载21.玄妙之象与生命之境《江苏大学学报》2004、2《新华文摘》2004、23摘登22.艺术形态与想象类型《社会科学辑刊》1999、523.文学发展机制与重写文学史《社会科学辑刊》2000、524.从“中和”哲学观到“雍容典雅”的诗学追求《求是学刊》2000、525.盛唐诗歌的“入神”与“入圣”《社会科学辑刊》2002、1《隋唐文学年鉴》转载26.“得意忘言”新识《安徽师大学报》1997、527.走向成熟的审美《古籍研究》1997、228.“美的艺术”与意境形态《江淮论坛》1996、329.高棅的“四唐七变”说《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30.中国古代文论中艺术思想的两个层面--从风骨论到意境论《文学前沿》2008年31.谢榛的“文随世变”论与格调“通变”论"《江淮论坛》2010/0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32.文艺的大众化问题与当代文艺创新的特殊性《安庆师院学报》1991、33.传统文化与文艺创新《学语文》1992、134.开拓文学理论研究的广阔空间《安庆师院学报》1994、135.历代崇高论的艺术形态学意义《安庆师院学报》1996、136.艺术功利性与审美的形象形态《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6、437.在现实与超越之间保持张力《安庆师院学报》1997、38.论人类早期的艺术真实形态《安庆师院学报》1997、339.历代山水名胜赋鉴赏辞典(部分)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40.论建设中的中国当代文艺学《安庆师院学报》1999、1041.文艺的继承:偶然与必然《安庆师院学报》2000、342.素质教育与当前文学概论课教学面临的价值取向《安庆师院学报高教专刊》2000.1243.文学活动中马克思主义人文立场的确立《安庆师院学报》2001.144.关于“全球化”语境中文学与人的三个问题《安庆师院学报》2003.345.近20年来都市文化存在的三种景观及其价值特征《安庆师院学报》2004.546.许学夷诗学思想二题《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专刊47.方以智“性情”论的生态美学思想《皖江文化探微》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8.传统文化诗学视野中的经典阐释范式——以方以智“中边言诗”和“道艺”观为例《桐城派研究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49.许学夷对初唐诗歌中唐诗精神的审视《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350.高等教育的“人文为魂”与“能力为本”——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51.中国古代“诗变”论的理论开拓及其研究价值《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52.徐献忠和胡缵宗的盛唐“诗变”论《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53.黄梅戏艺术的平民化和民间化《黄梅戏艺术》2009年02期(二)专著1.《缪斯的足迹——文艺发展机制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月版(28万字)2.《许学夷诗学思想研究》黄山书社2006年12月版(29万字)3.《从文科综合到人文教育》(参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从传统到现代:人文立场与诗学关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28万字)*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导师介绍:鲍红

    鲍红,女,安徽安庆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8月晋升为副教授,2007年9月晋升为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语言学会会员。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担任高级访问学者,系

  •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导师介绍:王海燕

    王海燕,1982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85-1986年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进修,1994年被评为副教授,1995年12月被评为首批安徽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00年7月

  • 安庆师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导师介绍:张海

    姓名张海性别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