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安徽师范大学

  • 建校时间:1928年
  • 招生简章:共18份简章
  • 院校类型:师范类
  • 所在地区:安徽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介绍:朱家存

朱家存,教授,1963生,安徽舒城人。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政策分析。现任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学)负责人、教务处处长、招生办主任,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发展专业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介绍:刘延华

    刘延华副教授,男,(1970—),安徽宣城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毕业于芜湖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并留校任教,2007年晋升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化资源系统设计与开发,云计算与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介绍:张克松

    张克松,男,1966年3月出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硕士学位。兼任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教育技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介绍:张新明

    张新明(1967-),男,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理事,安徽省教育技术协会高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网络与远程教育)、教育信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介绍:阮成武

    阮成武教授,1964年生,安徽六安人,法学博士。现任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发展专业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入选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获曾宪梓基金会优秀教师奖三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安徽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三等奖,安徽省高校教学成果特等奖,安徽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一、教育背景:1980—1984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9—2002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后获安徽省研究生同等学力2001—2002北京师范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8—2012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获法学博士学位二、工作经历:1984—1999六安师范学校任教,1996年起任副校长1999—2001六安师专任教,任校长助理2001—2007皖西学院任教,先后任教务处副处长,本科评建办公室副主任,2005年起任教育系主任2007—安徽师范大学“双十人才”引进,2008年起任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2009—兼任安徽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三、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政策、教师教育、初等教育学四、社会兼职和学术职务1.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人选2.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3.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理事、初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4.安徽省教育厅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五、主讲课程:本科生:教育学、教育概论、教育发展与规划、初等教育学、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生: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社会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研究六、承担课题、项目:1.国家精品课程:《教育学原理》,负责人,20102.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谐社会建设中教育利益关系协调的制度创新研究》(09BSH021),2009,主持人,在研3.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科研活动资助经费项目,20104.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规划的个案研究》,2008,完成5.教育部重大课题子课题:《安徽省促进教育公平的阶段性目标和政策措施研究》,2008,受教育厅委托,完成6.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一般项目:《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教研制度建设》,2007,主持人,在研7.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转型期中国教师道德形象现状调查与理论研究》(FEB050719),2005,主持人,在研8.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子课题:《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2003,子课题负责人,完成9.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重点项目:《推进高校教育学科课程改革,培养教师教育创新能力》(JYXM2003050),2003,主持人,完成10.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介性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性研究》(2001JW009),2001,主持人,完成七、获奖情况:1.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2.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011)3.安徽师范大学优秀党员(2011)4.安徽省高校教学成果特等奖(第一)(2010)5.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10)6.安徽省高校教学成果三等奖(2008)7.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及推荐使用课程资源(2006)8.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005)9.皖西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2005)10.皖西学院优秀教师(2004)11.安徽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2003)12.中国教育学会初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学术论文评选一等奖(2002,2004)13.人民教育出版社50周年社庆征文特等奖(2000)14.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三等奖(1996)15.全国中师青年教师优秀论文(教育学)二等奖(教育部师范教育司)(1989)八、主要论文、论著:(一)论文类2012年1.《教育兼重“国计”与“民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4头版头条;《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数十家网站转载2.《论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路向、路基与路径》《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2,1《新华文摘》2012,9,论点摘要;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12,6全文复印2011年1.《“素质教育新规”触动谁的敏感神经》,《教育研究》2011,6;《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10大篇幅转载;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11,10全文复印;《教书育人》2011,12全文转载。2.《教育投入的政府承诺与信用管理》,《中国教育学刊》2011,6;3.《高考改革的公平性需要法律保障》,《求是》理论网,2011-3-21;《教育发展研究》2011,84.《中国教师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5.《新中国60年教育定位变迁及其价值转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3全文摘录;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教育·心理学报》2011年第2期全文收录6.《教育投入的政府承诺:信心、信任、信用》,《求是》理论网,2011-3-217.《总览细窥鉴往启今——程斯辉教授<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评析》,《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第5期2010年1.《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制度》,《求是》2010,52.《区域义务教育均衡负责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第二),《教育研究》2010,113.《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与学科建设》,《课程·教材·教法》2010,14.《教育利益协调:素质教育的制度创新及其路径》,《教育发展研究》2010,205.《县级政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县域的职能定位》(第一),《教育发展研究》2010,106.《利益分析视角下“幼儿教材”泛滥问题的政府治理》(第一),《学前教育研究》,2010.77.《教师行动研究的专业伦理及其建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8.《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基于公平的质量追求》,《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009年1.《基础教育如何在基本制度上突破》,《中国教育学刊》2009,12;《新华文摘》2010.7论点摘要;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10,4全文复印;《教育科学文摘》摘录2.《新中国农村教师培养制度:历史、现状与未来》(第一),《高等教育研究》2009,10;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10,4全文复印3.《论社会建设中的政府教育职能》,《中国教育学刊》2009,3.4.《我国“泛基础教育”制度剖析》,《教育发展研究》2009,85.《关注教师行动研究的专业伦理》,《教育发展研究》2009,186.《中日美三国教师道德形象比较研究》(第一),《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87.《论地方高师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合作),《中国农业教育》2009,22008年1.《从冲突到分享:素质教育政策新视角》,《中国教育学刊》2008,3;《新华文摘》2008,12全文转载;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08,7全文复印2.《“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课程篇章》,《教育研究》2008,113.《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及其发展趋势》(合作),《课程·教材·教法》2008,124.《城乡统筹发展中师范院校服务农村教育的体制性障碍及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8,205.《基于和谐:国际初等教育政策价值趋向及启示》(第一),《比较教育研究》,2008,46.《示范性高中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8,6;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08,10全文复印7.《师范院校服务农村教育的百年历程与当代转型》,《当代教师教育》,2008,48.《高校教师专业工作方式的反思与重建》,《中国电力教育》2008.29.《学有所教: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新目标》,《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0.《学有所教: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的目标意涵》,《皖西学院学报》2008.311.《教师何以走出职业尴尬》,《中国教师》2008,192007年1.《学校文化激励与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合作),《中国教育学刊》2007,112.《义务教育私益性及其私事化倾向的遏制》,《教育发展研究》2007,6;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07,9全文复印2006年1.《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及课程建设新探》(第一),《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2.《教师专业实践的生活意义及实现方式》,《美中教育评论》2006.62005年1.《走向共生: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关系的重构》,《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2.《理性诉求:专家型校长的精神内核》,《教育发展研究》2005,43.《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多元整合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34.《初等教育学科研究和课程建设的基本问题》,《教育学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第5.09期2004年1.《教师教育:应该提供怎样一种教育服务》,《中国高等教育》2004,102.《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整合》,《教育科学研究》2004,103.《初等教育学: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学科基础》,《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44.《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的二重属性及其整合》,《皖西学院学报》2004,45.《共生合作: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的体制平台》,《教育学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第5.06期2003年1.《专业化视野中教师形象的提升与统整》,《教育研究》2003,3;《中国教育科学》(2004)全文收录2.《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合作),《课程·教材·教法》,2003,33.《论传统教师形象的现代重塑》,《教育科学研究》2003,14.《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初等教育新定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35.《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形象的重塑》,《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16.《论教师教育的U-S合作模式及其中介》,《皖西学院学报》2003,12002年1.《小学教师养成方式变革与初等教育学课程使命》,《课程·教材·教法》2002,2;《中国教育科学》(2003)全文收录2.《整合与分化: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2,113.《教师专业形象的价值取向与现实建构》,《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64.《教师专业化建设与学校功能的重定》,《教育评论》2002,55.《中介性教师教育的理论探索研究》,《皖西学院学报》2002,36.《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国际动向》《师范教育》2002,102001年1.《小学师资培养教育学课程教材建设回顾与前瞻》,《课程·教材·教法》2001,52.《论传统教师地位的文化负累》,《皖西学院学报》2001.12000年1.《构建教育创新体系,加速教育创新进程》,《六安师专学报》2000,32.《读书、教书、著书:心路历程系“人教”》,《中国教育报》2000-11-30,上世纪发表作品1.《在素质教育理念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推进教学改革》,《师范教育》1999,52.《论师范生素质教育观念的形成与建构》,《师范教育》1998,7;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1998,6全文复印3.《加强教学质量评估,启动素质教育导控机制》,《师范教育》1998,34.《升位定位换位到位——学习十五大报告关于教育工作论述的体会》,《实践论坛》1997,45.《教育学课题教学系统的理论建构与操作策略》,《课程·教材·教法》1996,46.《运用教育家生平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师范教育研究》1996,57.《结构性调整: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出路》,《光明日报》(教育版)1996-2-278.《廉教与师德建设》,《安徽教育报》1996-1-179.《为师何以作人范——关于传统师表形象的反思》,《师范教育》1995,710.《呼唤“名师效应”》,《光明日报》(教育版)1995-1-18,《人民教育》1995,3转载11.《创建教育学课程体系的思考与实践》,《安徽师范教育》1994,112.《“不倦”莫忘“善诲”》,《安徽教育报》1994-7-2613.《我国教育学课程改革的一次突破》,《师范教育》1993,714.《筑起教育理论通向教育实践的桥梁》,《教育理论与实践》1992,215.《农村初中办学方向的理论思考与现实选择》,《教育评论》1992,616.《德育一致性悖论》,《江苏教育研究》1990,6;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1991,2全文复印17.《教育学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师范教育》1990,718.《古代教育家论教师》,《安徽师范教育》1990年后各期连载(共12篇)19.《加强主体建构:心理学教育走出困境的契机》,《中师教育研究》1990,220.《信号图示法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安徽师范教育》1989,11(二)著作、教材类1.《小学教育概论》(教材),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政府职能转变与学校运行方式变革》(专著),合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3.《教育学》(教材),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小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主体性教师学》(专著),独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6.《校本培训指南》(教材),第一作者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7.《小学教育学》(国家统编教材),参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教师体态语交流技巧》(编著),第一作者燕山出版社,1998九、联系方式: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1号,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41000)电话:0553-3869295E-mail:rchw555@gmail.com*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介绍:罗兴根

    罗兴根,男,汉族,1965年生,安徽芜湖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心理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分会会长,芜湖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介绍:王道阳

    王道阳,男,1980年生,安徽宣城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一、主要教育背景:2000年9月~2004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本科2006年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介绍:何元庆

    何元庆,1973年11月出生,安徽芜湖人,研究生学历,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安徽省第十届青年联合会委员,芜湖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介绍:严开胜

    严开胜,男,汉族,1965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参加工作。1983至2000年在繁昌县小学、初中、高中任教。2003年于西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导师介绍:丁园园

    丁园园,女,出生于1972年4月,安徽省淮北市人,副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现任行政职务及社会兼职:1.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兼职教师2.中国心理学会会员3.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