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表

年份地区学校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名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推免人数2013上海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100213耳鼻咽喉科学5360.00%/2013

  • 特朗普当选总统 美国的科学家们要哭了

     美国大选刚刚尘埃落定。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击败了此前被看好的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成为美国下一任(第45任)总统。尽管激烈的竞选大战看上去和学术科研圈没多大

  • Get这10个技能 让你的博士生活从此嗨起来

    博士 的博士

     读博是一个充满挑战且寂寞的过程,但是两年半的博士生活却让我受益匪浅。无论你是在考虑读博还是想从研究项目中收获更多,接下来的这10条建议都值得一读。可能有些建议是很明显的道理,但一旦生活变得习以为常,你也许就会忽视它们。 1读博并不寂寞,要让别人听到你的声音刚进实验室的时候,我感觉有时气氛挺压抑的,有好多天我在实验室都只埋头做自己的事,好几个小时没跟人说过一句话。或者是我太专注了,完全忘了身边还有人在。由于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项目,好像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尤其是没有跟人合做一个课题的话,你就会觉得成功或失败都是你自己的事罢了。 但这只是感觉,其实你并不孤独。即使是你自己决定研究课题,但你的导师、实验室的教授、博士后以及你的伙伴们随时都能给你出点子,给你提建议。此外,好多人还在找合作者,在工作中优势互补,有些人也许擅长准备样本,有些人擅长具体落实,还有人能测试实验进行的最佳条件。但你需要主动一些,不要指望别人去猜你需不需要帮助或指导。跟实验室的同伴多交流,给其他做类似项目的人发邮件,如果想讨论就策划一个会议。记住,只有你自己孤立自己时,你才会觉得孤独。2知道你的优势和弱点,也许你是实验室某个课题的大神刚加入一个实验室的时候,你可能会误以为其他人肯定在专业领域上的每一个课题都比你认识得更深刻,毕竟他们比你多了一年的学习经验。这种假设对于科学的研究和认知是大错特错。诚然,实验室的伙伴对于每天做的项目是比你知道的多,但是每个研究领域都是很广博的,很多人的研究都很浅,你的实验室伙伴也不是百事通。你的研究项目也会有很多挑战,可能遇到跟他们一样的障碍,但是很多挑战是之前所没有的。你可能会花很多时间,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毕竟,读博意味着要成为所研究领域的专家。  3知道你自己在什么环境下学习效率更高在实验室与其他人一起工作对于有些人来说效率很高,但是对于有些人而言就根本不可能,比如我。如果你容易分心,就不要与你的伙伴一起工作,尤其当你在实验室里做项目的时候。尽管有时这样做很难,但如果你在早八点前就到实验室的话,会在其他人来之前多做很多事情。做博士项目的特点之一就是你的时间很自由,好好利用这个优势,因为在真正工作的时候就不可能这样了。而且,人们在实验室的时间一般都是不规律的,所以你可以考虑用正常情况下一半的时间完成工作,记住:要提高效率,就不要拖延工作时间。 4要选对课程才能有助于完成项目在研究生阶段,你做作业、考试、写论文以及做设计时的方法也可以用来完成博士课题。有一些课是必修的,但大部分还是很灵活的,这取决你的项目情况。回想一下,当初就应该多上几节其他的课,现在也能对课题研究有帮助。但是那会选的课大都是重复的,因此上了两三门的课也就等于收获了一门的知识。 要确定你的课程能帮助你计划中的研究项目,与学长学姐们多交流,了解一下代课的教授。因为他们都知道哪些问题是前人研究过的?研究情况怎样?他们擅长的领域是哪些?他们之前有没有实验以及理论研究结果?这样你就能知道自己的方向跟哪个教授类似。最后,你不能在一学期掌握所有的课程,专注于你收获最多的课就好。5经常阅读专业文献,寻找思路和灵感当你知道怎样开始做课题时,可能有个思路之后就去找导师或同伴讨论了。不过,不要有太多期待,他们可能也不知道答案。杂志论文太多太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ing),你研究的领域每年都要出几十篇新文章,所以不要觉得你的导师,教授,博士后或学霸们什么都懂。首先,你要找到与自己研究相关的期刊杂志,然后把他们整合一下,不管是用书签还是其他方法。每周找个时间去浏览一下标题,把好的文章仔细阅读一遍。还有,在阅读的时候不要对所有的内容全盘皆收,只有对你的研究有用的才是适合你的。要根据自己的经验,看看论文中提出的研究是否合理。6你可能会犯一些低级错误,但这才叫成长就在最近,我试着在一个钻石样本上蚀刻方柱图案,我误以为表面的一层必须裂开才能刻。后来我请教了一下学长,才意识到自己只看到表面残留的化学药品而并不是裂纹。有一次,我幼稚地把光敏感的化合物曝在没有滤镜的显微镜下,光圈还调得很大。还有一次,我试着将样本上的一条胶带用镊子拿下来,结果把之前累的一层给刮掉了,只能重头开始。 进入实验室开始工作的时候,即使之前有经验,你也会不可避免会学习新的技能、仿真试验或编程,这也会成为研究工作的一部分。不要害怕犯经常犯低级错误,让自己的脸皮厚起来。不管是做图案、样本或调试代码,搞研究就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如果你遇到很小的问题就很灰心,那么你可能一个月就放弃了。即使是在实验室呆了两年多的我,有时候学习新东西的第一反应还是放弃。深呼吸,写点下次的计划,然后继续埋头苦干吧! 第一次做一件事时,你可能得花好几个小时才能做对,但下一次可能只需一个半小时,然后是一个小时。最终,你遇到相似问题时就会本能反应它的原因以及怎么继续下一步。学习的曲线是指数增长的,不久之后你就可以把自己的方法传授给别人了。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犯一些低级错误,但是担心啥?学习就是不断重复的过程,你最终可以用第六感来解决这些问题了。7学会先观察别人,然后自己尝试结合第六条,如果你同伴的一些技能也是你必须掌握的,你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然后跟着看他们是怎么工作的,或者自己按步骤开始尝试。这样学习技能是很有效的,你不仅需要纸上谈兵,还要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材料和技术。 例如,我在净化室会用到很多生产设备,我们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的培训之后才可以使用。但是你做出的精心设置未必是别人需要的,或者你会发现一个使用设备的新方法。所以多看几次别人在操作时用的方法后,自己就要开始尝试实践。每一步都用足够的时间和注意力——这样会帮你增加肌肉记忆,牢记技术的细节。虽然期间会出差错,但是你操作的错误会越来越少。我用机器在样本刻图有几个月了。第一次再使用的时候我花了两个小时转按钮,提醒自己每一步都要做什么。第二次用的时候,我大概用了一个小时,而第三次只用了半个小时。8记录实验日记这个方法看起来很平常,但是当你知道我遇到“这个实验的参数我写哪儿了”的频率时,你会惊讶的。所以你要在实验日记里把每天的实验详细清楚记录下来,以便准备写分析或论文时能快速浏览重点。细节决定成败,写多点总没坏处。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开始用电子记事本,甚至用一些软件还能把笔记存放在云盘里,还有很多人喜欢把数据总结到PPT里,这样看起来更直观。电子设备记事本可以进行关键词搜索,或根据日期题目来分类笔记。如果你选择电子设备记录本,确定每天把它同步上传到云盘,并做好备份。你肯定不想在一眨眼功把一年的重要数据都弄丢。另外还有个好建议,你可以把笔记打印出来放在一个笔记本里,将来参考也很方便。9只要研究在推进,换题目换研究小组都不是大事在实验室工作一年半的时候,我研究等离子体,开发利用金属纳米结构控制光线的新方法。但是在决定研究方向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当时我刚好参加了专业领域的一个大型会议,随后我便决定放弃这个不合适我的研究,继而开始研究钻石。这看上去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但是后来我发现,我在等离子体学里的方法可以转化为用于研究钻石。期间我还协助一个学长研究钻石项目,同时我还在做等离子体的研究。所以,这个转变过程十分漫长。 一个研究了4年多的项目肯定会有进展和变化的,大胆的去研究一个不同的领域的东西,其实它们之间重复的东西会比你想象的多。不过,如果你研究一个领域至少两年,然后又转到一个跟之前毫无关系的研究,特别是要接触新的技术、软件或理论时,目测你还需要再来个一、两年时间来深入学习。如果确实觉得自己在目前的研究小组不合适,一定要向你的导师坦白你的感受,询问他到底有无必要换个研究小组。长远看,这样做对你对导师都是一种解脱。我知道一些同级的学生在开展研究两三年后还换小组的,虽然这样做会导致延迟毕业,但是在新的研究小组里他们会更快乐。10劳逸结合,把工作和娱乐分开晚上9点钟,你正在读书或看电影。突然,你脑海里会情不自禁地想:“我是不是应该从上周就开始做仿真试验?或者我可以在实验室把这个实验做完,还是去读些别的期刊文章?”不去想这些很难,特别是当你白天工作效率不高时(做十分钟研究就开始浏览网页,看看博客啥的)。但这些思想不去除,你的4年(或更多)生活会更悲惨。 把工作和娱乐分开,给自己制定一个能坚持下去的计划表,然后在该放松的时候放下研究工作。如果你边学边玩儿,很可能把研究和娱乐生活都搞砸。不过这两者在你还上课时很难分开,课程作业的最后期限会混乱你的研究时间。但是一旦你可以全心全意做研究时,一定要给自己设计一个计划表——知道自己何时何地的工作效率最高(见第三条)。尽量计划一下时间,减少面对最后期限的慌乱(无论是期刊论文草稿,还是会议摘要、海报或报告),只要在最后一刻还能保持冷静,你会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总之,给你的爱好分点时间(比如当天气暖和时我爱游泳远足)。放松之后再去工作和研究,你会从另一个角度找到解决办法。给自己的研究生活加点娱乐,在不断挣扎的路上也会充满喜悦和成就感,最终稳稳地走向成功。

  • 我们收入没那么低 别误导年轻人

      看到一篇博文,说的是“学历越高越穷”。作者是个在读的学生。学生没有社会经历,只能道听途说,内心恐慌可以理解。  不过,实际情况并不是

  • 让博士陷入学术泥淖的五个低级错误

    是不是总有人一遍一遍告诉你,只有呆在学术界搞研究才是正经事,同时劝诫你不能做其他无关的事情。这无形中让你产生一种依赖心理。你也逐渐习惯了孤独无助。本来应该好好做研究,为自己事业奋斗的你,慢慢开始抑郁,

  • 把“学官”和“教师”分开称呼更好一些

     看到一篇文章谈论说,除了一般老师被称为老师外,有职务的老师都被称作校长、书记、院长、部长、主席、处长、科长、主任……即使这些人同时承担教学工作,教职工和学生都不

  • 人们学习在职博士的目的都是什么

    学习在职博在职博士 博士的

    不是任何一个人员都能参与在职博士教育,毕竟这个阶层的教育没有之前的学习和积累,报考人员即便有报名参与的机会,他们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在职博士的课程与内容。这样就是浪费学校、社会的学习资源,有想法的人员却不

  • 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适度兼职兼薪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包括允许科研人

  • 审稿人绑架了期刊,怕不怕?

    本文转自科学网马军博客 最近有好友给我抱怨说自己的稿件投递了几个期刊都被拒了,最悲催的是自己给某个期刊投递了十几次稿件都被拒了,并问我是否遇到类似的情况,是否已经被期刊上了不良作者的黑名单?

  • 科学事业期待更多“半边天”

     53%、53%、43%、28%,这是女性在本科、硕士、博士和研究者阶段的占比,最近,这一数据引起了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会长程东红的关注。 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