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高校科研经费乱象:单位立项靠拼关系 6成被套现

高校科研科研

最近几年,科研经费腐败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中央一方面要求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一方面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应该说,高校科研领域的问题正在一一改正过程中。然而,在高校科研环境日趋向好的背景下,个别高校的

  • “唯头衔”是为了真正引进人才还是在炫富?

     杰青、长江学者,薪酬120万,安家费300万;千人、地方领军人才,薪酬100万,安家费210万;优青、青千,薪酬分别为65万、40-60万,安家费150万、135万;此外还包括科研启动经费

  • 普通本科出身的名校研究生:我们为何沦为学渣?

    研究生 名校研究生本科

     12月24日,2017年度考研初试开考了。考研是许多普通高校学子进入名校继续深造的重要途径,能够顺利考入名校读研的学子,需要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与勤奋。 然而,这些骄傲的学霸到了名

  • 科研人员“不敢做科研”的困境应该怎么破?

     出现“不敢做科研”的困境,根源在于我国的学术管理和评价由行政主导,而不是学术共同体治理。要给科研人员松绑,就必须建立学术同行评价机制与科研经费信息公开制度。&nbs

  • 获得在职博士学位的过程

    博士是我国最高的学位,代表着学术的顶尖,因此不少人想要获得博士学位。随着在职博士教育的出现,不少人会选择这种方式读博,从而获得博士学位。最近有一部分在职人员问获得在职博士学位的过程,我们看看相关的介绍

  • 期末复习怎样效率会比较高?

     期末考试怎样复习更高效?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词条,出来的结果大部分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忧伤脸)。不过,也偶有参考价值,比如制定一门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在

  • 一本课外书没看过,你说可怕不可怕?

     近日,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逢彬,在上海图书馆进行了题为“E时代我们如何读古书“的讲座。讲座结束后,杨逢彬就互联网时代注古书的注意事项、他所受到的家学影响以及武汉大学国学班的有关问题谈了谈他的看法。 在被问及家学对其学术研究的影响时,杨逢彬讲道,最大的影响就是爱学问、做学问已深入到骨子里,只想一心做学术,对于学术之外的荣誉并不是十分在意。同时他也讲道,即使撇开家学的影响,自己的同龄人也是很爱读书的,包括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他就读的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氛围也非常浓厚。可相比之下,杨逢彬现在见到有的中文系学生,即使临近本科毕业,连一本课外书可能都没有看过。家学的影响澎湃新闻:家学对您的学术研究有何影响? 杨逢彬:我20多岁的时候,我女朋友要我去她家过年,我就发现她的家庭和我的家庭不同。她的家庭里兄弟姐妹、父母和老外婆之间的亲情很浓烈。而我总是和祖母以及保姆待在一起,父母在外地,兄弟姐妹也不在一起,家人之间的关系似乎比不上别人家那种自然而然的融洽。刚开始我很羡慕别人的家庭,我看小说《青春之歌》,描写林道静所在的那种大家庭,我当时觉得就有点共鸣,好像觉得我自己有点儿不幸似的。你看我现在在这里,人家说我是杨树达的孙子,又是出生于一个花园洋房,小时候还有保姆帮忙洗脸、喂饭。实际上,和自己的父母团聚在一起了,就感到没有别人的家庭那么温暖。但是开始做学问以后,发现这种家庭对我的影响太大了。因为它使得我爱好学问,不是我为了做学问而去做,而是想做学问爱做学问已经渗透到骨子里去了。我和祖母待在家里,父母也不在身边。我祖母年纪大,也不可能事事管我。我白天闲极无聊,有时候爬窗进我姑妈的房间找书看,我的姑妈、姑父都是老师,还有祖父、伯伯和两个姑妈的藏书。开始当然是看白话的小说,然后看戏曲集,包括《莫里哀全集》等等,好像是王了一(力)先生翻译的,他送给我祖父的,上面有他老的题字。这些看完了,就开始看古书了。就这样长年累月地读,已经上瘾了;一没书读,就浑身不对劲。上厕所也带本书或杂志——杨家其他人也这样,如祖母就坐马桶上读书;伯父拿本书上厕所,一呆一小时,姑妈送一外号“老挝”(老屙)。 做学问 乐之才会让理想更具体杨逢彬:就像《论语》中所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就是痴迷某种东西了。我就是痴迷于学问,所以一心只想着它。在学校里也不大在意教授的级别以及各种称号,不朝这个方向努力。道理上来讲这两者应该是吻合的,谁学问做得越好,这些荣誉就应该授予谁。现在实际情况不是这样,获得荣誉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朝那个方向努力,要大量牺牲做学问的时间。我就是爱好学问,不是很爱好其他东西。 反正我也马上60岁了,那些虚名的东西我全都不在乎了,剩下的时间做出一点“干货”和好东西,能够流传下去。人活在这个世界就短暂的几十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就想做点好书。所谓古人讲的“立德、立言、立功”,“立德”和“立功”我不行,只能“立言”。古代的皇帝追求长生不老但做不到,只能追求在某种意义上还活着,自己给自己造几座丰碑。丰碑就是著作,死后还会不断印刷,也就在某种意义上等于没死。我读中学的时候,年终鉴定里说我有很多优点,但资产阶级成名成家思想浓厚。不过我做研究就是朝一个目标奔着,年轻的时候目标不明确,模模糊糊有这么个想法,后来慢慢研究进去,专业思想已经确立以后,理想就越来越具体了。 不读书,你说可怕不可怕?澎湃新闻:现在年轻学者如果没有家学传统,那么从事文史哲方面的研究的话,会影响他们将来取得的学术成就吗? 杨逢彬:就撇开我这种家庭不说,1980、1990年代的中文系和现在的中文系已经很不同了。1980年代末我到武汉大学读中文系的时候,本科生都可以进书库借书。老师上完课以后,学生就到书库里借十几本书,在下周上这门课之前全部都要读完。不光有这一门课,另外的课老师也会布置读书,也都要看完。所以1980年代末,武大中文系本科生英语四级的通过率不是很高,大家时间都花在读书上了。我刚到上海大学任教的时候,那时上大印了一本很厚的图书目录,里面是中文系本科生四年需要阅读的图书,至少有几百种。上大前两年做了改革,学生大一的时候不分专业,只有到大二的时候才分。这样学生进专业读书的时间缩短了,督促中文系学生读书的那本目录也不发给他们了。结果中文系的学生除了教材以外就不看书了,老师上课的时候把重点划下来,然后背熟就行了。上课时说到俞樾,他们不晓得,我说就是俞平伯的祖父。俞平伯是谁,依然不知道。丰子恺也没听说过。中文系的学生不看课外书了!不用和我那个年代比,和1980、1990年代中文系的学生都比不了。我们小时候都在看课外书,读初中的时候正好是“文革”,发现一本书大家就会轮着读。那天有个推免(推荐免试)研究生来面试,问她小学到现在,除了课本以后,看过几本书?她报了一个个位数。她说读过《复活》,我就问他聂赫留朵夫是谁,她说不知道,显然是没看过。从小学到大学快要毕业了,读的还是中文系,一本课外书没有看过,你说可怕不可怕?如果让我谈有什么对策,我建议还是要给学生发阅读目录,督促他们读书。读书都是从没兴趣到有兴趣。我小学的时候就迷恋上看书了,现在让他们至少要大学一二年级迷恋上看书。这和是不是我这种家庭没有关系。现在的教育制度使劲灌输,使学生都产生逆反心理了。

  • 有的未升副教授被炒,有的拼命代课

     9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授何智因腹壁转移腺癌疾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年仅35岁,让同事震惊、唏嘘。他的英年早逝,让被称为“青椒”的大学青年教师群体,再次回到

  • 央媒刊文:高校本身行政级别也应考虑取消

     11月10日新华社报道,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大的综合改革正稳步推进,效果开始逐步显现。在人事改革方面,北大未来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包括院长副院长系主任

  • 为学者兼职指明路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主要目标,是在全社会形成知识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者得到合理回报的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