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表

研究生 硕士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

年份地区学校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名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推免人数2013湖北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20104西方经济学1042927.88%/2013

  • 2013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表

    年份地区学校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名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推免人数2013河南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不区分院系所25100(专业硕士)金融27829.63%/

  • 上海大学2018年考研报录比

    考研 2018年考研报录比2018年考研

    考研报录比是考生在择校择专业时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考研报录比成为考生衡量报考难度的重要因素。为了节省考生们的时间,小编整理了“上海大学2018年考研报录比”,希望能对大

  • 2013年信阳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表

    研究生 硕士 信阳师范学院硕士

    年份地区学校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名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推免人数2013河南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71007遗传学44100.00%/2013河

  • 参加在职博士统考失败是不是本次报考结束

    在职博士 博士统考博士

    报考在职博士已经是很多在职人员获得博士学位、升职加薪的一种方式。那么,参加在职博士统考失败是不是本次报考结束?很多报考人员想要先了解该方面的内容。根据具体报考信息确定报考难度,然后再决定是否要继续报考

  • 五课题被列为今年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

    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决定于2017年1月3日-3月1日开展2017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工作。“我国教育2030年发展目标及推进战略研究”等5个课题被列为重大招标课题。&

  • 最让人讨厌的十种研究生导师都有啥?

    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生导师责任重大。导师不只是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方法,还负有传承精神、文化的重任。所谓带学生,就是和学生一起探求、开发,不是说有学问、学术地位高就能带好学生。导师要

  • 让学生埋首学术,有什么危险

    “我非常抱歉,学术研究毕竟是最寂寞的事,如果说我们现在的整体水平不如往昔,那不是当今学者缺乏天赋,而是学术的环境变了,学者的经济压力太大了。我常常觉得,我总是让学生埋首学术有把他们推向贫寒

  • 谁偷走了中国孩子科学梦?

    前不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2015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

  • 科研评价过于注重论文篇数

    “我在网上看到你说的判断教育形势的‘六看’‘四个回归’,讲得好,形象又好记。”南开大学西南村四层的一个教师公寓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刚一落座,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正名教授就跟部长交流起他的想法。“要过年了,我来看看您。听说您一直在一线坚持工作,要注意保重身体,保重身体就是为效率赢得时间。”陈宝生对微恙初愈的李正名嘱咐道。“李院士至今还在带学生,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无残留无害的高效农药。”陪同的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补充说。李正名院士是位有机化学与农药化学家,因为他的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号为001,因而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南开先生”。1982年,李正名结束在美国农业研究中心的访问研究,打算继续在美国做博士后,他的老师、我国化学界一代宗师杨石先却催促他“马上回来”。回国的李正名搞了30多年的农药研究,至今带出140多个硕士博士。“我们读书那时候,要在化工厂待一年以上才能拿到学位,现在的学生一天工厂没去过,不了解具体实际,这样的情况估计不只化工学科,其他的工程类学科也存在。”李正名向部长说到他的担忧。“您说得对,学校在培养人才时实践环节不足,学生实践能力欠缺,还要回到企业重新补课,这的确是将来我们亟待改进的地方。”陈宝生说。李正名对时下科研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过于注重论文篇数,对“写文章”的热情高于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在衡量论文影响力时,过于看重国外期刊。“在科研方面,我们也要有文化自信,不能老是看不起自己,自己的成果为什么非要到国外发表才行?”李正名说。“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学习,同样,任何时候我们学习都是为了壮大自己,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科研评价是指挥棒,这个评价体系不能仅仅是依据国外的,而是应该结合中国实际,科研工作说到底要面向国家战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陈宝生说。  早在2013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中,“科技评价将不再搞一刀切”就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 这份《意见》指出,目前高校形成的以统一、量化为特征的科技评价机制,其问题日益显现: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远的现象依然存在;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标准定量化、评价方法简单化、评价结果功利化等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分类评价实施不到位,对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工作激励不足;科技支撑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不够;开放评价、长效评价机制不够健全等。 《意见》表明,未来的科技评价将实行分类评价,更加强调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更加注重推进科教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鼓励科技人员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特色,追求卓越。近日,中办、国办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要求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 有媒体评论,那些为发表而发表的论文,并没有什么科研价值。这纯粹是浪费纸张、浪费精力、浪费钱财。“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首先就应该需要清理、废除那些不必要的论文发表要求。对此,民众对此也有自己的疑虑,担心那些与领导关系好者,会不会既不要考试,又不要论文,就凭领导说好就评上职称。 要让职称评审真正关注参评者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改革由行政力量主导评审的机制,实行学术共同体评价。目前职称评审中关注的考试标准、论文标准,均非专业、学术标准,而是行政标准。另外,就是职称评审过程也需要更加透明、公平,接受公众监督。 本次改革方案不再要求计算机和英语考试等内容,均体现出了很好的改革导向,而“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也会有切实减轻民众负担的效果。希望将来会有一个良好的职称制度,既不搞形式主义、公平评价每一个人,又能真正体现对创新和科研的激励。记者调查发现,在医院临床工作、高校基础课教学、科技推广等以实践为主的岗位,一味让科研人员去追求发表论文(包括SCI),一方面会使这些岗位上实际水平较高的人得不到正确的评价和晋升、获奖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导致很多研究项目与实际需求脱节。就是在“以发论文为主要展示科研成果方式”的基础研究领域,以论文论英雄的评价标准也让科研人员颇为苦恼。 为了完成年度考核工作量、挣年度“SCI论文”工分,一些科研人员不是去做那些周期长、有原创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的课题,而是专挑容易出论文的短平快课题。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科研工作不深入,产生大量重复、质量不高的“垃圾论文”,难以在世界科学前沿取得突破性进展。 “当论文与评职称等现实利益紧紧挂钩时,发论文就有些‘变味’了。”曾在北京某研究所读博士并担任过两年助理研究员的张然对此深有感触。“发论文还强调影响因子,这点让我们的压力更大。这样,我在选择期刊的时候就会受到很大局限,只盯着高影响因子的期刊,费尽心思争取在上面发表。” 同时,某农科院研究员李长之也表示,在唯论文导向的评价体系下,因为不好发论文,一些搞应用类研究的人转而做基础研究,原来的研究方向就没人搞了。“比如,我的长项是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平时既要搞育种研究,又要搞推广,本身就很忙,如果再想发论文,就要拿出很多时间和精力,真是分身乏术!” 此外,中科院某研究所副所长胡明志认为,专家们在各种评审中,只是简单地数论文数量,时间一久科研鉴赏能力将严重降低。 “专家们聚在一起做评审,往往是看看申报材料中论文的档次、数量,是否第一作者或者通讯联系人,是否独立完成,被引用情况,却几乎没有人认真研读论文,了解研究成果的原创性、系统性、可靠性、难点所在,以及对学科领域实际的推动作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先进纳米技术中心主任刘昌俊在2016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大学排名以及考核体系过分看重论文,严重制约了国家技术进步的脚步,他呼吁要尽快改革目前的考核机制,留给大学更多创新、创造的空间和时间。  刘昌俊委员指出,当前我国最缺乏的不是论文,而是技术、各种各样的创新技术,因此大学对教师、尤其是工科老师的考核重点不应该放在论文上,应该是在技术方面。但是当前大学里实际的状况是教师,包括学生要毕业都必须要有论文,这主要是因为国家有这样一项指标来评价学校,在这个指标的“指挥棒”作用下,从上到下都过分看重论文,就连一些学生找工作也要看发表了多少论文,这直接导致老师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论文中应付考核,根本再无空间和精力去潜心研究及创造。 “比如说引力波这种研究,在中国行吗?十几年三十年一个论文不发,在中国适应不了的。比如我们做科研是个大的交叉,利用高能电子做一些研究,我们做研究的时候已经看到特殊的一些波形,我看非常好,但是我能做吗?这个课题一安排下去也许十年一篇论文都做不了,也没有学生愿意做。还有我们国民经济特别需要的一些核心技术,它也是基础研究,但是发不了论文,谁也不肯做”,刘昌俊教授说。 为此,他建议我国应该尽快从一些顶层设计出发,改革当前过分看重论文的大学考核机制,让广大教师从疲于写论文的状况中脱离出来,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做一些前沿性、探索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