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表
-
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引人才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办公厅1月25日发布《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通知指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通知表示,切实加强
-
前一阵子,著名出版集团汤森路透宣布以35.5亿美元的现金交易,向私募基金Onex公司和霸菱亚洲投资基金出售其知识产权及科技业务。其中,包括SCI、SSCI、AHCI期刊索引和“影响因子&r
-
博士毕业之后的去向:高校任教(即“青椒”)、科研院所、政府、国企、外企、出国博后、国内博后等,大致分为这么7种,下文将以国内高校为例详细谈谈博士是如何进行自我定位与培养的。1&
-
时光荏苒,转眼就要毕业了,回顾过往三年多的学习和工作,有一些心得体会,写出来和后来者共勉。时间管理 遵循要事第一原则,优先完成重要的事。比如先把博士毕业要求达到,这样才不至于像某些同学,快毕
-
春节期间,几篇失落的文字相继出现,给喜庆的春节添堵:先是“文科博士返乡记”,后是加强版的“农村是狼文化”,再接着是地方版的“从一而终的生活也
-
这两天,内蒙古高考状元、清华北大建筑系研究生毕业转行做游戏主播的新闻引发热议。游戏主播“女流”从自娱自乐分享个人爱好,到真正地把它变成事业,用实际行动告诉别人:人生不是规划出来
-
当下高校办智库是不是“过热”?这是近期的一个热门话题。有观点认为,大学如果对建设智库倾注太多的精力,是大学重心的错位;也有观点认为,高校智库与国家需求和问题相脱节,在智库定位上不匹配。究竟该如何看待高校建智库?高校建智库应该怎么建设? 27%的高校设有智库 2016年,高校智库建设数量可观,高校智库集群初步形成。 2016年12月17日,在南京大学举行的“2016中国智库治理论坛”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6年9月28日“中国智库索引”(CTTI)上线并向被收录来源智库开放端口录入数据以来,截至2016年12月12日,已收录来源智库489家,其中,高校智库共有255家,占52%;党政部门智库68家,占15%;社科院智库46家,占9%;党校行政学院智库44家,占9%;社会智库36家,占7%;媒体智库11家,占2%。 但是,相比高校庞大的智库数量,255家这个数字并不惊人。 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智库约为700个,这些智库主要集中在“211工程”及“985工程”高校。简单计算,入围CTTI的高校智库占比全国高校智库36.4%。这也就意味着,列入CTII的高校智库仅三成多,不少高校智库并未列入CTTI。 高校是否存在智库建设“过热”?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正规大学名单,截至2016年5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79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95所(含独立学院266所),成人高等学校284所。抛开成人高等学校,700家高校智库占2595所普通高等学校的百分比约为27%。从这一统计口径来看,占比并不大。 “从服务于中央和各级地方党政系统的决策看,这个比例还算正常。关键在于,这些智库的水平和影响力如何?衡量智库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对政策过程的影响力。”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宏山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智库热”是大学重心的错位? 智库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为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满意方案或优化方案,是现代领导管理体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将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力量,与党政智库、科技和企业智库、民间智库一道,进行总体规划,明确了建设目标和要求。 目前,从全国高校的智库建设和影响力来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出现的智库处于我国高校智库水平的前列。 与其他类型智库相比,高校建智库的好处显而易见。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青森日前撰文阐述了高校建智库有四大优势:一是人才密集。高校有63万人的社科队伍,是我国智库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支生力军。二是知识储备雄厚。有最为齐备的学科体系以及几乎涵盖所有重大问题研究的研究基础。三是科学客观。与党政智库相比,大学离政府不是那么近,也不像有些社会智库离得那么远,这种适当的距离使得高校智库更易于对政府决策做出客观分析和提出科学合理建议。四是体制灵活。与党政智库和党校社科院智库相比,高校在创新智库的运行和管理体制方面有着更多的操作空间。“可以说,高校智库最有可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但是,有人担忧高校建智库会“过热”。有评论认为,“智库热”是大学重心的错位,“例如,有的顶级高校公开强调,要举全校之力建好某某智库。要知道,大学的首要任务乃是教书育人,其次才是基础研究,最后方为政策研究。举全校之力发展以政策研究为主要任务的智库,属于典型的本末倒置。” 对此,杨宏山表示,智库与高校的定位并无根本矛盾,高校的定位很明确:本位是教育和学术研究,同时也有社会服务的功能。“高校提供社会服务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科研影响决策、引领社会。毫无疑问,高校建设这种有思想、有影响的智库,具有自身的优势。目前来看,对于大学而言,智库成果很多是一线科研产生的连带产品,本身就是科研的一部分。”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对此表示:“教学对高校老师而言,是刚性的,是不会打折扣的,该上的课老师不会不上而去做研究。实际上,高校智库的一些研究如果做得不错,反而对教学有好处,可能让他的教学更贴近现实、更生动。”与国家需求和实际问题相脱节? 为政府决策建言是高校智库的重要价值之一,如何充分发挥价值作用,是高校智库建设需要思考的问题。 河海大学讲师朱宏亮甚至提出,绝大部分高校智库与国家需求和问题相脱节,在智库定位上不匹配。朱宏亮在文章中列举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我国高校人文社科领域共出版著作约15万部,发表论文约158万篇,其中在国际刊物发表约2万篇。“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公共政策建议的仅有6万余份,得到中央领导批示或者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的更少。” 但第二届中国大学智库论坛年会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高校累计提供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4.3万余份,有2.2万余份被采纳。据此计算,采纳率高达51%。 从数据上看,不同的维度和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差距甚大,无法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 杨宏山表示,国家治理需要多样化的智库,有侧重对策层面的研究,有侧重战略层面的研究。“高校智库因为跟政府的距离稍微远一点,要跟政府智库在功能上有所区别,高校智库在战略性、思路性、方向性、前瞻性方面有它的特殊优势,因此,高校智库发挥战略思维方面的优势,这样也更能发挥大学的优势。”杨宏山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但高校智库与国家需求相比,的确还存在许多不足。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曾指出,目前高校智库“命题作文”较多,成果多是修补式、解释式的,研究还是偏学理性,而且以个体式研究为主,缺乏协同攻关。实际上,智库研究的问题多是综合性的,需多学科、多单位联合才能高质量完成。 杨宏山强调,高校智库不是用来装饰门面的,高校智库既要“顶天”又要能够“立地”,“顶天就是战略思维,包括国家发展或者地方发展的战略思路;立地就是要接地气,要有可行性,要在现实中可以实施,而不能空中楼阁没有根基。”我国知名高校智库发展历程 1986年清华大学创立了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2000年又发展成立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胡鞍钢担任首任主任。该中心着眼于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全面、及时和高质量的科学决策参考。 1994年8月北京大学成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林毅夫为中心主任。在此基础上,学校又于2008年10月成立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重点是综合性社会科学。1999年3月,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成立,是北京市委、市政府与北京大学共建的服务于首都发展的研究、开发机构,是北京市与北京大学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平台。 1984年复旦大学成立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该中心曾停止运行一段时间,2000年2月,复旦大学重建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后改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要致力于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2001年2月南京大学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这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研究我国(重点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运行、经济发展和有关的社会问题为重点。 2007年5月北京大学成立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之后在2013年10月改名为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著名国际政治学家王缉思担任院长。其研究重点是对当今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相关各国的国际战略进行分析。 2013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与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办重阳金融研究院,致力于对经济社会热点进行深度剖析。2013年6月29日,作为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当天在京成立。人大国发院致力于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进步。
-
伴随着高等教育扩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读研,他们希望凭借更高学历获得理想工作,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 读研是否有助于个人在求职时摆脱家庭背景束缚?是否还存在其
-
美国社会科学的研究生训练,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课程和论文训练、研讨会(seminar),以及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支持。大部分人比较关注课程设置与论文,对后两方面的培养关注得比较少,但它们其实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