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博士招生的制度意义和社会反思问题的提出
在职博士考试是选拔人才、彰显社会公正的重要环节。在职博士考试规则为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职博士的强烈关注是很正常的。然而,主考和应考对在职博士的感受却是不一样的,尤其是考硕士、在职博士招生在职博士
-
在职博士课程设置方面对培养质量的影响
科学合理地设置在职博士研究生课程,是培养优秀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前提保证。我国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一般需要利用一年时间进行理论课的学习,同时由于部分课程内容较陈旧,课程结构相对中一,从而导致在职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在职博士研究生导师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生往往把导师当作一面镜子,导师的科研成果、学术影响力、学术水平和道德水
-
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在职博士教育的基础,前两者的规模势必制约在职博士生规模的发展。研究表明,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数与在职博士学位授予数的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99和0.98。美国高等教育的三级学位规
-
制约美国在职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
美国在职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发展变化是由社会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科研经费、高等教育结构和人口结构等,另外,科学技术的变革与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及重大事件的发生等,都影响
-
中国在职博士研究生教育集聚效应分析
我国从2006年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高等教育规模、R&D经费支出和在职博士学位授予数的总体状况。下面将在对我国在职博士学位授予数与高等教育规模及R&D经费支
-
在职教育方式现在可谓是多种多样的,几乎什么级别的教育水平都涵盖了,比如说专升本、在职考研包括更高端的在职博士,甚至在职博士后等等。当然对于不同起点的职场人员来说,大家在职进修所更适合的进修方式也是
-
在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规律与集聚效应分析
在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过程,就是使学生在研究领域里成为一个训练有素的专业研究者的过程,所以,在职博士研究生教育有其特殊性。从培养目标来看,在职博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
对在职博士研究生(或在职博士)规模的需求来源,可以区分为三个层而,一是国家层而的需求,二是高校和导师层而的需求,三是学生层而的需求。同时,在理论上需要区别的是,对在职博士研究生和在职博士的需求是两种小同的需求。前者是一种间接需求,后者才是自接的需求。国家层面的需求。这里所说的国家需求,是指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各行各业对于高级人才的需求。在职博士作为学历教育的“塔尖”层次,在职博士人才培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准的提升,决定了一个国家教育的最高水平。国家需求是一种合理的自接需求,应该子以满足。但是其难度在于如何精确预测这种需求量的大小。因此,我们需要参考科技发展战略的需要和知识经济、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要求来进行初步的衡量。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6月下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山此可见,我国在教育、科技领域的发展上对于人才尤其是有着在职博士学历的优质人才有着很大需求。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在职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发布《在职博士后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稳步扩大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规模,提高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科研团队中的比例和贡献率。到2015年,年招收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达到1.7万人,比2010年提高60%左右,占当年全国毕业在职博士总数的20%以上;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引进教师和科研人员时,具有在职博士后研究经历人员的比例达到300}0。规划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结合,充分发挥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根据国际规律,每100名在校本专科生所对应的研究生在校人数与人均GDP成正比。在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的国家,每100名在校本专科生所对应的研究生在校人数在6-10之间。在2007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每100名在校本专科生所对应的研究生在校人数为6.34,比起2000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800美元时的5.42有一定提升但幅度小大。因此,从经济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角度看,我国在职博士规模仍有发展空间。高校、科研机构和导师层面的需求。首先,在职博士仍是学术职业的主要后备军。为学术职业培养人才是建立在职博士学位的初衷,长期系统训练是学术职业专业化的需要。在职博士学历已经成为我国进入学术职业的必要条件(大学聘任条件}I-.}I规定一般应具有在职博士学位)。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高校教师学历水平仍需提高。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对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提高学历层次的要求: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教学科研型高校达到80%以上(其中具有在职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教学为主的本科高等学校达到60%以上;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达到30%以上。然而,2010年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学历结构中,拥有在职博士学历的仅占总数的14.92%,山此我们看出现在我国高校教师学历水平还没有达到要求。具有在职博士学位的教师,在211工程”学校当中已经占到了31%但与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在美国高校中,95%以上的教师都具有硕士学位,研究型大学具有在职博士学位的高校教师比例高达80%以上。因此,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学历结构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在职博士需求仍有很大缺口。并且,985工程院校培养了超过6o}n的在职博士生,但这些在职博士生却要到小同类型、小同层次的高校工作,难以满足需求。第二,高校和导师需求是促成在职博士生教育规模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渐加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科学研究的需求更加旺盛,高校和研究机构获得的科研项目和经费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在目前人事制度的制约下,高校科研助理的岗位还没有吸引力。科研机构和导师需大量的人力来帮助完成科研助理工作。但在目前情况下,导师需求只具有部分的合理性,导师的需求背后掺杂着很多复杂因素,必须仔细甄别。首先,基于人情因素的需求坚决小能子以满足。即便是基于完成科研任务的需要,山于学科小同,科研项目的性质和级别小同,在职博士生在科研中承担的角色和任务小同,人才培养质量有很大差异。导师对科研助手的需求,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譬如,对于基础性的试验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可以让本科生、硕士生去做,对于重要的科研子课题,可以让在职博士后、讲师、副教授等去做。国外大学也是如此,在职博士生在科研助手当中所占比例很低。考生层面的需求。考生需求是推动在职博士生规模持续增长的另一重要原因。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攻读在职博士学位的愿望并小像当前国内如此强烈。国内目前重学位学历而轻能力人才消费市场,助长了对在职博士学位的自目追逐,造成了国家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考生需求原则上小能成为制定在职博士教育规模的主要考虑因素。克拉克在评论美国的学术职业发展规模和专业化程度时提出,可以将观察到的在职博士规模增长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本质性增长(substantivegrowth)",另一个是“反应性增长(reactivegrowth)。大学教师的本质性增长植根于吸收、形成新的科目,它因学者及其机构产生和提供知识的方式发生变革从而实现增长。它山教授所推动,但也受到所在机构和学科环境对学者所强加刺激的鼓励或者限制”。而另一方而,“大学教师的反应性增长来自于小断增长的顾客需求,也就是是学生人数的增长导致了教师数量的随之增长,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是学术职业规模扩张的基本推动力量”。可以看出,现阶段对于高学历的自目崇拜催生出了巨大的考生需求,生源增加、就业形势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新要求都成为促使考生追求更高学历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博生生需求的反应性增长在在职博士生规模的扩张中起到很大作用。
-
深化在职博士研究生收费改革,完善资助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不断推进,我国研究生收费改革日趋不可回避,关于研究生收费问题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本前,我国研究生分为计划招生、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等方式。其中,占研究生主体的国家计划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