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职博士修业年限影响的其他因素分析
在中途放弃学业的在职博士生中,难以完成学位论文是重要的原因,在许多研究中甚至引用了ABD (AllBmDisserlalion)这个专用词oMuszynski(1988)的在职博士
-
以全国在职博士人才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在职博士人才专项调查中的调查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横截面调查方法和队列调查方法,总结设计了一套适合我国在职博士人才调查研究的横截面调查方案和队列调查方案
-
在职博士人才流动研究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更多的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在职博士人才在科技活动、企业经营、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担当着重要角色,他们是各个国家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他们是各国从事科学研究、经
-
老师分析影响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过程管理因素主要有两个大方面:(1)培养环节。在课程建设上,在职博士研究生首先通过在职博士阶段的课程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应包括本专业基础理论知
-
博士在我国已经是比较稀缺的了,更别提更高级别的博士后了,肯定是在职场上可以占据更多优势的,因此很多职场人员当得知可以有在职进修博士后的机会的时候,都愿意尽力去尝试一下。但是每个人报考在职博士后的终
-
对青年在职博士培养提高是关系到医院未来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我院过去的管理实践中发现,从医学院毕业后转向医院临床工作的前3年,对于一名青年医生特别是在职博士学历的医生来说在开展日常临床工作的同时,保
-
我国在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结构的总体变化
从1996年到2006年,十一年间我国的在职博士研究生教育在总体规模上发展迅速,全国授予在职博士学位人数从5578人增加到35628人,为原来的6.39倍,年均增长率为20.4%。在总体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各个学科门类的结构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我们以各个学科门类授予在职博士学位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来反映学科门类的结构,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由于“军事学”学科门类以及专业学位授予的在职博士数量很少,表中略去了相应的数据)。从表1、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过去的11年中,全国授予在职博士学位人数的学科结构在总量排序上的变化并不大,1996年11个学科门类的排序为(从多到少):工学、理学、医学、农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2006年的排序为: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农学、教育学、历史学、哲学。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管理学,授予在职博士学位人数从第八位跃升为第四位。虽然学科门类的总体结构变化不是很大,但是从各个学科门类的变化趋势来看,可以把11个学科门类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授予在职博士学位人数所占比例上升幅度较大的学科门类,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文学等4个学科门类,它们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在这四个学科门类当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管理学,从1996年的117人增加到2006年的2498人,为原来的21.35倍,其所占总人数比例也由1.9%迅速攀升到7.0%。第二种是授予在职博士学位人数所占比例下降幅度较大的学科门类,包括工学和理学,这两个学科门类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工学和理学在最近十几年来所占授予在职博士学位总人数比例虽然有所下降,分别从1996年的39.4%和25.8%下降到32.7%和18.7%但这两个学科门类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授予在职博士学位人数最多的两个学科门类,1996年分别为2199人和1441人,2006年分别为11643人和6669人。第三种是授予在职博士学位人数所占比例变动不大的学科门类,包括医学、农学、教育学、历史学和哲学等5个学科门类,其变化过程如图3所示。在这五个学科门类当中,医学的变动轨迹较为特殊,虽然从1996年到2006年,其所占授予在职博士学位总人数的比例变化很小,分别为15.2%和16.3%但是在这十几年间,它的波动较大,1999年其所占比例一度降为13.0%,而2002年又迅速回升至16.7%。值得一提的是,从总的变化趋势来看,医学所占比例在缓慢上升,而前而提到的理学在逐步下降,可以预计在未来的数年间,医学有可能超越理学成为我国的第二大学科门类。
-
由于教育制度的不同,中美二国的招生制度有很大的差异。相比说来,中国的在职博士研究生是“入门较难,出门较易”,而美国的在职博士研究生则相反,是“入门较易,出门较难
-
从教育学角度看招生模式与在职博士生培养实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老师认为,目前我国在职博士生培养实质应当是:在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以国家教育实力为支撑,在学校宏观保障、导师综合指导的背景下,在
-
西南政法大学2018“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名单根据《西南政法大学“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实施办法》之规定,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现将我校2018年“申请—考核”制